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聯合辦公空間迎並購潮,氪空間、優客工廠誰將笑到最後?

隨著中小微企業的興起, 致力於為企業解決辦公場所難題的聯合辦公空間應運而生並迅速發展。 公開資料顯示, 目前國內聯合辦公空間數量已經超過4000家, 融資、黯然退場時有發生。

在此情況下, 聯合辦公空間行業進入洗牌期, 氪空間勝券在握, 優客工廠、WeWork中國開啟買買買節奏, 並購同類企業欲增加籌碼, 行業巨頭或將從中誕生。

企業忙抱團, 並購熱潮出現

艾瑞分析指出, 2018年中國聯合辦公的市場規模在四萬億以上。 但與龐大規模相對應的卻是聯合辦公空間面臨著盈利模式較為單一(主要依賴工位收費),

從而導致盈利難。 為此跑馬圈地, 不斷擴張自己的業務範圍成為了企業的第一選擇。

而在行業玩家越來越多後, 若想繼續拿地, 並購已是在所難免。 據IT內參瞭解, 進入今年以來, 聯合辦公空間行業加快了並購速度, 目前已有五起較為典型的並購案例。

今年1月, 優客工廠完成對洪泰創新空間的全資並購, 被稱為是聯合辦公領域近年來的最大全資並購案;

3月9日, 優客工廠完成對無界空間的並購;

3月26日, 優客工廠收購wedo聯合創業社;

4月12日, WeWork中國25億元人民幣並購裸心社;

4月15日, 有消息稱People Squared以3億元的價格全資收購Workingdom。

業內人士認為, 聯合辦公空間在經過了野蠻生長後, 馬太效應逐漸顯現。 上述並購事件並不是結束, 類似的事件還會繼續發生。 與此同時, 頭部玩家也將誕生。

中西對決在所難免, 群雄角逐頭號玩家地位

在角逐頭部玩家的道路上, WeWork是一個繞不開的名字。 對於聯合辦公空間來說, 這個概念是一個舶來品, 在海外市場上, 將這一概念深入人心的便有WeWork一份功勞。

2016年WeWork正式進入中國市場後,

便不斷發力並於第二年設立"WeWork中國", 目前已在北京上海開設8家空間。 此次收購裸心社後, 後者在華的20家空間將被WeWork中國收入囊中, WeWork中國空間數翻了三倍的同時估值也將超過25億美金。

對於WeWork中國,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 2018年將會是中美聯合辦公正面競爭的元年。 但WeWork中國實力強勁, 本土企業實力也不容小覷。

在WeWork中國宣佈收購裸心社時, 氪空間董事長劉成城曾就收購事件發表評論, 稱這次並購不過是兩家外企同行企業在國內的抱團, 並無多大意義和影響。 同時, 他認為氪空間作為國內聯合辦公領域的領先者, 不該也不會有例外。

據瞭解, 成立於2014年的氪空間, 目前已在全國擁有近40個社區。 今年1月, 氪空間完成6億元人民幣的融資, 被稱為是聯合辦公行業最大單筆融資記錄。

注:圖為氪空間融資記錄

外媒認為, 裸心社遠不是WeWork唯一的主要競爭對手, 聯合辦公空間氪空間(Kr Space)才是其在中國最大的挑戰者。

但對於氪空間來說, 也有人在挑戰它第一的說法。 3月9日, 優客工廠在宣佈與無界空間正式合併時, 稱已經成為目前國內最大的聯合辦公空間。

而聯合辦公空間的覆蓋範圍、資本青睞成為考核其規模的決定性因素。 公開資料顯示, 在優客工廠完成對3大辦公空間的並購後, 其將在全球35 座城市佈局160個聯合辦公空間, 管理面積超50萬平方。此外在融資方面,優客工廠已經完成了約32.5億人民幣融資,估值超過110億。“目前國內最大的聯合辦公空間”說法倒也有一定的道理。

另外有業內人士指出,優客工廠跟國內眾多聯合辦公空間強強聯合,與WeWork中國在華不斷擴張有關。頻頻動作,就是為了打好一場阻止WeWork入華的狙擊戰。

可以說,在角逐頭號玩家的道路上,優客工廠、氪空間、WeWork中國都是最強勢的競爭者。

值得注意的是,氪空間總裁鐘澍在優客與無界合併時曾說,由於兩家的業務模式、融資方式等大不相同,所以氪空間與優客不具備可比性。

而在優客工廠三周年之際,其也被自媒體人曝出核心高管離職。

目前來看,聯合辦公空間雖已有第一梯隊出現的趨勢,但尚未出現統一的考核標準又讓第一玩家的位置可望而不可即。想要坐上王座,只怕還要經歷更多。

氪空間、優客工廠、WeWork中國誰會是笑到最後的玩家?

管理面積超50萬平方。此外在融資方面,優客工廠已經完成了約32.5億人民幣融資,估值超過110億。“目前國內最大的聯合辦公空間”說法倒也有一定的道理。

另外有業內人士指出,優客工廠跟國內眾多聯合辦公空間強強聯合,與WeWork中國在華不斷擴張有關。頻頻動作,就是為了打好一場阻止WeWork入華的狙擊戰。

可以說,在角逐頭號玩家的道路上,優客工廠、氪空間、WeWork中國都是最強勢的競爭者。

值得注意的是,氪空間總裁鐘澍在優客與無界合併時曾說,由於兩家的業務模式、融資方式等大不相同,所以氪空間與優客不具備可比性。

而在優客工廠三周年之際,其也被自媒體人曝出核心高管離職。

目前來看,聯合辦公空間雖已有第一梯隊出現的趨勢,但尚未出現統一的考核標準又讓第一玩家的位置可望而不可即。想要坐上王座,只怕還要經歷更多。

氪空間、優客工廠、WeWork中國誰會是笑到最後的玩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