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我們如何精准預測3月出口同比降為負值?——經濟下行又添新憂!

中國3月貿易帳逆差49.83億美元, 預期順差275億美元, 前值由順差337.4億美元修正為順差337.5億美元。 中國3月出口同比(按美元計) -2.7%, 預期 11.8%, 前值 44.5%。 中國3月進口同比(按美元計) 14.4%, 預期 12%, 前值 6.3%。

1、3月出口同比資料-2.7%、跌破0%, 反映出2018年一季度出口形勢正在惡化, 正如我們報告《杞人憂天“高通脹”累被證偽, 3月出口同比或為負值》的標題所言, 海清FICC頻道提出的“3月出口同比轉負”得到充分驗證。

我們認為, 儘管1月進口同比、2月出口同比大超預期, 但1-2月資料的超預期僅僅是春節因素擾動下的異常值, 實際上2018年一季度進出口形勢並不樂觀。 此外, 3月進口同比好於出口同比,

可能與中國主動擴大進口有關, 而非中國經濟內需好, 即進口替代國內生產的效應更強, 這對於中國經濟增長而言是利空, 2018年經濟基本面下行壓力巨大。

2、我們如何能夠預測3月出口同比為負?我們的方法用一句話概括, 通過出口與出口交貨值的差異預測。 具體如下:從歷史上看, 如果1-2月出口交貨值與出口累計同比相差明顯, 將與3月出口同比表現出明顯的正相關, 簡而言之, 凡是1-2月出口交貨值同比大幅低於1-2月出口同比的月份, 3月出口同比均會大幅下降, 以1-2月出口交貨值為基準, 即可推算出3月出口同比的下降幅度。

比如, 2007年1-2月出口交貨值、出口累計同比分別為23.6%、41.57%, 3月出口當月同比僅為7.09%(2月出口當月同比51.82%);2015年1-2月出口交貨值、出口累計同比分別為4.2%、14.87%,

3月出口當月同比為-15.16%(2月出口當月同比48.13%)。 反觀此次2018年1-2月出口交貨值、出口累計同比分別為9.5%、24.4%, 出口交貨值遠低於出口, 這是我們判斷3月出口同比大幅下行、跌至0%以下的主要邏輯。

3、我們進一步預測, 3月工業增加值將大幅下降, 且將遠低於市場預期。 前述3月出口同比大幅下滑的年份, 3月工業增加值都會大幅下降。 1-2月工業增加值與進出口一樣, 都屬於異常值, 3月也將大幅下行。

4、關於2018年一季度進出口資料的走弱, 我們認為, 主要與中國經濟總內需的走弱、以及人民幣匯率升值下影響出口, 同時, “貿易戰”作為2018年重磅因素同樣對一季度進出口形成了明顯的拖累。 目前來看, 短期內“貿易戰”結束的可能性並不大,

繼續“拉鋸戰”的情況下將繼續對中國出口形成影響, 甚至會影響進出口企業的預期, 從而進一步拖累中國外貿形勢。

5、2018年經濟基本面下行壓力巨大, 警惕經濟加速下行風險。 無論是2018年基建投資持續下行、居民消費將持續下滑、偏緊的貨幣條件下“金融弱”傳導至“經濟弱”、製造業投資低迷或持續、海外因素不確定性風險激增, 還是中美貿易戰“陰雲不散”, 都將對經濟基本面形成巨大的壓力, 需要警惕經濟的加速下行風險。

6、2017年底以來, 作為“中國債市第一多頭”, 海清FICC頻道作出重要研判:“2018年最好、最確定的機會是利率債”、“10年國債3.8%以上閉著眼睛買”, 10年期國債收益率已經下降至3.7%附近, 在貿易戰爆發之前, 我們的判斷就已經得到充分驗證。

展望2018年債券市場, 我們維持“兩階段行情”判斷不變:

第一階段:十年國債收益率4%→3.7%, 這一階段核心是監管衝擊消除, 貨幣政策拐點驗證, 緊貨幣擔憂消退, 收益率回歸合理區間, 該階段並不依賴於基本面的經濟下行。 這一階段的具體邏輯是:貨幣政策邊際變化, 流動性拐點出現, 監管對債市衝擊高峰已過, 銀行“資產負債表再平衡”初見成效, 債市從超調向均衡價值區間回歸。

第二階段:十年國債收益率3.7%→3.4%, 這一階段是收益率在合理區間內的進一步下行, 需要基本面向下拐點確認的配合, 以及不確定性衝擊的結束, 目前看進入這一階段的可能性在增大。 這一階段的核心驅動邏輯是:基本面拐點充分驗證,

通脹擔憂消退, 大資管新規落地, 存款加息不確定性消失, 債券市場在價值區間內進一步走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