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國有企業改革:東北振興的重頭戲”主題論壇綜述:為國企改革彙聚智慧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遼寧代表團審議時的重要講話精神, 進一步探討推進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的思路和舉措, 4月7日, 由東北大學、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聯合省發改委、國資委共同主辦, 中國東北振興研究院承辦的“國有企業改革:東北振興的重頭戲”主題論壇在瀋陽舉行, 來自政府相關部門和智庫的專家學者共500余人參會。 論壇在以下方面深入研討交流並形成共識。

以國有資本多元化為突破口, 深化東北國企改革

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 是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重要舉措。

對混合所有制的科學認知, 事關國有企業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評價標準。

與會專家指出, 國有和非國有的混合只是問題的主要方面, 但不是全部。 引進不同性質的資本, 實施國資、民資的多元股份制是混合所有制的必要條件, 但並非充分條件。 實際上, 國有資本自身也要實現多元化。

與會專家認為, 國有資本自身配置的多元化, 並不是將國有資本變成民營資本, 而是國有資本要由不同股東作為出資人代表, 以提高科學決策和防範風險的水準。 應該說, 這是國有企業能夠市場化運行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制度建設, 也是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標準之一。 因此, 國有資本配置的戰略性調整是深化東北國企改革的一個突破口。

與會專家認為, 衡量混合所有制改革進展的標誌是“完善治理、強化激勵、突出主業、提高效率”, 而不僅僅在於是否引入民營資本。 在實踐中推進東北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 要區分“已經混合”和“適宜混合”、商業和公益、集團公司和子公司不同層級, “宜獨則獨, 宜控則控, 宜參則參”, 確保各類產權得到保護, 確保資訊公開透明, 確保交易受到嚴格監管。

改組組建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是增強企業活力的有力舉措

中央在部署“推進國資國企改革”時要求, 改組組建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

與會專家指出, 國企改革目標一是增強企業活力, 二是提高國有資產的效益。 在增強活力方面, 改組組建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有利於推進政企分開、政資分開,

在政府和企業之間設置“隔離帶”, 是一項有力舉措。

與會專家認為, 投資、運營公司是市場化的資本運營主體, 用市場化的方式運行, 不僅可以規避諸多矛盾, 而且效益更高。 加快成立若干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 分別經營、管理國有資本, 應成為解決國企改革過程中其他矛盾的一個突破口。

培育公平有序的市場環境, 積極推動國企與民企共同發展

目前, 東北三省民營經濟占GDP比重超過50%, 但與60%以上的全國平均水準相比, 至少還有10個百分點的增長空間。

與會專家指出, 必須培育統一公平、競爭有序的市場環境, 切實減稅清費, 以此提振東北民營經濟發展信心, 使民營經濟成為東北全面振興的重要力量。

針對東北地區國有企業進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投資者, 可考慮實施精准稅收激勵政策, 在3年至5年內形成“稅收窪地”, 降低投資者的稅收成本和投資風險。

與會專家認為, 要以體制機制創新穩定社會資本的制度預期。 一是加強產權保護, 特別是要依法保護企業家的財產安全和創新精神。 二是精准對接國家“一帶一路”發展戰略, 推進國有企業與民營企業合作競爭。 三是建立良好的市場環境和新型政商關係。 四是激勵民營企業利用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新平臺發展壯大自己, 鼓勵科研人員投身于市場經濟, 做大做強高科技型民營企業。

政府要有所作為, 國企發展要抓住重點

破解東北國企改革難題,

需要政府和企業多措並舉、各盡其力。

與會專家指出, 政府要為市場經濟運行營造國際化、法治化、公平高效的市場環境, 為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和創業者提供穩定的宏觀經濟環境和良好的法治環境, 形成各類市場主體公平公正參與市場競爭的新格局, 把過多過濫干預市場的公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裡。

與會專家認為, 東北地區國有企業要有進有退。 主要是從非主業領域退出, 從小型工業企業中退出, 從長期低效益與負效益的行業及企業中退出。 與此同時, 重點發展在全國有長期優勢的國有企業, 發展行業龍頭與骨幹企業, 發展承擔國家特殊任務與功能的國有企業。

新媒體編輯:劉爽

責任編輯:符成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