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發揮投資對優化供給結構的關鍵性作用

智庫觀點

劉立峰

問題提出的現實背景

以往的黨代會報告主要從短期需求角度認識投資對經濟增長的作用, 從黨的十九大開始從供給側考慮投資的作用, 強調投資對優化供給結構的長期作用。 黨的十九大報告對投資在經濟中地位的論述與以往有較大不同, 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一, 經濟發展進入新階段的必然結果。 在經歷了30多年平均10%左右的高速增長以後, 我國經濟已經進入新常態, 經濟增長速度轉向中高速, 發展方式轉向品質效益型, 發展動力轉向創新驅動。 謀劃和推動未來一段時期的發展,

就不能還把投資作為傳統的短期需求因素、傳統增長動能來考慮, 而是要把適應新常態、把握新常態、引領新常態貫穿投資全過程, 發揮投資在轉變方式、優化結構、轉換動力中的關鍵作用, 促進投資的品質變革、效率變革和動力變革。

第二, 適應社會主要矛盾變化的客觀要求。 經過長期的高強度投入, 我國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產業發展都取得了進步, 但是, 結構性矛盾仍然突出, 既存在產能過剩的情況, 又存在有效供給不足的問題, 創新能力不夠強, 新動能對舊動能的替代仍需一定時間, 民生和生態領域還有不少明顯的薄弱環節。 投資必須緊扣社會主要矛盾變化的主題, 與著力解決經濟發展中的突出問題聯繫在一起,

投資方向和結構必須精准, 必須有利於彌補發展短板, 有利於增強發展動能。

第三, 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途徑。 按照經濟學理論:投資導致資本積累, 建築物和設備存量的增加, 能提高一國的潛在生產能力, 從而促進長期經濟增長。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 加快發展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 加強水利、鐵路、公路等基礎設施建設,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促進區域協調發展, 支援貧困地區加快發展, 都要繼續增加投資, 只是投資的方向必須改變, 要按照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需要, 著力加強關鍵領域的投入。

發揮投資關鍵性作用的著力點

未來投資可以在幾個方面發揮優化供給結構的關鍵性作用。

其一, 優化要素投入結構, 一方面通過教育、健康投資積累人力資本;另一方面, 促進科技創新和技術進步。 其二, 優化產業結構, 一方面, 發展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和新模式, 培養經濟發展新動能;另一方面, 彌補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發展短板。

(一)加強人力資本投入

我國財政性教育經費占GDP比例自2012年以來連續5年保持在4%以上, 但這一比例仍低於7%左右的世界平均水準和發達國家約9%的水準。 2016年, 我國衛生總費用占GDP的6.2%, 而世界平均水準是8%—12%。 應加大學前教育投入力度, 推動學前教育資源均衡配置。 建設標準化義務教育寄宿制學校, 改擴建普通高中學校。 擴大優質醫療資源供給, 推進面向基層、偏遠和欠發達地區的遠端醫療服務體系建設。

加快城鄉設施適老化改造, 促進中低端養老設施建設。

(二)提高科技創新能力

2017年, 我國研究與試驗發展(R·D)支出占GDP比重上升到2.15%, 但是, 仍和先進國家有一定差距。 根據近期長江商學院發佈的《中國產業經濟報告》, 目前, 我國絕大多數工業企業(80%)在研發方面沒有任何投入, 僅有5%的企業研發投入超過銷售額的5%。 應圍繞國家經濟社會發展重大需求, 突破一批具有全域性、前瞻性、帶動性的關鍵共性技術。 重點加強工程中心、重點實驗室、技術轉移中心、產業基地及相關技術設施平臺建設。 增強企業創新能力, 加快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

(三)增強產業發展新動能

我國經濟發展新動能投資所占比例仍然較小。

2017年, 我國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長15.9%, 但只占固定資產投資的6.8%;工業技術改造投資增長16.3%, 但只占固定資產投資的16.8%。 六大高耗能行業投資下降1.8%, 但仍占固定資產投資的10.2%。 要大力發展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製造等戰略性新興產業。 推動大資料、互聯網技術與先進製造業、現代農業、現代交通、醫療健康等產業深度融合創新。 引導企業對產業鏈關鍵領域、薄弱環節和共性問題等進行整體技術改造, 推進設備更新和綠色改造。

(四)彌補基礎設施短板

近年來, 我國基礎設施投資快速增長, 2017年, 基礎設施投資增長19%, 占全部投資的比重高達22.2%。 但是, 在清潔能源、水和衛生等領域仍然落後於不少發達國家。 亞洲開發銀行的報告顯示, 中國的蓄水容量按人均計算僅為美國的1/3。 我國城市地下管線系統發展嚴重滯後,城市垃圾無害化處理、汙水處理設施不足問題依然存在。要大力推進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建設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促進城市軌道交通、快速路網和都市區城際鐵路建設。加大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力度。

通過改革的方式促進投資關鍵性作用的發揮

只有改革才能破除體制機制弊端,消除不利於要素供給和利用的因素,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形成有利於創新發展的環境。必須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通過投融資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促進投資在優化供給結構方面關鍵性作用的發揮。

(一)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促進投資結構的優化提升

發揮價格機制的引領作用。通過價格機制的作用,使投資向能夠產生最優產出的領域流動,提高資本使用效率,實現資源優化配置。推進能源價格市場化和資源價格改革,完善節能環保價格政策,健全交通運價機制。健全資源性產品定價機制,建立資源開發生態環境損害補償制度。

推進資本要素市場化配置。拓展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權能,實現與城市建設用地同等入市、同權同價。規範發展股票市場,有序發展債券市場,穩步發展期貨及衍生品市場,提高直接融資比重。擴大金融業對內對外開放,加快推進利率市場化,完善人民幣匯率市場化形成機制。

完善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加快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和公平競爭審查制度。打破地域分割和行業壟斷,加快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形成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與做法。儘快修訂反不正當競爭法、土地管理法,完善物權、合同、智慧財產權相關法律制度。

(二)健全政府公共管理,有效調節社會投資結構

加強規劃管控作用。發揮土地利用規劃的關鍵作用,拓展新經濟的發展空間。發揮區域規劃對國土空間開發的綜合協調作用,突出國家對跨行政區的重要發展軸帶和經濟區佈局發展的宏觀統籌。探索“多規合一”的具體途徑,合理規劃人口、產業、公共服務、基礎設施等方面的發展方向與佈局重點。

適時調整指導目錄。本著鼓勵創新、降低創業門檻的原則,及時修訂《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更新限制類新建項目和淘汰類項目。及時調整《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減少限制性措施,擴大開放領域。做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與《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的銜接,在實行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的過程中,及時評估實施的效果。

完善市場准入制度。著力放開市場准入,取消相關領域的最低註冊資本、股東結構、股份比例等限制。與此同時,設置嚴格的技術、環保、能耗、安全等方面的市場准入門檻,對不符合經濟社會發展要求的專案進行限制。加快制定修訂能耗、水耗、用地、碳排放、污染物排放、安全生產等技術標準。

(三)創新財政投入方式,積極引導社會投資方向

發揮政府引導基金的作用。統籌和整合各個層級的政府引導基金,推進各類基金形成合力,更好地實現其政策性目標。對不同類別和層級的引導基金設立相應的准入門檻,合理控制基金規模與投向。適度放寬對基金投資地域的限制,改善政府引導基金發展的區域不均衡性。落實市場化運營、估值、退出等舉措,提高基金周轉率。

積極穩妥地推進公私合作。建立PPP項目長期穩定與合理的回報機制,使得企業在情況變化時仍能獲得預計的經濟利益。強化政府監管職責,應在不影響企業正常經營的前提下實現過程監管。企業若有法律、法規禁止的其他行為,應依法取消其特許經營權。委託仲介機構開展建設全過程、運營收支全過程的跟蹤審計,加強績效考評。

(四)建立有利於創新的投入體制,提高投資的品質和效率

營造創新生態環境。完善智慧財產權保護相關法律,探索實施懲罰性賠償制度。健全智慧財產權侵權查處機制,強化行政執法與司法銜接,健全智慧財產權維權援助體系,將侵權行為資訊納入社會信用記錄。改進新技術新產品新商業模式的准入管理,對未納入負面清單管理的行業、領域、業務等,各類市場主體皆可依法平等進入。

建立有利創新的引導機制。更多運用財政後補助、間接投入等方式,支援企業自主決策、先行投入,開展重大產業關鍵共性技術、裝備和標準的研發攻關。堅持結構性減稅方向,逐步將國家對企業技術創新的投入方式轉變為以普惠性財稅政策為主。建立健全符合國際規則的支援採購創新產品和服務的政策體系,加大創新產品和服務的採購力度。

強化金融對創新的服務功能。利用滬深交易所股權質押融資機制,支援符合條件的創新創業企業發行公司債券。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發行項目收益債,募集資金用於創新投入。選擇符合條件的銀行業金融機構,探索為企業創新活動提供股權和債權相結合的融資服務方式,與股權投資機構實現投貸聯動。

(作者單位: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

我國城市地下管線系統發展嚴重滯後,城市垃圾無害化處理、汙水處理設施不足問題依然存在。要大力推進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建設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促進城市軌道交通、快速路網和都市區城際鐵路建設。加大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力度。

通過改革的方式促進投資關鍵性作用的發揮

只有改革才能破除體制機制弊端,消除不利於要素供給和利用的因素,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形成有利於創新發展的環境。必須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通過投融資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促進投資在優化供給結構方面關鍵性作用的發揮。

(一)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促進投資結構的優化提升

發揮價格機制的引領作用。通過價格機制的作用,使投資向能夠產生最優產出的領域流動,提高資本使用效率,實現資源優化配置。推進能源價格市場化和資源價格改革,完善節能環保價格政策,健全交通運價機制。健全資源性產品定價機制,建立資源開發生態環境損害補償制度。

推進資本要素市場化配置。拓展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權能,實現與城市建設用地同等入市、同權同價。規範發展股票市場,有序發展債券市場,穩步發展期貨及衍生品市場,提高直接融資比重。擴大金融業對內對外開放,加快推進利率市場化,完善人民幣匯率市場化形成機制。

完善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加快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和公平競爭審查制度。打破地域分割和行業壟斷,加快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形成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與做法。儘快修訂反不正當競爭法、土地管理法,完善物權、合同、智慧財產權相關法律制度。

(二)健全政府公共管理,有效調節社會投資結構

加強規劃管控作用。發揮土地利用規劃的關鍵作用,拓展新經濟的發展空間。發揮區域規劃對國土空間開發的綜合協調作用,突出國家對跨行政區的重要發展軸帶和經濟區佈局發展的宏觀統籌。探索“多規合一”的具體途徑,合理規劃人口、產業、公共服務、基礎設施等方面的發展方向與佈局重點。

適時調整指導目錄。本著鼓勵創新、降低創業門檻的原則,及時修訂《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更新限制類新建項目和淘汰類項目。及時調整《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減少限制性措施,擴大開放領域。做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與《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的銜接,在實行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的過程中,及時評估實施的效果。

完善市場准入制度。著力放開市場准入,取消相關領域的最低註冊資本、股東結構、股份比例等限制。與此同時,設置嚴格的技術、環保、能耗、安全等方面的市場准入門檻,對不符合經濟社會發展要求的專案進行限制。加快制定修訂能耗、水耗、用地、碳排放、污染物排放、安全生產等技術標準。

(三)創新財政投入方式,積極引導社會投資方向

發揮政府引導基金的作用。統籌和整合各個層級的政府引導基金,推進各類基金形成合力,更好地實現其政策性目標。對不同類別和層級的引導基金設立相應的准入門檻,合理控制基金規模與投向。適度放寬對基金投資地域的限制,改善政府引導基金發展的區域不均衡性。落實市場化運營、估值、退出等舉措,提高基金周轉率。

積極穩妥地推進公私合作。建立PPP項目長期穩定與合理的回報機制,使得企業在情況變化時仍能獲得預計的經濟利益。強化政府監管職責,應在不影響企業正常經營的前提下實現過程監管。企業若有法律、法規禁止的其他行為,應依法取消其特許經營權。委託仲介機構開展建設全過程、運營收支全過程的跟蹤審計,加強績效考評。

(四)建立有利於創新的投入體制,提高投資的品質和效率

營造創新生態環境。完善智慧財產權保護相關法律,探索實施懲罰性賠償制度。健全智慧財產權侵權查處機制,強化行政執法與司法銜接,健全智慧財產權維權援助體系,將侵權行為資訊納入社會信用記錄。改進新技術新產品新商業模式的准入管理,對未納入負面清單管理的行業、領域、業務等,各類市場主體皆可依法平等進入。

建立有利創新的引導機制。更多運用財政後補助、間接投入等方式,支援企業自主決策、先行投入,開展重大產業關鍵共性技術、裝備和標準的研發攻關。堅持結構性減稅方向,逐步將國家對企業技術創新的投入方式轉變為以普惠性財稅政策為主。建立健全符合國際規則的支援採購創新產品和服務的政策體系,加大創新產品和服務的採購力度。

強化金融對創新的服務功能。利用滬深交易所股權質押融資機制,支援符合條件的創新創業企業發行公司債券。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發行項目收益債,募集資金用於創新投入。選擇符合條件的銀行業金融機構,探索為企業創新活動提供股權和債權相結合的融資服務方式,與股權投資機構實現投貸聯動。

(作者單位: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