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古跡 | 榆林地區古寺觀、塔樓、橋臺、文廟(附圖)

一、寺觀

1、七星廟:位於府穀縣孤山堡北門外1公里的北門土焉村。 七星廟又叫吳天宮。 俗稱無梁殿。 相傳創建于五代至宋初, 當地群眾傳說為北宋名將楊繼業與抗遼女英雄折(佘)賽花戰場成親之地,

明萬曆5年(1577)重修, 文化大革命遭破壞, 1985年由府谷縣文化局主持修復。 殿由正殿、殿外卷棚和前院廳殿等組成。 正殿面闊3間10米, 進深一間9米, 高約13米, 外觀為單簷歇山式。 頂覆灰瓦、脊獸。 內壁四邊起牆八面內收, 磨磚對縫, 最後一磚收頂。 卷棚進深4米, 面闊10米, 高約5米, 正殿與卷棚均辟3個拱形門洞。 前院廳殿面闊8米, 進深25米, 高約7米, 建築風格基本同正殿。 府穀縣人民政府1981年10月公佈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二郎山古建築群:位於神木縣城西1公里處的窟野河西岸。 二郎山又稱駝峰山, 俗稱西山。 建築群創建於元代。 現存多為明清建築, 據清道光21年《榆林府志》載:“駝山寺在神木縣駝峰山, 元至正中(1341~1368)建……。 ”傳說, 明正德13年(1518)武宗皇帝來此, 觀其山形似筆架, 賜名“筆架山”。 清道光21年(1841),民國30年(1941), 1961年及1981年至1985年均有維修。 廟群由南向北佈局于長達1公里的山脊上, 主要有八仙洞、地藏洞、浩然亭、二郎廟、關帝廟、諸神殿、三教殿、祖師廟、玉皇閣、娘娘廟等。

三教殿面闊3間8.4米, 進深9米, 高4.4米, 外觀為單簷硬山式磚木結構建築, 內為磚砌拱券式窯, 外設斗拱廊簷。 頂覆灰瓦、脊獸。 殿西置耳房2間, 殿前東西各置配殿3間, 均為單簷硬山式;在東配殿南側置鐘樓。 正殿梁架題記:“大明嘉靖24年(1545)……重修”。 二郎廟前置九龍壁, 長3米, 高3.6米, 厚0.58米, 為青磚硬山式“一字形”影壁, 簷下磚雕斗拱, 竹節形線枋子。 方磚心由十塊大磚組成, 正面陰刻淺浮雕“九龍鬧海”, 北面刻“虎嘯圖”, 磚砌須彌座, 束腰中刻雙獅、書卷及纏枝花卉等。 現存碑石十餘通, 壁畫26幅, 三教殿東, 西牆現存民國30年(1941)所繪大型“東、西山形勝圖”。 神木縣人民政府1959年公佈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戴興寺:位於榆林市城內東邊的駝峰山上, 為明正德年間總兵戴欽所建家祠。 與左右相鄰的香雲寺、洪濟寺、大庵寺、老爺廟, 合稱“四寺夾廟”。 據《御批通鑒輯覽》和《延綏攬勝》等載, 明正德13年(西元1518年)武宗皇帝巡邊抵榆, 納戴欽之女, 賜戴欽尚方寶劍, 掛征西將軍印, 戴氏聲威顯赫, 故建此寺。 明天啟7年(1627)、清康熙22年(1683)、光緒2年(1882)、宣統2年(1910)均有維修,

民國19年(1930)寺僧與地方名人倡辦“私立戴興寺小學”。 為貧寒子弟供書施教。 全寺佈局因山就勢, 錯落有致。 主要有五佛殿、觀音殿、地藏殿、羅漢殿、十王殿、韋陀殿等。 五佛殿為重簷歇山式二層磚木結構建築, 總高11.2米, 第一層為磚砌拱券式枕頭窯。 次間、稍間均辟拱形門洞, 外安四扇欞花門窗, 簷下無鬥撫, 兩側各磚砌一拱券窯, 北置磚踏步。 第二層通面闊19.4米, 進深10.8米, 單簷歇山頂, 七架梁帶前後廊, 平身科斗拱單昴四鋪作, 兩山有垂魚、惹草、磚砌圍欄。 頂覆仰合灰瓦, 脊獸均毀。 大門為單簷硬山式頂, 木質板門, 兩側各置一等形護石, 原上置小石獅;盤頭磚雕花卉, 墀頭三面均磚雕瑞獸、花卉等。 原五佛殿一層內置大小銅佛30餘尊, 兩側置形態各異的鐵鑄羅漢16尊,內藏經書3000餘卷。二層上置5尊銅佛,今均毀。現存明清木匾8塊,石匾2塊。榆林人民政府1982年7月公佈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4、新明樓:位於榆林市城內南大街中心。新明樓,俗稱新樓。《榆林府志》記載:“……建於明正德年間”。清嘉慶、光緒年均有修葺。1983年榆林縣文管會主持維修,1986年彩繪。樓為十字歇山頂重簷三滴水三層木構建築,占地216平方米,總高約20米,上置題記5塊:“大清嘉慶24年……重修鎮樓三層”、“大清光緒元年桂月……劉厚基重修……”、“大清光緒元年桂月……慕寅監修……”、“大清光緒27年重修……補修……”、“陝西省榆林市人民政府西元1983年秋維修”。現三樓內遺存明代約2米高銅造像一尊。榆林市人民政府1982年公佈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陝西省人民政府於1991年公佈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5、鼓樓。位於定邊縣城內大街中心,始建年代無考。據《定邊縣誌》明代延綏糧鹽同知羅昂撰《重修鼓樓玉皇閣記》碑載:“此閣之建設,其來遠矣,然舊無磚券,止平地植木。即今券上閣是矣。萬曆乙巳春(1604),余來於茲,見城中巍然有此閣也。其意美,其制善。但年久圯壞。至次歲丙午(1606),有將傾狀。餘慮其損傷椽木,即令拆之。……即本營男婦,莫不裹土運轉,不約而至,不令而速,不俟歲月,而台基樓閣,儼然告成。……”可見鼓樓創建於西元1604年之前,明萬曆34年(1606)重修。1957年、1968年曾彩繪。1984年定邊縣文化館主持維修,樓為十字歇山頂重簷三滴水三層磚木結構建築,占地271平方米,總高30米。定邊縣人民政府1982年公佈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6、凱歌樓:位於神木縣城內大街中心。凱歌樓俗稱大樓,又名鐘樓。創建于明隆慶元年(1567)。據《陝西名勝古跡》載:“明隆慶元年駐守神木參將高天吉,抵禦外敵,凱旋而歸,為紀念勝利,兼答‘神恩’,而建此樓”。清同治7年(1868)被戰火焚燒,亂平重修,規模略勝於前。解放後曾兩次維修。現為神木縣文物管理委員會辦公處。樓為重簷歇山頂二滴水三層磚木結構建築。原樓

三官小殿,內供天、地、水三神,現毀。神木縣人民政府1959年公佈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7、蘄王廟:位於綏德縣城南5公里的一步崖,西臨大理河。蘄王廟創建於清乾隆32年(1767),為從南向北中軸線式佈局,與關帝廟,文昌閣等相鄰。由正殿、卷棚(前殿)、戲臺、石牌坊(蘄王忠義坊)等組成。正殿面闊17米,進深10米,為一孔高大寬敞的石砌拱式窯洞。石牌坊位於正殿對面的樂樓西側,建于清道光24年(1844),為四柱三門三樓石牌坊,正樓匾上刻“宋韓蘄王故里”,下刻“中興佐命”(前後兩面相同)。中柱石刻楹聯正面為“恢復中原志同諸葛,再扶宋室功邁汾陽”。背面為“東南半壁仗弧掌,至今江水滔滔如聞樓鼓;西北一天崇血食,撫此山川鬱鬱隱護風雷”。為綏德知州淩樹崇書。現在廟前遺有碑石四通,正殿大廳西壁下存清代道光25年(1845)教喻閻秉庚題刻詩詞一首。綏德縣人民政府1982年公佈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8、藏經閣:位於綏德縣城關鎮西山寺,原為宋代天寧寺古建築群的一部分。天甯寺創建于宋代中期,現存閣為清代建築。據清同治13年(1874)所立《天寧寺碑記》載“寺居綏州勝境,創自有宋中葉”。清同治11年至13年(1872~1874)陝西延榆綏兵備道成定康重修。閣位於天寧寺北側,座西面東,為單簷歇山式二層磚、木結構建築。原閣前有明正統10年(1446)鑄鐵質“磨天碑”一塊(已毀),現存明代道士張三豐草書題詩刻石一塊,清同治13年石碑1塊。綏德縣人民政府1982年12月公佈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二、塔

1、天王塔:位於米脂縣郭興莊鄉王塔村,東南距縣城35公里。據碑載,清宣統3年(1911),曾對此塔進行了維修。後因地震,塔向南移動1.5米,塔原高7米,上面三層被毀,塔西4米處發現明代所建的祖師廟。塔為密簷式磚石結構建築,平面呈正方形,現存四層,殘高9.2米,邊長1米。石質基座,磚質塔身,塔簷青磚疊砌。從塔的結構、風格看,它的建築年代為宋元時期。米脂縣人民政府1982年公佈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響鈴塔:位於橫山縣塔灣鄉西南0.5公里處,北臨蘆河,榆(林)、定(邊)公路從東南繞過。塔創建於元泰定年間(1324~1328)。據《陝西延綏鎮志》載:“三捷關又西六十裡為威武境,境之西有響鈴,元泰定年間建,時有白鶴巢其上”。塔下同時創建紅門寺石窟。現在塔基殘破,塔身向西傾斜。塔為密簷式八角形十一層磚石結構建築,高約30米,底層邊長約2.7米。橫山縣人民政府1983年10月公佈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古塔寺塔:位於榆林市古塔鄉政府駐地西北100米處的山坡上。原為古塔寺之塔,後寺毀塔獨存。塔為密簷式八角形七層磚石結構建築,高約9米。塔基平面呈園形。從塔的造型、結構及建築風格分析,此塔的建築年代不晚於元。榆林市人民政府1990年11月公佈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4、淩霄塔:位於榆林市城南榆陽橋東南側山峰上,北臨榆陽河,西為西(安)包(頭)公路。據《榆林府志》載,塔建于明萬曆年間(1573年~1619),原為榆陽寺中之塔,寺在清同治年間(1862—1974)被毀,唯塔獨存,塔為樓閣式八角形十三層磚石結構建築。高43米,底邊周長33米。榆林縣人民政府1982年7月公佈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三、橋樑

1、榆陽橋:位於榆林市城南鎮遠門外約300米處的榆陽河上,明萬曆年間(1573~1620)延綏巡撫呂雯所建,為從南唯一入城的橋樑。橋為拱券式磚石結構建築,南北向,長50米,寬8米,橋下建有石砌三角形辟水墩,橋上磚砌護欄,橋東側附建渡槽,引水西流,灌溉城西南百畝菜園,人稱“水上橋,橋上水”。原橋上砌以青石護欄,柱頭雕刻神態各異的小猴;橋頭東西各置3米高石獅一隻;橋東有清同治年間總兵劉厚基所建“禦碑亭”,內有康熙皇帝追賜榆林守軍題詞“兩守孤城,千秋忠勇”刻石,上款“康熙十四年(1676)閏五月十三日奉旨旗獎”,下款“延綏城堡同知臣譚吉敬泐”。今均毀。

2、歸德堡古橋:位於榆林市劉官寨鄉歸德堡西南1公里的榆溪河上,北距縣城20公里,東為西(安)包(頭)公路。橋原為通往橫山、靖邊、定邊等地的交通要道。舊橋址在今橋南,隨修隨廢。據《榆林縣誌》載,清乾隆年間(1735~1795),堡民蔔子孝和他的兒子僧人慧曇、慧清相繼募款修葺,歷時20年方始告竣,後被水沖毀。清道光21年(1841)複又捐修,後塌毀。光緒29年(1903)延榆綏兵備道嚴鏡清在今橋南舊址以東石畔修鐵鍊橋1座,33年又被水沖毀。以後又在河灣北建成10孔橋。民國年間增建2孔,解放後又增建2孔。橋為拱券式磚石結構建築,14孔長152米,寬6.8米,高5米,橋基前後建有磚石砌築平面呈三角形辟水墩。橋身堅固,路面平坦,當時為陝北最長的石拱橋。榆林縣人民政府1985年12月公佈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四、古城

統萬城:位於靖邊縣紅墩界白城則村,西南距縣城約80公里,北依毛烏素沙漠,南臨無定河上游——紅柳河。為東晉16國大夏國之京都。統萬城俗稱白城子,創建於西元413~418年,據《橫山縣誌》載:“晉安帝義熙3年(407)6月持節安北將軍五原公劉勃勃,稱天王單于,建元龍升,國號大夏,都統萬。”《晉書》載:“風翔元年(413),以叱幹阿利領將作大匠,發嶺北夷夏10萬朔方水北、黑水之南營起都城。”《北史》載:“屈丐(赫連勃勃)奢,好修宮室,城高十仞,基厚三十步,上廣十步。宮牆五仞,其堅可以礪刀斧。台榭高大,飛閣相連……”。可見其城雄偉,西元428年統萬城被北魏太武帝拓跋燾攻破,降統萬城為統萬鎮,北魏太和元年(477)在此置夏州。隋末大業13年(617)地方豪強梁師都曾一度割據夏州稱帝。五代至宋,黨項羌李氏世代佔據夏州,後西遷銀川建西夏。宋淳化5年(994),北宋為防止黨項人“據城自雄”而毀城,遷民20萬於今橫山、米脂、綏德。從此有近600年歷史的統萬城日漸淪為廢墟。

統萬城由郭城(俗稱頭道城)、東城(二道城)和西城(三道城)組成。郭城依無定河北岸原邊地勢,呈西南~東北走向,然後西折,趨向東城北垣,破壞嚴重,僅留殘跡。東西兩城略呈長方形,系由一道隔牆分為兩部分的。北垣在一條直線上,現存兩城均高出地面2—10余米,城的四隅有突出城處的平面呈長方型墩台,且高於城西垣。唯西城南隅高達31.62米。東城周長2566米,東垣長737米,有馬面5座,西垣774米,有馬面10座,南垣551米,北垣504米,有馬面7座,城基厚6~12米。東城北垣無門,東垣有一道門,南垣不明,西垣則共招魏門與西城相通。西城周長2470米,東垣長692米;西垣長721米,有馬面九座;北垣557米,有馬面10座;南垣500米,有馬面8座,形致較為特殊,且長大又寬厚,每座長18米,寬16.4米,在緊臨角樓隅墩的1個馬面中空,為倉庫建築。西城基厚約16米,城四面各有城門1道,南門名朝宋,東門招魏,西門服涼,北門平朔。南、北、東三門俱毀,西門甕城尚存。城垣、隅墩、馬面和台基均由白土(砂、粘土、石灰三合土)版築夯城。夯層厚15~20釐米。凡城門道、隅墩拐角,夯層趨薄為12~14釐米,甚至有7釐米者。東西兩城隔牆夯層較疏,為20~40釐米。現西城中部偏西遺有呈不規則形,高約10米的土墩1座;距東垣21米處有宮殿遺址1處。另外東城東部稍偏北,有宮殿遺址一處。城內遺物相當豐富。瓦礫成堆,陶瓷殘片俯拾皆是,石雕、石刻、瓦當及銅佛、錢幣和印信等均有發現。

1957年,陝西省文管會和博物館俞少逸等同志調查統萬城,徵集了一批文物並繪出城址草圖。1964年,北京大學侯仁之教授等踏勘統萬城及無定河上游地區,指出該城址對古今地貌變遷的重要價值。1970年,陝西師範大學史念海教授、西北大學李之勤教授和李健超教授調查統萬城,並分別寫出很有價值的學術論文。1976年~1977年,陝西省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員戴應新三次調查並測繪統萬城進行試掘,發表《統萬城城址勘察記》,後又編著《赫連勃勃與統萬城》一書,於1990年出版。靖邊縣人民政府1983年9月公佈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陝西省人民政府於1992年公佈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五、文廟

府谷文廟:位於府穀舊城內,西南距縣城3公里。始建於明洪武14年(1381),清光緒2年(1876)、8年(1883)維修。1986年至1990年陝西省人民政府撥款和當地群眾集資維修。文廟以大成殿為中心軸線,左右對稱佈局,分前後兩院。前院由前庭正殿及東西配殿組成;後院由過庭、明倫堂、兩廄組成,除大成殿外,均為單簷硬山式磚木結構建築。大成殿(正殿)面闊五間17.3米,進深三間10.2米,為單簷歇山式磚木結構建築。現存碑石一通,碑記兩塊及康熙禦書“萬世師表”木匾一塊。府穀縣人民政府1982年公佈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米脂文廟:位於米脂縣城關東街小學院內。文廟創建于元皇慶2年(1313)。明弘治9年(1496)。移於此,大成殿建於明嘉靖12年(1533)清順治11年(1654)、雍正8年(1730)、乾隆32年(1820)、乾隆59年(1847)、道光21年(1841)、光緒26年(1900)均維修。現在東街小學已將大成殿改建為教室。文廟現存大成殿及兩廂、前庭。大成殿為單簷歇山式磚木結構建築,面闊五間18米,進深3間10.8米。為單簷懸山式磚木結構建築;兩廂各面闊五間,為單簷硬山式磚木結構建築,均灰瓦覆頂。現存清“康熙平定準格爾”碑及其它碑石11塊。米脂縣人民政府1984年8月公佈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鎮北台:位於榆林市城北7.5公里的紅山上,西(安)包(頭)公路從它西北繞過。鎮北台建于明萬曆35年(1608)。是延綏鎮巡撫塗宗浚為保護紅山市蒙漢貿易,在長城線上建立的1個觀察所和軍事要塞,歷時2年建成。城東北修建款貢城,1990年由榆林市文管會主持維修。台總體呈正方梯形,高4層28.5米,外砌磚石,內夯黃土,逐層遞減。第1層為基座,北長82米,南長76米,東西各長64米,周長320米,進深12米,四面圍以牆垣,內牆高5.5米,外牆高10米,上設女牆,垛口。東牆南側置城門,東南內側置磚鋪馬道,南牆與長城相連。第2層高16.6米,周長130米,進深5米。台南設磚石踏步,台內券洞內向東設踏步直通3層。南面石刻橫額“向明”,北面石刻橫額“鎮北台”(已毀),為塗宗浚所書。第3層高4.1米,周長88米,進深3米,台東外砌磚石踏步。第4層高4.4米,周長35.44米,進深2米,台南外砌磚石踏步。臺上四面圍以女牆,設垛口,面鋪青磚。原台頂部正中建有磚木結構正方形瞭望哨棚一間,並豎木旗杆,清末哨棚坍塌。第1層城垣內屋宇環列,為當年守台戍卒營房,現均存遺址。台東北遺有明代款貢城,台西側約2公里處遺有明代易馬城。榆林縣人民政府1982年7月公佈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陝西省人民政府1992年公佈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田家大院:位於榆林市城內鹽市中巷8號,始建於清光緒末年(1908),為榆林市現存最完整的一處四合院式民居。全院占地面積約430平方米。由北房、南房、東房、西房、大門、二門及影壁組成。北方(正房)座落在高約0.5米的磚石基臺上,為單簷硬山式磚木結構穿廊虎抱式建築,面闊5間15米,進深1間5米。明、次間屋面回縮1.3米。明、次間壁為大廳,可見5架梁,木質望板,上有紅漆,彩繪。大門較小,為單簷硬山式。大門外建“避”(照壁),座南向北,正對大門,為單簷一面坡硬山式八字形青磚建築。大門內置“隱”(影壁),在東房南山牆上,為單簷一面坡青磚一字形,上嵌磚雕匾額“耕讀傳家”。左右原有一副磚雕對聯,毀於“文化大革命”中。影壁東側磚牆上辟“土地神”龕。正對二門。二門位於西北角,為單簷木構垂花門。北房左右各置耳房。院內西南角為廁所、水路。大院海漫青磚,原有一花池,現建小房數間。北房東屋記憶體紅漆門箱豎櫃1套;西屋內有紅漆大豎櫃兩隻;南房大廳有長約9米,寬約0.5米香案1只。1988年榆林地區旅遊規劃時,把此院定為重點保護民居。

“龍章褒異”石牌坊:位於綏德縣城關東門,西南為綏德縣第三中學。石牌坊建于清雍正10年蒲月(1732年陰曆5月),座西面東,跨路而建,為三門四柱五樓石構建築,高約10米,單簷歇山石板頂。正樓東面匾“龍章褒異”(西面同),其上冠以火焰牌(西面同),其下石匾題刻:“誥封中憲大夫湖廣漢陽知府馬于乾之坊”,題款“嘉靖辛酉舉人”落款“雍正十年歲次壬子蒲月”,西面正樓匾下題刻“敕封中憲大夫湖廣漢陽府知府馬于乾妻安人張氏貞節坊”,落款“五進孫授、縉、揮憲同立”。整個石牌坊造型別致,雕刻華麗,且夫妻同用一坊,很有地方特色。綏德縣人民政府1982年12月公佈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陝北文化

聲明:我們尊重原創並注明來源,本文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我們,我們將立即刪除。

陝北故事投稿郵箱:904340982@qq.com

小編微信:EMAxiaopan

感謝閱讀,收藏、轉發。歡迎大家踴躍投稿,評論區說出對文章的看法,小編會認真看大家的意見,及時做出調整。讓“陝北頭條”更加完善、積極健康、正能量滿滿

兩側置形態各異的鐵鑄羅漢16尊,內藏經書3000餘卷。二層上置5尊銅佛,今均毀。現存明清木匾8塊,石匾2塊。榆林人民政府1982年7月公佈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4、新明樓:位於榆林市城內南大街中心。新明樓,俗稱新樓。《榆林府志》記載:“……建於明正德年間”。清嘉慶、光緒年均有修葺。1983年榆林縣文管會主持維修,1986年彩繪。樓為十字歇山頂重簷三滴水三層木構建築,占地216平方米,總高約20米,上置題記5塊:“大清嘉慶24年……重修鎮樓三層”、“大清光緒元年桂月……劉厚基重修……”、“大清光緒元年桂月……慕寅監修……”、“大清光緒27年重修……補修……”、“陝西省榆林市人民政府西元1983年秋維修”。現三樓內遺存明代約2米高銅造像一尊。榆林市人民政府1982年公佈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陝西省人民政府於1991年公佈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5、鼓樓。位於定邊縣城內大街中心,始建年代無考。據《定邊縣誌》明代延綏糧鹽同知羅昂撰《重修鼓樓玉皇閣記》碑載:“此閣之建設,其來遠矣,然舊無磚券,止平地植木。即今券上閣是矣。萬曆乙巳春(1604),余來於茲,見城中巍然有此閣也。其意美,其制善。但年久圯壞。至次歲丙午(1606),有將傾狀。餘慮其損傷椽木,即令拆之。……即本營男婦,莫不裹土運轉,不約而至,不令而速,不俟歲月,而台基樓閣,儼然告成。……”可見鼓樓創建於西元1604年之前,明萬曆34年(1606)重修。1957年、1968年曾彩繪。1984年定邊縣文化館主持維修,樓為十字歇山頂重簷三滴水三層磚木結構建築,占地271平方米,總高30米。定邊縣人民政府1982年公佈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6、凱歌樓:位於神木縣城內大街中心。凱歌樓俗稱大樓,又名鐘樓。創建于明隆慶元年(1567)。據《陝西名勝古跡》載:“明隆慶元年駐守神木參將高天吉,抵禦外敵,凱旋而歸,為紀念勝利,兼答‘神恩’,而建此樓”。清同治7年(1868)被戰火焚燒,亂平重修,規模略勝於前。解放後曾兩次維修。現為神木縣文物管理委員會辦公處。樓為重簷歇山頂二滴水三層磚木結構建築。原樓

三官小殿,內供天、地、水三神,現毀。神木縣人民政府1959年公佈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7、蘄王廟:位於綏德縣城南5公里的一步崖,西臨大理河。蘄王廟創建於清乾隆32年(1767),為從南向北中軸線式佈局,與關帝廟,文昌閣等相鄰。由正殿、卷棚(前殿)、戲臺、石牌坊(蘄王忠義坊)等組成。正殿面闊17米,進深10米,為一孔高大寬敞的石砌拱式窯洞。石牌坊位於正殿對面的樂樓西側,建于清道光24年(1844),為四柱三門三樓石牌坊,正樓匾上刻“宋韓蘄王故里”,下刻“中興佐命”(前後兩面相同)。中柱石刻楹聯正面為“恢復中原志同諸葛,再扶宋室功邁汾陽”。背面為“東南半壁仗弧掌,至今江水滔滔如聞樓鼓;西北一天崇血食,撫此山川鬱鬱隱護風雷”。為綏德知州淩樹崇書。現在廟前遺有碑石四通,正殿大廳西壁下存清代道光25年(1845)教喻閻秉庚題刻詩詞一首。綏德縣人民政府1982年公佈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8、藏經閣:位於綏德縣城關鎮西山寺,原為宋代天寧寺古建築群的一部分。天甯寺創建于宋代中期,現存閣為清代建築。據清同治13年(1874)所立《天寧寺碑記》載“寺居綏州勝境,創自有宋中葉”。清同治11年至13年(1872~1874)陝西延榆綏兵備道成定康重修。閣位於天寧寺北側,座西面東,為單簷歇山式二層磚、木結構建築。原閣前有明正統10年(1446)鑄鐵質“磨天碑”一塊(已毀),現存明代道士張三豐草書題詩刻石一塊,清同治13年石碑1塊。綏德縣人民政府1982年12月公佈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二、塔

1、天王塔:位於米脂縣郭興莊鄉王塔村,東南距縣城35公里。據碑載,清宣統3年(1911),曾對此塔進行了維修。後因地震,塔向南移動1.5米,塔原高7米,上面三層被毀,塔西4米處發現明代所建的祖師廟。塔為密簷式磚石結構建築,平面呈正方形,現存四層,殘高9.2米,邊長1米。石質基座,磚質塔身,塔簷青磚疊砌。從塔的結構、風格看,它的建築年代為宋元時期。米脂縣人民政府1982年公佈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響鈴塔:位於橫山縣塔灣鄉西南0.5公里處,北臨蘆河,榆(林)、定(邊)公路從東南繞過。塔創建於元泰定年間(1324~1328)。據《陝西延綏鎮志》載:“三捷關又西六十裡為威武境,境之西有響鈴,元泰定年間建,時有白鶴巢其上”。塔下同時創建紅門寺石窟。現在塔基殘破,塔身向西傾斜。塔為密簷式八角形十一層磚石結構建築,高約30米,底層邊長約2.7米。橫山縣人民政府1983年10月公佈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古塔寺塔:位於榆林市古塔鄉政府駐地西北100米處的山坡上。原為古塔寺之塔,後寺毀塔獨存。塔為密簷式八角形七層磚石結構建築,高約9米。塔基平面呈園形。從塔的造型、結構及建築風格分析,此塔的建築年代不晚於元。榆林市人民政府1990年11月公佈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4、淩霄塔:位於榆林市城南榆陽橋東南側山峰上,北臨榆陽河,西為西(安)包(頭)公路。據《榆林府志》載,塔建于明萬曆年間(1573年~1619),原為榆陽寺中之塔,寺在清同治年間(1862—1974)被毀,唯塔獨存,塔為樓閣式八角形十三層磚石結構建築。高43米,底邊周長33米。榆林縣人民政府1982年7月公佈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三、橋樑

1、榆陽橋:位於榆林市城南鎮遠門外約300米處的榆陽河上,明萬曆年間(1573~1620)延綏巡撫呂雯所建,為從南唯一入城的橋樑。橋為拱券式磚石結構建築,南北向,長50米,寬8米,橋下建有石砌三角形辟水墩,橋上磚砌護欄,橋東側附建渡槽,引水西流,灌溉城西南百畝菜園,人稱“水上橋,橋上水”。原橋上砌以青石護欄,柱頭雕刻神態各異的小猴;橋頭東西各置3米高石獅一隻;橋東有清同治年間總兵劉厚基所建“禦碑亭”,內有康熙皇帝追賜榆林守軍題詞“兩守孤城,千秋忠勇”刻石,上款“康熙十四年(1676)閏五月十三日奉旨旗獎”,下款“延綏城堡同知臣譚吉敬泐”。今均毀。

2、歸德堡古橋:位於榆林市劉官寨鄉歸德堡西南1公里的榆溪河上,北距縣城20公里,東為西(安)包(頭)公路。橋原為通往橫山、靖邊、定邊等地的交通要道。舊橋址在今橋南,隨修隨廢。據《榆林縣誌》載,清乾隆年間(1735~1795),堡民蔔子孝和他的兒子僧人慧曇、慧清相繼募款修葺,歷時20年方始告竣,後被水沖毀。清道光21年(1841)複又捐修,後塌毀。光緒29年(1903)延榆綏兵備道嚴鏡清在今橋南舊址以東石畔修鐵鍊橋1座,33年又被水沖毀。以後又在河灣北建成10孔橋。民國年間增建2孔,解放後又增建2孔。橋為拱券式磚石結構建築,14孔長152米,寬6.8米,高5米,橋基前後建有磚石砌築平面呈三角形辟水墩。橋身堅固,路面平坦,當時為陝北最長的石拱橋。榆林縣人民政府1985年12月公佈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四、古城

統萬城:位於靖邊縣紅墩界白城則村,西南距縣城約80公里,北依毛烏素沙漠,南臨無定河上游——紅柳河。為東晉16國大夏國之京都。統萬城俗稱白城子,創建於西元413~418年,據《橫山縣誌》載:“晉安帝義熙3年(407)6月持節安北將軍五原公劉勃勃,稱天王單于,建元龍升,國號大夏,都統萬。”《晉書》載:“風翔元年(413),以叱幹阿利領將作大匠,發嶺北夷夏10萬朔方水北、黑水之南營起都城。”《北史》載:“屈丐(赫連勃勃)奢,好修宮室,城高十仞,基厚三十步,上廣十步。宮牆五仞,其堅可以礪刀斧。台榭高大,飛閣相連……”。可見其城雄偉,西元428年統萬城被北魏太武帝拓跋燾攻破,降統萬城為統萬鎮,北魏太和元年(477)在此置夏州。隋末大業13年(617)地方豪強梁師都曾一度割據夏州稱帝。五代至宋,黨項羌李氏世代佔據夏州,後西遷銀川建西夏。宋淳化5年(994),北宋為防止黨項人“據城自雄”而毀城,遷民20萬於今橫山、米脂、綏德。從此有近600年歷史的統萬城日漸淪為廢墟。

統萬城由郭城(俗稱頭道城)、東城(二道城)和西城(三道城)組成。郭城依無定河北岸原邊地勢,呈西南~東北走向,然後西折,趨向東城北垣,破壞嚴重,僅留殘跡。東西兩城略呈長方形,系由一道隔牆分為兩部分的。北垣在一條直線上,現存兩城均高出地面2—10余米,城的四隅有突出城處的平面呈長方型墩台,且高於城西垣。唯西城南隅高達31.62米。東城周長2566米,東垣長737米,有馬面5座,西垣774米,有馬面10座,南垣551米,北垣504米,有馬面7座,城基厚6~12米。東城北垣無門,東垣有一道門,南垣不明,西垣則共招魏門與西城相通。西城周長2470米,東垣長692米;西垣長721米,有馬面九座;北垣557米,有馬面10座;南垣500米,有馬面8座,形致較為特殊,且長大又寬厚,每座長18米,寬16.4米,在緊臨角樓隅墩的1個馬面中空,為倉庫建築。西城基厚約16米,城四面各有城門1道,南門名朝宋,東門招魏,西門服涼,北門平朔。南、北、東三門俱毀,西門甕城尚存。城垣、隅墩、馬面和台基均由白土(砂、粘土、石灰三合土)版築夯城。夯層厚15~20釐米。凡城門道、隅墩拐角,夯層趨薄為12~14釐米,甚至有7釐米者。東西兩城隔牆夯層較疏,為20~40釐米。現西城中部偏西遺有呈不規則形,高約10米的土墩1座;距東垣21米處有宮殿遺址1處。另外東城東部稍偏北,有宮殿遺址一處。城內遺物相當豐富。瓦礫成堆,陶瓷殘片俯拾皆是,石雕、石刻、瓦當及銅佛、錢幣和印信等均有發現。

1957年,陝西省文管會和博物館俞少逸等同志調查統萬城,徵集了一批文物並繪出城址草圖。1964年,北京大學侯仁之教授等踏勘統萬城及無定河上游地區,指出該城址對古今地貌變遷的重要價值。1970年,陝西師範大學史念海教授、西北大學李之勤教授和李健超教授調查統萬城,並分別寫出很有價值的學術論文。1976年~1977年,陝西省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員戴應新三次調查並測繪統萬城進行試掘,發表《統萬城城址勘察記》,後又編著《赫連勃勃與統萬城》一書,於1990年出版。靖邊縣人民政府1983年9月公佈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陝西省人民政府於1992年公佈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五、文廟

府谷文廟:位於府穀舊城內,西南距縣城3公里。始建於明洪武14年(1381),清光緒2年(1876)、8年(1883)維修。1986年至1990年陝西省人民政府撥款和當地群眾集資維修。文廟以大成殿為中心軸線,左右對稱佈局,分前後兩院。前院由前庭正殿及東西配殿組成;後院由過庭、明倫堂、兩廄組成,除大成殿外,均為單簷硬山式磚木結構建築。大成殿(正殿)面闊五間17.3米,進深三間10.2米,為單簷歇山式磚木結構建築。現存碑石一通,碑記兩塊及康熙禦書“萬世師表”木匾一塊。府穀縣人民政府1982年公佈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米脂文廟:位於米脂縣城關東街小學院內。文廟創建于元皇慶2年(1313)。明弘治9年(1496)。移於此,大成殿建於明嘉靖12年(1533)清順治11年(1654)、雍正8年(1730)、乾隆32年(1820)、乾隆59年(1847)、道光21年(1841)、光緒26年(1900)均維修。現在東街小學已將大成殿改建為教室。文廟現存大成殿及兩廂、前庭。大成殿為單簷歇山式磚木結構建築,面闊五間18米,進深3間10.8米。為單簷懸山式磚木結構建築;兩廂各面闊五間,為單簷硬山式磚木結構建築,均灰瓦覆頂。現存清“康熙平定準格爾”碑及其它碑石11塊。米脂縣人民政府1984年8月公佈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鎮北台:位於榆林市城北7.5公里的紅山上,西(安)包(頭)公路從它西北繞過。鎮北台建于明萬曆35年(1608)。是延綏鎮巡撫塗宗浚為保護紅山市蒙漢貿易,在長城線上建立的1個觀察所和軍事要塞,歷時2年建成。城東北修建款貢城,1990年由榆林市文管會主持維修。台總體呈正方梯形,高4層28.5米,外砌磚石,內夯黃土,逐層遞減。第1層為基座,北長82米,南長76米,東西各長64米,周長320米,進深12米,四面圍以牆垣,內牆高5.5米,外牆高10米,上設女牆,垛口。東牆南側置城門,東南內側置磚鋪馬道,南牆與長城相連。第2層高16.6米,周長130米,進深5米。台南設磚石踏步,台內券洞內向東設踏步直通3層。南面石刻橫額“向明”,北面石刻橫額“鎮北台”(已毀),為塗宗浚所書。第3層高4.1米,周長88米,進深3米,台東外砌磚石踏步。第4層高4.4米,周長35.44米,進深2米,台南外砌磚石踏步。臺上四面圍以女牆,設垛口,面鋪青磚。原台頂部正中建有磚木結構正方形瞭望哨棚一間,並豎木旗杆,清末哨棚坍塌。第1層城垣內屋宇環列,為當年守台戍卒營房,現均存遺址。台東北遺有明代款貢城,台西側約2公里處遺有明代易馬城。榆林縣人民政府1982年7月公佈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陝西省人民政府1992年公佈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田家大院:位於榆林市城內鹽市中巷8號,始建於清光緒末年(1908),為榆林市現存最完整的一處四合院式民居。全院占地面積約430平方米。由北房、南房、東房、西房、大門、二門及影壁組成。北方(正房)座落在高約0.5米的磚石基臺上,為單簷硬山式磚木結構穿廊虎抱式建築,面闊5間15米,進深1間5米。明、次間屋面回縮1.3米。明、次間壁為大廳,可見5架梁,木質望板,上有紅漆,彩繪。大門較小,為單簷硬山式。大門外建“避”(照壁),座南向北,正對大門,為單簷一面坡硬山式八字形青磚建築。大門內置“隱”(影壁),在東房南山牆上,為單簷一面坡青磚一字形,上嵌磚雕匾額“耕讀傳家”。左右原有一副磚雕對聯,毀於“文化大革命”中。影壁東側磚牆上辟“土地神”龕。正對二門。二門位於西北角,為單簷木構垂花門。北房左右各置耳房。院內西南角為廁所、水路。大院海漫青磚,原有一花池,現建小房數間。北房東屋記憶體紅漆門箱豎櫃1套;西屋內有紅漆大豎櫃兩隻;南房大廳有長約9米,寬約0.5米香案1只。1988年榆林地區旅遊規劃時,把此院定為重點保護民居。

“龍章褒異”石牌坊:位於綏德縣城關東門,西南為綏德縣第三中學。石牌坊建于清雍正10年蒲月(1732年陰曆5月),座西面東,跨路而建,為三門四柱五樓石構建築,高約10米,單簷歇山石板頂。正樓東面匾“龍章褒異”(西面同),其上冠以火焰牌(西面同),其下石匾題刻:“誥封中憲大夫湖廣漢陽知府馬于乾之坊”,題款“嘉靖辛酉舉人”落款“雍正十年歲次壬子蒲月”,西面正樓匾下題刻“敕封中憲大夫湖廣漢陽府知府馬于乾妻安人張氏貞節坊”,落款“五進孫授、縉、揮憲同立”。整個石牌坊造型別致,雕刻華麗,且夫妻同用一坊,很有地方特色。綏德縣人民政府1982年12月公佈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陝北文化

聲明:我們尊重原創並注明來源,本文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我們,我們將立即刪除。

陝北故事投稿郵箱:904340982@qq.com

小編微信:EMAxiaopan

感謝閱讀,收藏、轉發。歡迎大家踴躍投稿,評論區說出對文章的看法,小編會認真看大家的意見,及時做出調整。讓“陝北頭條”更加完善、積極健康、正能量滿滿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