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中國外貿現近三年來首次月度逆差 海關總署:正常現象

中新網4月13日電 針對中國外貿今年2月份出現近三年來首次的月度逆差, 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黃頌平今日回應稱, 主要是受春節因素影響, 是正常現象。

國新辦於13日上午舉行新聞發佈會, 請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黃頌平介紹2017年第一季度進出口情況, 並答記者問。

有記者問:今年2月份, 我國外貿出現了近三年來首次的月度逆差, 您能談一下對此的看法嗎?

資料圖:大型機械在廣西欽州保稅港區裝卸作業。

黃頌平表示, 今年2月份, 我國出口增長4%, 進口增長44.6%, 進口增速高於出口增速40.6個百分點, 當月貿易逆差610.4億元, 引發關注。

經過分析, 海關總署認為今年2月出現月度貿易逆差主要是受春節因素影響, 仍屬正常情況。

大家都知道, 春節假期是我國最重要的傳統假期, 假期日是根據農曆安排的, 期間全國上下的生產和外貿活動都處於休息狀態, 因此造成西曆月份與上年同比工作日天數不同,

企業的進出口活動也隨之變化。

根據海關總署的觀察, 一般來說, 企業會趕在春節前突擊出口, 節後企業先啟動的是原材料採購和進口, 隨著回鄉過節工人的陸續返崗, 生產和出口企業在正月十五之後才逐漸恢復正常。

黃頌平表示, 因此, 我國春節形成了企業“節前搶時出口、節後進口先行”的規律, 在外貿統計資料上就會出現“節前出口井噴, 節後進口強勁”這樣一個特點, 從而使春節後可能出現月度逆差的情況。

從過去的情況看, 2010年-2017年有六個年份在2月或3月出現過貿易逆差, 主要原因均為春節因素。 此外, 大宗商品價格上漲也是2月份月度逆差的重要原因。 2月份進口價格上漲13.9%, 其中原油上漲74.3%,

鐵礦砂上漲85.9%, 價格上漲推動進口值明顯增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