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一文看懂央行定向降准,5大影響與你的錢有關!

17日晚間, 央行宣佈從2018年4月25日起, 下調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非縣域農村商業銀行、外資銀行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同日, 上述銀行將各自按照“先借先還”的順序, 使用降准釋放的資金償還其所借央行的中期借貸便利(MLF)。

劃重點:

降准範圍: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非縣域農村商業銀行、外資銀行(大部份都降)

降准幅度:1個百分點, 降准後準備金率為16%或14%

資金用途:主要用於償還其所借央行的中期借貸便利(MLF), “先借先還”。

釋放資金規模:約13000億元。 償還MLF約9000億元, 釋放增量資金約4000億元, 大部分增量給了城商行和非縣域農商行。

降准目的:加大對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 一是可以增加長期資金供應, 銀行資金成本將有所降低。 置換MLF使商業銀行付息成本有所減少, 有利於降低企業融資成本。 二是釋放4000億元增量資金,

增加了小微企業貸款的低成本資金來源。 要求把新增資金主要用於小微企業貸款投放。

具體操作:一是從2018年4月25日起, 下調上述幾類銀行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二是在降准當日, 持有未到期MLF的銀行, 各自按照“先借先還”的順序, 用降准釋放的資金償還其所借央行的MLF。

降准的影響已現?富時中國A50股指期貨盤中已上漲超過2%

此番降准有何影響?A股市場要到明天才能交易, 但正在交易的、追蹤中國A股表現的富時中國A50股指期貨盤中已上漲超過2%。 而在此前, 該股指期貨品種曾連續4個交易日下跌。

公開資料顯示, 富時中國A50指數包含了中國A股市場市值最大的50家公司, 其總市值占A股總市值比重非常大, 非常能代表中國A股市場的指數,

許多國際投資者甚至把這一指數看作是衡量中國市場的精確指標。

央行定向降准5大要點

1.此次降准目的:

當前, 我國小微企業仍面臨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 為了加大對小微企業的支援力度, 可以通過適當降低法定存款準備金率置換一部分央行借貸資金,

進一步增加銀行體系資金的穩定性, 優化流動性結構, 同時適當釋放增量資金。

具體來看:一是可以增加長期資金供應, 銀行資金成本將有所降低。 置換MLF使商業銀行付息成本有所減少, 有利於降低企業融資成本。 二是釋放4000億元增量資金, 增加了小微企業貸款的低成本資金來源。

2.此次降准背景:

近日發佈的《國務院印發關於落實重點工作部門分工的意見》提出, 疏通貨幣政策傳導管道, 用好差別化準備金、差異化信貸等政策, 引導資金更多投向小微企業、“三農”和貧困地區, 更好服務實體經濟。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 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中性, 要鬆緊適度。 多位專家認為, 與2017年相比, 今年取消M2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目標。

這意味著, 央行實施貨幣政策調控加快從數量型工具向價格型工具轉變, 預計今年貨幣政策會更靈活。

3.貨幣政策取向不變:

央行表示, 此次降准釋放的資金大部分用於償還中期借貸便利, 屬於兩種流動性調節工具的替代, 而餘下的小部分資金則與4月中下旬的稅期形成對沖, 因此, 在優化流動性結構的同時, 銀行體系流動性的總量基本沒有變化, 保持中性。

同時, 還要看到, 中國是發展中國家, 為了防範金融風險, 仍需保持相對較高的存款準備金率。 中國人民銀行將繼續實施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 保持流動性合理穩定, 引導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平穩適度增長, 為高品質發展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營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

4.央行行長易綱此前定調:

新任央行行長易綱對貨幣政策走向進行了一番解答:

加息的問題還得以國內考慮為主,以我為主,具體要看經濟、物價等方面。我覺得還得再看一看。

對於是否有降准空間?易綱表示,要綜合研究,考慮方方面面。儘管當下我國外匯占款在持續減少,但應該說,流動性還是很正常的、穩定的。

從流動性角度來講,也要鬆緊適度,也要基本上穩定。我們看流動性方面,主要是看市場利率是不是平穩,整個的超額準備金水準是不是合適,各方面的指標是不是在合理的範圍內,這就是我們對“鬆緊適度”的考量。

5.定向降准仍有空間

在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實質性進展的當下,在國際經濟環境日趨複雜的背景下,定向降准這一貨幣調控“神器”年內仍有進一步實施的空間。從各部門的表態以及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需要看,今後一段時期內定向降准等政策仍將是央行主要使用的數量型調控工具,在此基礎上逐步向價格型調控轉型。

影響你的錢袋子?5大影響與你有關!

1.降低銀行理財收益率

降准對銀行理財的可配置資產會產生重要影響,會導致理財可投資資產的減少和資產收益率的下降,反過來會倒逼銀行理財收益率的下降。從過去兩次降准的經驗看,在降准啟動3個月之後的銀行理財收益率會出現顯著下降,1年平均降幅在1%左右。而如果未來降准持續展開,預計15年銀行理財收益率降幅也有望達到1%。

2.增加債券需求 債券利率將下行

降准對銀行理財的資產配置有著重要影響。在當前經濟低迷的情況下,降准後商業銀行自營帳戶增加的4000億資金未必會放貸款,但肯定會去買債券,債券利率必然會大幅下降。目前銀行理財的資產配置35%以內是非標資產,而65%以上是標準化資產,其中債券類資產的占比在60%左右。而市場上的債券供給是有限的,因而銀行理財可以買到的債券和利率都會下降。

3.P2P理財收益長期將走低

當前,P2P作為互聯網理財的一種重要形式,已經開始走進了百姓的“錢袋子”。而此次央行降准,會不會對P2P產生影響呢?部分業內人士認為,降准對開展個人信貸業務的P2P行業基本沒有影響。雖然降准帶來的流動性增加,以及傳導出的貨幣總量增加,或將降低社會整體融資成本,也將對網貸平臺收益率產生影響,但不太可能出現大幅下降的情況。整體來看,雖然網貸行業收益率水準短期內不會明顯下跌,但長期預計仍將走低。

4.股市影響

業內人士表示,降准屬股市重大利好,明日滬深兩市不出意外將大概率高開。考慮到2008年以來歷次降准後上證均高開低走甚至大跌,投資者需提防重複上演追高套牢的悲劇。例如今年2月4日央行公佈降准消息後,第二天滬深股市反而雙雙收跌。

股市三大板塊受益明顯:

【一】資金敏感型品種。無論是銀行還是地產,都屬於資金敏感型品種,信貸投放的規模,資金實際價格,也都是影響這兩個行業的核心因素。對於銀行而言,降准最大的利好在於可貸規模比例。相同的還有地產行業,雖然這種影響同樣有限。作為利息敏感品種的保險股也會小幅受益。而債券是保險公司的主要投資標的,其價格上揚也有望對沖交強險放開的利空。

【二】大宗商品類。大宗商品,尤其是有色金屬,主要受兩個因素驅動,一個是實體經濟的需求端,另一個則是對於流動性的預期。有色金屬很難趨勢性走強,但降准預期的出現會使有色板塊,尤其是背靠新興產業的稀有金屬的脈衝性機會增加,有色板塊的波段投機頻率會有所增加。

【三】高分紅的新藍籌。降准雖然不等同於降息,但隨著銀行間流動性的好轉,銀行間市場的資金價格有望出現一定程度回落。資金價格的回落也會是民間借貸等資金信貸的投資回報率回落。相比之下,藍籌股,尤其是始終能夠保持高分紅比例的藍籌股,其持有價值將有所突出。目前正是年報陸續披露階段,對於高分紅、低市盈率的藍籌股而言,正是一個長期價值凸顯的時候。

5.降准對樓市的影響:嚴躍進稱有助於實現更為寬鬆的房貸環境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稱央行此次降准政策,顯然和很多市場預期不同,充分證明了當前宏觀經濟和產業經濟發展的特殊性。其邏輯在於,當前流動性不足的風險開始增加,從銀行體系的穩健運作,以及產業經濟的成本降低等角度出發,實際上都需要有類似降准的做法。類似做法自然是在當前資金面持續收緊的情況下,屬於“送春風”的效應。

應該說降准的直接效應就在於銀行的可用資金會增加,這樣會直接帶來流動性的增強和資金成本的降低,所以對於各類銀行來說未來在貸款等領域的自有度會上升,同時對於相關產業的支持力度也會加大。

從房地產市場的角度看,當前也開始面臨了一些資金面收緊的風險,尤其是銀行貸款等方面確實是收緊了。所以類似的政策顯然能夠緩解房地產資金面不足的風險。考慮到近期國家統計局的資料,本身來說是略顯悲觀,但此次央行降准政策,有助於實現更為寬鬆的房貸環境。

對於此類環境來說,也需要看到,主要是配合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導向,“房住不炒”依然是紅線,這一點是不會突破的,但是對於部分開發商來說,將可以獲取更低成本的資金,這有利於今年房地產開發投資等資料的上升。而對於購房者來說,可能銀行此前相對苛刻的貸款政策也會有所改觀,這是有較為積極的作用的。但必須看到,資金寬裕是創造一個公平的環境,而不是說鼓勵各類違規資金進入樓市,這和過去的寬鬆化的貨幣環境是有本質區別的。

相關機構、市場人士發表了對此次降准的看法。

海通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姜超:寬鬆格局持續,擁抱債市慢牛

根據央行的測算,4月25日操作當日償還MLF約9000億元,同時釋放增量資金約4000億元。考慮到繳稅因素、以及後續央行公開市場操作可能減少,預計本次降准對資金面整體影響略偏中性。但金融嚴監管、存款利率上浮背景下,今年表外轉表內的需求增多,消耗銀行資本金,央行此次出手降准,仍傳遞出未來將繼續呵護資金面的信號,寬鬆格局有望延續,貨幣寬鬆、廣義信用收緊將是今年主旋律。

今年以來,去杠杆背景下社融增速大幅下滑,再加上經濟下行壓力逐步體現,資金需求減少;而存款準備金率下調增加資金供給,意味著資金供需繼續改善。建議擁抱債市慢牛,增加利率債和高等級信用債倉位元。

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長、首席經濟學家管清友:有點拐點的意思

管清友表示,這次降准力度很大。一季度經濟雖然表現不錯,但高頻資料顯示,下行跡象明顯;資金面偏緊導致中小企業融資更困難,維持流動性適度十分必要;中美貿易摩擦影響可能逐漸顯現,降准有有助於對沖風險;今年貨幣政策可能邊際略松,監管節奏也可能放緩,資產價格下行壓力緩解。

有一個問題需要觀察,2014年的寬鬆起始會重演嗎?現在有點像2014年,確實有點拐點的意思。

1、不要說量寬價緊一直在搞,量和價早晚會匹配的,量先於價而已。

2、不要說只是局部的降准,這次降的是西瓜,不降的是芝麻。

3、不要說大部分用於置換MLF,置換也是松,把3%成本的中期MLF,換成幾乎無成本的長期準備金,拉長了久期,降低了成本。

4、不要說增量流動性有限,這次能釋放4000億增量流動性,和2015、2016年的一次全面降准差不多了。

接下來會不會重走2015和2016的老路?目前還是猜測。

中信固收:中國定向降准料釋放1.3萬億元流動性 有利於對沖近期的海外衝擊

中信固收分析師預計,中國央行此次定向降準將釋放1.3萬億元人民幣的流動性。

降准原因:降低資金成本,下調部分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以置換中期借貸便利利於商業銀行付息成本有所減少,有利於降低企業融資成本;釋放抵押品,下調部分金融機構存准率置換中期借貸便利,能夠將借款銀行質押的利率債和高等級信用債釋放出來,以提高銀行間流動性水準;利於銀行負債端擴張:當前銀行表外資金回表壓力仍較大,但資金回表進程受到摩擦,使得M1、M2及人民幣存款增速整體較緩,而降準將提高貨幣乘數,利於銀行負債端的擴張。

對債市影響:降低存款準備金將推動期限利差收窄,長端利率具有下行壓力,未來10年期國債收益率將降低至3.4%至3.6%的區間內。對就股市影響:降准有利於對沖近期的海外衝擊,穩定市場預期,尤其對金融行業具有一定的支撐,利於銀行體系負債。

東吳策略快評定向降准:成長股邏輯進一步強化

對應到對A股的影響,東吳策略認為落腳點在於成長邏輯進一步強化,原因主要有兩點:

其一, 政策導向角度。此次降准主要為加大對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一是增加長期資金供應,有利於降低企業融資成本;二是釋放4000億元增量資金,增加了小微企業貸款的低成本資金來源。除此之外,人民銀行還將要求相關金融機構把新增資金主要用於小微企業貸款投放,並適當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成本,改善對小微企業的金融服務,上述要求將納入宏觀審慎評估(MPA)考核。

其二,流動性的邊際改善將有利於提高中小創的估值空間。降准意味著今年以來相對寬鬆的流動性依然有望延續,而流動性寬鬆恰是中小創高估值的核心支撐邏輯。

華創策略王君:為金融去杠杆做好

王君表示:

1、今年貨幣條件、利率環境比去年要樂觀,前期觀點正在驗證;

2、盡力避免內、外部壓力共振,國內政策的抓手在貨幣;

3、不再擔憂匯率波動,人民幣因套利原因,幣值堅挺,貨幣政策寬鬆空間打開;

4、為接下來金融去杠杆、防風險做好安全墊。

5、對市場影響,股債再平衡、藍籌白馬再平衡。

平安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張明:降准利好債市 有助穩定股市及宏觀經濟

張明解讀稱,央行此舉具體影響有待觀察,但直接影響是利好債市,有助於穩定股市以及宏觀經濟。

張明此前曾經指出,中國政府可能採取措施對沖貿易戰對經濟增長的不利影響。

他進一步解釋稱,近期高頻資料顯示國內增長動力下行,疊加對貿易戰不利影響的關注上升,使得二季度本可能發生的金融監管政策收緊的概率下降,而央行流動性操作放鬆的時點提前。

國金李立峰:貨幣政策由中性偏緊轉向適度擴大內需

李立峰表示,隨著外需今年的高度不確定性,今年貨幣政策理應有所轉向,由中性偏緊轉向適度擴大內需。今天披露的“央行針對部分銀行實施定向降低存款準備金率”,正印證了我們的這一看法:貨幣政策在微調轉向。

華泰李超:降准符合預期 貨幣政策正在轉向靈活適度

華泰證券首席宏觀研究員李超團隊認為,降准的方式來置換MLF,是用長期限和低成本的資金置換短期險和高成本資金,從原理上是更利於壓低長端利率。

李超表示,今年年初以來,國際收支平衡和金融穩定在貨幣政策中的目標相對弱化,而穩增長和控通脹問題均顯現了預期的變化,貨幣政策很可能從穩健中性轉向穩健靈活適度,即當前的貨幣政策首要目標缺失。李超認為,當前貨幣政策是在去金融杠杆、穩經濟增長、防融資下行之間權衡,處理好信貸、社融、M2的穩定是關鍵,而保證商業銀行負債穩定成為重中之重。

楊德龍:當前央行降准是及時雨 大幅提振市場信心

央行決定從18年4月25日起開始下調存款準備金率一個百分點,向市場釋放流動性。央行這個舉措在當前是非常及時的。一方面通過降准,可以向市場釋放4000億元的增量資金,緩解現在市場上資金短缺的壓力,促進經濟增長。另一方面,在當前中美貿易摩擦的背景之下,降准可以增加長期資金供應,銀行資金成本將有所降低,置換MLF使商業銀行付息成本有所減少,有利於降低企業融資成本,這無異大大提振了投資者的信心。

我一直認為,中美貿易摩擦最終會通過談判解決,但是在個別領域還是會有一些局部的摩擦,對一些相關的上市公司會造成一定的影響。今天美國商務部宣佈對中興通訊進行出口的限制,這也引發了市場的擔憂,大盤出現了較大幅度的調整。而央行通過降准可以大幅提振投資者對於後市的信心。

近期A股市場調整主要是受到國際形勢和中美貿易摩擦的影響,經濟基本面並沒有發生變化,很多優質個股遭到錯殺。今天央行下調存款準備金率提振市場信心,後市有望展開反彈,逐步修復此前下跌的走勢。

光大銀行首席宏觀策略分析師滕飛:對銀行股重大利好

央行降准力度和時點均超出市場預期。這是央行自2015年下半年股災降准以來第一次公開全面降准,且降准力度超預期,主要出於幾方面考慮。一是銀行資金面長期維持緊平衡,超額備付金率維持較低水準,而存准率相對較高,已經不合時宜,實際上央行已通過mlf 逆回購等措施向銀行投放流動性,但是不如降准普遍。

二是mlf規模達到近萬億,央行滾動操作便利性下降,降準則將市場資金主導性還給市場。

央行大力度降准釋放幾個信號:

第一,從中性貨幣政策轉向中性偏寬鬆,資金面有望繼續寬鬆,對債市重大利好;

第二,對銀行股重大利好,銀行負債成本下降,利差有望拉大;

第三,除了歸還mlf,還額外釋放4000億資金,對股市資金面形成支撐。

聯訊策略朱俊春:堅決看多主機板做多上證

降准之出乎意料。明顯利好股票市場。我們于底部不斷疾呼看多主機板看多上證,於關鍵點位,堅決看好、戰略做多,小跌小買、大跌大買。

降低銀行資金成本、降低企業融資成本。經濟未明,政策先行,當前時點或為對沖經濟已經面臨的潛在風險。亦或為貨幣政策拐點。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研究員高玉偉:降准有利於避免部分銀行流動性緊張

(1)降准並非因為經濟下行壓力大。一季度我國經濟穩定增長,同比增長6.8%,與去年四季度持平。實現全年6.5%左右的目標問題不大。

(2)降准意在緩解結構性問題。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持續存在,降准可釋放4000多億低成本資金,有利於支持小微企業。

(3)降准有利於避免部分銀行流動性緊張。名義上降准資金超過1萬億元,但超過2/3都用於償還MLF,這將顯著降低商行對央行的利息負擔,同時降低流動性風險,以便銀行“輕裝上陣”支援實體經濟。

(4)關於未來貨幣政策走向,預計將結合利率匯率市場化改革進程,著力保持流動性穩定,而不會出現寬鬆趨勢。

金鷹元盛基金經理汪偉:降准對於中短端品種構成確定性利好

本輪降准,從量上來看,確實緩和二季度流動性壓力,但考慮到置換到期mlf和對沖稅期的流動性缺口來看,難言總量寬鬆,符合中性基調。更多的意義,需要結合此前取消存貸款利率上限制約背景,實質是加息降准的創新組合,用降准替換mlf,降低銀行部分負債成本,對沖取消存貸利率上限對銀行成本上升的影響。更進深一步來看,降准以後,狹義流動性的寬鬆帶動短端利率下行,貨幣基金收益將進一步下臺階,而銀行存款端利率上限打開,兩者差距有望看到收窄,緩和存款脫媒壓力。對於債市而言,流動性緩和優化供需關係。尤其是收益率曲線進一步陡峭化,對於中短端品種構成確定性利好。

附:央行解讀全文

中國人民銀行有關負責人表示:

降准置換中期借貸便利,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取向保持不變

A、此次通過降准置換中期借貸便利將如何操作?

答:此次對部分金融機構降准以及置換中期借貸便利(MLF)的操作,主要涉及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非縣域農村商業銀行、外資銀行,這幾類銀行目前存款準備金率的基準檔次為相對較高的17%或15%,借用MLF的機構也都在這幾類銀行之中。其他存款準備金率已經處在較低水準的金融機構不在此次操作範圍。具體操作分兩步:第一步,從2018年4月25日起,下調上述幾類銀行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第二步,在降准當日,持有未到期MLF的銀行,各自按照“先借先還”的順序,用降准釋放的資金償還其所借央行的MLF,降准釋放的資金略多於需要償還的MLF。以2018年一季度末資料估算,操作當日償還MLF約9000億元,同時釋放增量資金約4000億元,大部分增量資金釋放給了城商行和非縣域農商行。

B、此次通過降准置換中期借貸便利的主要考慮是什麼?

答:當前,我國小微企業仍面臨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為了加大對小微企業的支援力度,可以通過適當降低法定存款準備金率置換一部分央行借貸資金,進一步增加銀行體系資金的穩定性,優化流動性結構,同時適當釋放增量資金。具體來看:一是可以增加長期資金供應,銀行資金成本將有所降低。置換MLF使商業銀行付息成本有所減少,有利於降低企業融資成本。二是釋放4000億元增量資金,增加了小微企業貸款的低成本資金來源。人民銀行將要求相關金融機構把新增資金主要用於小微企業貸款投放,並適當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成本,改善對小微企業的金融服務,上述要求將納入宏觀審慎評估(MPA)考核。

C、降准是否意味著貨幣政策取向發生改變?

答: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取向保持不變。此次降准釋放的資金大部分用於償還中期借貸便利,屬於兩種流動性調節工具的替代,而餘下的小部分資金則與4月中下旬的稅期形成對沖,因此,在優化流動性結構的同時,銀行體系流動性的總量基本沒有變化,保持中性。同時,還要看到,中國是發展中國家,為了防範金融風險,仍需保持相對較高的存款準備金率。中國人民銀行將繼續實施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保持流動性合理穩定,引導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平穩適度增長,為高品質發展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營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

4.央行行長易綱此前定調:

新任央行行長易綱對貨幣政策走向進行了一番解答:

加息的問題還得以國內考慮為主,以我為主,具體要看經濟、物價等方面。我覺得還得再看一看。

對於是否有降准空間?易綱表示,要綜合研究,考慮方方面面。儘管當下我國外匯占款在持續減少,但應該說,流動性還是很正常的、穩定的。

從流動性角度來講,也要鬆緊適度,也要基本上穩定。我們看流動性方面,主要是看市場利率是不是平穩,整個的超額準備金水準是不是合適,各方面的指標是不是在合理的範圍內,這就是我們對“鬆緊適度”的考量。

5.定向降准仍有空間

在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實質性進展的當下,在國際經濟環境日趨複雜的背景下,定向降准這一貨幣調控“神器”年內仍有進一步實施的空間。從各部門的表態以及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需要看,今後一段時期內定向降准等政策仍將是央行主要使用的數量型調控工具,在此基礎上逐步向價格型調控轉型。

影響你的錢袋子?5大影響與你有關!

1.降低銀行理財收益率

降准對銀行理財的可配置資產會產生重要影響,會導致理財可投資資產的減少和資產收益率的下降,反過來會倒逼銀行理財收益率的下降。從過去兩次降准的經驗看,在降准啟動3個月之後的銀行理財收益率會出現顯著下降,1年平均降幅在1%左右。而如果未來降准持續展開,預計15年銀行理財收益率降幅也有望達到1%。

2.增加債券需求 債券利率將下行

降准對銀行理財的資產配置有著重要影響。在當前經濟低迷的情況下,降准後商業銀行自營帳戶增加的4000億資金未必會放貸款,但肯定會去買債券,債券利率必然會大幅下降。目前銀行理財的資產配置35%以內是非標資產,而65%以上是標準化資產,其中債券類資產的占比在60%左右。而市場上的債券供給是有限的,因而銀行理財可以買到的債券和利率都會下降。

3.P2P理財收益長期將走低

當前,P2P作為互聯網理財的一種重要形式,已經開始走進了百姓的“錢袋子”。而此次央行降准,會不會對P2P產生影響呢?部分業內人士認為,降准對開展個人信貸業務的P2P行業基本沒有影響。雖然降准帶來的流動性增加,以及傳導出的貨幣總量增加,或將降低社會整體融資成本,也將對網貸平臺收益率產生影響,但不太可能出現大幅下降的情況。整體來看,雖然網貸行業收益率水準短期內不會明顯下跌,但長期預計仍將走低。

4.股市影響

業內人士表示,降准屬股市重大利好,明日滬深兩市不出意外將大概率高開。考慮到2008年以來歷次降准後上證均高開低走甚至大跌,投資者需提防重複上演追高套牢的悲劇。例如今年2月4日央行公佈降准消息後,第二天滬深股市反而雙雙收跌。

股市三大板塊受益明顯:

【一】資金敏感型品種。無論是銀行還是地產,都屬於資金敏感型品種,信貸投放的規模,資金實際價格,也都是影響這兩個行業的核心因素。對於銀行而言,降准最大的利好在於可貸規模比例。相同的還有地產行業,雖然這種影響同樣有限。作為利息敏感品種的保險股也會小幅受益。而債券是保險公司的主要投資標的,其價格上揚也有望對沖交強險放開的利空。

【二】大宗商品類。大宗商品,尤其是有色金屬,主要受兩個因素驅動,一個是實體經濟的需求端,另一個則是對於流動性的預期。有色金屬很難趨勢性走強,但降准預期的出現會使有色板塊,尤其是背靠新興產業的稀有金屬的脈衝性機會增加,有色板塊的波段投機頻率會有所增加。

【三】高分紅的新藍籌。降准雖然不等同於降息,但隨著銀行間流動性的好轉,銀行間市場的資金價格有望出現一定程度回落。資金價格的回落也會是民間借貸等資金信貸的投資回報率回落。相比之下,藍籌股,尤其是始終能夠保持高分紅比例的藍籌股,其持有價值將有所突出。目前正是年報陸續披露階段,對於高分紅、低市盈率的藍籌股而言,正是一個長期價值凸顯的時候。

5.降准對樓市的影響:嚴躍進稱有助於實現更為寬鬆的房貸環境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稱央行此次降准政策,顯然和很多市場預期不同,充分證明了當前宏觀經濟和產業經濟發展的特殊性。其邏輯在於,當前流動性不足的風險開始增加,從銀行體系的穩健運作,以及產業經濟的成本降低等角度出發,實際上都需要有類似降准的做法。類似做法自然是在當前資金面持續收緊的情況下,屬於“送春風”的效應。

應該說降准的直接效應就在於銀行的可用資金會增加,這樣會直接帶來流動性的增強和資金成本的降低,所以對於各類銀行來說未來在貸款等領域的自有度會上升,同時對於相關產業的支持力度也會加大。

從房地產市場的角度看,當前也開始面臨了一些資金面收緊的風險,尤其是銀行貸款等方面確實是收緊了。所以類似的政策顯然能夠緩解房地產資金面不足的風險。考慮到近期國家統計局的資料,本身來說是略顯悲觀,但此次央行降准政策,有助於實現更為寬鬆的房貸環境。

對於此類環境來說,也需要看到,主要是配合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導向,“房住不炒”依然是紅線,這一點是不會突破的,但是對於部分開發商來說,將可以獲取更低成本的資金,這有利於今年房地產開發投資等資料的上升。而對於購房者來說,可能銀行此前相對苛刻的貸款政策也會有所改觀,這是有較為積極的作用的。但必須看到,資金寬裕是創造一個公平的環境,而不是說鼓勵各類違規資金進入樓市,這和過去的寬鬆化的貨幣環境是有本質區別的。

相關機構、市場人士發表了對此次降准的看法。

海通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姜超:寬鬆格局持續,擁抱債市慢牛

根據央行的測算,4月25日操作當日償還MLF約9000億元,同時釋放增量資金約4000億元。考慮到繳稅因素、以及後續央行公開市場操作可能減少,預計本次降准對資金面整體影響略偏中性。但金融嚴監管、存款利率上浮背景下,今年表外轉表內的需求增多,消耗銀行資本金,央行此次出手降准,仍傳遞出未來將繼續呵護資金面的信號,寬鬆格局有望延續,貨幣寬鬆、廣義信用收緊將是今年主旋律。

今年以來,去杠杆背景下社融增速大幅下滑,再加上經濟下行壓力逐步體現,資金需求減少;而存款準備金率下調增加資金供給,意味著資金供需繼續改善。建議擁抱債市慢牛,增加利率債和高等級信用債倉位元。

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長、首席經濟學家管清友:有點拐點的意思

管清友表示,這次降准力度很大。一季度經濟雖然表現不錯,但高頻資料顯示,下行跡象明顯;資金面偏緊導致中小企業融資更困難,維持流動性適度十分必要;中美貿易摩擦影響可能逐漸顯現,降准有有助於對沖風險;今年貨幣政策可能邊際略松,監管節奏也可能放緩,資產價格下行壓力緩解。

有一個問題需要觀察,2014年的寬鬆起始會重演嗎?現在有點像2014年,確實有點拐點的意思。

1、不要說量寬價緊一直在搞,量和價早晚會匹配的,量先於價而已。

2、不要說只是局部的降准,這次降的是西瓜,不降的是芝麻。

3、不要說大部分用於置換MLF,置換也是松,把3%成本的中期MLF,換成幾乎無成本的長期準備金,拉長了久期,降低了成本。

4、不要說增量流動性有限,這次能釋放4000億增量流動性,和2015、2016年的一次全面降准差不多了。

接下來會不會重走2015和2016的老路?目前還是猜測。

中信固收:中國定向降准料釋放1.3萬億元流動性 有利於對沖近期的海外衝擊

中信固收分析師預計,中國央行此次定向降準將釋放1.3萬億元人民幣的流動性。

降准原因:降低資金成本,下調部分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以置換中期借貸便利利於商業銀行付息成本有所減少,有利於降低企業融資成本;釋放抵押品,下調部分金融機構存准率置換中期借貸便利,能夠將借款銀行質押的利率債和高等級信用債釋放出來,以提高銀行間流動性水準;利於銀行負債端擴張:當前銀行表外資金回表壓力仍較大,但資金回表進程受到摩擦,使得M1、M2及人民幣存款增速整體較緩,而降準將提高貨幣乘數,利於銀行負債端的擴張。

對債市影響:降低存款準備金將推動期限利差收窄,長端利率具有下行壓力,未來10年期國債收益率將降低至3.4%至3.6%的區間內。對就股市影響:降准有利於對沖近期的海外衝擊,穩定市場預期,尤其對金融行業具有一定的支撐,利於銀行體系負債。

東吳策略快評定向降准:成長股邏輯進一步強化

對應到對A股的影響,東吳策略認為落腳點在於成長邏輯進一步強化,原因主要有兩點:

其一, 政策導向角度。此次降准主要為加大對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一是增加長期資金供應,有利於降低企業融資成本;二是釋放4000億元增量資金,增加了小微企業貸款的低成本資金來源。除此之外,人民銀行還將要求相關金融機構把新增資金主要用於小微企業貸款投放,並適當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成本,改善對小微企業的金融服務,上述要求將納入宏觀審慎評估(MPA)考核。

其二,流動性的邊際改善將有利於提高中小創的估值空間。降准意味著今年以來相對寬鬆的流動性依然有望延續,而流動性寬鬆恰是中小創高估值的核心支撐邏輯。

華創策略王君:為金融去杠杆做好

王君表示:

1、今年貨幣條件、利率環境比去年要樂觀,前期觀點正在驗證;

2、盡力避免內、外部壓力共振,國內政策的抓手在貨幣;

3、不再擔憂匯率波動,人民幣因套利原因,幣值堅挺,貨幣政策寬鬆空間打開;

4、為接下來金融去杠杆、防風險做好安全墊。

5、對市場影響,股債再平衡、藍籌白馬再平衡。

平安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張明:降准利好債市 有助穩定股市及宏觀經濟

張明解讀稱,央行此舉具體影響有待觀察,但直接影響是利好債市,有助於穩定股市以及宏觀經濟。

張明此前曾經指出,中國政府可能採取措施對沖貿易戰對經濟增長的不利影響。

他進一步解釋稱,近期高頻資料顯示國內增長動力下行,疊加對貿易戰不利影響的關注上升,使得二季度本可能發生的金融監管政策收緊的概率下降,而央行流動性操作放鬆的時點提前。

國金李立峰:貨幣政策由中性偏緊轉向適度擴大內需

李立峰表示,隨著外需今年的高度不確定性,今年貨幣政策理應有所轉向,由中性偏緊轉向適度擴大內需。今天披露的“央行針對部分銀行實施定向降低存款準備金率”,正印證了我們的這一看法:貨幣政策在微調轉向。

華泰李超:降准符合預期 貨幣政策正在轉向靈活適度

華泰證券首席宏觀研究員李超團隊認為,降准的方式來置換MLF,是用長期限和低成本的資金置換短期險和高成本資金,從原理上是更利於壓低長端利率。

李超表示,今年年初以來,國際收支平衡和金融穩定在貨幣政策中的目標相對弱化,而穩增長和控通脹問題均顯現了預期的變化,貨幣政策很可能從穩健中性轉向穩健靈活適度,即當前的貨幣政策首要目標缺失。李超認為,當前貨幣政策是在去金融杠杆、穩經濟增長、防融資下行之間權衡,處理好信貸、社融、M2的穩定是關鍵,而保證商業銀行負債穩定成為重中之重。

楊德龍:當前央行降准是及時雨 大幅提振市場信心

央行決定從18年4月25日起開始下調存款準備金率一個百分點,向市場釋放流動性。央行這個舉措在當前是非常及時的。一方面通過降准,可以向市場釋放4000億元的增量資金,緩解現在市場上資金短缺的壓力,促進經濟增長。另一方面,在當前中美貿易摩擦的背景之下,降准可以增加長期資金供應,銀行資金成本將有所降低,置換MLF使商業銀行付息成本有所減少,有利於降低企業融資成本,這無異大大提振了投資者的信心。

我一直認為,中美貿易摩擦最終會通過談判解決,但是在個別領域還是會有一些局部的摩擦,對一些相關的上市公司會造成一定的影響。今天美國商務部宣佈對中興通訊進行出口的限制,這也引發了市場的擔憂,大盤出現了較大幅度的調整。而央行通過降准可以大幅提振投資者對於後市的信心。

近期A股市場調整主要是受到國際形勢和中美貿易摩擦的影響,經濟基本面並沒有發生變化,很多優質個股遭到錯殺。今天央行下調存款準備金率提振市場信心,後市有望展開反彈,逐步修復此前下跌的走勢。

光大銀行首席宏觀策略分析師滕飛:對銀行股重大利好

央行降准力度和時點均超出市場預期。這是央行自2015年下半年股災降准以來第一次公開全面降准,且降准力度超預期,主要出於幾方面考慮。一是銀行資金面長期維持緊平衡,超額備付金率維持較低水準,而存准率相對較高,已經不合時宜,實際上央行已通過mlf 逆回購等措施向銀行投放流動性,但是不如降准普遍。

二是mlf規模達到近萬億,央行滾動操作便利性下降,降準則將市場資金主導性還給市場。

央行大力度降准釋放幾個信號:

第一,從中性貨幣政策轉向中性偏寬鬆,資金面有望繼續寬鬆,對債市重大利好;

第二,對銀行股重大利好,銀行負債成本下降,利差有望拉大;

第三,除了歸還mlf,還額外釋放4000億資金,對股市資金面形成支撐。

聯訊策略朱俊春:堅決看多主機板做多上證

降准之出乎意料。明顯利好股票市場。我們于底部不斷疾呼看多主機板看多上證,於關鍵點位,堅決看好、戰略做多,小跌小買、大跌大買。

降低銀行資金成本、降低企業融資成本。經濟未明,政策先行,當前時點或為對沖經濟已經面臨的潛在風險。亦或為貨幣政策拐點。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研究員高玉偉:降准有利於避免部分銀行流動性緊張

(1)降准並非因為經濟下行壓力大。一季度我國經濟穩定增長,同比增長6.8%,與去年四季度持平。實現全年6.5%左右的目標問題不大。

(2)降准意在緩解結構性問題。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持續存在,降准可釋放4000多億低成本資金,有利於支持小微企業。

(3)降准有利於避免部分銀行流動性緊張。名義上降准資金超過1萬億元,但超過2/3都用於償還MLF,這將顯著降低商行對央行的利息負擔,同時降低流動性風險,以便銀行“輕裝上陣”支援實體經濟。

(4)關於未來貨幣政策走向,預計將結合利率匯率市場化改革進程,著力保持流動性穩定,而不會出現寬鬆趨勢。

金鷹元盛基金經理汪偉:降准對於中短端品種構成確定性利好

本輪降准,從量上來看,確實緩和二季度流動性壓力,但考慮到置換到期mlf和對沖稅期的流動性缺口來看,難言總量寬鬆,符合中性基調。更多的意義,需要結合此前取消存貸款利率上限制約背景,實質是加息降准的創新組合,用降准替換mlf,降低銀行部分負債成本,對沖取消存貸利率上限對銀行成本上升的影響。更進深一步來看,降准以後,狹義流動性的寬鬆帶動短端利率下行,貨幣基金收益將進一步下臺階,而銀行存款端利率上限打開,兩者差距有望看到收窄,緩和存款脫媒壓力。對於債市而言,流動性緩和優化供需關係。尤其是收益率曲線進一步陡峭化,對於中短端品種構成確定性利好。

附:央行解讀全文

中國人民銀行有關負責人表示:

降准置換中期借貸便利,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取向保持不變

A、此次通過降准置換中期借貸便利將如何操作?

答:此次對部分金融機構降准以及置換中期借貸便利(MLF)的操作,主要涉及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非縣域農村商業銀行、外資銀行,這幾類銀行目前存款準備金率的基準檔次為相對較高的17%或15%,借用MLF的機構也都在這幾類銀行之中。其他存款準備金率已經處在較低水準的金融機構不在此次操作範圍。具體操作分兩步:第一步,從2018年4月25日起,下調上述幾類銀行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第二步,在降准當日,持有未到期MLF的銀行,各自按照“先借先還”的順序,用降准釋放的資金償還其所借央行的MLF,降准釋放的資金略多於需要償還的MLF。以2018年一季度末資料估算,操作當日償還MLF約9000億元,同時釋放增量資金約4000億元,大部分增量資金釋放給了城商行和非縣域農商行。

B、此次通過降准置換中期借貸便利的主要考慮是什麼?

答:當前,我國小微企業仍面臨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為了加大對小微企業的支援力度,可以通過適當降低法定存款準備金率置換一部分央行借貸資金,進一步增加銀行體系資金的穩定性,優化流動性結構,同時適當釋放增量資金。具體來看:一是可以增加長期資金供應,銀行資金成本將有所降低。置換MLF使商業銀行付息成本有所減少,有利於降低企業融資成本。二是釋放4000億元增量資金,增加了小微企業貸款的低成本資金來源。人民銀行將要求相關金融機構把新增資金主要用於小微企業貸款投放,並適當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成本,改善對小微企業的金融服務,上述要求將納入宏觀審慎評估(MPA)考核。

C、降准是否意味著貨幣政策取向發生改變?

答: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取向保持不變。此次降准釋放的資金大部分用於償還中期借貸便利,屬於兩種流動性調節工具的替代,而餘下的小部分資金則與4月中下旬的稅期形成對沖,因此,在優化流動性結構的同時,銀行體系流動性的總量基本沒有變化,保持中性。同時,還要看到,中國是發展中國家,為了防範金融風險,仍需保持相對較高的存款準備金率。中國人民銀行將繼續實施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保持流動性合理穩定,引導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平穩適度增長,為高品質發展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營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