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華星創業下修業績至虧損1.3億元 出售子公司股權“斷臂求生”

遭遇並購標的業績“變臉”後, 華星創業(300025)選擇了“斷臂求生”。 公司4月16日晚間公告, 由於審計機構對於重要控股子公司北京互聯港灣科技有限公司(下簡稱“互聯港灣”)等諸多事項存在不同理解, 下修2017年度業績由虧損7484萬元至虧損1.32億元, 公司同時公告, 計畫將所持的互聯港灣51%股權以2億元價格對外轉讓。

“互聯港灣目前的經營情況惡化, 目前華星自己的體量也不大, 繼續持有將危及上市公司自身經營”, 華星創業相關高管向證券時報記者表示, 互聯港灣各股東持有的全部互聯港灣的股權都轉讓給衢州複樸後,

接盤方承諾將為互聯港灣提供融資支援, 用於償還華星創業向互聯港灣提供的全部借款本息及擔保等, 有助於上市公司“止血”。

“金鳳凰”變“燙手山芋”

“華星本來希望通過跨界並購找到新的利潤增長點, 但去年一系列主客觀的原因, 使得這筆投資出現了失敗”。 上述不願具名的華星創業高管表示, 互聯港灣最大客戶西北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經營發生異常, 萬達旗下飛凡公司合作未達預期, 是導致互聯港灣業績“變臉”的兩大因素。

但上述收購計畫在去年10月宣佈主動終止。 據上述高管透露, 因國務院清理整頓各類交易所, 去年互聯港灣最大客戶西北大宗商品交易中心被暫停開戶, 造成了回款存在不確定性, 去年1-5月對西北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的應收賬款預計可能將成為壞賬。

同時, 萬達旗下的飛凡也隨著去年下半年萬達商業的整體戰略的突然調整, 未達原定的預期。

另一方面, 經營問題也和互聯港灣自身對經營環境“過於樂觀”的判斷有關。 去年互聯港灣自建機房建設、租賃進度都未及預期, 新增折舊計提進一步加大了公司的經營困難。

“一方面終止收購是當時資本市場的變化很大, 另一方面也和互聯港灣經營的惡化有關”, 回溯既往, 華星創業高管表示, 在主客觀因素下, 公司終止收購互聯港灣49%股權, 並開始尋覓穩妥處置“包袱”的辦法。

折價轉讓“止血”

華星創業計畫在4月24日披露2017年年報。 最新披露的業績修正顯示, 由於互聯港灣在虛擬私人網路連接系統工程、酒仙橋M7資料中心工程等在建工程轉固時間、重要客戶計提壞賬準備比例以及項目營業成本歸屬年度等方面上,

和審計事務所出現了“不同理解”, 導致互聯港灣2017年度初步審計淨利潤較業績快報時公司核算淨利潤減少, 導致上市公司利潤與業績快報時公司核算資料差異3317萬元。

“2017年承諾業績是6900萬元, 但實際上互聯港灣去年出現了較大的虧損”, 上述高管表示, 今年一季度互聯港灣相關業務量仍未能同步釋放, 造成上市公司一季度預計虧損1000萬-1500萬元, 目前上市公司資產負債率已比較高, 繼續支持互聯港灣將很可能會將上市公司“拖下水”。 而互聯港灣的少數股東更無力支持其繼續發展。

在此情況下, 華星創業、任志遠和亞信眾合將向衢州複樸轉讓所持有的全部互聯港灣100%股權, 交易總價暫定為3.06億元。 轉讓後, 衢州複樸持有互聯港灣100%股權, 華星創業等均將不再持股。

公開資料顯示, 接盤方衢州複朴成立於去年12月07日, 與華星創業無關聯關係, 層層追溯後涉及“複樸投資”。 複樸投資官網顯示, 公司是一家從事境內外VC、PE、並購和財富管理的私募基金專業機構。

華星創業表示, 轉讓互聯港灣獲得的資金將用於補充公司流動資金, 有利於改善公司現金流。 如能在2018年內完成轉讓, 互聯港灣將不再對上市公司本年度的利潤等財務指標產生重大影響。

據上述高管透露, 目前公司正就互聯港灣業績未能達標的補償等問題和交易方等商討。

接盤方表示將為互聯港灣提供融資支持, 用於償還華星創業向互聯港灣提供的全部借款本息, 以及清償華星創業為互聯港灣擔保的借貸/授信合同的剩餘全部貸款本息, 或承接華星創業擔保責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