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千秋英雄燈下舞,萬古豪傑手內提 ——中國皮影戲的前世今生

皮影戲是中華民族藝術殿堂裡不可或缺的一顆璀璨的明珠。 2011年, 中國皮影戲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這是中國第29項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

法國著名電影評論家喬治·薩杜爾在《電影通史》中, 把中國皮影戲稱作“電影的先驅”。 皮影戲表演時, 藝人在幕後用木杆操控用獸皮或紙板做成的影人, 借燈光投射在半透明幕布上, 伴隨音樂和唱腔進行表演。

皮影戲, 又稱紙影戲、驢皮影、燈影戲等, 是一種集表演、歌唱、繪畫、雕刻、音樂等多種藝術手段為一體的古老的綜合性藝術, 被稱為中國民間藝術的“活化石”。

“源遠流長的歷史”

中國的皮影戲歷史悠長, 始於先秦, 興於漢代, 盛極于宋代, 元代傳播到西亞和歐洲各國, 綿延至今。

如果上溯追源, 最早可追溯到武王伐紂時期。 過去皮影戲藝人供奉黃龍真人, 傳說他是“影戲之祖”。 黃龍真人是闡教教主元始天尊手下玉虛十二弟子之一,

在一次為周武王守城戰中, 巧設空城計, 以紙糊住城門, 張燈晃動影人, 外敵疑城中兵多將廣, 便不戰而遁, 後人便說皮影戲的鼻祖是黃龍真人。 之後有皮影戲發源於春秋戰國之說。 山西孝義皮影戲供奉子夏, 相傳子夏率門徒到魏國的孝義講授孔子儒學, 為招攬聽眾而開創皮影戲。 這兩種說法都是民間口頭相傳。

歷史上比較可靠的文字記載出現在漢代。 漢武帝愛妃李夫人染疾故去, 武帝思念不已, 終日神情恍惚, 不理朝政。 大臣們都十分著急, 卻也無可奈何。 這時, 恰好有一個方士雲遊到了長安, 他說能讓死者顯靈, 武帝便請他進宮一試。 方士問清楚了李夫人的長相和衣著後, 便要了一間空房, 承諾三天后可叫武帝見到李夫人。 三日後, 漢武帝來到, 只見房內門窗緊閉, 掛著薄紗, 紗後燃著蠟燭。 方士在幕後作法, 一會兒工夫, 李夫人就姍姍而來。 武帝見美人雖雲鬢半掩, 卻與李夫人相貌相同, 正想撲過去, 倩影倏忽不見了。 見而不得, 相思更深,

漢武帝作詩曰“是邪, 非邪?立而望之, 偏何姍姍其來遲”。 這個被記入《漢書》的愛情故事, 被認為是皮影戲的最早文字記載。

到了唐代, 皮影戲獲得了快速發展。 唐代元稹在《燈影》詩中說:“洛陽晝夜無車馬, 漫掛紅紗滿樹頭。 見說平時燈影裡, 玄宗潛伴太真遊。

”後面兩句說的是當時人們用皮影戲表演唐太宗與楊貴妃的故事。 《太平廣記》中記載韋莊年幼時常與同伴玩耍, 後追憶往事, 作《塗次逢李氏兄弟感舊》一詩, 詩雲:“禦溝西面朱門宅, 記得當時好兄弟。 曉傍柳陰騎竹馬, 夜隈燈影弄先生。 ”孩童夜晚無事, “夜隈燈影弄先生”, 孩童們弄的“先生”即影人, 大家湊在一起玩皮影戲, 可見五代時期皮影戲已經開始深入到老百姓的生活中。

宋代是皮影戲發展的黃金時期, 成為最受市民喜愛的文藝活動之一。 張來《明道雜誌》中記載京師有一個富家子弟, 平日裡甚是喜好皮影戲, 每次皮影戲表演演至關羽時, 他都會為之傷心流淚, 不得不讓弄影的人停一停, 從這個故事中可以知道當時的皮影戲表演感人至深。

據北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記載,北宋時期京城裡面“瓦肆”很多,“大小勾欄”五十餘座,“可容數千人”,演出的“百戲”劇碼不可勝數,其中還有專門演皮影戲的場地。每每到了良宵佳節,城裡各地都設有樂棚,萬人空巷,人山人海,從白天到夜晚,唱腔與音樂不絕於耳,一片繁華景象。除了大型的樂棚之外,還有很多臨時搭建,供普通百姓娛樂、消費的小棚子,“每一坊巷口,無樂棚去處,多設小影觀棚子,以防本坊遊人小兒相失,以引聚之”,這裡的表演可隨時開始。

南宋范成大有詩寫道“吳台今古繁華地,偏愛元宵影燈戲”,可見,到了南宋時期,皮影戲的內容已經非常豐富,表演成分非常濃重。

南宋周密的《武林舊事》中記載杭州還出現了名為“繪革社”的組織,“繪革社”裡面有“鏃影人”,專門負責刻鏤影人。又在《百寶總珍》中記載,南宋時杭州皮影戲班使用的影箱—“影殼簍子”裡人物分大、中、小三種,影人的頭、身、腳要分開存放,準備隨時調用。

一個皮影戲班“有人頭一千二百個,大小影身一百八十身,雜使公、茶酒、馬車共計一百二十餘件”。同時,皮影戲的道具材料也發生了變化。南宋吳自牧在《夢粱錄》中記載:“有弄影戲者,初以素紙雕鏃,自後人巧工精,以羊皮雕形。以彩色裝飾,不致損壞。”從此段記載可以看到,皮影材料先是用紙來雕刻結綴,後來出於避免損壞、長期使用的考慮,才換成了皮革。

明代的皮影戲繼承了唐宋以來的歷史敘事方式,重點表演歷史故事,瞿佑《看燈詩》中說:“南瓦新開影戲場,堂明燈燭照興亡。看看弄到烏江渡,猶把英雄說霸王。”

清乾隆年間趙本植在《慶陽府志》中記載當地鄉村皮影戲流行,正月鬧元宵,唱《大回窯》;二月二土地菩薩生日,唱《土地會》。在四川北部,一年四季都有皮影戲,春季要演“還願戲”,四五月演“秧歌戲”,七八月演“求水戲”,冬天要演“火神戲”。這時,皮影戲不僅受到百姓喜愛,皇室貴族們也鍾情於它,當時出現了著名的“宮影戲”。很多八旗王府、官家府邸、鄉紳大戶,都以專設皮影戲道具、聘請名師刻制影人、蓄置精工影箱、私養影班為榮。

“異彩紛呈的流派”

在歷史的發展中,皮影戲不斷吸收各地的戲曲、小調、民歌等精華,逐漸形成了異彩紛呈的皮影戲流派。

在中國皮影戲諸多流派中,不得不先提到華縣皮影戲。華縣皮影戲被譽為中國乃至世界上最古老的民間藝術,又稱碗碗腔。碗碗腔屬於板腔體,其腔調分花音、平音、哭音,聲調剛柔兼濟、典雅清麗,征戰戲激昂剛健,悲苦戲淒婉纏綿,唱腔形式靈動不拘束。一個劇團一般由四五個人組成,表演時除了演唱和對白之外,還有挑線、二弦、板胡、月琴、碗、鑼、鼔、釵、梆、嗩呐等二十多件樂器,平均每個人要充當4個以上的角色,對皮影藝人的要求極高。特別是挑線手,一人運算元十個乃至上百個皮影造型,臨陣不亂,遊刃有餘,堪稱絕技。

山西孝義是皮影戲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孝義皮影戲也是我國皮影戲的重要流派。馮驥才在《散花》中曾寫道:“孝義是塊神奇的土地,胸過汾河,背靠呂梁。此地人不單能耕善種,自給自足,還創造出各種藝術,或唱或演,亦雕亦畫,以抒發情感,慰藉自己的心靈,其中戲劇尤甚,孝義皮影便是此中的精粹。”孝義皮影造型粗獷誇張,色彩典雅別致,極富韻味。

孝義皮影戲分皮腔、碗碗腔兩種聲腔。皮腔又稱“紙窗腔”,用紙窗亮影。碗碗腔又稱“紗窗腔”,用紗窗亮影。皮腔的主奏樂器是小嗩呐,唱腔樸實、明快、粗獷、活潑,有四句式和上下句式兩種結構。由於皮腔以吹奏樂器伴奏,故又稱“孝義吹腔”。碗碗腔又名“月調”“影調”,以宮廷戲和才子佳人戲為主,主奏樂器是呼胡、月琴(無品)、二弦,打擊樂的特殊樂器是銅鈴和節子,音色清脆悅耳,委婉纏綿,抒情效果極佳。

唐山皮影戲,因以河北唐山樂亭、灤縣、灤南一帶的語言音韻為其音樂特色,所以又叫“樂亭影”“灤州影”,主要流行於唐山、承德、廊坊以及東三省地區。唐山皮影戲初創於明代末期,盛於清末民初,至今仍為人們所喜愛。唐山皮影戲以唱功見長,有男女兩種聲腔,男腔高亢粗獷,女腔清脆婉轉。唐山皮影戲的曲調、板式風格獨特,念白和唱腔極富地方韻味;其影人雕鏤精細、造型優美、獨具風采。唐山皮影戲還有一個特點,它的影人、道具除了用傳統的牛皮外,還非常擅長使用驢皮,故又稱“驢皮影”。

除了以上幾種外,還有四川皮影戲、湖北皮影戲、北京皮影戲、山東皮影戲、青海皮影戲、寧夏皮影戲等多種風格迥異的地方皮影戲聞名中外。

“精工細作的皮影”

皮影戲能夠傳承千年,在不同地方落地開花,離不開皮影藝人的付出。“三尺生綃做戲台,全憑十指逞詼諧。有時明月燈窗下,一笑還從掌握來。”皮影戲場子雖小,天地卻大,皮影藝人一個人,加上簡單的皮影道具,就可以調動千軍萬馬,穿越上下五千載。

皮影戲有“一專三會八能”的老傳統,說的是一個皮影藝人要會製作、會表演。有時候一台戲裡的人物,要由他一個人完成,如果有多人出場,就要有多種聲音,如同說書一樣:武將說話是虎音,帶著剛烈;軍師說話帶著沉沉的鼻音,給人深思熟慮的感覺;小生說話婉轉動聽,丑角說話幽默滑稽……武打場面,緊鑼密鼓,槍來劍往,上下翻騰。文場上重視弦樂與唱腔,要曲調優美,韻律和諧,婉轉動聽……在千餘年的歷史長河中,皮影藝人成為皮影戲傳承的命脈所在,延續著這門古老藝術的生命。

不同流派的皮影戲各具特色,但都重視皮影的製作。“登臺保太平,箱內乾坤大。”皮影的製作程式大多要經過選皮、制皮、畫稿、過稿、鏤刻、敷彩、熨平、綴結合成八道工序,是一個複雜而奇妙的過程。

雕刻人物時,男性角色的刻法是“眼眉平,多忠誠;圓眼睛,性情凶;線眼睛,性情柔;豹子眼,性情暴”。區別表情的刻法是“若要笑,嘴角翹;若要愁,鎖眉頭;若要凶,圓眼睛;若要善,眉目展”。“一張牛皮道盡喜怒哀樂,半邊人臉收盡忠奸賢惡。”

為了讓皮影製作惟妙惟肖,製作過程中要使用多種雕刻刀,一般有十幾把,一些老藝人甚至有幾十把雕刻刀。雕刻刀可分為斜口刀、平刀、圓刀、三角刀、花口刀等,藝人們根據圖案差異,非常熟練地使用各種刀具。

“國有道出的是忠臣良將,家有道出的是孝子賢孫,害人之心不可起啊,做人要的是一身正氣。”

皮影戲的傳統劇碼,如《三戰呂布》《楚漢之戰》《赤膽忠心》《包公案》等,大多圍繞忠君愛國、伸張正義以及人倫親情的主題,皮影戲可以寓教於樂,將歷史知識、文化價值以喜聞樂見的方式表演出來,説明人們辨忠奸、別善惡、明倫理,從善如流。

宋代白姜石在詩中說:“燈已闌珊月色寒,舞兒往往深夜還。只因不盡婆婆意,更向街頭弄影看。”《燕京歲時記》中說清代北京城的皮影戲表演非常形象,情節曲折動人,唱到悲傷的時候,一些老婦人常常會情不自禁地流下眼淚。皮影戲來自民間,反映了風土習慣、生活態度及審美情趣,調節了人們緊張、單調、枯燥的日常生活,有益於調節情緒、娛樂減壓。

戲就是人,人就是戲,“請君更看戲中戲,對影休推身外身”。皮影戲在娛樂觀眾的同時,也傳遞著歷史文化知識,提升了藝術審美價值,這就是皮影戲的獨特魅力。

《迷你百科脫口秀》今日話題:全球不可錯過的音樂博物館,你去過幾個?

(喜馬拉雅、荔枝FM、蜻蜓FM每天8:00 同步更新)

據北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記載,北宋時期京城裡面“瓦肆”很多,“大小勾欄”五十餘座,“可容數千人”,演出的“百戲”劇碼不可勝數,其中還有專門演皮影戲的場地。每每到了良宵佳節,城裡各地都設有樂棚,萬人空巷,人山人海,從白天到夜晚,唱腔與音樂不絕於耳,一片繁華景象。除了大型的樂棚之外,還有很多臨時搭建,供普通百姓娛樂、消費的小棚子,“每一坊巷口,無樂棚去處,多設小影觀棚子,以防本坊遊人小兒相失,以引聚之”,這裡的表演可隨時開始。

南宋范成大有詩寫道“吳台今古繁華地,偏愛元宵影燈戲”,可見,到了南宋時期,皮影戲的內容已經非常豐富,表演成分非常濃重。

南宋周密的《武林舊事》中記載杭州還出現了名為“繪革社”的組織,“繪革社”裡面有“鏃影人”,專門負責刻鏤影人。又在《百寶總珍》中記載,南宋時杭州皮影戲班使用的影箱—“影殼簍子”裡人物分大、中、小三種,影人的頭、身、腳要分開存放,準備隨時調用。

一個皮影戲班“有人頭一千二百個,大小影身一百八十身,雜使公、茶酒、馬車共計一百二十餘件”。同時,皮影戲的道具材料也發生了變化。南宋吳自牧在《夢粱錄》中記載:“有弄影戲者,初以素紙雕鏃,自後人巧工精,以羊皮雕形。以彩色裝飾,不致損壞。”從此段記載可以看到,皮影材料先是用紙來雕刻結綴,後來出於避免損壞、長期使用的考慮,才換成了皮革。

明代的皮影戲繼承了唐宋以來的歷史敘事方式,重點表演歷史故事,瞿佑《看燈詩》中說:“南瓦新開影戲場,堂明燈燭照興亡。看看弄到烏江渡,猶把英雄說霸王。”

清乾隆年間趙本植在《慶陽府志》中記載當地鄉村皮影戲流行,正月鬧元宵,唱《大回窯》;二月二土地菩薩生日,唱《土地會》。在四川北部,一年四季都有皮影戲,春季要演“還願戲”,四五月演“秧歌戲”,七八月演“求水戲”,冬天要演“火神戲”。這時,皮影戲不僅受到百姓喜愛,皇室貴族們也鍾情於它,當時出現了著名的“宮影戲”。很多八旗王府、官家府邸、鄉紳大戶,都以專設皮影戲道具、聘請名師刻制影人、蓄置精工影箱、私養影班為榮。

“異彩紛呈的流派”

在歷史的發展中,皮影戲不斷吸收各地的戲曲、小調、民歌等精華,逐漸形成了異彩紛呈的皮影戲流派。

在中國皮影戲諸多流派中,不得不先提到華縣皮影戲。華縣皮影戲被譽為中國乃至世界上最古老的民間藝術,又稱碗碗腔。碗碗腔屬於板腔體,其腔調分花音、平音、哭音,聲調剛柔兼濟、典雅清麗,征戰戲激昂剛健,悲苦戲淒婉纏綿,唱腔形式靈動不拘束。一個劇團一般由四五個人組成,表演時除了演唱和對白之外,還有挑線、二弦、板胡、月琴、碗、鑼、鼔、釵、梆、嗩呐等二十多件樂器,平均每個人要充當4個以上的角色,對皮影藝人的要求極高。特別是挑線手,一人運算元十個乃至上百個皮影造型,臨陣不亂,遊刃有餘,堪稱絕技。

山西孝義是皮影戲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孝義皮影戲也是我國皮影戲的重要流派。馮驥才在《散花》中曾寫道:“孝義是塊神奇的土地,胸過汾河,背靠呂梁。此地人不單能耕善種,自給自足,還創造出各種藝術,或唱或演,亦雕亦畫,以抒發情感,慰藉自己的心靈,其中戲劇尤甚,孝義皮影便是此中的精粹。”孝義皮影造型粗獷誇張,色彩典雅別致,極富韻味。

孝義皮影戲分皮腔、碗碗腔兩種聲腔。皮腔又稱“紙窗腔”,用紙窗亮影。碗碗腔又稱“紗窗腔”,用紗窗亮影。皮腔的主奏樂器是小嗩呐,唱腔樸實、明快、粗獷、活潑,有四句式和上下句式兩種結構。由於皮腔以吹奏樂器伴奏,故又稱“孝義吹腔”。碗碗腔又名“月調”“影調”,以宮廷戲和才子佳人戲為主,主奏樂器是呼胡、月琴(無品)、二弦,打擊樂的特殊樂器是銅鈴和節子,音色清脆悅耳,委婉纏綿,抒情效果極佳。

唐山皮影戲,因以河北唐山樂亭、灤縣、灤南一帶的語言音韻為其音樂特色,所以又叫“樂亭影”“灤州影”,主要流行於唐山、承德、廊坊以及東三省地區。唐山皮影戲初創於明代末期,盛於清末民初,至今仍為人們所喜愛。唐山皮影戲以唱功見長,有男女兩種聲腔,男腔高亢粗獷,女腔清脆婉轉。唐山皮影戲的曲調、板式風格獨特,念白和唱腔極富地方韻味;其影人雕鏤精細、造型優美、獨具風采。唐山皮影戲還有一個特點,它的影人、道具除了用傳統的牛皮外,還非常擅長使用驢皮,故又稱“驢皮影”。

除了以上幾種外,還有四川皮影戲、湖北皮影戲、北京皮影戲、山東皮影戲、青海皮影戲、寧夏皮影戲等多種風格迥異的地方皮影戲聞名中外。

“精工細作的皮影”

皮影戲能夠傳承千年,在不同地方落地開花,離不開皮影藝人的付出。“三尺生綃做戲台,全憑十指逞詼諧。有時明月燈窗下,一笑還從掌握來。”皮影戲場子雖小,天地卻大,皮影藝人一個人,加上簡單的皮影道具,就可以調動千軍萬馬,穿越上下五千載。

皮影戲有“一專三會八能”的老傳統,說的是一個皮影藝人要會製作、會表演。有時候一台戲裡的人物,要由他一個人完成,如果有多人出場,就要有多種聲音,如同說書一樣:武將說話是虎音,帶著剛烈;軍師說話帶著沉沉的鼻音,給人深思熟慮的感覺;小生說話婉轉動聽,丑角說話幽默滑稽……武打場面,緊鑼密鼓,槍來劍往,上下翻騰。文場上重視弦樂與唱腔,要曲調優美,韻律和諧,婉轉動聽……在千餘年的歷史長河中,皮影藝人成為皮影戲傳承的命脈所在,延續著這門古老藝術的生命。

不同流派的皮影戲各具特色,但都重視皮影的製作。“登臺保太平,箱內乾坤大。”皮影的製作程式大多要經過選皮、制皮、畫稿、過稿、鏤刻、敷彩、熨平、綴結合成八道工序,是一個複雜而奇妙的過程。

雕刻人物時,男性角色的刻法是“眼眉平,多忠誠;圓眼睛,性情凶;線眼睛,性情柔;豹子眼,性情暴”。區別表情的刻法是“若要笑,嘴角翹;若要愁,鎖眉頭;若要凶,圓眼睛;若要善,眉目展”。“一張牛皮道盡喜怒哀樂,半邊人臉收盡忠奸賢惡。”

為了讓皮影製作惟妙惟肖,製作過程中要使用多種雕刻刀,一般有十幾把,一些老藝人甚至有幾十把雕刻刀。雕刻刀可分為斜口刀、平刀、圓刀、三角刀、花口刀等,藝人們根據圖案差異,非常熟練地使用各種刀具。

“國有道出的是忠臣良將,家有道出的是孝子賢孫,害人之心不可起啊,做人要的是一身正氣。”

皮影戲的傳統劇碼,如《三戰呂布》《楚漢之戰》《赤膽忠心》《包公案》等,大多圍繞忠君愛國、伸張正義以及人倫親情的主題,皮影戲可以寓教於樂,將歷史知識、文化價值以喜聞樂見的方式表演出來,説明人們辨忠奸、別善惡、明倫理,從善如流。

宋代白姜石在詩中說:“燈已闌珊月色寒,舞兒往往深夜還。只因不盡婆婆意,更向街頭弄影看。”《燕京歲時記》中說清代北京城的皮影戲表演非常形象,情節曲折動人,唱到悲傷的時候,一些老婦人常常會情不自禁地流下眼淚。皮影戲來自民間,反映了風土習慣、生活態度及審美情趣,調節了人們緊張、單調、枯燥的日常生活,有益於調節情緒、娛樂減壓。

戲就是人,人就是戲,“請君更看戲中戲,對影休推身外身”。皮影戲在娛樂觀眾的同時,也傳遞著歷史文化知識,提升了藝術審美價值,這就是皮影戲的獨特魅力。

《迷你百科脫口秀》今日話題:全球不可錯過的音樂博物館,你去過幾個?

(喜馬拉雅、荔枝FM、蜻蜓FM每天8:00 同步更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