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銀保監會掛牌後強監管來襲 金融科技邊界加速“切割”

2018-04-16 原創 互金咖

2018年4月16日至17日, 中國銀保監會正式掛牌以來的首場行業座談會在京舉行。

據媒體稱, 中國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將參加此次座談會。

會議旨在組織中小銀行和保險公司研究和交流完善公司治理經驗, 推動中小銀行和保險公司進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結構, 嚴格內控管理。

此前, 銀保監會剛於4月8日正式完成掛牌工作, 強監管已頻頻來襲。 4月9日, 銀保監發佈2018年1號文, 針對2017年8月2日國務院發佈的《融資擔保公司監督管理條例》出臺了四項配套制度檔。

就在上述檔下發同日, 國務院辦公廳亦下發《關於全面推進金融業綜合統計工作的意見》(下稱《意見》)。 這充分說明監管檔已經準備就緒, 只是等組建部門掛牌後就會陸續擇時發佈。

此前, 資管新規已經通過深改組審議, 或將於近期落地, 而新規的配套細則也將陸續出臺。

“類似去年12月到今年1月政策密集落地的一幕將再現。

”當天, 有業內專家對互金咖表示。 “以金融科技為例, 金融科技的邊界將加速‘切割’。 金融就是金融, 科技就是科技, 除非拿下了相應的金融牌照, 否則, 金融科技企業將很難再繼續從事金融業務。 ”

另據互金咖瞭解, 針對持牌機構, 證監會資訊中心主任張野此前表示, 證監會鼓勵證券期貨行業抓住全球金融科技變革的歷史機遇, 引導行業機極擁抱人工智慧、大資料、雲計算和區塊鏈等現代資訊技術, 加強金融科技和監管科技應用的風險防控工作。

證監會已就行業金融科技發展進行了多輪次的調研工作, 摸清了行業底數, 正在積極制定行業金融科技發展的指導意見。

微觀監管強化牌照特許價值

對此, 國信證券分析師董德志表示, 微觀監管從嚴將強化金融牌照的特許價值。 在其看來, 更嚴格的微觀監管, 最終將遏制各種跨界和監管套利的業務, 本源業務的特許價值回升。

就金融科技企業而言, 真正擁有科技實力、流量資源的企業將凸顯價值, 其所屬的這些資源也將直接用於服務各類具有牌照的正規金融機構。

早在今年2月, 中紀委駐央行紀檢組組長徐加愛曾表示, 當前, 金融領域出現一些重大風險隱患, 比如金融監管中的“貓鼠一家”、出現大量“無照駕駛”, 以及眾多非法集資等金融亂象, 給人民群眾帶來重大損失。

金融監管的“雙支柱+柱礎”模式

此前, 2018 年“兩會”通過了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 根據該方案, 將銀監會和保監會的職責整合, 組建中國銀保監會, 作為國務院直屬事業單位。

同時, 將銀監會和保監會擬訂銀行業、保險業重要法律法規草案和審慎監管基本制度的職責劃入中國人民銀行。

其中, 後一句更為重要, 它宣告了宏觀審慎政策許可權基本上已劃入人行,

雙支柱更加清晰完備, 並且對微觀審慎監管也有參與。

銀保監會、證監會則專職微觀監管職能, 包括金融機構的微觀審慎監管, 以及消費者保護等行為監管的內容。

而宏觀與微觀之間, 以及“一行兩會”與其他有關部門間的協調則由金穩委負責, 共同構成“一委一行兩會”的金融監管體系。 至此, 醞釀已久的金融監管體系改革告一段落。

董德志認為, 微觀層面, 由銀保監會、證監會負責具體的監管措施落實, 這是雙支柱的柱礎。 而宏觀、微觀之間由金穩委等機構實現協調。

同時, 銀保監會主席兼任人行黨委書記, 也能從另一方面促進宏觀、微觀之間的協調。 貨幣政策、宏觀審慎、微觀監管三者明確分工又充分協調運作, 金融監管的“雙支柱+柱礎”模式基本成型。新體系有望針對性地彌合長期存在的宏觀、微觀割裂等問題,使金融體系運行更為平穩。

統計全覆蓋鋪路統一監管

值得一提的是,華創證券分析師周冠南認為,《意見》將實現穿透監管、協調監管、統一監管的目標,推進監管基礎設施建設的有效完善,成為後期強監管政策有效落地的保證。

《意見》指出,重點落實統計交叉性金融產品、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金融集團、普惠金融、債券市場、互聯網金融等七大任務。交叉性金融產品統計排在首位,要求有效統計監測跨行業、跨市場、跨部門金融活動。

《意見》構建了覆蓋全面的綜合統計體系,涵蓋金融業全要素、金融交易全鏈條以及金融活動全維度:

一是統計物件覆蓋所有金融行業要素,涉及機構、基礎設施和交易;二是業務覆蓋金融交易的全部鏈條,穿透到最終資金提供方以及最終資金使用方;三是指標涵蓋總量與結構、數量與價格、存量與流量等多個維度。

強監管主要整治對象

在其看來,金融業綜合統計工作並非臨時起意,國家金融基礎設施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科學研判系統性金融風險,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的重要保證。

“資管產品的統計只是金融業綜合統計的階段性目標之一,監管的要求和步伐比市場預期更領先。”周冠南表示。

此前,資管新規徵求意見稿第二十四條明確,“建立資產管理產品統一報告制度。人民銀行負責統籌資產管理產品的資料編碼和綜合統計工作,會同金融監督管理部門擬定資產管理產品統計制度,建立資產管理產品資訊系統,規範和統一產品標準、資訊分類、代碼、資料格式,逐只產品統計基本資訊、募集資訊、資產負債資訊和終止資訊。人民銀行和金融監督管理部門加強資產管理產品的統計資訊共用。”

而本次金融業綜合統計工作要求則涵蓋金融領域所有行業、機構、業務、產品、內容,可以說在統計上實現了真正“全覆蓋”。

周冠南認為,資料統計方面真正落實“統一標準、同步採集、集中校驗、匯總共用”的工作原則,是保證資料可用、有效,實現穿透監管的重要保證。

以資管行業為例,過去由於不同的資產產品統計工作分離,沒有一一對應的識別碼無法真正實現有效對接,就算不同監管部門將已有資料共用,也難以真正的看到資金流向的全過程,實際難以落實穿透監管的要求。

而本次工作意見則要求“對基礎統計要素制定統一標準,明確分類、定義和編碼規則,形成基礎統計標準”新增業務直接實現對接,存量業務則給2年過渡期實現平穩過度。

因此,在新的監管環境下,新增業務的監管實施力度將較此前有大幅提升,而過渡期後存量業務也要完成改造,對機構業務的影響不容小覷。

互金咖微信公眾號已入駐今日頭條、一點資訊、新浪財經頭條、搜狐號、大魚號平臺、百度百家、企鵝號、網易號、和訊名家、螞蟻財富社區、快傳號等平臺

金融監管的“雙支柱+柱礎”模式基本成型。新體系有望針對性地彌合長期存在的宏觀、微觀割裂等問題,使金融體系運行更為平穩。

統計全覆蓋鋪路統一監管

值得一提的是,華創證券分析師周冠南認為,《意見》將實現穿透監管、協調監管、統一監管的目標,推進監管基礎設施建設的有效完善,成為後期強監管政策有效落地的保證。

《意見》指出,重點落實統計交叉性金融產品、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金融集團、普惠金融、債券市場、互聯網金融等七大任務。交叉性金融產品統計排在首位,要求有效統計監測跨行業、跨市場、跨部門金融活動。

《意見》構建了覆蓋全面的綜合統計體系,涵蓋金融業全要素、金融交易全鏈條以及金融活動全維度:

一是統計物件覆蓋所有金融行業要素,涉及機構、基礎設施和交易;二是業務覆蓋金融交易的全部鏈條,穿透到最終資金提供方以及最終資金使用方;三是指標涵蓋總量與結構、數量與價格、存量與流量等多個維度。

強監管主要整治對象

在其看來,金融業綜合統計工作並非臨時起意,國家金融基礎設施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科學研判系統性金融風險,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的重要保證。

“資管產品的統計只是金融業綜合統計的階段性目標之一,監管的要求和步伐比市場預期更領先。”周冠南表示。

此前,資管新規徵求意見稿第二十四條明確,“建立資產管理產品統一報告制度。人民銀行負責統籌資產管理產品的資料編碼和綜合統計工作,會同金融監督管理部門擬定資產管理產品統計制度,建立資產管理產品資訊系統,規範和統一產品標準、資訊分類、代碼、資料格式,逐只產品統計基本資訊、募集資訊、資產負債資訊和終止資訊。人民銀行和金融監督管理部門加強資產管理產品的統計資訊共用。”

而本次金融業綜合統計工作要求則涵蓋金融領域所有行業、機構、業務、產品、內容,可以說在統計上實現了真正“全覆蓋”。

周冠南認為,資料統計方面真正落實“統一標準、同步採集、集中校驗、匯總共用”的工作原則,是保證資料可用、有效,實現穿透監管的重要保證。

以資管行業為例,過去由於不同的資產產品統計工作分離,沒有一一對應的識別碼無法真正實現有效對接,就算不同監管部門將已有資料共用,也難以真正的看到資金流向的全過程,實際難以落實穿透監管的要求。

而本次工作意見則要求“對基礎統計要素制定統一標準,明確分類、定義和編碼規則,形成基礎統計標準”新增業務直接實現對接,存量業務則給2年過渡期實現平穩過度。

因此,在新的監管環境下,新增業務的監管實施力度將較此前有大幅提升,而過渡期後存量業務也要完成改造,對機構業務的影響不容小覷。

互金咖微信公眾號已入駐今日頭條、一點資訊、新浪財經頭條、搜狐號、大魚號平臺、百度百家、企鵝號、網易號、和訊名家、螞蟻財富社區、快傳號等平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