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老照片: 抗戰時期西安遭日軍轟炸, 軍民隨時準備戰鬥

抗日戰爭期間, 美國攝影記者哈裡遜·福爾曼拍攝了一組西安的照片, 展現了當地軍民的生活。 從這些照片中我們可以看出, 當地軍民的生活氣氛處於緊張狀態。

1944年, 日軍空襲後, 房屋變成廢墟。

西安作為西北軍事重鎮和大後方重要基地, 是日軍飛機轟炸的重點目標之一。 日軍自1937年11月開始轟炸西安, 進入1938年空襲活動更加頻繁和倡狂, 給西安百姓造成無數災難和慘重損失。

1944年, 國民黨軍校學員在野外設置裝備。

軍事訓練, 近身搏鬥。

駐守西安的國民黨軍隊, 是胡宗南所部。 但是他受蔣介石指使, 將很大力量用於防禦八路軍, 甚至密謀進攻延安。

士兵在河邊洗衣服。

1942年初, 日軍華北方面軍制定了“西安作戰計畫”, 打算佔領西安殲滅胡宗南軍隊, 為進攻重慶作準備, 而且還要北上攻佔延安。 但是, 日本大本營對是否進行西安作戰存在分歧, 這一計畫被擱置。

此後, 日軍又制定了兩次更為詳細的進攻西安的作戰計畫, 但都因為太平洋戰爭和中國戰場的形勢對日軍不利, 使其沒有力量西進。

這群排列整齊的少年, 已經是准戰鬥單位了(boy soldiers)。

西安的軍隊和百姓, 都在隨時準備參加抵抗日本侵略的戰鬥。 不僅軍隊在加緊訓練, 就連十幾歲的孩子也在組織起來, 接受一些與戰爭有關的教育。

一個少年兵的肖像。

雖然沒有像樣的軍裝和武器, 因為物資短缺吃一頓飽飯也不容易, 但他目光堅毅、表情嚴峻, 充滿保家衛國的信念。

擔著棉花的男子走進西安。

對八路軍而言,西安是重要的工作基地,在此建立統一戰線、輸送進步青年去延安、為陝甘寧邊區和前方轉送戰爭物資。毛主席曾多次就保衛西安作出指示,應對日軍的威脅。

教室裡的孩子們。

抗日戰爭期間,日軍雖然不停地對西安狂轟濫炸,但地面部隊始終未能佔領西安,有日軍力量不足、戰略重點轉移的原因,更應歸功於包括八路軍在內的中國軍隊和百姓的拱衛,使日軍不敢貿然進攻。

擔著棉花的男子走進西安。

對八路軍而言,西安是重要的工作基地,在此建立統一戰線、輸送進步青年去延安、為陝甘寧邊區和前方轉送戰爭物資。毛主席曾多次就保衛西安作出指示,應對日軍的威脅。

教室裡的孩子們。

抗日戰爭期間,日軍雖然不停地對西安狂轟濫炸,但地面部隊始終未能佔領西安,有日軍力量不足、戰略重點轉移的原因,更應歸功於包括八路軍在內的中國軍隊和百姓的拱衛,使日軍不敢貿然進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