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傅惜華碧蕖館:專收戲曲,以藏養學(上)韋力撰

關於傅惜華碧蕖館的位置, 他的族弟傅耕野在《傅惜華與碧蕖館藏書》一文中寫道:“惜華青少年住家在北京朝陽門內北小街豆芽菜胡同。 中年後, 惜華兄弟略有積蓄, 移居東四牌樓北汪家胡同(今東四牌樓北十三條)。 這兩個地方都離隆福寺街不遠, 因此惜華兄弟經常出入隆福寺街各書肆, 尋訪戲曲, 傳奇小說等俗文學書籍。 ”以此話來說, 傅惜華在中年之後住到了汪家胡同。 雷夢水在《憶傅惜華先生》一文中也稱:“生於1906年, 寓京東四北大街汪家胡同。 ”

而傅耕野又用括弧注明, 汪家胡同乃是今天的東四十三條。

但東四十三條這條胡同是否全部都是當年的汪家胡同呢?我在網上搜得一篇名為《老阿帶您胡同遊之十四》的文章, 該文講到了本條胡同的歷史沿革:

東四十三條, 呈東西走向, 東起東直門南小街, 西止東四北大街, 北有支巷通東四十四條, 中與橫街相通, 全長724米。 東四十三條, 明朝屬南居賢坊, 東段稱慧照寺胡同, 因此地有慧照寺而得名, 西段稱汪家胡同。 清朝屬正白旗, 乾隆時沿稱。 宣統時東段稱慧照寺, 西段稱汪家胡同, 民國後沿稱。 1949年後東段稱慧照寺胡同, 西段稱汪家胡同。 1965年整頓地名時將慧照寺胡同併入, 改稱東四十三條。 "文化大革命"中一度改稱紅日路十三條, 後恢復原名。

由此說來, 當年的汪家胡同就是今日東四十三條的西段。

然而, 傅惜華當年住在汪家胡同的哪個院落, 傅耕野未曾提及。 而雷夢水也沒有說到傅家在汪家胡同的具體門牌號, 按理說雷夢水一定知道傅宅的具體位置, 因為他賣給傅惜華不少的書, 而那個時代書商都會將一些好版本之書送到需要的買家手中。 雷夢水曾賣給傅惜華很多珍秘之本, 雷在文中寫道:“吾曾代覓得乾隆間禮親王永恩家刻本《漪園四種》, 傳本亦甚稀見。 明萬曆間金陵大業堂刻本《唐書志傳通俗演義題評》, 三台館刻本《皇明諸司公案傳》, 錢塘王慎修精刻本《三遂平妖傳》, 金陵萬卷樓刊本《海剛峰先生居官公案》, 明天啟刻本《一劄三奇》, 明崇禎刻本《西湖二集》, 人瑞堂刊本《隋煬帝豔史》等, 亦傳世極稀。

既然賣給傅惜華這麼多好書, 顯然他很清楚當年傅宅的門牌號, 那為什麼不將這一點點明呢?而我所查其他資料中也未曾記載, 故對於碧蕖館的尋訪, 只能到東四十三條內仔細走上一圈碰碰運氣了。 真希望傅惜華的故居也納入了今人的視野, 有關部門給其門口掛上一個文保牌, 那一切問題都迎刃而解了。

南小街與東四十三條交口處

驅車前往該地, 導航直接把我帶到了東四北大街, 其實我的車已經駛在東直門南小街, 為什麼還要兜一個大大的U字形呢?我不知道機器人是否講道理, 但導航肯定不講。 既然如此, 那也只好聽從它的指揮。 開到東四十三條路口時, 方明白導航的指揮有道理:東四十三條乃是一條單行道, 只能東進西出。 可是在交口的這一帶完全找不到停車處, 故只好把車開入胡同內。 就寬度來說, 當年的汪家胡同在北京各條胡同中算較為寬廣者。 可惜, 路邊停滿了車, 我也只能小心地避讓著行人, 穿行在這條胡同之內, 邊走邊尋找可停車之處。

一直穿行到了南小街, 也未能把我的車安頓下來。 無奈只好穿過南小街, 將車停到了一處醫院的門口。

路牌

把車安頓好後, 徒步返回東四十三條。 這條胡同仍然有著老北京的味道, 路的兩側有不少都是老建築。 雖然窗戶和外牆做了新的粉刷, 但老房頂上的茅草,依然頑強地粉飾著不算湛藍的天空。

古味仍存

走入街中

今日為2017年10月5日,這是北京最好的季節。開車前往此處時,路面上的車輛也同時少了很多。然而旅遊點門前的遊客卻能堵半條路,好在這當年的汪家胡同沒有歸在“胡同遊”的範圍之內。雖然街邊停放的汽車使得胡同變得更窄,但陽光之下在胡同內慢慢行走,那種懶洋洋的頹廢,會把自己的思緒不由自主地拉回到那個時代。

僻靜的小巷

正如傅耕野所言,傅惜華的父親和哥哥都有藏書之好,而他們共同的專題都是偏愛於戲曲、傳奇小說等俗文學類的書籍。為什麼傅家父子三人都藏這一類的書呢?以我的理解,其主要原因還是跟其家境有關,傅耕野在文中寫道:“惜華是我的族兄,在我的同族中,惜華兄弟幼時家境最為貧困。其父存祥,在清末是‘領催’(地方小吏);民國後,在內務部當一名小職員。一生勤謹,課子甚嚴。芸子、惜華二人,兄友弟恭,最為和睦。因家貧,惜華幼時未能上學,他的學識全靠勤奮自學得來。”

業態

傅惜華的父親傅存祥乃是一位小吏,看來這個職位收入很低,故其家乃是傅氏家族中最貧困的一戶。因為這樣的貧困,使得傅惜華在幼年之時沒錢上學。可是從其他記載來看,傅惜華倒是上過學,比如王文章所著《戲曲藝術評論集》中有一篇名為《傅惜華:篳路藍縷 以啟山林》的文章,該文中講到傅惜華的出身時稱:“1924年,他從北京蒙藏專門學校畢業之後,因家庭生活困難,沒有能夠繼續升學深造。後在兄長傅芸子的影響和幫助下,通過刻苦自學,走上了學術研究的道路。”

停滿了汽車

由此可知,傅惜華畢業于蒙藏專門學校。而謝雍君所著《傅惜華古典戲曲提要箋證》一書的前言中也稱:“北京大興人。滿族。1924年畢業于北京蒙藏專門學校。1926年,在北京《益世報》發表《戲曲匯考》一文,此後,在北京、天津、上海等地的報刊雜誌,陸續發表戲曲研究文章。1929年,組織了昆曲研究會。1931年任北平國劇學會編纂部主任,主編《國劇畫報》《戲劇叢刊》等刊物。1933年發起組織了昆弋學會,後又組織了昆曲研究會,並任會長。1938年,受聘為《續修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戲曲類’撰寫提要。”

看來傅惜華在少年之時的確上過學,既然如此,作為親戚的傅耕野,為什麼會說族兄因家貧而未能上學呢?這其中的緣由我卻未能探出個究竟。但不管怎麼樣,傅惜華偏愛戲曲類古籍,這是個不爭的事實。而他能買到那麼多的善本,也正如傅耕野所雲:因其所住汪家胡同離隆福寺街很近,而那條街乃是京城有名的古書集散地。隆福寺舊書店的書商也跟傅惜華有關密切的來往,傅耕野在文中寫道:

隆福寺街有舊書肆20處左右,內中修綆堂孫壽芝、孫誠儉父子,修文堂的孫誠溫(與誠儉是兄弟,均是孫壽芝之子)。文奎堂的王金昌均善經營,並手眼通天,善能搜集善本、冷書。他們與惜華兄弟均甚熟悉,經常出入汪家胡同傅宅,一方面為惜華兄弟搜集書籍,另一方面因為惜華兄弟長於書籍版本知識,這幾家書肆老闆得到善本好書,要請惜華兄弟‘長眼’。所謂‘長眼’,就是鑒定版本。惜華珍藏不少善本的戲曲、傳奇小說等俗文學書籍,其中許多得之於隆福寺街書肆。

重新做過整修

留意院門口沒有介紹牌

由這段記載可知,隆福寺的書商經常來到汪家胡同傅惜華家,這些人不僅是向傅推銷書籍,同時他們也有著版本方面的探討。從而也印證了當時的書商都知道,傅惜華住在汪家胡同哪個院落內,可是他們偏偏不肯點明細節。也許是因為傅惜華當年是位大買主,他們不點出具體的門牌號,是想避免同業競爭吧。即使如此,那傅耕野不是從事舊書流通行業,他為什麼也不說呢?真是怪哉!既然沒人說,那我就在這條胡同上一家一家看下去吧。

另一個院落

走入院中

沿著胡同慢慢向前走,每到一個院落,都向內探視一番。所看過的十幾個院落,其每個院落的門口都未看到相應的文保牌。我猜測會不會在院落之中的某間房門會有文保牌,於是小心進院,而這裡每個院中之房依然保留著原有古建。在市中心的位置,能有這樣完好的保留,真是一種幸運。有些老房對於裸露在外面的木結構,做了保護性地粉刷。站在窗外能夠清晰地聽到房內人的說話之聲,由此而讓我覺得這些活的建築,更讓人能夠感到日下的美好。

私搭亂蓋

站在窗外聽悄悄話

但我不敢一直站在窗下偷聽,其實我並不想完整地聽到對方的談話,更多者是想陶醉於這樣的氛圍。但我還是匆匆拍照後,回到了汪家胡同上。沿著街邊走邊拍照,繼續著我的尋找。

這個院落不小

在胡同中段的位置,有個院落的牆上有一組玉蘭花盛開的浮雕。老北京胡同的主色調是灰牆灰瓦,雖然有著紅柱的點綴,但依然蓋不過灰濛濛一片的沉悶感。而今這灰牆之上盛開的朵朵玉蘭花,頓時間將沉悶趕走。我一時間想起了王陽明與他人在山中觀花時的那段著名問答。王陽明某天與人在深山內看到了一處花開得很燦爛,此人一時想起了王陽明的著名觀點,顯然他不同意王陽明的這個觀點,於是揶揄道:“天下無心外之物,如此花樹在深山中自開自落,於我心亦何關?”王陽明果真是大儒,他不緊不慢地回答說:“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王文成公全書》卷三)

成型的玉蘭花

站在這玉蘭花前,腦補著當年王陽明回答別人時是怎樣的神態,他的堅定自信最令我欽佩。也許是這個原因,使我覺得眼前的這束不曾有香味的死花,也瞬間變得明亮了起來。我真希望,這裡就是傅惜華故居所在。然而轉念想到傅耕野的所雲:傅惜華家境貧寒。他不太可能有這樣一處亮麗的院落。既然如此,那傅惜華哪裡來那麼多的錢買到那樣多的好書呢?因為在二十世紀二十年代,戲曲小說類的書價格最昂,他哪裡來那麼多的錢來買書?傅惜華在《擬<續修四庫全書總目>集部詞曲類南北曲提要體例書》一文中說道:“近年來戲曲之學大為昌明,公私藏家競嗜搜羅,且舊京梨園世家收藏最富之金匱陳氏、懷甯曹氏,兩家藏書出現,因而未見著錄之孤本珍本戲曲,重見於世者頗多,今並擇要采入。”

在這裡傅惜華也說,戲曲類的古書成為了市場上的大熱門。一般說水漲船高,這類書價格自然不會便宜。而傅惜華是如何籌集資金來買這些熱門的善本呢?我從後人的敘述中找到了一些線索。

《戲曲研究》第七十五輯上載有王學鋒所輯《紀念傅惜華百年誕辰座談研討會述略》一文,該文中收錄了幾十位參加研討會專家的所言。其中傅惜華之女傅玲談及:“我們全家都能理解和支持父親藏書的特殊愛好,節儉成為全家人的良好習慣。父親去世後,我們遵照他‘藏書全部捐獻給國家’的遺願,把他心愛的藏書全部捐獻給中國藝術研究院圖書館,以更好地服務於社會。今天在這裡總結碧蕖館藏書的價值,是父親莫大的榮譽,父親在天之靈有知,定會欣慰不已。”

看來,傅惜華買書是靠全家的節衣縮食。而王文章也在《傅惜華:篳路藍縷 以啟山林》中談及了這一點:“傅惜華先生的學術成果有目共睹,他的碧蕖館藏書更是蜚聲中外。作為一位藏書大家,他將畢生的精力和財力均傾注在了對中國古籍善本的收藏上。他數十年如一日,節衣縮食,積少成多,集腋成裘,經過幾十年的努力,終於使碧蕖館藏書名揚四海。”

但我覺得節約固然是好辦法,但如果沒有收入恐怕再節約也省不出買書錢來,更何況他當年偏愛之書乃是那個時期的熱點。比如許姬傳在《七十年見聞錄》中說道:“傅君搜羅的傳奇小說非常豐富,單講《西廂記》就有兩三種罕見的孤本,文化戲劇圈的人士像阿英、歐陽予倩等,都常到他那裡欣賞他的藏品,發掘編劇的材料。”

但老房頂上的茅草,依然頑強地粉飾著不算湛藍的天空。

古味仍存

走入街中

今日為2017年10月5日,這是北京最好的季節。開車前往此處時,路面上的車輛也同時少了很多。然而旅遊點門前的遊客卻能堵半條路,好在這當年的汪家胡同沒有歸在“胡同遊”的範圍之內。雖然街邊停放的汽車使得胡同變得更窄,但陽光之下在胡同內慢慢行走,那種懶洋洋的頹廢,會把自己的思緒不由自主地拉回到那個時代。

僻靜的小巷

正如傅耕野所言,傅惜華的父親和哥哥都有藏書之好,而他們共同的專題都是偏愛於戲曲、傳奇小說等俗文學類的書籍。為什麼傅家父子三人都藏這一類的書呢?以我的理解,其主要原因還是跟其家境有關,傅耕野在文中寫道:“惜華是我的族兄,在我的同族中,惜華兄弟幼時家境最為貧困。其父存祥,在清末是‘領催’(地方小吏);民國後,在內務部當一名小職員。一生勤謹,課子甚嚴。芸子、惜華二人,兄友弟恭,最為和睦。因家貧,惜華幼時未能上學,他的學識全靠勤奮自學得來。”

業態

傅惜華的父親傅存祥乃是一位小吏,看來這個職位收入很低,故其家乃是傅氏家族中最貧困的一戶。因為這樣的貧困,使得傅惜華在幼年之時沒錢上學。可是從其他記載來看,傅惜華倒是上過學,比如王文章所著《戲曲藝術評論集》中有一篇名為《傅惜華:篳路藍縷 以啟山林》的文章,該文中講到傅惜華的出身時稱:“1924年,他從北京蒙藏專門學校畢業之後,因家庭生活困難,沒有能夠繼續升學深造。後在兄長傅芸子的影響和幫助下,通過刻苦自學,走上了學術研究的道路。”

停滿了汽車

由此可知,傅惜華畢業于蒙藏專門學校。而謝雍君所著《傅惜華古典戲曲提要箋證》一書的前言中也稱:“北京大興人。滿族。1924年畢業于北京蒙藏專門學校。1926年,在北京《益世報》發表《戲曲匯考》一文,此後,在北京、天津、上海等地的報刊雜誌,陸續發表戲曲研究文章。1929年,組織了昆曲研究會。1931年任北平國劇學會編纂部主任,主編《國劇畫報》《戲劇叢刊》等刊物。1933年發起組織了昆弋學會,後又組織了昆曲研究會,並任會長。1938年,受聘為《續修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戲曲類’撰寫提要。”

看來傅惜華在少年之時的確上過學,既然如此,作為親戚的傅耕野,為什麼會說族兄因家貧而未能上學呢?這其中的緣由我卻未能探出個究竟。但不管怎麼樣,傅惜華偏愛戲曲類古籍,這是個不爭的事實。而他能買到那麼多的善本,也正如傅耕野所雲:因其所住汪家胡同離隆福寺街很近,而那條街乃是京城有名的古書集散地。隆福寺舊書店的書商也跟傅惜華有關密切的來往,傅耕野在文中寫道:

隆福寺街有舊書肆20處左右,內中修綆堂孫壽芝、孫誠儉父子,修文堂的孫誠溫(與誠儉是兄弟,均是孫壽芝之子)。文奎堂的王金昌均善經營,並手眼通天,善能搜集善本、冷書。他們與惜華兄弟均甚熟悉,經常出入汪家胡同傅宅,一方面為惜華兄弟搜集書籍,另一方面因為惜華兄弟長於書籍版本知識,這幾家書肆老闆得到善本好書,要請惜華兄弟‘長眼’。所謂‘長眼’,就是鑒定版本。惜華珍藏不少善本的戲曲、傳奇小說等俗文學書籍,其中許多得之於隆福寺街書肆。

重新做過整修

留意院門口沒有介紹牌

由這段記載可知,隆福寺的書商經常來到汪家胡同傅惜華家,這些人不僅是向傅推銷書籍,同時他們也有著版本方面的探討。從而也印證了當時的書商都知道,傅惜華住在汪家胡同哪個院落內,可是他們偏偏不肯點明細節。也許是因為傅惜華當年是位大買主,他們不點出具體的門牌號,是想避免同業競爭吧。即使如此,那傅耕野不是從事舊書流通行業,他為什麼也不說呢?真是怪哉!既然沒人說,那我就在這條胡同上一家一家看下去吧。

另一個院落

走入院中

沿著胡同慢慢向前走,每到一個院落,都向內探視一番。所看過的十幾個院落,其每個院落的門口都未看到相應的文保牌。我猜測會不會在院落之中的某間房門會有文保牌,於是小心進院,而這裡每個院中之房依然保留著原有古建。在市中心的位置,能有這樣完好的保留,真是一種幸運。有些老房對於裸露在外面的木結構,做了保護性地粉刷。站在窗外能夠清晰地聽到房內人的說話之聲,由此而讓我覺得這些活的建築,更讓人能夠感到日下的美好。

私搭亂蓋

站在窗外聽悄悄話

但我不敢一直站在窗下偷聽,其實我並不想完整地聽到對方的談話,更多者是想陶醉於這樣的氛圍。但我還是匆匆拍照後,回到了汪家胡同上。沿著街邊走邊拍照,繼續著我的尋找。

這個院落不小

在胡同中段的位置,有個院落的牆上有一組玉蘭花盛開的浮雕。老北京胡同的主色調是灰牆灰瓦,雖然有著紅柱的點綴,但依然蓋不過灰濛濛一片的沉悶感。而今這灰牆之上盛開的朵朵玉蘭花,頓時間將沉悶趕走。我一時間想起了王陽明與他人在山中觀花時的那段著名問答。王陽明某天與人在深山內看到了一處花開得很燦爛,此人一時想起了王陽明的著名觀點,顯然他不同意王陽明的這個觀點,於是揶揄道:“天下無心外之物,如此花樹在深山中自開自落,於我心亦何關?”王陽明果真是大儒,他不緊不慢地回答說:“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王文成公全書》卷三)

成型的玉蘭花

站在這玉蘭花前,腦補著當年王陽明回答別人時是怎樣的神態,他的堅定自信最令我欽佩。也許是這個原因,使我覺得眼前的這束不曾有香味的死花,也瞬間變得明亮了起來。我真希望,這裡就是傅惜華故居所在。然而轉念想到傅耕野的所雲:傅惜華家境貧寒。他不太可能有這樣一處亮麗的院落。既然如此,那傅惜華哪裡來那麼多的錢買到那樣多的好書呢?因為在二十世紀二十年代,戲曲小說類的書價格最昂,他哪裡來那麼多的錢來買書?傅惜華在《擬<續修四庫全書總目>集部詞曲類南北曲提要體例書》一文中說道:“近年來戲曲之學大為昌明,公私藏家競嗜搜羅,且舊京梨園世家收藏最富之金匱陳氏、懷甯曹氏,兩家藏書出現,因而未見著錄之孤本珍本戲曲,重見於世者頗多,今並擇要采入。”

在這裡傅惜華也說,戲曲類的古書成為了市場上的大熱門。一般說水漲船高,這類書價格自然不會便宜。而傅惜華是如何籌集資金來買這些熱門的善本呢?我從後人的敘述中找到了一些線索。

《戲曲研究》第七十五輯上載有王學鋒所輯《紀念傅惜華百年誕辰座談研討會述略》一文,該文中收錄了幾十位參加研討會專家的所言。其中傅惜華之女傅玲談及:“我們全家都能理解和支持父親藏書的特殊愛好,節儉成為全家人的良好習慣。父親去世後,我們遵照他‘藏書全部捐獻給國家’的遺願,把他心愛的藏書全部捐獻給中國藝術研究院圖書館,以更好地服務於社會。今天在這裡總結碧蕖館藏書的價值,是父親莫大的榮譽,父親在天之靈有知,定會欣慰不已。”

看來,傅惜華買書是靠全家的節衣縮食。而王文章也在《傅惜華:篳路藍縷 以啟山林》中談及了這一點:“傅惜華先生的學術成果有目共睹,他的碧蕖館藏書更是蜚聲中外。作為一位藏書大家,他將畢生的精力和財力均傾注在了對中國古籍善本的收藏上。他數十年如一日,節衣縮食,積少成多,集腋成裘,經過幾十年的努力,終於使碧蕖館藏書名揚四海。”

但我覺得節約固然是好辦法,但如果沒有收入恐怕再節約也省不出買書錢來,更何況他當年偏愛之書乃是那個時期的熱點。比如許姬傳在《七十年見聞錄》中說道:“傅君搜羅的傳奇小說非常豐富,單講《西廂記》就有兩三種罕見的孤本,文化戲劇圈的人士像阿英、歐陽予倩等,都常到他那裡欣賞他的藏品,發掘編劇的材料。”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