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一個大消息傳來,暴跌21.8%!

正值多事之秋, 一消息從北京傳來!

近日, 中國海關總署公佈了2018年一季度中國進出口商品資料。

海關總署4月13日公佈的資料顯示, 一季度中國進出口總值6.75萬億元, 同比增長9.4%。 其中, 出口3.54萬億元, 增長7.4%;進口3.21萬億元, 增長11.7%;貿易順差3261.8億元, 收窄21.8%。

資料非常明確地指出, 2018年一季度中國進出口貿易順差同比去年同期收窄了21.8%。

而具體到3月當月, 中國出口增速由上月的44.5%下滑至-2.7%, 對外貿易出現了297.8億元人民幣的逆差, 這是自2017年2月以來中國貿易賬首次呈現逆差。

在中美貿易戰已經進行了兩個來回的背景下, 中國貿易資料的表現,

不得不讓人與美國方面的施壓聯繫起來。

客觀來說, 與美國施加的貿易壓力有一定關係, 但不是主要因素, 因為中美貿易順差的態勢沒有變, 一季度同比去年非但沒有縮小, 反而拉大了不少。

中國與其他地區進出口貿易資料

那麼主要因素是什麼?是中國方面主觀增加進口和降低關稅所致。

中國已開始進入“不刻意追求貿易順差”的時代, 或者說進入了“資產走出去”的時代, 這一主張在最近一兩年的重要會議上, 中國領導人都曾多次強調過。 最近的博鼇亞洲論壇上, 國家最高領導人明確提出, 中國不以追求貿易順差為目標, 真誠希望擴大進口, 促進經常專案收支平衡。

2018年, 中國正在踐行擴大進口這一承諾。 此次博鼇亞洲論壇提出了擴大進口的重大舉措, 到年底, 中國還要在上海舉辦進口博覽會。

與美國等貿易保護主義者不同, 我國一向推崇全球自由貿易, 中國主動擴大進口需求, 就是為全球貿易政策月臺, 同時也是為更順利地推進“一帶一路”倡議。

那麼問題來了, 中國通過一系列政策, 包括降低關稅的措施, 鼓勵進口的行為, 對國民和國內企業會帶來什麼影響?

對我們普通人而言, 肯定是個利好, 因為我們未來買到的許多東西價格都會相對便宜一些。

我們知道, 一件普通進口商品的價格, 是由原料成本、利潤、分攤的店面租金人力費用等, 還有關稅決定的。 關稅是大頭, 一旦關稅下降, 貨品的銷售價格會便宜不少。

以汽車為例, 我國政府已經宣佈, 今年將下調汽車進口關稅。 香港大公報對此進行了一番推算:

以一輛報關價為30萬元, 4.0排量的進口車為例, 按照現行關稅25%來計算, 這輛車的關稅為75000元, 加上消費稅125000元和增值稅85000元, 得出總稅費為28.5萬元。 如果關稅下調到15%, 這輛車的關稅為45000元,

同時消費稅會降為115000元, 增值稅降為78200元, 總稅費為23.82萬元。 相比關稅下調前, 總共節約4.68萬元。

日前, 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對進口抗癌藥實施零關稅。 這一舉措, 將打開進口抗癌藥進一步降價的空間, 為患者帶來實實在在的優惠。

除了汽車、抗癌藥物外, 根據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披露的消息, 我國總進口額近三分之一的產品, 可以享受自貿協定優惠關稅待遇, 其中大部分是終端消費品。

至於對中國本土的企業, 則會帶來較大衝擊。 但長遠來看, 對中國本土企業施壓的這種競爭壓力, 會轉化成企業的創新力, 刺激國內企業產業升級, 利大於弊。

同時, 由於外國商品和企業的進入, 打破了國內一些企業對某一領域的壟斷行為,

對於普通百姓而言, 依然是好事。

最後需要來說說中美貿易資料。 從上面的表格中我們已經瞭解到, 雖然中國對世界整體進出口順差在縮小, 但2018年第一季度對美國貿易順差非但沒有如特朗普所期盼的縮小, 還擴大了不少。

有人或許會擔心中美貿易戰會因此而升級, 本號認為目前還不太好說, 升級的可能性不大。

首先, 中美“500億美元”商品加征關稅25%的較量發生在3月底與4月初, 資料尚未出爐。

其次, 美國近日和英國、法國對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進行了一輪轟炸, 目前事態仍在發酵中, 普京已經亮明態度, 不會善罷甘休。 一旦俄羅斯反擊, 如今極不情願陷入戰爭泥潭的美國, 將難以自拔。

上一輪的中東戰爭牽制著美國, 為中國爭取了近十年快速發展機遇。2012年結束伊拉克戰爭的美國,立即高調宣佈重返亞太,拉攏日本、韓國等國與中國博弈到如今。

所以說,如果美俄在中東又掀起一場較大規模的戰爭,美國的精力又會被轉移到中東地區,他就不太可能會在亞太地區與中國開闢大規模的貿易戰,這場貿易戰最終將會以中國給美國臺階下的方式收場。

若果真如此,中國又能獲得若干年的和平發展機遇,這對當下處於民族復興階段的中國而言,彌足珍貴。

但是,經歷了多次中東戰爭的美國,早就嘗夠了深陷戰爭泥潭的痛苦,俄羅斯方面經濟發展也捉襟見肘,因此各方雖然都在叫囂,爆發較大規模戰爭的概率依然不大。

因此,我們依然要做好最壞的打算!

為中國爭取了近十年快速發展機遇。2012年結束伊拉克戰爭的美國,立即高調宣佈重返亞太,拉攏日本、韓國等國與中國博弈到如今。

所以說,如果美俄在中東又掀起一場較大規模的戰爭,美國的精力又會被轉移到中東地區,他就不太可能會在亞太地區與中國開闢大規模的貿易戰,這場貿易戰最終將會以中國給美國臺階下的方式收場。

若果真如此,中國又能獲得若干年的和平發展機遇,這對當下處於民族復興階段的中國而言,彌足珍貴。

但是,經歷了多次中東戰爭的美國,早就嘗夠了深陷戰爭泥潭的痛苦,俄羅斯方面經濟發展也捉襟見肘,因此各方雖然都在叫囂,爆發較大規模戰爭的概率依然不大。

因此,我們依然要做好最壞的打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