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曹操被勝利沖昏了頭腦,錯誤的估計了形勢,這件事讓他後悔一生!

文學漫談第二十九期, 點評的是羅貫中的小說《三國演義》。 不是歷史人物, 不是影視劇人物, 不是其他文學小說, 請大家予以區別!歡迎大家吐槽, 但是吐槽前, 請先看下羅貫中的原著好嗎?

上回咱們說到, 董卓在臨死之前, 受到了上天的諸多示警, 都被背叛董卓的人給糊弄過去了。 但是最終, 背叛董卓的人, 都沒有好下場, 呂布和李肅都被殺死, 王允更慘, 被滅族。 之後, 朝廷就被原來的董卓的手下李傕和郭汜把持了。

由於李傕和郭汜的做法, 比董卓有過之而無不及, 導致曾經幾乎被消滅的黃巾軍, 再次死灰復燃。

無奈之下, 李傕和郭汜, 只得假借漢獻帝的名義, 下旨讓天下的諸侯來平定黃巾軍的再次叛亂。 其中, 文中重點寫了曹操的平叛。

自從十八路諸侯解散之後, 曹操就回到了老家, 開始招兵買馬積蓄力量。 現在, 既然得到了朝廷的旨意, 曹操更加做的明目張膽。

於是, 在曹操的謀劃之下, 黃巾軍被打的落花流水不堪一擊。 換句話說, 自從曹操刺殺董卓失敗之後, 還沒有品嘗到這麼暢快淋漓的勝利的滋味。

再加上, 由於是朝廷下的旨意, 諸多在民間的文臣武將, 也紛紛歸附到曹操的身邊。 比如, 後來赫赫有名的荀彧、荀攸、程昱、郭嘉、滿寵等人, 就是在這個時候, 紛紛來到曹操身邊的。

除了文臣, 成為曹操武裝力量的中流砥柱的那些人, 也有不少是在這個時間段來的。 比如, 于禁、典韋等人。 自此, 按照書中的話說, 此時的曹操是“文有謀臣, 武有猛將, 威鎮山東”。 或許, 曹操被這些突如其來的勝利和喜悅沖昏了頭腦吧, 接下來曹操所做的事, 最終讓曹操後悔一生, 也成為他人的笑柄,

那就是曹操父親的死。

按照道理來講, 正常情況下, 曹操的父親本來是可以避免被殺的, 因為, 曹操的手下, 武將如雲, 都是忠心於曹操的, 隨便派遣哪一個前去護送他的父親, 都會平安到來。 但是, 正是“威震山東”這四個字, 讓曹操錯誤的估計了眼前的形式,

曹操以為, 所有人都會給他面子, 自己的父親, 不需要自己派人護送。

只是, 和曹操一樣當官的人, 自然想巴結一下曹操, 比如徐州的陶謙。 但是, 當時還是屬於兵荒馬亂的年代, 曹操自己都不能保證, 自己能活到什麼時候, 怎麼能保證, 陶謙的手下, 能安全的護送自己的父親來到自己的身邊呢?

對此, 在書中第十回《勤王室馬騰舉義 報父仇曹操興師》中, 有這樣一段描寫:

張闓殺盡曹嵩全家, 取了財物, 放火燒寺, 與五百人逃奔淮南去了。 後人有詩曰:“曹操奸雄世所誇, 曾將呂氏殺全家。 如今闔戶逢人殺, 天理迴圈報不差。 ”

按照作者的說法, 曹操父親被殺, 是上天在報應曹操殺害呂伯奢一家。 這種說法太過勉強, 其實, 造成這種結果的,

就是曹操。 但是呢, 曹操肯定不會承認自己的過失的, 於是, 便將這個罪名, 安放在了徐州陶謙的身上, 要發大兵征討陶謙。 其實, 曹操早幹什麼去了, 總是覺得自己不可一世, 現在想起來報仇了, 當初為什麼不派遣一個武將去護送呢?

還有一個就是, 曹操這麼急不可耐的要找陶謙報仇,其實也是在轉移大家的視線。因為大家都知道,曹操是錯誤的判斷了當時的形勢,才只派了一個太守去迎接自己的父親,是他的輕敵和大意,造成了父親的死亡。曹操這麼一舉兵報仇,大家都認為,是陶謙做的不對,沒有選擇合適的人,來護送曹操的父親。

不得不說,曹操的這一舉動,真的是成功的,不僅是曹操身邊的人,就連全天下的諸侯們,都覺得是陶謙用錯了人,錯在陶謙身上,而不在曹操身上。甚至是連陶謙自己,都覺得愧對曹操,於是當曹操大兵壓境的時候,陶謙是選擇一死以救全徐州的百姓的。

所以,曹操的奸雄的稱號,真的是無處無在,明明是自己的失誤,導致父親被殺,卻把罪名安在別人的頭上。不過,縱然曹操騙過了天下人,他的內心,始終是得不到安寧的。在後來的故事中,多多少少能看得出,曹操吸取了這件事的教訓,再也不敢錯誤的估計眼前的形勢了。

那麼,接下來在《三國演義》這部小說當中,還有哪些你沒注意到的有趣的故事呢?咱們下回再說!

歡迎關注蟲子天下,看更多有態度的原創文學點評!

曹操這麼急不可耐的要找陶謙報仇,其實也是在轉移大家的視線。因為大家都知道,曹操是錯誤的判斷了當時的形勢,才只派了一個太守去迎接自己的父親,是他的輕敵和大意,造成了父親的死亡。曹操這麼一舉兵報仇,大家都認為,是陶謙做的不對,沒有選擇合適的人,來護送曹操的父親。

不得不說,曹操的這一舉動,真的是成功的,不僅是曹操身邊的人,就連全天下的諸侯們,都覺得是陶謙用錯了人,錯在陶謙身上,而不在曹操身上。甚至是連陶謙自己,都覺得愧對曹操,於是當曹操大兵壓境的時候,陶謙是選擇一死以救全徐州的百姓的。

所以,曹操的奸雄的稱號,真的是無處無在,明明是自己的失誤,導致父親被殺,卻把罪名安在別人的頭上。不過,縱然曹操騙過了天下人,他的內心,始終是得不到安寧的。在後來的故事中,多多少少能看得出,曹操吸取了這件事的教訓,再也不敢錯誤的估計眼前的形勢了。

那麼,接下來在《三國演義》這部小說當中,還有哪些你沒注意到的有趣的故事呢?咱們下回再說!

歡迎關注蟲子天下,看更多有態度的原創文學點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