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上游深閱讀|不是《歌手》不行了 是時代變化太快了!

總導演洪濤已經離職?

電視音樂綜藝節目收視率斷崖下滑

專家:審美沒跟上, 選手已挖光

13日晚, 《歌手2018》正式落下帷幕, 但又有多少人守著湖南衛視看完了這台節目呢?回顧比賽全程,

除了這一季節目開播後嘻哈歌手Gai的退賽風波與張韶涵、範瑋琪再次引爆的口水戰外, 節目本身的話題度似乎還比不上傳聞“洪濤離職”帶來的震撼。

這檔節目從2013年橫空出世至今, 一直是同類節目翹楚, 但已難企及往年的熱度。 決賽前傳出的總導演洪濤將出走傳聞, 還讓節目蒙上了疑似絕唱的悲情面紗。 已顯疲態的《歌手》, 與湖南衛視似乎一起走下了神壇……

同樣衰落還有《中國新歌聲》(前身是2012年開播的《中國好聲音》)等曾無限風光的節目, 隨著時間的推移正疲態盡顯。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局面, 是節目本身出了問題?還是大勢所趨?從業者又該如何應對?本報記者就此採訪了多位元業內人士。

《歌手》工作人員很傷感

關於《歌手》不再製作下一季的傳聞, 從第三季起幾乎每年都會討論。 不過, 今年有點不一樣, 在總決賽錄製前夕, 集中于長沙採訪的全國媒體記者幾乎一致相信, 這一回, 有可能真是最後一次見證《歌手》的盛況。

總導演洪濤即將出走, 是人們對《歌手》停播深信不疑的最大理由。 多方消息顯示, 洪濤已經向湖南衛視遞交辭職報告, 本報記者也在長沙聽聞, 辭職一事最近已獲批准。 如果屬實, 《歌手2018》將成為他獻上的謝幕之作。

4月12日, 總決賽前一天照例是走紅毯和彩排。 本報記者在兩處現場均偶遇洪濤。 原本瘦削的他更顯清矍, 來去匆匆相當低調, 尤其在彩排時, 他一反常態沒有上臺暖場,

而是淡定地坐在觀眾席, 不言不語默默翻看手機。

當晚, 在長達近3小時的直播競演之後, 英國天后JessieJ拿下“歌王”桂冠。 這是第一位拿下“歌王”殊榮的國外歌手, 某種程度上說打破了節目傳統。 直播結束, 湖南台工作人員幾乎都在朋友圈轉發傷感的文字, 看似紀念《歌手》第82期節目, 弦外之音卻彌漫感傷, 似乎暗證著節目結局已經寫好, 只等官方宣佈。

同類節目收視斷崖下滑

和《歌手》關注度、口碑、討論熱度的逐年下降相仿, 2012年開播的《中國好聲音》、後因版權之爭改名為《中國新歌聲》, 同樣沒能逃脫日漸式微的命運。

最直接的表現就是收視率斷崖下滑。 2012年《中國好聲音》剛開播時的收視率令人驚歎:第一季總決賽時, 《中國好聲音》的收視率一度突破了6.1。

這放到所有綜藝節目中都是一個足以跌破眼鏡的亮眼成績。

轉折出現在“好聲音”之爭後。 在經歷了改名風波後, 儘管製作方通過各種管道、途徑多番宣傳《中國新歌聲》還是原來的味道, 但從收視率資料來看, 《好聲音》的“餘威”並未阻止收視下滑的總體趨勢。 《新歌聲》第一季首期收視高開達到3.843後, 就一路下滑, 總決賽也未破3, 頹勢不言自明。

選手難挑已成普遍問題

“斷崖式”下滑另一方面是節目嘉賓難以出新, 請人難幾乎是普遍問題。

先說《歌手》, 每年新一季開播前陣容都是最大懸念。 然而近兩年來, 請人難, 請到觀眾心儀的頂級歌手尤其難上加難。 2013年洪濤就曾透露, 國內大牌歌手不缺市場, 完全沒必要冒著被淘汰的風險來參加節目,

更有人直言“淘汰制”殘酷, “我輸得起前輩, 但我輸不起張傑、張靚穎啊……”

等到《歌手2018》最終揭曉首發陣容——除英國天后Jessie J、搖滾半壁汪峰和“80後記憶”的張韶涵, 7位首發歌手中的4位, 是“過氣”“小眾”和“不聞其名”的李聖傑、Gai、李曉東和張天。

再加上後期補位或踢館的李泉、華晨宇、KZ、騰格爾、蘇詩丁、霍尊, 這一季的陣容在觀眾看來明顯缺了話題。 最火時期的《我是歌手》, 每週播出時社交平臺上的討論此起彼伏, 而今年在最有黑馬相的Gai“消失”之後, 再難在熱搜榜掀起波瀾。

《中國好聲音》也難逃同樣命運:找不到合適的學員, 導致節目在觀眾看來大不如前。 其實學員資源枯竭的問題從第二季就有了。 結合國內音樂教育和發展的現狀, 這種“枯竭”毫無意外地不斷惡化。所以,“好聲音”“新歌聲”舞臺上出現的學員純草根越來越少,連有著多年演藝經驗的非知名藝人,科班出身的音樂學院學生等也都越來越少。

反倒是已經在各種選秀中露過臉的“回鍋肉”學員多次出現。去年,知名音樂評論人耳帝早在節目開播之前就說,“節目已經辦到第六年了,中國會唱歌的人才哪經得起這樣挖?”

如此態勢下,《好聲音》第一季時觀眾們不斷被學員金池、袁婭維、金志文等刷屏的現象,也變成了《新歌聲》中最搶鏡的是導師的現狀:周傑倫被戲稱為“小公主”的表情包,和陳奕迅爭搶學員時的搞怪風,都遠超了大家議論學員唱功的熱度。

審美水準沒跟上時代

“觀眾的審美換代了,但《歌手》、《新歌聲》都還在原地踏步。”知名樂評人、也曾出任過《中國好歌曲》專業評審的愛地人這樣告訴記者。

在他看來,從曲風等音樂製作角度來說,這兩檔節目都有點“落伍”了。“音樂製作基本上十年就是一個時代。《歌手》、《新歌聲》改變的只是節目形式,審美變動並不大。這就好比讓周傑倫的歌迷,聽李宗盛那個時代的歌,肯定很快就會不適應。”

愛地人說,去年說唱節目火,“是因為確實90後、00後就是聽這種電音味很重的音樂長大的。歐美流行中,現在搖滾、民謠中也都有電音的影子。”而這是在《歌手》、《新歌聲》中比較少看到的。

當然,《歌手》和《新歌聲》都同樣面臨人才斷檔的問題。“《歌手》面向已經成名的歌星選人,但過去20年甚至更長時間,華語樂壇真正留下的歌星並不多。”愛地人說,加上作為綜藝節目,它也需要更具舞臺性、不能是太小眾的歌手,這就更縮窄了可選範圍。

“至於《新歌聲》這種選秀,單從人才延續上來說,我覺得五年辦一屆算是比較合適的。”愛地人說。

網路綜藝細分市場

“儘管面臨諸多問題,但我個人覺得,《歌手》等音樂綜藝面臨的問題,很大程度與這個時代有關。”知名電視評論人舞美師分析,“這個時代很重要的一個現實是家庭娛樂方式的多元化,這導致電視開機率下降,進而成為節目收視下降的主要原因,同時網路綜藝的細分多元對觀眾的分流則帶來了直接衝擊。”

“受網路綜藝等衝擊,今後的音樂綜藝節目分眾會更精准了。《歌手》、《新歌聲》其實還是比較大而全的類型。”愛地人說,分播放平臺,分年齡、分音樂類型。

舞美師說,如果以電視綜藝呈現爆發之勢的2013年左右為觀察標本,整體的電視打開率顯然斷崖下降得可怕,“這幾年移動用戶端飛速發展,年輕人這一類主要目標受眾,他們拿著手機隨時隨地都可以看節目,不再固守某個時段。”

“網路綜藝的發展也為以前的觀眾提供了更多選擇。”舞美師說,“現在的年輕人都有自己的個性,網綜的一個特點就是細分人群,比如街舞、說唱等,與傳統的音樂類綜藝相比,它的黏性和興趣點顯然更好,我相信細分人群對於節目的生存來說很重要。”

不破不立 音樂綜藝仍是主流

《廣告導報》總編輯、電視節目研究者淩平表示:“科技正以我們難以想像的影響力改變世界,當然也包括電視圈,五年前人們還大多習慣於守著電視追節目,今天這一點已經徹底改變。”

“我覺得重點不是討論節目不行了,這是偽命題,事實上《歌手》這樣的節目我們很多同行依然敬重,這是一檔可以說高端的音樂節目,對整個中國電視界也是有貢獻的,但關鍵在於如何去適應變化趨勢。”淩平說。

對於《歌手》可能面臨的停播,舞美師與淩平不約而同表現出不以為然,“停播我是不相信的,放著有這麼好影響力的節目品牌去開發新節目,這是不太可能的事。”舞美師認為,從週五時間段和音樂類綜藝圈兩個維度看,《歌手》都是當仁不讓的電視綜藝第一,“電視臺要做的就是改編,所謂不破不立,剛開始為什麼那麼好看,應該思考下。”

淩平則認為,從音樂本身來看,它仍舊是門檻較低的大眾主要娛樂方式,“比起說唱、街舞等,唱歌的市場絕對是最大的,話題也是最多的,人們比較容易參與進來,那麼我相信團隊調整思路找准市場脈搏,再成現象級也是可期的。”

上游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趙欣 裘晉奕

這種“枯竭”毫無意外地不斷惡化。所以,“好聲音”“新歌聲”舞臺上出現的學員純草根越來越少,連有著多年演藝經驗的非知名藝人,科班出身的音樂學院學生等也都越來越少。

反倒是已經在各種選秀中露過臉的“回鍋肉”學員多次出現。去年,知名音樂評論人耳帝早在節目開播之前就說,“節目已經辦到第六年了,中國會唱歌的人才哪經得起這樣挖?”

如此態勢下,《好聲音》第一季時觀眾們不斷被學員金池、袁婭維、金志文等刷屏的現象,也變成了《新歌聲》中最搶鏡的是導師的現狀:周傑倫被戲稱為“小公主”的表情包,和陳奕迅爭搶學員時的搞怪風,都遠超了大家議論學員唱功的熱度。

審美水準沒跟上時代

“觀眾的審美換代了,但《歌手》、《新歌聲》都還在原地踏步。”知名樂評人、也曾出任過《中國好歌曲》專業評審的愛地人這樣告訴記者。

在他看來,從曲風等音樂製作角度來說,這兩檔節目都有點“落伍”了。“音樂製作基本上十年就是一個時代。《歌手》、《新歌聲》改變的只是節目形式,審美變動並不大。這就好比讓周傑倫的歌迷,聽李宗盛那個時代的歌,肯定很快就會不適應。”

愛地人說,去年說唱節目火,“是因為確實90後、00後就是聽這種電音味很重的音樂長大的。歐美流行中,現在搖滾、民謠中也都有電音的影子。”而這是在《歌手》、《新歌聲》中比較少看到的。

當然,《歌手》和《新歌聲》都同樣面臨人才斷檔的問題。“《歌手》面向已經成名的歌星選人,但過去20年甚至更長時間,華語樂壇真正留下的歌星並不多。”愛地人說,加上作為綜藝節目,它也需要更具舞臺性、不能是太小眾的歌手,這就更縮窄了可選範圍。

“至於《新歌聲》這種選秀,單從人才延續上來說,我覺得五年辦一屆算是比較合適的。”愛地人說。

網路綜藝細分市場

“儘管面臨諸多問題,但我個人覺得,《歌手》等音樂綜藝面臨的問題,很大程度與這個時代有關。”知名電視評論人舞美師分析,“這個時代很重要的一個現實是家庭娛樂方式的多元化,這導致電視開機率下降,進而成為節目收視下降的主要原因,同時網路綜藝的細分多元對觀眾的分流則帶來了直接衝擊。”

“受網路綜藝等衝擊,今後的音樂綜藝節目分眾會更精准了。《歌手》、《新歌聲》其實還是比較大而全的類型。”愛地人說,分播放平臺,分年齡、分音樂類型。

舞美師說,如果以電視綜藝呈現爆發之勢的2013年左右為觀察標本,整體的電視打開率顯然斷崖下降得可怕,“這幾年移動用戶端飛速發展,年輕人這一類主要目標受眾,他們拿著手機隨時隨地都可以看節目,不再固守某個時段。”

“網路綜藝的發展也為以前的觀眾提供了更多選擇。”舞美師說,“現在的年輕人都有自己的個性,網綜的一個特點就是細分人群,比如街舞、說唱等,與傳統的音樂類綜藝相比,它的黏性和興趣點顯然更好,我相信細分人群對於節目的生存來說很重要。”

不破不立 音樂綜藝仍是主流

《廣告導報》總編輯、電視節目研究者淩平表示:“科技正以我們難以想像的影響力改變世界,當然也包括電視圈,五年前人們還大多習慣於守著電視追節目,今天這一點已經徹底改變。”

“我覺得重點不是討論節目不行了,這是偽命題,事實上《歌手》這樣的節目我們很多同行依然敬重,這是一檔可以說高端的音樂節目,對整個中國電視界也是有貢獻的,但關鍵在於如何去適應變化趨勢。”淩平說。

對於《歌手》可能面臨的停播,舞美師與淩平不約而同表現出不以為然,“停播我是不相信的,放著有這麼好影響力的節目品牌去開發新節目,這是不太可能的事。”舞美師認為,從週五時間段和音樂類綜藝圈兩個維度看,《歌手》都是當仁不讓的電視綜藝第一,“電視臺要做的就是改編,所謂不破不立,剛開始為什麼那麼好看,應該思考下。”

淩平則認為,從音樂本身來看,它仍舊是門檻較低的大眾主要娛樂方式,“比起說唱、街舞等,唱歌的市場絕對是最大的,話題也是最多的,人們比較容易參與進來,那麼我相信團隊調整思路找准市場脈搏,再成現象級也是可期的。”

上游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趙欣 裘晉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