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和卡位說再見!1天38家IPO企業撤材料創紀錄,今年來113家,批文也大大放緩

3月30日, 38家企業撤回IPO材料創下新紀錄。

投行人士A:“預料到了, 沒什麼好震驚的。 ”

投行人士B:“驚嚇?我們是一直很驚嚇。 ”

今年以來, 不到4個月的時間,

113家擬IPO企業撤回了材料。 其中3月22日一天內, 終止IPO審查企業達到12家, 3月30日一天內, 38家企業撤退。 這場擬IPO企業大撤退的龍捲風刮得突然又猛烈, 並且預計仍會持續。

除了撤退得快, 否決率也是居高不下, 今年一季度通過率和否決率均達到45%。 而今年以來新申報企業僅16家, IPO市場已然呈現出一番全新的景象, 正常排隊企業數量首次降至2字頭。

“作為一個老投行, 我現在看著我們同事都覺得可憐。 一個項目跟蹤包裝了三年, 說沒就沒了, 後三年還能培養出一個新的嗎?這都不知道, 這意味著六年沒有獎金啊, 養家糊口都難。 ”另一家南方的中型券商的資深投行人士向券商中國記者感慨道。

今年以來113家企業撤回IPO申請

2月23日, 證監會在一則監管問答中明確提出:

證監會將區分交易類型, 對標的資產曾申報IPO被否決的重組專案加強監管:對於重組上市類交易和否決率均為45.07%。

一季度被否企業問題除了17年重點關注的那些問題, 如:關聯交易、持續盈利能力、股權問題、財務問題、合法合規問題、內部控制問題、獨立性問題、客戶依賴等問題, 還包括:毛利率、應收賬款等指標對應的財務真實性以及盈利品質質疑、會計處理內在聯繫、現場檢查及內部控制相關問題等。

一家券商收購兼併部總經理告訴券商中國記者, 依他過往看項目的經歷, “被否的企業裡, 雖然有個別冤枉的, 但絕大多數都沒有被冤枉。 ”

他說, “我們實際工作中, 很大的任務就是識別這些企業的財務資料有多大的水分。

我們要花很大的功夫對資料進行核對。 而且確實, 拿到的公司材料, 大部分都有水分, IPO被否概率這麼大, 一點也不冤枉。 ”

上海一家中大型券商資深投行人士坦言, 儘管現在以硬性的業績指標為限, 卡掉了很多企業上市的路徑是“簡單粗暴”了點, 但此前過多的小企業上市變成了一堆殼, 其實並不利於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

百萬用戶都在看

券商中國是證券市場權威媒體《證券時報》旗下新媒體, 券商中國對該平臺所刊載的原創內容享有著作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否則將追究相應法律責任。

ID:quanshangcn

Tips:在券商中國微信號頁面輸入證券代碼、簡稱即可查看個股行情及最新公告;輸入基金代碼、簡稱即可查看基金淨值。

有一種美好習慣, 叫做閱後點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