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西方眼中的赫梯帝國,幸好不在中國出土,否則僅是個”赫村文化”

1834年, 法國建築師和古董商, 在安納托利亞北部一個叫博茲柯伊的小山村, 發現一處古代遺址的廢墟, 經西方人考證是赫梯王國的都城哈圖沙。

1893年在博茲柯伊出土了數千塊泥板文, 上面刻有某種形式的楔形文字。 對這些泥板文的研究最終揭示, 赫梯王國的歷史比古希臘、羅馬時期要早許多

赫梯人是《聖經》上提到的一個古老民族, 在冶鐵方面頗具名氣, 是最早發明冶鐵術和使用鐵器的國家, 憑藉鐵器的運用, 他們擁有無堅不摧的戰車, 曾消滅了古老的巴比倫王國, 與古埃及形成長期對峙。

奇怪的是在3000年時間內整個中東並未有過任何有關赫梯的歷史記載, 100年前, 赫梯一夜之間出現, 為“印歐民族”的歷史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印歐人的概念是英國為殖民印度而提出)

西方人普遍為赫梯王國是一個大帝國, 存在時間約西元前17世紀~前8世紀, 而哈圖沙遺址相當於同時期的中國殷墟, 但是整個“赫梯墟”經過一個世紀多的考古發掘, 只有少得可憐的金屬器物, 戰車更是一輛都沒有發現。 與同時期殷墟出土成噸的精美青銅器不同, 赫梯青銅器無論數量還是工藝都判若雲泥。

西方人認為赫梯代表了那個時代印歐人武力和文明的最高程度, 雖然不可否認他的文明成就, 但是比起埃及和中國, 赫梯人不論文物還是城市規模差距還是比較明顯。

別不信!

就說堯、舜的都城——陶寺遺址, 比殷墟都早七八百年, 大約西元前22世紀, 但是陶寺遺址出土大量斧、錛、鑿、鏟、刀、鏃等工具,

還有鼉鼓、土鼓、特磬、陶鈴、銅鈴、陶塤等樂器, 文物數不勝數, 據說單單是早期的宮殿區遺址面積都超5萬平方公里, 我們怎麼沒封它個帝國呢?

再發一個更牛的中國良渚遺址, 約前32世紀的, 早了赫梯快一千年了, 傳說是共工氏(神農氏的後代)的都城,

占地34平方公里, 出土大量的璧、琮、璜、環、珠等玉器, 有鐮、鏃、矛、穿孔斧、穿孔刀等石器, 以及陶器 蠶絲品等, 出土文物和規模絕對讓赫梯帝國汗顏。

僅憑赫梯出土的這些東西, 那是幸好出土在土耳其, 幸好是被自認為是印歐後人的發現了, 要是出土在中國, 最多給你弄個名字叫“赫家村文化”, 估計還沒什麼人搭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