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清退2G網路 營收增速減緩 5G或將重塑運營商市場格局

TechWeb 4月18日報導 文/小魚

日前, 三大運營商相繼對外發佈2017年財報。 值得注意的是, 從財報數據來看, 2017年是三大運營商從4G時代以來第一次實現集體營收和淨利潤雙增長。 與此同時, 中國移動依舊是一家獨大, 在營收和淨利潤方面遙遙領先。

不過, 由於提速降費, 取消通話漫遊等原因, 三大運營商去年在營收方面的占比也產生了變化。 並且, 4G增速相持平的情況下, 5G也成為三大運營商下一個關鍵的競爭點。

聯通混改見成效 移動淨利潤獨佔八成

4G時代, 中國移動憑藉著早早的佈局, 加上自身的財大氣粗, 將電信和聯通甩在身後,

每次的財報數據都可以說是一家獨秀。 資料顯示, 中國移動2017年營運收入7405億元, 同比增長4.5%, 淨利潤1142.79億元, 同比增長5.1%;中國電信實現總營收3662億元, 同比增長3.9%, 淨利潤186.17億元, 同比增長3.3%;中國聯通營業收入2490億元, 同比增長4.6%, 淨利潤4.3億元, 同比增長176.4%。 值得注意的是, 這是自從2012年以來, 三大運營商首次營收利潤都增長。

從上面的資料中, 可以看出, 中國移動一家獨大。 2017年三大運營商實現營收總額近140百億元, 淨利潤1347.45億元。 在這之中, 中國移動營收就占了半壁江山, 淨利潤更是獨佔八成。

而在增速方面, 混改之後的聯通則是遙遙領先, 淨利潤同比增長高達176.6%。 如果扣除一項跟光網改造相關的資產報廢損失29億元, 聯通歸屬於母公司的淨利潤達到人民幣11.5億元, 同比增長更是達到647.1%。

從2016年淨利潤同比下滑94.1%到2017年的176.6%, 中國聯通經歷過混改的洗禮, 可以說是成效非凡。 一方面, 聯通引入了750億元的戰略投資後, 使得公司的負債和財務成本大幅度下降, 自由現金流也有了很大得提升。 另一方面,

在組織架構以及人員方面, 聯通進行了有效地瘦身, 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據悉, 聯通在混改過程中, 不同層面的部門數量減少21%至33%, 中層管理人員退出接近15%。

提速降費取消漫遊費 運營商營收增速減緩

隨著手機以及技術得不斷演進發展, 人們的聯繫更加緊密, 對於網路的需求也更多。 作為行業裡擁有著絕對話語權的三大運營商, 可以說這幾年一直是賺得盆滿缽滿。 不過, 在提速降費的影響下, 三大運營商的絕對掌控權開始偏移, 在資費以及套餐中作出了一定的妥協, 讓消費者更加收益, 比如去年取消通話漫遊費。 而這, 也讓移動和電信在營收增速上受到了影響。

TechWeb製表

根據整理的資料顯示, 相比較2016年營收方面的增速,

移動和電信在2017年這一資料均有所下滑。 其中, 中國移動從6%的增速降至4.5%, 中國電信從6.4%的增速降至3.9%。 業內相關人士對TechWeb表示, 移動和電信在營收方面增速放緩, 很大程度上是受到提速降費的影響, 尤其是去年取消通話漫遊費, 更是對運營商的語音業務造成了影響。

2017年, 三大運營商同時宣佈取消通話漫遊費, 對於經常出差的人來說終於不用再支付高昂的漫遊費, 或者是特地辦理更貴的全國通話套餐。 而這直接造成的影響便是語音業務營收上的減少。 拿中國電信來說, 2017年語音業務收入為人民幣616.78億元, 相比較2016年下降12.1%, 占經營收入的比重為16.8%。 其中, 固網語音收入為人民幣222.63億元, 較2016年下降14.3%;移動語音收入為人民幣394.15億元, 較2016年下降10.8%。

中國移動方面, 2017年語音和短彩信營收更是下跌超過27%。

TechWeb製錶

而在相關政策的督促下, 三大運營商還承諾將在今年7月1日之前, 取消移動流量“漫遊”費, 即不再區分省內流量資費和全國流量資費。 中國移動方面更是宣稱, 年內移動流量資費下降30%。

2017年財報資料顯示, 中國移動手機上網流量營收達3473.29億元,同比增長27%,在通信服務收入中占比超過50%。而取消了流量漫遊費後,最直接的結果就是移動流量營收減少,從而導致整個通信服務收入的降低。

相比較全國流量,本地流量的資費更低,並且不同區域的流量套餐資費也有所區別,如何平衡區域之間的流量費用,以及套餐資費,成為三大運營商在全面取消流量漫遊費之前需要考慮和制定的事情。畢竟,在移動互聯網愈發壯大的情況下,假如流量資費受到過大的影響,對於未來的整體營收和利潤都是不利的。

各種不限流量套餐來襲 但仍有很多“貓膩”

對於提速降費帶來的業績上的壓力,三大運營商此前均表態稱,會通過擴大業務規模、薄利多銷來對沖資費下降帶來的損失。近年來,互聯網套餐的興起助推了運營商的發展,比如聯通,和多家互聯網企業推出定向服務的套餐,價格更優惠,幫助其在用戶數上提升不少。

除此之外,三大運營商還都推出了不限量套餐,比如聯通的“冰淇淋套餐”、移動的“任我用套餐”以及電信的不限量套餐。值得注意的是,相比較去年,運營商不限量套餐近期的活動價格也都降到了百元左右,以吸引用戶。不過,在不限量的背後,也存在一定的“貓膩“。

其中,中國移動不限量套餐在使用超過40GB的本地流量後,便會變成3G網速,速度大幅度下降。中國聯通不限量套餐在累計使用超過40GB的流量後,會被限速至3Mbps,超過100GB後,則自動關閉上網服務。電信這邊,當流量超過20GB後,上網速率便會降至1Mbps,次月恢復。

對於三大運營商所謂的不限量套餐,很多用戶都產生了質疑,認為這種套餐本質上還是限量的,只不過套餐裡的流量額度比較大而已。

“其實,這是運營商的一種自我保護措施”,業內通信專家告訴TechWeb。他表示,由於基站能夠承載的資源有限,能夠支持正常上網的用戶數量也是有限。如果不對流量加以控制,將會導致網路崩潰,尤其是高峰期體驗更會大大降低。

對於運營商來說,不限量套餐著實有吸引力,但是各種限制條件往往會引來用戶的吐槽。未來,運營商還需要改變現有的模式,推出更為針對性的套餐,以滿足細分人群的需求,做到利益最大化。

5G成為下一個競爭拐點

3G時代的聯通,4G時代的移動,在當時的環境下由於自己本身的優勢,創造了不小的收益。資料顯示,2017年,移動、電信、聯通4G用戶總數分別達到6.5億戶、1.82億戶、1.75億戶。不過,相比較過去幾年,三大運營商的4G用戶增長速度已經趨於一致。2018年1-2月,中國移動4G用戶新增1232萬戶,電信4G用戶新增1129萬戶,聯通則新增1226萬戶。

為了尋求下一個增長點,三大運營商紛紛佈局搶灘5G市場,以期占得先機。財報資料顯示,手機上網流量一直處於高速增長的階段,而5G的高速以及穩定將會更吸引用戶。根據現有的消息,首個5G國際標準版本將於今年6月正式出爐。之後,全球主要電信運營商、電信設備製造商、移動設備製造商等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將根據5G國際標準,正式展開5G商用網路部署。目前,三大運營商計畫在2019年預商用,2020年正式實現商用。

為了集中力量推動5G的發展,三大運營商日前開始了2G網路清退工作。近期,中國聯通發佈公告稱,為了進一步推廣4G以及減少不必要的成本,中國聯通逐漸退網2G。同時,中國移動也在一些地區關閉了3G網路,以促進4G用戶的增長。

作為下一個競爭拐點,未來營收和利潤的主要增長點,在正式商用之前,5G成為當下三大運營商最為重要的規劃之一,尤其是對於聯通來說。2018年至2020年,中國聯通將迎來股權激勵三個解鎖期。為此,中國聯通對三年增長設定了很高的解鎖目標,2018年至2020年公司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不得低於4.4%、11.7%、20.9%;利潤總額增長率不低於65.4%、224.8%、378.2%等。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擺在三大運營商面前的還有一個非常大的問題,那就是資金。目前,4G還有增長空間,遠沒有飽和,5G的前期投入要求運營商要有足夠的資金,如何精准化的運營以及和現有的網路資源相結合,是三大運營商需要進一步思考的問題。

中國移動手機上網流量營收達3473.29億元,同比增長27%,在通信服務收入中占比超過50%。而取消了流量漫遊費後,最直接的結果就是移動流量營收減少,從而導致整個通信服務收入的降低。

相比較全國流量,本地流量的資費更低,並且不同區域的流量套餐資費也有所區別,如何平衡區域之間的流量費用,以及套餐資費,成為三大運營商在全面取消流量漫遊費之前需要考慮和制定的事情。畢竟,在移動互聯網愈發壯大的情況下,假如流量資費受到過大的影響,對於未來的整體營收和利潤都是不利的。

各種不限流量套餐來襲 但仍有很多“貓膩”

對於提速降費帶來的業績上的壓力,三大運營商此前均表態稱,會通過擴大業務規模、薄利多銷來對沖資費下降帶來的損失。近年來,互聯網套餐的興起助推了運營商的發展,比如聯通,和多家互聯網企業推出定向服務的套餐,價格更優惠,幫助其在用戶數上提升不少。

除此之外,三大運營商還都推出了不限量套餐,比如聯通的“冰淇淋套餐”、移動的“任我用套餐”以及電信的不限量套餐。值得注意的是,相比較去年,運營商不限量套餐近期的活動價格也都降到了百元左右,以吸引用戶。不過,在不限量的背後,也存在一定的“貓膩“。

其中,中國移動不限量套餐在使用超過40GB的本地流量後,便會變成3G網速,速度大幅度下降。中國聯通不限量套餐在累計使用超過40GB的流量後,會被限速至3Mbps,超過100GB後,則自動關閉上網服務。電信這邊,當流量超過20GB後,上網速率便會降至1Mbps,次月恢復。

對於三大運營商所謂的不限量套餐,很多用戶都產生了質疑,認為這種套餐本質上還是限量的,只不過套餐裡的流量額度比較大而已。

“其實,這是運營商的一種自我保護措施”,業內通信專家告訴TechWeb。他表示,由於基站能夠承載的資源有限,能夠支持正常上網的用戶數量也是有限。如果不對流量加以控制,將會導致網路崩潰,尤其是高峰期體驗更會大大降低。

對於運營商來說,不限量套餐著實有吸引力,但是各種限制條件往往會引來用戶的吐槽。未來,運營商還需要改變現有的模式,推出更為針對性的套餐,以滿足細分人群的需求,做到利益最大化。

5G成為下一個競爭拐點

3G時代的聯通,4G時代的移動,在當時的環境下由於自己本身的優勢,創造了不小的收益。資料顯示,2017年,移動、電信、聯通4G用戶總數分別達到6.5億戶、1.82億戶、1.75億戶。不過,相比較過去幾年,三大運營商的4G用戶增長速度已經趨於一致。2018年1-2月,中國移動4G用戶新增1232萬戶,電信4G用戶新增1129萬戶,聯通則新增1226萬戶。

為了尋求下一個增長點,三大運營商紛紛佈局搶灘5G市場,以期占得先機。財報資料顯示,手機上網流量一直處於高速增長的階段,而5G的高速以及穩定將會更吸引用戶。根據現有的消息,首個5G國際標準版本將於今年6月正式出爐。之後,全球主要電信運營商、電信設備製造商、移動設備製造商等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將根據5G國際標準,正式展開5G商用網路部署。目前,三大運營商計畫在2019年預商用,2020年正式實現商用。

為了集中力量推動5G的發展,三大運營商日前開始了2G網路清退工作。近期,中國聯通發佈公告稱,為了進一步推廣4G以及減少不必要的成本,中國聯通逐漸退網2G。同時,中國移動也在一些地區關閉了3G網路,以促進4G用戶的增長。

作為下一個競爭拐點,未來營收和利潤的主要增長點,在正式商用之前,5G成為當下三大運營商最為重要的規劃之一,尤其是對於聯通來說。2018年至2020年,中國聯通將迎來股權激勵三個解鎖期。為此,中國聯通對三年增長設定了很高的解鎖目標,2018年至2020年公司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不得低於4.4%、11.7%、20.9%;利潤總額增長率不低於65.4%、224.8%、378.2%等。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擺在三大運營商面前的還有一個非常大的問題,那就是資金。目前,4G還有增長空間,遠沒有飽和,5G的前期投入要求運營商要有足夠的資金,如何精准化的運營以及和現有的網路資源相結合,是三大運營商需要進一步思考的問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