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親們,今天河南辦大事兒,留住鄉愁拜祖先

親們, 今天河南辦大事兒, 留住鄉愁拜祖先。 河南新鄭黃帝故里舉行拜祖大典了, 我的鄉愁與根親情結再次填滿胸腔。

想起一首詩:

我爬到長滿草木的高山上,

望著父親所在的故鄉;

我爬到光禿禿的高山上,

望著母親所在的故鄉;

我爬到高低起伏的山崗上,

望著哥哥所在的故鄉......

詩歌出自《詩經》, 特稿哥翻譯成了白話。 雖然缺乏原詩韻致, 但沒有抹掉絲毫鄉愁。

我們其實都有一個共同的故鄉, 他的名字叫河南, 昵稱“中州”和“中原”。

三月三, 拜軒轅。 軒轅生在河南, 炎黃二帝是我們共同的祖先。

歷史記載和民間傳說中, 黃帝教化人民、推廣農耕、鼓勵婚嫁、製作衣冠、發明車船、創制音律, 《黃帝內經》流傳至今。

黃帝就是我們的祖上, 中華的始祖呀, 我們都是炎黃子孫。 每每聞聽炎黃二字, 心中便升騰起感念的情懷, 亦如當年或聽或唱《我的中國心》, 總會抑制不住心潮澎湃。

特稿哥有幸參加過多次拜祖大典, 常常在那片原生的土地上流連, 在中華姓氏廣場尋尋覓覓。

諾大的廣場, 方方正正, 浩大赫赫。 一部分肅立中華姓氏牆, 一部分矗立著黃帝寶鼎。

中華姓氏牆上, 鐫刻了趙錢孫李周吳鄭王......中姓氏追根溯源, 始于黃帝, 黃帝建立了七十多個“國家”, 繁衍了六百多個姓氏, 歷經五千年綿延, 我們知道三千有餘, 全部刻在廣場中的中華姓氏牆上。

千千萬萬個姓氏啊, 你只要是炎黃子孫, 在這裡都可以找到你的根, 找到你的基因符號。

中央是鼎壇, 黃帝寶鼎獨尊, 八方八鼎拱護。 鼎為帝王之重器, 尊貴之象徵, 天下第一寶鼎, 則天下第一王, 天下萬姓之始祖也。

有姓氏, 就有家, 有家就有國, 這大概又衍生出了綿延不絕的根親鄉愁吧。

記得餘光中有首詩, 叫《五陵少年》, 如光榮的祖先們的天縱豪情, 把千萬年鄉愁抒寫得血脈賁張:

颱風季, 巴士峽的水族很擁擠

我的水系中有一條黃河的支流

黃河太冷, 需要摻大量的酒精

浮動在杯底的是我的家譜

喂!再來杯高粱!

我的怒中有燧人氏, 淚中有大禹

我的耳中有涿鹿的鼓聲

傳說祖父射落了九隻太陽

有一位叔叔的名字能嚇退單于

聽見沒有?來一瓶高粱......

誦之歌之讀之吟之, 我們仿佛看到, 從“黃河”“家譜”“燧人氏”“大禹”“祖父”等每個中國人的意象中, 噴發著鄉愁氣息。

詩人呀, 愛祖國大好河山, 恨自己無可奈何。 五陵少年風光不再, 盼泱泱中華早日統一。

今天, 黃帝故里再次鳴響了盛世禮炮,

炎黃子孫恭恭敬敬敬拜祭祖先、祈福中華。

(圖片來自網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