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赤壁之敗後曹操痛哭郭嘉有啥名頭?

赤壁之戰後, 曹操帶著二十多個騎兵灰溜溜地逃回自己的領土。 然後, 曹操對著眾謀士大哭, 哭得很是痛心疾首。 謀士們不解, 問他:丞相大人, 您從虎狼穴中逃難的時候, 並沒有一點頹敗之意, 如今, 您已經安然無恙地回來了, 而且咱們的隊伍整裝待發, 隨時聽候您的指揮, 只待您一聲令下, 軍隊馬上去為您報仇雪恨, 您為什麼還要哭呢?

曹操卻說:“吾哭郭奉孝耳!若奉孝在, 絕不使吾有此大失也!” 並捶著自己的胸口嚎啕:“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在場眾謀士再也沒人吭聲了, 默然自慚, 卻也對曹操是在給自己的赤壁之敗找臺階下心知肚明。

曹操劇照

郭嘉本來是袁紹部下, 自覺沒有前途而轉投曹操, 曹操很欣賞他, 稱他是自己的“奇佐”。 官渡之戰中, 郭嘉為曹操立下重要功勞, 戰前的“十勝論”讓曹操對戰勝袁紹、平定中原信心倍增。 袁紹死後, 為斬草除根,

郭嘉又“遺計定遼東”, 促使曹操徹底消滅袁氏勢力。 郭嘉確實居功至偉, 所以曹操對郭嘉簡直是言聽計從, 非常信任他。 可惜天妒英才, 郭嘉在曹操征伐烏丸的時候病死了。

郭嘉劇照

首先, 從正史對郭嘉的記述來看, 他擅長的是戰略分析, 是對戰爭勝負走勢的把握,

而排兵佈陣、具體的用兵韜略則是曹操的強項。 換言之, 如果郭嘉在, 除非郭嘉能說服曹操根本就不下江東, 否則, 只要孫、曹在長江對壘, 那麼, 曹操的失敗就不可避免, 郭嘉恐怕也無能為力;

其次, 曹操手下謀士眾多, 並不是每件事都是郭嘉給出主意。 比如官渡之戰, 郭嘉主張曹操迎戰袁紹並給曹操作了一定能戰勝袁紹的有力分析, 使曹操建立了必勝的信心。 但在戰爭相持階段, 是荀彧而不是郭嘉給曹操寫信阻止了他撤軍的打算並最終贏得勝利。 何以見得赤壁之戰時, 郭嘉就一定有主意出給曹操呢?

第三, 即使郭嘉在, 曹操也不是沒有打過敗仗, 比如濮陽敗給呂布, 宛城敗給張繡, 征劉表、張繡中賈詡之計等,

何以見得郭嘉在, 曹操就一定能避免赤壁之敗呢?

第四, 也是最根本的原因:官渡一戰, 曹操打敗了當時最強大的袁紹, 收取荊州又出奇的順利, 自古驕兵必敗, 曹操就是犯了這個忌, 就算當時郭嘉活著並給他以提醒, 恐怕他的話也聽不進去了。

赤壁之戰敗得很慘, 看著跟了自己多年的幕僚, 曹操也不好意思撕破臉皮指名道姓地批評他們, 但是不提醒一下他們曹操又難平心中鬱悶, 所以才使出哭郭嘉的法子, 既達到了批評他們, 又不傷他們自尊心, 多少還能收買人心的目的。

荀彧劇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