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觀點│創業公司只要能抓到本質,就不會經歷冬天

王強在上世紀 80 年代作為內蒙古文科狀元考入北京大學並留校任教, 90 年代赴美獲得碩士學位後加入貝爾傳訊研究。

他更為人熟知的經歷是和俞敏洪、徐小平共同打造新東方, 以及成立天使投資機構真格基金。

不論創業公司還是投資機構, 只要能夠抓到本質, 就不會經歷冬天。

01

真格仍然是熊貓

但是帶著利爪的熊貓

真格基金在成立之初的定位是天使基金, 如今投資階段已經向後拓展, 作出這些變化的原因是什麼?

王強:真格並沒有成為一家 VC 投資機構。 大部分投資還是集中在早期階段。

這些年早期項目的初始期投資估值翻了若干倍, 很多之前曾經的早期投資者在投入更多資金卻不能占大股、投資風險仍然很大的情況下選擇了往後走。

真格基金並沒有這樣的戰略, 雖然我們在後期有一些投入, 但主要是基於對早期專案的追加投資。

真格基金七年來的變與不變主要體現在哪裡?

王強:我們一直強調看人的重要性而不是商業模式本身。 尤其對早期投資基金來說, 看人顯然是重中之重。

如果說真格今天和七年前有什麼區別, 就是我們比以往更加有危機意識, 主動去尋找那些真正具有成長潛力的優質早期公司。

真格一直有收到很多推薦和自薦來的項目, 這些對我們來說屬於雷達覆蓋範圍內的項目。 我們也在更多的主動出擊, 沖在市場一線去發現標的。

要怎麼去吸引優秀的創業者?

王強:現在的創業者越來越成熟, 很多人都是連續創業者。

他們決定是否接受一家基金的投資, 前提是相信你的資金是有生命、有靈魂、有價值觀的。 這已不是簡單的金錢的投資。

為了做到這一點, 要有非常強的學習能力, 擁抱新出現的事物, 對新的領域、新的技術、新的模式、新的商業形態有足夠的瞭解。

除了投資本身, 我們還在創業生態方面做了很多事情, 以形成一個具有國際視野的早期投資機構。

真格基金在區塊鏈投資的實際行動上, 是激進還是理性?

王強:我們在行動方面非常理性。

區塊鏈是未來技術世界很大的一塊版圖, 作為投資者來說, 依然需要審慎的回答要投的是哪一個區塊鏈技術的公司。

如果僅僅因為這是一個嶄新的東西, 就必須要去用它、生硬地嫁接到既有業務上, 那只會是“體外移植”——一種外來的移植, 無法為有機體帶來自然增長。

作為企業來說, 是應該避免單純的技術獨斷論。 人類社會是一個複雜的體系, 任何新技術面對如此浩瀚的人的社會來說, 只能是局部改變一些東西, 無法取代一切。

02

閱人經驗是真格基金的殺手鐧

之前市場上有一批早期投資機構,很多都選擇了擴大基金規模往後走。

王強:早期投資的判斷難度是最大的,有人認為這甚至和賭博沒有什麼區別。天使是在創業者的夢想仍在清晰化的過程中就進行投資了,需要幫助創業者去理清思路。

之前很多人認為早期投入少、回報大,這又是一種絕對論。大家看到的是 10 萬美金參與到了創始期的穀歌,但實踐中給出去 100 個 10 萬也還沒碰到一個。

真格基金會堅守早期投資,我和小平也樂在其中。我們在“前真格”階段,包括在新東方、在北大,我們每天都在見人。面談這個事,我們在創辦真格基金之前已經做了幾十年,這種閱人的經驗就是我們做真格基金的殺手鐧。

選人,具體怎麼個選法?

王強:從已經跑出來的專案看,這些公司的創始人有一些共通的特質。

第一,他們切進市場是要去解決一個真實的問題,這可能是解決痛點提升用戶體驗,也可能是解決大眾的困惑,還可能是提升生產效率。

第二,這些人一定有大的格局。他們能夠堅守給用戶提供最終極的價值,願意為了公司利益和大市場之間的利益進行非常理性的切分——一位創始人如果只關注自己的利益是做不大的。

第三,強調公司獨特的文化。文化是超越金錢、股權等物質衡量的杠杆。創業是很艱難的,當公司的資金緊張、暫時沒有股權可以分享的時候,團隊需要一股凝聚力説明公司渡過雪崩時刻。

第四,在關鍵時間點作出冷靜但果決決定的能力,包括轉型、砍掉某些業務等決策。

這些都是創始人能不能把公司從一站帶向另一站的關鍵。需要創始人有學習能力,有對新事物的敏銳、把敏銳轉化成健全的判斷、將判斷通過高效的執行力實現的能力。

真格如何把創始人的識人能力傳承給團隊?

王強:業界通常認為徐老師非常感性、充滿激情,我們看專案基本一拍腦袋就決定。其實大家沒有看到,從真格成立的第一天起,尤其是 Anna (真格基金合夥人兼 CEO 方愛之)到位後,我們就跟團隊講對人判斷的重要性。

每一位新加入真格的夥伴,也都是在這樣的投資哲學中歷練對人性的理解。我們會帶著他們一起去觀察什麼樣的人是靠譜的、哪些人說話是可信的、創業者展現出怎樣的細節是可喜的。

03

創業者過早選擇平臺站隊很危險

過去幾年資本紮堆獨角獸、最近數月則出現了多個高估值企業被並購的案例,怎麼分析其中的資本效率問題?

王強:要從兩個方面看這個問題,一方面是對企業成長,另一方面是資本回報。

這就是為什麼當一個風口起來的時候,沒有判斷力的資本都會去跟風。當然,最後摔得慘的也是這些資本。

但從另一方面看,當一個風口起來時,對創業者來說是福音。

他們可以用資本的錢去實踐自己的夢想,即使專案失敗了、他們損失了時間和青春,但不至於血本無歸——他們將在歷練之後投入下一次征程。

任何一個風潮來的時候,不要為資本擔心。他們用資本支撐了一批玩家進來,這些參與者通過大浪淘沙,最後會有最強大的企業勝出,實際也為市場補充了優質的選擇。

BAT 一類大企業成為很多並購交易的買方,這給創業市場帶來了怎樣的影響?

王強:超過 80%的歐美創業者會認為,項目被並購就是一次成功的創業,繼續去實現其他的夢想。

中國的資料正好相反,80%以上的人認為不實現 IPO 就是失敗的。

過去中國創業者都希望做到獨立上市,但這種概率是鳳毛麟角的。僅僅通過上市實現退出,無論對創業者還是投資人來說,風險都是巨大的。

當前更多大手筆並購和收購,標誌著中國進入創業退出、投資退出的黃金期。BAT 願意以超過二級市場的價格來投資並購創始公司,這給了中國的創業者更多的選擇。

BAT 的投資階段已經不限於成熟期和成長期,創業者在企業發展早期應該如何面對是否站隊的問題?

王強:創業者過早選擇與自己業務特別相關的平臺去站隊,是很危險的一種選擇。現在全球範圍內的大型獨角獸企業,也沒有一家是背靠大平臺發展起來的。

站隊總是有代價的,接受巨無霸的投資之後,團隊的思維難免受到大企業的影響。如果 B 輪之前就去站隊,很難獨立的做成大事。當然,有時候站隊是一種不得已的選擇。

任何一個巨無霸在局部會有相對壟斷性的資源,但不會在全域有完全的覆蓋。當一家企業的成長是從純商業邏輯上殺出來,而非一個大平臺的流量支援,這樣才能得到最佳的歷練。

編輯來源於創投家

無法取代一切。

02

閱人經驗是真格基金的殺手鐧

之前市場上有一批早期投資機構,很多都選擇了擴大基金規模往後走。

王強:早期投資的判斷難度是最大的,有人認為這甚至和賭博沒有什麼區別。天使是在創業者的夢想仍在清晰化的過程中就進行投資了,需要幫助創業者去理清思路。

之前很多人認為早期投入少、回報大,這又是一種絕對論。大家看到的是 10 萬美金參與到了創始期的穀歌,但實踐中給出去 100 個 10 萬也還沒碰到一個。

真格基金會堅守早期投資,我和小平也樂在其中。我們在“前真格”階段,包括在新東方、在北大,我們每天都在見人。面談這個事,我們在創辦真格基金之前已經做了幾十年,這種閱人的經驗就是我們做真格基金的殺手鐧。

選人,具體怎麼個選法?

王強:從已經跑出來的專案看,這些公司的創始人有一些共通的特質。

第一,他們切進市場是要去解決一個真實的問題,這可能是解決痛點提升用戶體驗,也可能是解決大眾的困惑,還可能是提升生產效率。

第二,這些人一定有大的格局。他們能夠堅守給用戶提供最終極的價值,願意為了公司利益和大市場之間的利益進行非常理性的切分——一位創始人如果只關注自己的利益是做不大的。

第三,強調公司獨特的文化。文化是超越金錢、股權等物質衡量的杠杆。創業是很艱難的,當公司的資金緊張、暫時沒有股權可以分享的時候,團隊需要一股凝聚力説明公司渡過雪崩時刻。

第四,在關鍵時間點作出冷靜但果決決定的能力,包括轉型、砍掉某些業務等決策。

這些都是創始人能不能把公司從一站帶向另一站的關鍵。需要創始人有學習能力,有對新事物的敏銳、把敏銳轉化成健全的判斷、將判斷通過高效的執行力實現的能力。

真格如何把創始人的識人能力傳承給團隊?

王強:業界通常認為徐老師非常感性、充滿激情,我們看專案基本一拍腦袋就決定。其實大家沒有看到,從真格成立的第一天起,尤其是 Anna (真格基金合夥人兼 CEO 方愛之)到位後,我們就跟團隊講對人判斷的重要性。

每一位新加入真格的夥伴,也都是在這樣的投資哲學中歷練對人性的理解。我們會帶著他們一起去觀察什麼樣的人是靠譜的、哪些人說話是可信的、創業者展現出怎樣的細節是可喜的。

03

創業者過早選擇平臺站隊很危險

過去幾年資本紮堆獨角獸、最近數月則出現了多個高估值企業被並購的案例,怎麼分析其中的資本效率問題?

王強:要從兩個方面看這個問題,一方面是對企業成長,另一方面是資本回報。

這就是為什麼當一個風口起來的時候,沒有判斷力的資本都會去跟風。當然,最後摔得慘的也是這些資本。

但從另一方面看,當一個風口起來時,對創業者來說是福音。

他們可以用資本的錢去實踐自己的夢想,即使專案失敗了、他們損失了時間和青春,但不至於血本無歸——他們將在歷練之後投入下一次征程。

任何一個風潮來的時候,不要為資本擔心。他們用資本支撐了一批玩家進來,這些參與者通過大浪淘沙,最後會有最強大的企業勝出,實際也為市場補充了優質的選擇。

BAT 一類大企業成為很多並購交易的買方,這給創業市場帶來了怎樣的影響?

王強:超過 80%的歐美創業者會認為,項目被並購就是一次成功的創業,繼續去實現其他的夢想。

中國的資料正好相反,80%以上的人認為不實現 IPO 就是失敗的。

過去中國創業者都希望做到獨立上市,但這種概率是鳳毛麟角的。僅僅通過上市實現退出,無論對創業者還是投資人來說,風險都是巨大的。

當前更多大手筆並購和收購,標誌著中國進入創業退出、投資退出的黃金期。BAT 願意以超過二級市場的價格來投資並購創始公司,這給了中國的創業者更多的選擇。

BAT 的投資階段已經不限於成熟期和成長期,創業者在企業發展早期應該如何面對是否站隊的問題?

王強:創業者過早選擇與自己業務特別相關的平臺去站隊,是很危險的一種選擇。現在全球範圍內的大型獨角獸企業,也沒有一家是背靠大平臺發展起來的。

站隊總是有代價的,接受巨無霸的投資之後,團隊的思維難免受到大企業的影響。如果 B 輪之前就去站隊,很難獨立的做成大事。當然,有時候站隊是一種不得已的選擇。

任何一個巨無霸在局部會有相對壟斷性的資源,但不會在全域有完全的覆蓋。當一家企業的成長是從純商業邏輯上殺出來,而非一個大平臺的流量支援,這樣才能得到最佳的歷練。

編輯來源於創投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