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晚清民國西北老五馬的傳奇

西北地方, 覆蓋範圍包括了甘肅、寧夏、青海、陝西、新疆等各省, 這塊土地也是各民族交融的地區, 漢、回、藏、蒙、維等各族生活分佈在其間, 各種關係較為複雜。 清廷時期對於西北地方的掌控較為鬆懈, 以致使回民興起, 逐漸發展起武裝力量。

這些武裝力量的首腦人物, 都姓馬, 因而也就被稱作為“西北馬家軍”。 馬家軍的勢力除控制甘肅、寧夏、青海等地外, 還延伸到陝西、新疆等一部分地方, 歷經晚清時期、北洋政府時期以及國民政府時期, 馬家軍得到了長足的發展, 尤其是民國時期, 馬家軍發展到了鼎盛,

可以說是西北地方的“扛把子”。

從晚清到民國, 西北馬家軍中總計出現過三批軍閥, 其中主要活躍於晚清時期的那一批, 被稱作為“西北老五馬”。

馬福祿(1853-1900)

西北馬家軍的崛起, 源自于同治回變, 當時回民起義, 清廷委派左宗棠前往鎮壓。 當地回族人馬占鼇先是跟著起義, 之後又降清協助捕殺回族反清起義軍, 後來他還跟隨甘軍提督董福祥四處征戰, 鎮壓各地義軍, 最終被封為提督銜總兵, 開始掌控一方政權。

於此同時, 曾經為馬占鼇出謀劃策的馬千齡, 也乘著大好時機迅速擴張而崛起, 馬千齡死後, 他的武裝勢力就有長子馬福祿所掌握。

馬福祿幼年時期曾經在私塾就讀, 接受的是伊斯蘭教傳統教育, 有著一定的文化水準,

他也不只是安心于學文, 期間還專注習兵練武, 練得一身武藝, 騎射技術也極為精湛。

1876年, 馬福祿考中清廷的武舉人, 1880年他又入京會試, 考中武進士, 留在京城做了侍衛。 沒過多久後, 馬福祿以奉養雙親為名, 回到老家甘肅河州發展。 1895年, 當地發生回族、撒拉族起義, 清廷派了軍隊前往鎮壓, 馬福祿也受命招兵成立起了“安寧營”, 任職管帶, 這成為西北馬家軍崛起的源頭之一。

馬福祿帶著“安寧軍”跟隨作戰鎮壓起義, 等到河湟地區平定以後, 他被升為記名總兵。 之後, “安寧軍”編入“簡練軍”, 馬福祿跟隨甘軍提督董福祥入京, 率軍駐守在正定。

1898年, 馬福祿調防山海關。 1900年, 八國聯軍入侵, 馬福祿跟隨董福祥與八國聯軍交戰。 6月, 發生在廊坊的“庚子之役第一惡戰”, 馬福祿所率部隊給予英軍重創。 8月, 馬福祿奉命駐守正陽門, 面對侵略軍炮火的猛烈攻擊, 所屬部隊損失極為慘重, 他本人也是被飛來炮彈擊中而陣亡。

馬福祿死後, 被清廷追封為振威將軍, 安葬于北京阜城門外三裡河清真寺內,

後因北京機場擴建, 墓地被徵用, 遺骨由其子馬鴻賓遷回老家。 他的墓地現在已經成為臨夏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馬福祥(1876-1932)

馬福祥, 是馬福祿的弟弟, 馬千齡的兒子, 字雲亭, 從小在家讀書, 後來跟隨馬福祿看到陝甘總督的閱兵儀式後, 決心練武, 跟著哥哥馬福祿學到了不少的本事,

曾經參加過武舉考試。

1895年, 韓奴勒發動回族、撒拉族起義時, 馬福祥跟著哥哥馬福祿組建起了“安寧軍”, 任職為騎兵管帶。 當年5月, 馬福祥曾率領軍隊解圍河湟積石關, 7月, 馬福祥兄弟因相助清軍鎮壓起義軍有功而得到嘉獎, 然而他們的當地家族卻是受到起義軍的衝擊。

1896年, 馬福祥參加武舉, 考中了鄉試第二名。 1897年, 馬福祥兄弟跟隨甘軍提督董福祥入京, 被委派駐守薊州, 之後調防到山海關。 1900年, 北京正陽門與八國聯軍交戰過程中, 馬福祿戰死, 馬福祥統領遺部繼續作戰。

八國聯軍入京, 慈禧帶著光緒皇帝西逃, 馬福祥作為隨駕扈從跟隨護送到西安, 負責保衛工作。 慈禧與光緒回宮後, 因為沿途有功, 馬福祥得到提升,“以提督記名”。

1901年,馬福祥被清廷補為甘肅靖遠協副將,駐防靖遠。之後,馬福祥又先後出任甘肅莊浪協鎮守使、陝甘督標中協、西寧鎮總兵、阿勒泰護軍使等職。1909年,部分新軍改編為常備軍,馬福祥任步兵第二標標統之後,常備軍改為巡防隊,馬福祥任西路巡防統領,駐防蘭州。

辛亥革命時期,馬福祥通電承認共和政體,被委任為寧夏護軍使,從此開始在寧夏的統治。馬福祥在寧夏極有威嚴,處理事務又極為果斷,是甘肅的地方實力派。袁世凱曾一度想要控制西北政權,插派自己的人手,但為當地諸馬所驅逐。

馬福祥之後又出任了綏遠都統,勢力有所延伸,直奉戰爭時期,馬福祥相幫直系,為馮玉祥保薦為西北邊防會辦航空督辦。1928年,馬福祥見機行事,投靠蔣介石,被委任為軍事委員會委員。

中原大戰時期,馬福祥曾多次周旋于蔣馮之間調停,西北軍失利以後,他又反復勸說馮部將領接受編遣。1930年,馬福祥被國民政府任命為青島特別市市長,後又調任為安徽省主席。

馬福祥還出任了蒙藏委員會委員長,致力國家統一工作,之後,他又任職了國民政府委員、國民黨中央委員會候補執行委員等職。1932年,馬福祥因病在琉璃河去世,後安葬於三裡河回民公墓。

馬禎邦

有關馬禎邦的具體事蹟不詳,應是西北當地的實力派人物。

馬海晏(1826-1900)

馬海晏,早年跟隨著馬占鼇四處作戰,馬占鼇反清起義那會兒,他也反清起義,馬占鼇投降了清朝,他也投降了清朝,馬占鼇幫著清廷鎮壓當地回民起義,他也幫著清廷鎮壓回民起義。

因為是作戰勇猛,馬占鼇對他極為看重,常常讓他衝鋒陷陣,攻打一些棘手的角色,他也因此提升很快,任職了鎮南中旗幫辦、簡練軍旗官等職,他參與了皮子戰役,後來跟隨著提督董福祥入京駐防。

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馬海晏參與了與八國聯軍的交戰,並于當年病逝。雖然他本人並沒有得到多少勢力發展,卻是為馬家的崛起,打下了基礎,之後,他的後代們在西北地方一發不可收拾,從而成就了西北馬家軍的聲名。他也因此被稱作為“青馬始祖”。

馬海淵

馬海淵是青馬家族的另外一位重要成員,馬海晏的七弟,至於他的經歷,也是極為不詳,但也是青馬崛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人物。他又一個非常著名的孫子:被排擠出青馬集團的馬仲英。

《夜狼文史工作室》特約撰稿費人:菊花茶

菊花茶,本名鄭良,網名菊花茶163,天涯新浪論壇知名歷史作家,資深三國控。曾發表過《華山論劍》、《歷史原來是這樣的》、《三國往事越千年之建安十三年》、《快意恩仇的人生》、《禍起蕭牆》等文集。

馬福祥得到提升,“以提督記名”。

1901年,馬福祥被清廷補為甘肅靖遠協副將,駐防靖遠。之後,馬福祥又先後出任甘肅莊浪協鎮守使、陝甘督標中協、西寧鎮總兵、阿勒泰護軍使等職。1909年,部分新軍改編為常備軍,馬福祥任步兵第二標標統之後,常備軍改為巡防隊,馬福祥任西路巡防統領,駐防蘭州。

辛亥革命時期,馬福祥通電承認共和政體,被委任為寧夏護軍使,從此開始在寧夏的統治。馬福祥在寧夏極有威嚴,處理事務又極為果斷,是甘肅的地方實力派。袁世凱曾一度想要控制西北政權,插派自己的人手,但為當地諸馬所驅逐。

馬福祥之後又出任了綏遠都統,勢力有所延伸,直奉戰爭時期,馬福祥相幫直系,為馮玉祥保薦為西北邊防會辦航空督辦。1928年,馬福祥見機行事,投靠蔣介石,被委任為軍事委員會委員。

中原大戰時期,馬福祥曾多次周旋于蔣馮之間調停,西北軍失利以後,他又反復勸說馮部將領接受編遣。1930年,馬福祥被國民政府任命為青島特別市市長,後又調任為安徽省主席。

馬福祥還出任了蒙藏委員會委員長,致力國家統一工作,之後,他又任職了國民政府委員、國民黨中央委員會候補執行委員等職。1932年,馬福祥因病在琉璃河去世,後安葬於三裡河回民公墓。

馬禎邦

有關馬禎邦的具體事蹟不詳,應是西北當地的實力派人物。

馬海晏(1826-1900)

馬海晏,早年跟隨著馬占鼇四處作戰,馬占鼇反清起義那會兒,他也反清起義,馬占鼇投降了清朝,他也投降了清朝,馬占鼇幫著清廷鎮壓當地回民起義,他也幫著清廷鎮壓回民起義。

因為是作戰勇猛,馬占鼇對他極為看重,常常讓他衝鋒陷陣,攻打一些棘手的角色,他也因此提升很快,任職了鎮南中旗幫辦、簡練軍旗官等職,他參與了皮子戰役,後來跟隨著提督董福祥入京駐防。

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馬海晏參與了與八國聯軍的交戰,並于當年病逝。雖然他本人並沒有得到多少勢力發展,卻是為馬家的崛起,打下了基礎,之後,他的後代們在西北地方一發不可收拾,從而成就了西北馬家軍的聲名。他也因此被稱作為“青馬始祖”。

馬海淵

馬海淵是青馬家族的另外一位重要成員,馬海晏的七弟,至於他的經歷,也是極為不詳,但也是青馬崛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人物。他又一個非常著名的孫子:被排擠出青馬集團的馬仲英。

《夜狼文史工作室》特約撰稿費人:菊花茶

菊花茶,本名鄭良,網名菊花茶163,天涯新浪論壇知名歷史作家,資深三國控。曾發表過《華山論劍》、《歷史原來是這樣的》、《三國往事越千年之建安十三年》、《快意恩仇的人生》、《禍起蕭牆》等文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