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吳昌碩一筆下去,渾金璞玉,力透紙背,又意蘊豐富

吳昌碩(1844.8.1—1927.11.29), 晚清民國時期著名國畫家、書法家、篆刻家, “後海派”代表, 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長, 與任伯年、蒲華、虛穀合稱為“清末海派四大家”。

他集“詩、書、畫、印”為一身, 融金石書畫為一爐, 被譽為“石鼓篆書第一人”、“文人畫最後的高峰”。 在繪畫、書法、篆刻上都是旗幟性人物, 在詩文、金石等方面均有很高的造詣。

吳昌碩熱心提攜後進, 齊白石、王一亭、潘天壽、陳半丁、趙雲壑、王個簃、沙孟海等均得其指授。

吳昌碩寫意花卉最大的特點就是

金石入畫

豔而不俗

戊戌狗年

二月廿八

編輯: 雲上文化

吳昌碩受徐渭和八大山人影響較大, 由於他書法、篆刻功底深厚, 他把書法、篆刻的行筆、運刀及章法、體勢融入繪畫, 形成了富有金石味的獨特畫風, 他自己說:“我平生得力之處在於能以作書之法作畫。 ”

他常常用篆筆寫梅蘭,狂草作葡萄。所作花卉木石,筆力老辣,力透紙背,縱橫恣肆,氣勢雄強,佈局新穎,構圖也近書印的章法布白,喜取“之”字和“女”的格局,或作對角斜勢,虛實相生,主體突出。

特別是在線條方面,他把書法和篆刻中的技法融入到繪畫中,看他寫意花卉中,所畫枝幹的趨勢和氣勢,大膽的落筆,細心的收拾整個畫面的佈局,都彰顯了他在線條運用上面的造詣,也就是書法成就了他的畫。他的繪畫裡面有古意,有骨氣,更古卓,但是又不失創新,他放得開,又能收得住。在用色方面,他更加的濃烈的顏色進行對撞,但是畫面又沒有一絲的火氣,豔而不俗,這個就像一個略施粉黛的美麗少婦,優美而高雅。

整理:《一幅好畫》頭條社

主題:大師的藝術,大美的生活

編輯:FANG

他常常用篆筆寫梅蘭,狂草作葡萄。所作花卉木石,筆力老辣,力透紙背,縱橫恣肆,氣勢雄強,佈局新穎,構圖也近書印的章法布白,喜取“之”字和“女”的格局,或作對角斜勢,虛實相生,主體突出。

特別是在線條方面,他把書法和篆刻中的技法融入到繪畫中,看他寫意花卉中,所畫枝幹的趨勢和氣勢,大膽的落筆,細心的收拾整個畫面的佈局,都彰顯了他在線條運用上面的造詣,也就是書法成就了他的畫。他的繪畫裡面有古意,有骨氣,更古卓,但是又不失創新,他放得開,又能收得住。在用色方面,他更加的濃烈的顏色進行對撞,但是畫面又沒有一絲的火氣,豔而不俗,這個就像一個略施粉黛的美麗少婦,優美而高雅。

整理:《一幅好畫》頭條社

主題:大師的藝術,大美的生活

編輯:FANG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