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中興通訊禁運事件點評:貿易戰阻礙不了中國通信的全球崛起!

投資概要

根據美國商務部官方網站公佈, 美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BIS)判處對中興通訊設備有限公司、中興康訊通訊有限公司拒絕出口特權(export privileges), 即禁止美國企業向中興通訊出售通訊設備元器件。 禁令時限從2018年到2025年的7年時間。

我們具體點評如下:

本次制裁是前期事件延續。

本次美國商務部對中興實行全面的出口元器件限制, 事出有因, 由於中興與美國商務部的和解協議中有3年觀察期, 要求中興承諾裁退四名高級員工, 以及對其他35名涉案的員工進行紀律處分或減免獎金, 但是中興通訊在今年3月份承認只解雇了四名高級員工,

但並未對其他35名員工進行任何處分, 因為違反美國制裁規定。 事出有因, 也是此前制裁事件的升級。

事出有因, 中美貿易摩擦升級或是核心原因, 國家層面博弈有望迎轉機。

本次的處罰升級表面上有法可依是前期案件的延續, 中興沒有嚴格遵守協議成為處罰事件升級的導火線, 但實質上我們認為更多是因為中美貿易摩擦的升級。 由於自今年3月22日美國總統簽署的備忘錄及啟動的“301條款”開始, 中美貿易摩擦愈演愈烈, 因此我們認為本次對中興的處罰升級可能是美國針對中國貿易戰的又一項舉措, 中美貿易摩擦升級或是本次事件的核心原因。 因此, 後續中國政府有望出臺相關政策或貿易協商斡旋助力事件的緩解落地,

值得關注期待。

短期可能承壓, 中長期利好國產替代及推動5G進程。

2016年3月7日之後的一年, 中興通訊股價漲幅+3.2%, 同期中信通信板塊指數漲幅+25.4%, 萬得全A漲幅+20.7%, 中興的股價跑輸通信指數, 而通信板塊指數並沒受到利空影響, 因此我們認為本次事件可能形成短暫的承壓, 但是隨著通信行業的5G推進落地將有望得到緩解。 同時, 由於美國向中興禁運的元器件主要包括光收發晶片、射頻功放晶片、基帶處理器、CPU等, 本次事件將進一步推動以中興為代表的中國廠商加快晶片國產替代進程, 促進設備商及器件商在核心器件的研發力度和合作深度, 加快核心器件的國產化進度, 中短期有利於國產替代。

投資建議

展望未來持續看好中國通信產業:本次美國對中興的出口限制是前期制裁處罰事件的升級, 我們認為核心原因或是中美貿易摩擦的升溫, 建議積極關注中國政府潛在的入局斡旋事件進展。 對於通信板塊的影響, 我們認為中短期有望進一步推動以中興為代表的中國廠商加快晶片及器件國產替代進程, 長期來看, 必將刺激中國通信產業發奮圖強, 砥礪前行, 借力5G大潮機會, 站上全球巔峰。 我們展望未來繼續看好中國通信產業全球崛起, 引領世界。 國產替代邏輯下, 建議關注產業鏈包括:

1、具有上游元器件能力的廠商——光迅科技、博創科技、天孚通信;

2、光模組的國產替代——中際旭創、新易盛;

3、具有光棒能力的廠商——亨通光電、中天科技、通鼎互聯、烽火通信;

4、北斗自主能力產業鏈——龍頭振芯科技, 以及具備系統能力的龍頭海格通信和合眾思壯;

5、此外, 還建議關注縱向導航應用的華測導航、星網宇達和華力創通。

風險提示

中美貿易摩擦進一步升級, 運營商資CAPEX不達預期, 5G進程滯後, 國際貿易壁壘。

正文

1. 本次制裁是前期事件的升級

根據美國商務部的官網說法, 本次美國商務部對中興實行全面的出口元器件限制, 原因是基於前期的中興與美國商務部的和解協議中有3年觀察期, 要求中興承諾裁退四名高級員工, 以及對其他35名涉案的員工進行紀律處分或減免獎金, 但是中興通訊在今年3月份承認只解雇了四名高級員工,

但並未對其他35名員工進行任何處分, 此舉違反美國前期的制裁規定, 因此本次事件是前期事件的升級。

自 2016 年 3 月 7 日之後的一年,中興通訊股價漲幅+3.21%,同期中信通信板塊指數漲幅

+25.52%,萬得全 A 漲幅+20.7%,中興的股價跑輸通信指數,而通信板塊指數跑贏萬得全 A,中長線仍以國產替代的大邏輯成為板塊上漲的主因,因此我們認為本次事件雖然可能形成短暫的承壓,但是預計隨著通信行業的 5G推進以及中國政策應對落地將有望得到緩解。

2. 中美貿易摩擦或是主要原因,迫於美國市場壓力+中國政府應對,具體進展仍存轉機

本次的處罰升級表面上有法可依是前期案件的延續,中興沒有嚴格遵守協議成為處罰事件升級的導火線,但實際上我們認為更多是因為中美貿易摩擦的升級。由於自今年3月22日美國總統簽署的備忘錄及啟動的“301條款”開始,中美貿易摩擦愈演愈烈,因此我們認為本次對中興的處罰升級可能是美國針對中國貿易戰的又一項舉措,中美貿易摩擦升級或是本次事件的核心原因。

隨著事件上升到中美貿易摩擦層面,後續中國政府與美國政府的博弈將成為事件的主要演進方向。從以下幾方面看,中美近期的博弈較多,相互協調可能帶來事件的轉機:

(1)從前期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公佈對華進口商品關稅清單中,並未包含光通信收發模組(即有源光模組85177060)、蜂窩網路手持電話機(海關編號851712)、IP電話(包括SIP電話,85176233)、對講機(85171220)、乙太網交換機(85176232)、路由器(85176236)等通信產品,可以看出有進一步協商的空間;

(2)據新浪科技消息,高通擬向中國政府再次申請對恩智浦半導體(NXP)440億美元的收購批准,可見美國方面也有需求於中國;

(3)美國相應供應商的股價大跌對美國方面形成壓力;

(4)中國商務部應對中興事件的支援聲明發言。

因此,綜合來看,中美近期的博弈較多,相互協調可能帶來事件的轉機。

3. 缺少晶片成為主要桎梏,晶片國產化替代迫切,值得期待

中興通訊作為中國第二,全球第四的通信設備供應商,本身具備足夠的全球產業地位和影響力,在面對中美貿易摩擦下的限制下,相比較美國市場的銷售禁入,晶片、零部件以及作業系統的限制才是要害:

根據中興最新財報,電信設備占營收67.6%,手機、平板等消費者業務占營收32.4%。(1)電信設備部分,如光傳輸的發送器與接收器等,還是以國際大廠作為零件供應主要來源,電設備中的零件亦有不少來自美國的供應商。根據測算,整體來看,外來零件占比達到6成以上,而來自美國供應商的料件至少占了這6成的一半以上。

(2)在手機產品方面,高通目前是中興最大的應用處理器來源之一,占其手機產品約6成,而聯發科則是排名第二,接近3成,而主要記憶體與運存供應商則以韓商三星以及海力士為主。同時手機產品還將面臨來自Google 的安卓系統授權威脅。

我們認為,被人扼住喉嚨的事件頻繁發生,在以下領域的國產替代趨勢未來會有望加強,並且在這些領域的自主實力也有望進一步得到強化。

(1)基站側產品,上游晶片、射頻領域自給率低,未來替代空間大。基站功能主要是實現射頻和基帶信號的接收、發送與處理,目前在功放晶片、降頻/升頻處理器、ADC、混頻器等射頻領域基本依賴進口,國外有TI、ADI、Qorvo等少數供應商,而國內基本只有華為能實現部分自主。這些器件、晶片的技術、工藝壁壘非常高,也是基站設備不可或缺的核心元器件,在海外廠商限制供應的條件下,國內廠商只有通過自主創新完成0到1的突破。國內廠商華為在ASIC、FPGA處理器上具備自主規模商用能力,中興實際上也已有很深的積累,國內一些科研所和院校也都有很大突破,因此我們認為在數文書處理部分,在國內產業一致合力下,未來有望首先突破實現國產替代。但是在類比晶片、器件領域,國外廠商一直實行嚴格的技術封鎖,而且需要長期技術、測試、商用等經驗積累,因此國內廠商實現替代需要較長時間。

(2)傳輸設備:中低端自給率較高,但是高速晶片薄弱。傳輸網設備產品主要有SDH、PTN、IPRAN、WDM、OTN和交換機、路由器,其中核心元器件為晶片和光模組。晶片有處理器控制晶片CPU和網路報文轉發晶片NPU,在CPU這一端國外高通、TI、Intel等廠商供貨較多,而NPU晶片華為、中興基本可實現自主,因此在電信級的處理器上仍需突破,轉發晶片上未來可實現超越。

中國作為全球光通信設備最大的市場,但國內廠商光器件份額不到20%,其瓶頸在於核心光器件,而光器件的核心在於光晶片。在大容量的傳輸系統和高端路由器上面,光器件是成本大頭,而光晶片占器件成本約40%或以上,是利潤的大頭。目前國內廠商,在中低速率的光器件產品可實現自主,但是在高速率晶片(比如25G及以上光晶片,DSP)相對薄弱,高速光晶片多數是由Avago、oclaro、住友、三菱、APTN等國外廠商主導,但華為、光迅也在積極推進25G光晶片的量產商用,對於長距離傳輸需要相干光模組,則需要DSP進行處理,而DSP國內能做的不多,華為做的最好,其次中興,國內廠商未來有望實現趕超。而對於光器件上游的TIA、MCU、隔離器等元件有從意法、博通等廠商採購,但是不會成為阻礙產品的關鍵因素,國內可實現自主並替代。我們認為,在通信上游產業當中,中國光器件領域是與世界水準最接近的技術領域和最有希望實現全面趕超的產業領域。

(3)光纖光纜:已突破壟斷,正實現趕超。我們知道,棒-纖-纜產業鏈的利潤分配占比分別為70%、20%和10%,光棒具有高門檻,技術難度大、擴產週期長、投資規模大等特點,光棒在光纖產業鏈的地位就類似晶片在電子產業鏈的地位。而在這一領域,中國公司通過持續的研發投入,其光纖預製棒經歷了從0到1的突破,並且現在在新工藝光棒技術和設備上持續獲得突破,使得光棒產能不再受限海外供應,同時成本競爭力有望進一步加強,中國光纖市場占比全球60%左右,在技術、工藝和設備獲得突破後,國內廠商有望在新一輪的競爭中實現趕超,拉開與國外對手的差距。我們認為,光纖光纜是通信產業鏈中可完全實現自主的領域,看好未來在全球的崛起。

(4)消費終端:大國重器——消費半導體崛起指日可待。國家成立積體電路大基金,華為不計成本投入海思做晶片,消費電子端的海思麒麟系列晶片已進入全球第一梯隊,紫光股份通過收購展訊、RDA、OmniVision,在不斷收購並大力引進核心技術和人才。雖然海外高通、Intel等公司在消費電子晶片仍處於領先,但是國內不僅僅是有MTK、華為、紫光、中興在晶片設計端在加大力度投入,產業鏈中的設備、矽片製造、封裝、測試等各個環節廠商都在合力開拓晶片的自主之路,未來對海外供應商的依賴度會逐步降低,值得期待。(5)北斗導航進入第三階段的快速發展期。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是中國自主建設、獨立運行的衛星導航系統,在全球範圍內是繼美國的GPS、俄羅斯的GLONASS之後第三個成熟的衛星導航系統。北斗衛星導航系統(BDS)和美國GPS、俄羅斯GLONASS、歐盟GALILEO,是聯合國衛星導航委員會已認定的供應商。根據《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白皮書的三步走戰略規劃:第一步,2000年年底,建成北斗一號系統,向中國提供服務;第二步,2012年年底,建成北斗二號系統,向亞太地區提供服務;第三步,計畫在2020年前後,建成北斗三號全球系統,向全球提供服務。目前順利進入北斗三號發射階段,2018年將是發射頻次空前的一年,同時,我們預計隨著5月1日北斗地圖APP的落地運行,有望進一步推動北斗系統從軍用市場延伸到空間更大的大眾消費市場,產業前景廣闊值得期待。

5. 投資機會分析

在中美貿易摩擦以及美國元器件出口限制的背景下,通信核心技術國產替代,自主崛起產業鏈值得關注,主要包括:1、具有上游元器件能力的廠商——光迅科技、博創科技、天孚通信;2、光模組的國產替代——中際旭創、新易盛;2、具有光棒能力的廠商——亨通光電、中天科技、通鼎互聯、烽火通信;3、北斗自主能力產業鏈——龍頭振芯科技,以及具備系統能力的龍頭海格通信和合眾思壯,此外,還建議關注縱向導航應用的華測導航、星網宇達和華力創通。

重點公司分析:

1、光迅科技公司作為電信光模組龍頭,背靠武郵院的深厚研發實力,在光模組、器件、子系統、消費者光學器件及量子通信皆有不錯的佈局和進展。

公司進入18年具有市場催化及內生增長幾方面因素刺激營收及業績進入快速增長期:

1)作為電信市場光模組龍頭,隨著17年下半年運營商傳輸網建設回暖,100G設備埠集采逐步落地,公司電信市場業務(電信級別光模組和光網路子系統及光器件)有望受益;

2)公司數通業務推出並批量供應主流100G QSFP28模組,並與矽光子領先企業Mellanox合作研發生產100G矽光收發模組,兩條腿走路(傳統分立器件+矽光集成),不錯過任何一條技術發展路線,契合不同互聯網廠商客戶的建設需求;隨著公司100G模組技術路線成熟,良率進一步提升,18年100G數通光模組銷售額及市場份額均有望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3)公司16年完成收購的孫公司ALMAE旗下10G EML 光晶片已通過設備商認證實現自給並批量出貨,提升10G/40G產品線價格競爭力,同時根據研發進度估計預計25G DFB/EML光晶片在18年下半年實現量產,提升100G產品毛利率並卡位元19年5G基站的第一波建設;

4)依託公司在VCSEL光晶片的研發實力進軍手機消費者領域的3D Sensing模組細分市場,同時公司聯手科大國盾設立山東國迅量子芯佈局量子通信上游器件,緊跟全球前沿技術。短期內我們看好公司在傳統電信領域通過垂直一體化運營進一步降低成本並提升份額;中長期看好其在高速光晶片、消費者電子以及量子通信幾個領域加大佈局力度,提升整體業績體量。

2、天孚通信公司為光模組元件,結構件及精密加工廠商,為下游光模組廠商提供一站式服務,包括結構件精密加工生產及器件封裝等。

公司上市後新增OSA、帶隔離器元件、Fiber Lens、MPO、陶瓷插芯(與日本京瓷合作)和鍍膜等6條新產品線,其中帶隔離器組件、Fiber Lens(今年下半年批量階段,18年陸續爬坡,技術非常成熟,更多是轉移做量產)、陶瓷插芯等新產品線通過日本現有成熟技術轉加工,逐步轉移到國內做量產,降低成本提升毛利空間。

目前,公司OSA(17年二期擴產在下半年順利完成,產能預計範圍)和MPO產品已獲得主流廠商認證,開始批量交付,預計良率提升後規模效應將顯現,進一步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公司老產品線IPO募投專案近日公告宣佈完全達產並順利完成當初預測投資回報,主要擴充三個產品線的產能並且在16年已經逐步體現,未來公司在老產品線上的產能預計不會有進一步擴充,而將通過自動化和技術改革提升效率。我們看好公司新產品線量產,尤其是高速OSA元件及帶隔離器元件,MPO/MTP及LENS產品系列在高速資料中心光模組的大規模應用,優化的產品結構將提升公司毛利率。而超大規模IDC市場對高速光模組器件需求持續旺盛,將帶動公司資料中心產品受益。

3、博創科技公司是國內DWDM器件龍頭,是華為等設備商主要供應商之一,2017年上半年運營商在都會區網路/骨幹網投資有所推遲,二季度波分設備採購逐步回暖。FTTH建設持續旺盛,公司PLC分路器產品訂單穩定。三大運營商資本開支均有一定幅度下滑,上半年更多資源投入接入網建設,在都會區網路/骨幹網升級擴容領域投資有所推遲,公司核心的DWDM器件主要應用於城域/骨幹網中,上半年出貨量有所下滑,用於FTTH接入網的PLC分路器產品整體需求平穩。

隨著接入用戶數量持續快速增長,都會區網路/骨幹網流量壓力不斷增加,主要設備商仍維持年初制定的全年產能安排,下半年運營商在波分設備的投入有望逐步回暖。公司高速ROSA產品產能釋放順利,募投專案投資進度已達64.5%,月出貨量達到2萬隻。海外大型資料中心建設對40G、100G光模組需求持續高速增長,公司ROSA產能持續釋放,將對公司業績形成有力支撐。公司持續加大研發投入,維持行業領先的技術優勢,對高附加值的複雜DWDM、MEMS平臺及高速有源器件加大研發力度,將進一步提升公司競爭實力,降低生產成本,提升公司長期增長潛力。運營商都會區網路/骨幹網建設下半年有望回暖,接入網需求持續旺盛,無源器件全年有望重回增長軌跡。有源器件產能快速釋放,100G產品占比持續提升,對公司業績形成有力支撐,長期成長空間巨大。

4、中際旭創(300308.SZ)原公司中際裝備以28億元對價發行2.067億股收購蘇州旭創100%股權,實現業務重大重組,並在三季度完成首次並表,單季度實現營收10.7億元,歸母淨利潤1.2億元,剔除合併報表帶來的資產評估增值攤銷、財務費用以及第一期限制性股票股權激勵所帶來的成本,公司真正淨利潤約1.7億元,綜合淨利率達15.9%。蘇州旭創是我國一線光模組研發、生產廠商,產品線覆蓋10G/25G/40G/100G,且40G/100G高端光模組營收占比達到75%以上,深耕北美數通市場,背靠穀歌、亞馬遜等Web 2.0世界主流客戶,率先實現業內100G產品全線批量出貨。市場方面,公司去年底入圍Facebook資料中心供應商,北美四大雲廠商已得其三(Google,Amazon,Facebook),蘋果和微軟仍然是未來公司攻克的目標市場之一,因此我們預期公司市場份額仍有提升的空間。根據全球幾大網路設備商三季度財報披露的情況,北美互聯網廠商雲計算資料中心架構全面從40G向100G切換,國內以阿裡為首的BAT有望接力100G光模組的生命週期。資料中心市場單模中長距模組設計方案從PSM4和LR4逐步向CWDM4聚攏,而北美互聯網巨頭中,谷歌、臉書均採用CWDM4設計方案,而亞馬遜也逐步在轉向CWDM4,直接利好一向在CWDM4設計方案領域有領先技術和產能儲備的蘇州旭創。Ovum預測未來幾年100G CWDM4出貨量有望在2022年達到600萬隻,而PSM4出貨量逐步下滑。同時由於矽光子模組主流供應商Intel的模組交付能力及良率始終未達到客戶要求,矽光模組短期內搶佔傳統分立器件模組市場的壓力有所減緩,利好旭創。此外,公司整體架構逐步調整到位:光通信業務主體地位確定,傳統業務加以輔助,上市公司主體作為投資平臺,管理層對公司發展目標明確。從光模組的產業結構變化趨勢來看,其全球市場正迎來“從低端走向高端、從美日走向中國”,以及疊加互聯網流量快速發展的歷史機遇。蘇州旭創在研發、工藝、產品反覆運算、團隊、激勵五個維度領先於國內光模組產業,借助上市公司融資平臺,解決近年高速發展資金瓶頸、加快高速光模組產能擴張,把握5G網路升級帶來的高端市場紅利,未來成長確定。

5、新易盛公司作為國內少數具有100G光模組批量交貨能力的廠商,近年來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公司於今年5月在美國註冊成立子公司,緊跟矽谷ICP客戶對資料中心建設路線及海外光模組的前沿研發進度,計畫拓展北美ICP客戶群。公司光模組產品持續向高速率升級,目前40G、100G產品線相對較全,9月份推出200G資料中心光模組,產品覆蓋電信和數通市場多個應用場景。根據公司公告披露,募投專案設備及人員陸續到位。而100G光模組產品需求端旺盛,公司目前產品銷售占比不超過20%,隨著第四季度募投項目新產線達產(其中40G/100G產線7條),預計未來將會迅速占到相當的比例。同時,公司維持其垂直化生產能力,注重面向不同行業的定制化產品的研發生產,提升產品毛利率。短期內,公司專注於光模組設計及封裝,已擁有從光晶片、光器件封裝到光模組製造的一體化生產能力,加快產品設計到量產的進度,快速獲取市場從而提高市場份額。2017年公司100G產品陸續發貨,募投項目四季度達產,提升公司在高速模組這一高利潤領域的份額。行業方面,隨著國內外資料中心資料流程量增長,光模組更新換代需求強烈,5G時代承載網速率從40G向100G甚至更高速率演進,中長期公司產品將獲得更多市場機會。

6、亨通光電公司為光纖光纜的龍頭企業,全球前三,擁有包含“光棒-光纖-光纜-光器件-光網路工程”的完整產業群,目前公司全合成光棒新產線擴產順利,為公司創造更好成本控制潛力。公司以光纖光網、電力電網為雙輪驅動,進一步開拓了海洋工程、大資料、量子通信、矽光模組等新業務,著力智慧社區建設和運營,逐漸實現從製造向平臺運營服務的轉型。公司傳統業務光纖光纜增長迅速,2017上半年光通信業務同比增長近40%。棒預計年內產量達到1800噸左右,18年計畫提升至2500噸左右。同時,公司不斷提升全合成法產能占比,新技術完全採用國產材料,具有明顯成本優勢。隨著公司光棒產能持續釋放、新技術占比不斷提升,預計公司光纖光纜業務盈利能力將持續提升。中移動大規模集采落地,2018年國內旺盛需求基本確定,同比25%以上增長(預計3.8億芯公里),同時19年仍有望持續增長。光棒龍頭佔據高額利潤,傳統主業有望保持迅速增長,不斷擴大龍頭地位。電力電纜主業受益特高壓快速增長及產業集中度提升,未來5年盈利有望達到目前光通信業務的量級。

公司新業務多點開花:

1)海洋工程業務厚積薄發,同時海纜專案獲得重大突破,年內已公告中標規模超過7億元。與同濟大學設立海底觀測網合資公司,轉身海洋工程系統集成商。2016年營收4.1億元,同比增長44.52%,毛利率為37.23%。隨訂單逐步落地,有望成為公司業務新動力。

2)公司在量子通信、大資料、新能源、光模組等領域全面佈局,圍繞通信、線束和資料,向有協同效應的新興產業不斷延伸,新業務未來業績貢獻值得期待。公司甯蘇通滬量子通信幹線以完成驗收。新業務未來發展潛力值得期待。

3)公司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支援沿線國家通信、電力基礎設施建設,過去3年公司國際業務年複合增長率達70%,2016年海外收入19.3億元,同比增長111%,已占公司收入的10%。公司是國內光纖光纜龍頭,受益於全球緊張的供求關係,公司光纖光纜業務持續高速增長。電力、特導及海纜業務受益一帶一路,海外訂單快速增長。隨著公司光棒產能持續釋放、新技術占比不斷提升、新業務業績貢獻逐步釋放,公司業績有望持續高速增長。

7、中天科技公司是國內五大光纖廠商之一,光纖業務和電力電纜業務貢獻了公司約八成的毛利。目前隨43.8億定增落地,公司已形成光通信、電力、新能源和海洋四駕馬車,增長態勢良好。光通信:行業持續高景氣(移動集采1.1億芯公里、電信集采5400萬芯公里,18年需求20%增長基本確定),受限光棒產 能釋放,預計供需緊張將延續到19年上半年,公司2017前三季度光通信板塊光通信收入增速40%左右,光纖預製棒年底產能將達1500噸,明年底將達1800噸。印度工廠12月開工明年產能釋放,巴西工廠產能進一步擴充,“棒纖纜”上下游匹配逐步完成。疊加市場持續供不應求,量價齊升將為公司光通信持續增長提供保障。電力:電力業務收入仍然保持快速增長,中高壓電纜絕對值增長較快,導線業務受鋁價銅價波動影響,成本上升,預計未來鋁價趨穩,毛利有繼續改善空間。未來受益國內特高壓持續建設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電網升級,將迎來市場新機遇。新能源:公司2017前三季度分散式光伏電站業務增幅超過50%,受折舊年限調整影響,明年規模效應將充分展現。儲能電池自二季度產線調整後持續供貨,產能不斷爬升,充實新能源產業鏈。未來,隨光伏並網上規模提高,光伏背板扭虧進入收穫期,鋰電池和儲能電池需求旺盛,預計新能源板塊18年有望迎來全面快速發展。海洋:公司海纜份額國內穩居第一,海洋業務未來有望持續50%以上高增長:公司相繼中標大豐H3#海上風電項目(5.5億元),如東H3#項目(6.5億元),2017年上半年持續中標德國Tennet、阿美室友公司項目海纜項目進軍國際市場,海上風電的單體工程規模越來越大發展趨勢,市場空間在加速釋放,中天作為國內海纜龍頭將顯著受益短期內,光纖需求日益高漲,散纖價格一路走高,各大廠商光棒擴產進度及良率爬升總體低於預期,市場將繼續保持供不應求;公司電力、新能源業務成長健康,海洋業務訂單頻收業績突出。長期看好公司受益於5G前傳中傳回傳對光纖光纜的旺盛需求。

8、烽火通信公司作為全球第五大光通信設備商,產品線齊全,背靠武漢郵電科學院,研發實力強勁,公司在傳輸網設備、光纖光纜領域深耕多年,2017年公司18億定增過會加碼雲計算全面轉型ICT,形成光通信設備、光纖光纜、資料網路三大主營業務。烽火是華為、中興之後國內第三大光設備提供商。據OVUM統計,烽火通信以7%市占率排名全球第五。2017年運營商下調4G資本開支,強化傳輸網投資,中移動2017年傳輸網投資同比上升4.8%。公司本次定增專案融合性高速網路系統設備產業化,總投資5.16億元,包括POTN、IP RAN、10G PON三大類。未來,隨5G大規模商用,傳輸網必先擴容升級,“寬頻中國”接入速率升級,公司傳輸網業務將明顯受益,實現穩定增長。公司與日本藤倉合作生產光棒,2016年光棒產能600噸,受合作方戰略限制,光棒擴產相對謹慎,規劃產能將滿足自給自足(4000萬芯公里),預計新增產能將於2018年年中逐步釋放,隨行業景氣,公司光纖光纜業務將穩定增長。公司光纖光纜業務是合資公司,通過分紅確認投資收益,因此業績確認有滯後,17年報表將體現16年光纖光纜業績的高速增長。此外,公司承接多項特種光纖國家專案,募投資金2.47億元,強化公司特種光纖優勢地位,加快商用化進度,將成為公司業務新亮點。公司通過烽火星空佈局資訊安全業務;楚天雲佈局政務雲業務,入圍中央政府採購協議供貨名單,範圍覆蓋國務院及其直屬和相關單位;在南京建成第一個資料中心:烽火祥雲資料中心;與全球最大伺服器廠商超微公司合資設立烽火超**息,並發佈了FitServer V5 伺服器。公司迅速切入雲計算及安全大資料,促進雲網融合。本次定增雲計算和大資料項目目計畫總投資4.13億元。公司結合自身網路設備的優勢,向ICT 轉型,看好公司未來在網路安全、政務雲、IDC、伺服器等領域的表現。短期內,看好公司受益於電信組網結構向智慧化、DC網元化演進,節點下沉所帶來的設備集采量的增加。中長期,看好公司ICT產品線全面鋪開,提供垂直一體化整合的解決方案,提升公司市場競爭力及其盈利能力。

9、通鼎互聯公司作為傳統的通信光纜優秀製造商,基於通信+互聯網雙向發展的機會,通過子公司百卓網路、瑞翼資訊完成通信製造+互聯網雙向佈局,從單一的光纖光纜製造商拓展到包含資訊安全、互聯網流量運營及行銷業務的通信服務商。

傳統主營業務光通信業務:包括光纖光纜和光通信ODN設備。

1)光纖光纜受制於自有光棒擴產進度較慢,光纖產能無法釋放,近幾年進行持續的資本投入,201年光棒技術和良率達到了行業水準,預計明年公司光棒將有較大突破,光纖產能有望迎來大幅釋放。行業供需緊張持續,2018年的光纜行業價格有望迎來繼續上漲,公司明年的光纖光纜業務將迎來量價齊升,盈利將顯著增強,光纖光纜業績有望迎來底部反轉。

2)子公司通鼎寬頻ODN業務有望保持穩定。2017年受價格戰加劇、運營商集採集中影響,利潤較2016年有較大幅度下滑,2018年受“寬頻中國”等政策影響運營商加大固網競爭,紅絲相關業績有望保持穩定。

互聯網業務:

1)公司收購百卓網路2017年3月並表,佈局資訊安全及SDN領域。創始團隊在資訊安全類產品具備差異化競爭優勢,多子領域行業領先。百卓近期中標中國電信上海公司10GEPON閘道招標採購項目,作為第一中標人分配比例為50%,金額1.08億元。展望全年,預計仍有望維持高增長。

2)子公司瑞翼資訊電信運營商共同搭建技術服務平臺,主要開發流量產品,公司15-16年均超額實現業績承諾,分別實現淨利潤0.58億元和0.73億元。2016年受益於流量業務的快速增長,實現收入2.74億元,同比增速接近100%。我們預計在流量高增長的行業背景下,瑞翼資訊的業績2017年有望維持可持續增長。短期看好公司光棒領域突破、光纖產能大幅釋放有望帶來業績底部反轉;中長期看,公司的通信製造+互聯網應用的佈局不斷深化,業績可持續可看更遠

自 2016 年 3 月 7 日之後的一年,中興通訊股價漲幅+3.21%,同期中信通信板塊指數漲幅

+25.52%,萬得全 A 漲幅+20.7%,中興的股價跑輸通信指數,而通信板塊指數跑贏萬得全 A,中長線仍以國產替代的大邏輯成為板塊上漲的主因,因此我們認為本次事件雖然可能形成短暫的承壓,但是預計隨著通信行業的 5G推進以及中國政策應對落地將有望得到緩解。

2. 中美貿易摩擦或是主要原因,迫於美國市場壓力+中國政府應對,具體進展仍存轉機

本次的處罰升級表面上有法可依是前期案件的延續,中興沒有嚴格遵守協議成為處罰事件升級的導火線,但實際上我們認為更多是因為中美貿易摩擦的升級。由於自今年3月22日美國總統簽署的備忘錄及啟動的“301條款”開始,中美貿易摩擦愈演愈烈,因此我們認為本次對中興的處罰升級可能是美國針對中國貿易戰的又一項舉措,中美貿易摩擦升級或是本次事件的核心原因。

隨著事件上升到中美貿易摩擦層面,後續中國政府與美國政府的博弈將成為事件的主要演進方向。從以下幾方面看,中美近期的博弈較多,相互協調可能帶來事件的轉機:

(1)從前期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公佈對華進口商品關稅清單中,並未包含光通信收發模組(即有源光模組85177060)、蜂窩網路手持電話機(海關編號851712)、IP電話(包括SIP電話,85176233)、對講機(85171220)、乙太網交換機(85176232)、路由器(85176236)等通信產品,可以看出有進一步協商的空間;

(2)據新浪科技消息,高通擬向中國政府再次申請對恩智浦半導體(NXP)440億美元的收購批准,可見美國方面也有需求於中國;

(3)美國相應供應商的股價大跌對美國方面形成壓力;

(4)中國商務部應對中興事件的支援聲明發言。

因此,綜合來看,中美近期的博弈較多,相互協調可能帶來事件的轉機。

3. 缺少晶片成為主要桎梏,晶片國產化替代迫切,值得期待

中興通訊作為中國第二,全球第四的通信設備供應商,本身具備足夠的全球產業地位和影響力,在面對中美貿易摩擦下的限制下,相比較美國市場的銷售禁入,晶片、零部件以及作業系統的限制才是要害:

根據中興最新財報,電信設備占營收67.6%,手機、平板等消費者業務占營收32.4%。(1)電信設備部分,如光傳輸的發送器與接收器等,還是以國際大廠作為零件供應主要來源,電設備中的零件亦有不少來自美國的供應商。根據測算,整體來看,外來零件占比達到6成以上,而來自美國供應商的料件至少占了這6成的一半以上。

(2)在手機產品方面,高通目前是中興最大的應用處理器來源之一,占其手機產品約6成,而聯發科則是排名第二,接近3成,而主要記憶體與運存供應商則以韓商三星以及海力士為主。同時手機產品還將面臨來自Google 的安卓系統授權威脅。

我們認為,被人扼住喉嚨的事件頻繁發生,在以下領域的國產替代趨勢未來會有望加強,並且在這些領域的自主實力也有望進一步得到強化。

(1)基站側產品,上游晶片、射頻領域自給率低,未來替代空間大。基站功能主要是實現射頻和基帶信號的接收、發送與處理,目前在功放晶片、降頻/升頻處理器、ADC、混頻器等射頻領域基本依賴進口,國外有TI、ADI、Qorvo等少數供應商,而國內基本只有華為能實現部分自主。這些器件、晶片的技術、工藝壁壘非常高,也是基站設備不可或缺的核心元器件,在海外廠商限制供應的條件下,國內廠商只有通過自主創新完成0到1的突破。國內廠商華為在ASIC、FPGA處理器上具備自主規模商用能力,中興實際上也已有很深的積累,國內一些科研所和院校也都有很大突破,因此我們認為在數文書處理部分,在國內產業一致合力下,未來有望首先突破實現國產替代。但是在類比晶片、器件領域,國外廠商一直實行嚴格的技術封鎖,而且需要長期技術、測試、商用等經驗積累,因此國內廠商實現替代需要較長時間。

(2)傳輸設備:中低端自給率較高,但是高速晶片薄弱。傳輸網設備產品主要有SDH、PTN、IPRAN、WDM、OTN和交換機、路由器,其中核心元器件為晶片和光模組。晶片有處理器控制晶片CPU和網路報文轉發晶片NPU,在CPU這一端國外高通、TI、Intel等廠商供貨較多,而NPU晶片華為、中興基本可實現自主,因此在電信級的處理器上仍需突破,轉發晶片上未來可實現超越。

中國作為全球光通信設備最大的市場,但國內廠商光器件份額不到20%,其瓶頸在於核心光器件,而光器件的核心在於光晶片。在大容量的傳輸系統和高端路由器上面,光器件是成本大頭,而光晶片占器件成本約40%或以上,是利潤的大頭。目前國內廠商,在中低速率的光器件產品可實現自主,但是在高速率晶片(比如25G及以上光晶片,DSP)相對薄弱,高速光晶片多數是由Avago、oclaro、住友、三菱、APTN等國外廠商主導,但華為、光迅也在積極推進25G光晶片的量產商用,對於長距離傳輸需要相干光模組,則需要DSP進行處理,而DSP國內能做的不多,華為做的最好,其次中興,國內廠商未來有望實現趕超。而對於光器件上游的TIA、MCU、隔離器等元件有從意法、博通等廠商採購,但是不會成為阻礙產品的關鍵因素,國內可實現自主並替代。我們認為,在通信上游產業當中,中國光器件領域是與世界水準最接近的技術領域和最有希望實現全面趕超的產業領域。

(3)光纖光纜:已突破壟斷,正實現趕超。我們知道,棒-纖-纜產業鏈的利潤分配占比分別為70%、20%和10%,光棒具有高門檻,技術難度大、擴產週期長、投資規模大等特點,光棒在光纖產業鏈的地位就類似晶片在電子產業鏈的地位。而在這一領域,中國公司通過持續的研發投入,其光纖預製棒經歷了從0到1的突破,並且現在在新工藝光棒技術和設備上持續獲得突破,使得光棒產能不再受限海外供應,同時成本競爭力有望進一步加強,中國光纖市場占比全球60%左右,在技術、工藝和設備獲得突破後,國內廠商有望在新一輪的競爭中實現趕超,拉開與國外對手的差距。我們認為,光纖光纜是通信產業鏈中可完全實現自主的領域,看好未來在全球的崛起。

(4)消費終端:大國重器——消費半導體崛起指日可待。國家成立積體電路大基金,華為不計成本投入海思做晶片,消費電子端的海思麒麟系列晶片已進入全球第一梯隊,紫光股份通過收購展訊、RDA、OmniVision,在不斷收購並大力引進核心技術和人才。雖然海外高通、Intel等公司在消費電子晶片仍處於領先,但是國內不僅僅是有MTK、華為、紫光、中興在晶片設計端在加大力度投入,產業鏈中的設備、矽片製造、封裝、測試等各個環節廠商都在合力開拓晶片的自主之路,未來對海外供應商的依賴度會逐步降低,值得期待。(5)北斗導航進入第三階段的快速發展期。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是中國自主建設、獨立運行的衛星導航系統,在全球範圍內是繼美國的GPS、俄羅斯的GLONASS之後第三個成熟的衛星導航系統。北斗衛星導航系統(BDS)和美國GPS、俄羅斯GLONASS、歐盟GALILEO,是聯合國衛星導航委員會已認定的供應商。根據《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白皮書的三步走戰略規劃:第一步,2000年年底,建成北斗一號系統,向中國提供服務;第二步,2012年年底,建成北斗二號系統,向亞太地區提供服務;第三步,計畫在2020年前後,建成北斗三號全球系統,向全球提供服務。目前順利進入北斗三號發射階段,2018年將是發射頻次空前的一年,同時,我們預計隨著5月1日北斗地圖APP的落地運行,有望進一步推動北斗系統從軍用市場延伸到空間更大的大眾消費市場,產業前景廣闊值得期待。

5. 投資機會分析

在中美貿易摩擦以及美國元器件出口限制的背景下,通信核心技術國產替代,自主崛起產業鏈值得關注,主要包括:1、具有上游元器件能力的廠商——光迅科技、博創科技、天孚通信;2、光模組的國產替代——中際旭創、新易盛;2、具有光棒能力的廠商——亨通光電、中天科技、通鼎互聯、烽火通信;3、北斗自主能力產業鏈——龍頭振芯科技,以及具備系統能力的龍頭海格通信和合眾思壯,此外,還建議關注縱向導航應用的華測導航、星網宇達和華力創通。

重點公司分析:

1、光迅科技公司作為電信光模組龍頭,背靠武郵院的深厚研發實力,在光模組、器件、子系統、消費者光學器件及量子通信皆有不錯的佈局和進展。

公司進入18年具有市場催化及內生增長幾方面因素刺激營收及業績進入快速增長期:

1)作為電信市場光模組龍頭,隨著17年下半年運營商傳輸網建設回暖,100G設備埠集采逐步落地,公司電信市場業務(電信級別光模組和光網路子系統及光器件)有望受益;

2)公司數通業務推出並批量供應主流100G QSFP28模組,並與矽光子領先企業Mellanox合作研發生產100G矽光收發模組,兩條腿走路(傳統分立器件+矽光集成),不錯過任何一條技術發展路線,契合不同互聯網廠商客戶的建設需求;隨著公司100G模組技術路線成熟,良率進一步提升,18年100G數通光模組銷售額及市場份額均有望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3)公司16年完成收購的孫公司ALMAE旗下10G EML 光晶片已通過設備商認證實現自給並批量出貨,提升10G/40G產品線價格競爭力,同時根據研發進度估計預計25G DFB/EML光晶片在18年下半年實現量產,提升100G產品毛利率並卡位元19年5G基站的第一波建設;

4)依託公司在VCSEL光晶片的研發實力進軍手機消費者領域的3D Sensing模組細分市場,同時公司聯手科大國盾設立山東國迅量子芯佈局量子通信上游器件,緊跟全球前沿技術。短期內我們看好公司在傳統電信領域通過垂直一體化運營進一步降低成本並提升份額;中長期看好其在高速光晶片、消費者電子以及量子通信幾個領域加大佈局力度,提升整體業績體量。

2、天孚通信公司為光模組元件,結構件及精密加工廠商,為下游光模組廠商提供一站式服務,包括結構件精密加工生產及器件封裝等。

公司上市後新增OSA、帶隔離器元件、Fiber Lens、MPO、陶瓷插芯(與日本京瓷合作)和鍍膜等6條新產品線,其中帶隔離器組件、Fiber Lens(今年下半年批量階段,18年陸續爬坡,技術非常成熟,更多是轉移做量產)、陶瓷插芯等新產品線通過日本現有成熟技術轉加工,逐步轉移到國內做量產,降低成本提升毛利空間。

目前,公司OSA(17年二期擴產在下半年順利完成,產能預計範圍)和MPO產品已獲得主流廠商認證,開始批量交付,預計良率提升後規模效應將顯現,進一步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公司老產品線IPO募投專案近日公告宣佈完全達產並順利完成當初預測投資回報,主要擴充三個產品線的產能並且在16年已經逐步體現,未來公司在老產品線上的產能預計不會有進一步擴充,而將通過自動化和技術改革提升效率。我們看好公司新產品線量產,尤其是高速OSA元件及帶隔離器元件,MPO/MTP及LENS產品系列在高速資料中心光模組的大規模應用,優化的產品結構將提升公司毛利率。而超大規模IDC市場對高速光模組器件需求持續旺盛,將帶動公司資料中心產品受益。

3、博創科技公司是國內DWDM器件龍頭,是華為等設備商主要供應商之一,2017年上半年運營商在都會區網路/骨幹網投資有所推遲,二季度波分設備採購逐步回暖。FTTH建設持續旺盛,公司PLC分路器產品訂單穩定。三大運營商資本開支均有一定幅度下滑,上半年更多資源投入接入網建設,在都會區網路/骨幹網升級擴容領域投資有所推遲,公司核心的DWDM器件主要應用於城域/骨幹網中,上半年出貨量有所下滑,用於FTTH接入網的PLC分路器產品整體需求平穩。

隨著接入用戶數量持續快速增長,都會區網路/骨幹網流量壓力不斷增加,主要設備商仍維持年初制定的全年產能安排,下半年運營商在波分設備的投入有望逐步回暖。公司高速ROSA產品產能釋放順利,募投專案投資進度已達64.5%,月出貨量達到2萬隻。海外大型資料中心建設對40G、100G光模組需求持續高速增長,公司ROSA產能持續釋放,將對公司業績形成有力支撐。公司持續加大研發投入,維持行業領先的技術優勢,對高附加值的複雜DWDM、MEMS平臺及高速有源器件加大研發力度,將進一步提升公司競爭實力,降低生產成本,提升公司長期增長潛力。運營商都會區網路/骨幹網建設下半年有望回暖,接入網需求持續旺盛,無源器件全年有望重回增長軌跡。有源器件產能快速釋放,100G產品占比持續提升,對公司業績形成有力支撐,長期成長空間巨大。

4、中際旭創(300308.SZ)原公司中際裝備以28億元對價發行2.067億股收購蘇州旭創100%股權,實現業務重大重組,並在三季度完成首次並表,單季度實現營收10.7億元,歸母淨利潤1.2億元,剔除合併報表帶來的資產評估增值攤銷、財務費用以及第一期限制性股票股權激勵所帶來的成本,公司真正淨利潤約1.7億元,綜合淨利率達15.9%。蘇州旭創是我國一線光模組研發、生產廠商,產品線覆蓋10G/25G/40G/100G,且40G/100G高端光模組營收占比達到75%以上,深耕北美數通市場,背靠穀歌、亞馬遜等Web 2.0世界主流客戶,率先實現業內100G產品全線批量出貨。市場方面,公司去年底入圍Facebook資料中心供應商,北美四大雲廠商已得其三(Google,Amazon,Facebook),蘋果和微軟仍然是未來公司攻克的目標市場之一,因此我們預期公司市場份額仍有提升的空間。根據全球幾大網路設備商三季度財報披露的情況,北美互聯網廠商雲計算資料中心架構全面從40G向100G切換,國內以阿裡為首的BAT有望接力100G光模組的生命週期。資料中心市場單模中長距模組設計方案從PSM4和LR4逐步向CWDM4聚攏,而北美互聯網巨頭中,谷歌、臉書均採用CWDM4設計方案,而亞馬遜也逐步在轉向CWDM4,直接利好一向在CWDM4設計方案領域有領先技術和產能儲備的蘇州旭創。Ovum預測未來幾年100G CWDM4出貨量有望在2022年達到600萬隻,而PSM4出貨量逐步下滑。同時由於矽光子模組主流供應商Intel的模組交付能力及良率始終未達到客戶要求,矽光模組短期內搶佔傳統分立器件模組市場的壓力有所減緩,利好旭創。此外,公司整體架構逐步調整到位:光通信業務主體地位確定,傳統業務加以輔助,上市公司主體作為投資平臺,管理層對公司發展目標明確。從光模組的產業結構變化趨勢來看,其全球市場正迎來“從低端走向高端、從美日走向中國”,以及疊加互聯網流量快速發展的歷史機遇。蘇州旭創在研發、工藝、產品反覆運算、團隊、激勵五個維度領先於國內光模組產業,借助上市公司融資平臺,解決近年高速發展資金瓶頸、加快高速光模組產能擴張,把握5G網路升級帶來的高端市場紅利,未來成長確定。

5、新易盛公司作為國內少數具有100G光模組批量交貨能力的廠商,近年來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公司於今年5月在美國註冊成立子公司,緊跟矽谷ICP客戶對資料中心建設路線及海外光模組的前沿研發進度,計畫拓展北美ICP客戶群。公司光模組產品持續向高速率升級,目前40G、100G產品線相對較全,9月份推出200G資料中心光模組,產品覆蓋電信和數通市場多個應用場景。根據公司公告披露,募投專案設備及人員陸續到位。而100G光模組產品需求端旺盛,公司目前產品銷售占比不超過20%,隨著第四季度募投項目新產線達產(其中40G/100G產線7條),預計未來將會迅速占到相當的比例。同時,公司維持其垂直化生產能力,注重面向不同行業的定制化產品的研發生產,提升產品毛利率。短期內,公司專注於光模組設計及封裝,已擁有從光晶片、光器件封裝到光模組製造的一體化生產能力,加快產品設計到量產的進度,快速獲取市場從而提高市場份額。2017年公司100G產品陸續發貨,募投項目四季度達產,提升公司在高速模組這一高利潤領域的份額。行業方面,隨著國內外資料中心資料流程量增長,光模組更新換代需求強烈,5G時代承載網速率從40G向100G甚至更高速率演進,中長期公司產品將獲得更多市場機會。

6、亨通光電公司為光纖光纜的龍頭企業,全球前三,擁有包含“光棒-光纖-光纜-光器件-光網路工程”的完整產業群,目前公司全合成光棒新產線擴產順利,為公司創造更好成本控制潛力。公司以光纖光網、電力電網為雙輪驅動,進一步開拓了海洋工程、大資料、量子通信、矽光模組等新業務,著力智慧社區建設和運營,逐漸實現從製造向平臺運營服務的轉型。公司傳統業務光纖光纜增長迅速,2017上半年光通信業務同比增長近40%。棒預計年內產量達到1800噸左右,18年計畫提升至2500噸左右。同時,公司不斷提升全合成法產能占比,新技術完全採用國產材料,具有明顯成本優勢。隨著公司光棒產能持續釋放、新技術占比不斷提升,預計公司光纖光纜業務盈利能力將持續提升。中移動大規模集采落地,2018年國內旺盛需求基本確定,同比25%以上增長(預計3.8億芯公里),同時19年仍有望持續增長。光棒龍頭佔據高額利潤,傳統主業有望保持迅速增長,不斷擴大龍頭地位。電力電纜主業受益特高壓快速增長及產業集中度提升,未來5年盈利有望達到目前光通信業務的量級。

公司新業務多點開花:

1)海洋工程業務厚積薄發,同時海纜專案獲得重大突破,年內已公告中標規模超過7億元。與同濟大學設立海底觀測網合資公司,轉身海洋工程系統集成商。2016年營收4.1億元,同比增長44.52%,毛利率為37.23%。隨訂單逐步落地,有望成為公司業務新動力。

2)公司在量子通信、大資料、新能源、光模組等領域全面佈局,圍繞通信、線束和資料,向有協同效應的新興產業不斷延伸,新業務未來業績貢獻值得期待。公司甯蘇通滬量子通信幹線以完成驗收。新業務未來發展潛力值得期待。

3)公司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支援沿線國家通信、電力基礎設施建設,過去3年公司國際業務年複合增長率達70%,2016年海外收入19.3億元,同比增長111%,已占公司收入的10%。公司是國內光纖光纜龍頭,受益於全球緊張的供求關係,公司光纖光纜業務持續高速增長。電力、特導及海纜業務受益一帶一路,海外訂單快速增長。隨著公司光棒產能持續釋放、新技術占比不斷提升、新業務業績貢獻逐步釋放,公司業績有望持續高速增長。

7、中天科技公司是國內五大光纖廠商之一,光纖業務和電力電纜業務貢獻了公司約八成的毛利。目前隨43.8億定增落地,公司已形成光通信、電力、新能源和海洋四駕馬車,增長態勢良好。光通信:行業持續高景氣(移動集采1.1億芯公里、電信集采5400萬芯公里,18年需求20%增長基本確定),受限光棒產 能釋放,預計供需緊張將延續到19年上半年,公司2017前三季度光通信板塊光通信收入增速40%左右,光纖預製棒年底產能將達1500噸,明年底將達1800噸。印度工廠12月開工明年產能釋放,巴西工廠產能進一步擴充,“棒纖纜”上下游匹配逐步完成。疊加市場持續供不應求,量價齊升將為公司光通信持續增長提供保障。電力:電力業務收入仍然保持快速增長,中高壓電纜絕對值增長較快,導線業務受鋁價銅價波動影響,成本上升,預計未來鋁價趨穩,毛利有繼續改善空間。未來受益國內特高壓持續建設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電網升級,將迎來市場新機遇。新能源:公司2017前三季度分散式光伏電站業務增幅超過50%,受折舊年限調整影響,明年規模效應將充分展現。儲能電池自二季度產線調整後持續供貨,產能不斷爬升,充實新能源產業鏈。未來,隨光伏並網上規模提高,光伏背板扭虧進入收穫期,鋰電池和儲能電池需求旺盛,預計新能源板塊18年有望迎來全面快速發展。海洋:公司海纜份額國內穩居第一,海洋業務未來有望持續50%以上高增長:公司相繼中標大豐H3#海上風電項目(5.5億元),如東H3#項目(6.5億元),2017年上半年持續中標德國Tennet、阿美室友公司項目海纜項目進軍國際市場,海上風電的單體工程規模越來越大發展趨勢,市場空間在加速釋放,中天作為國內海纜龍頭將顯著受益短期內,光纖需求日益高漲,散纖價格一路走高,各大廠商光棒擴產進度及良率爬升總體低於預期,市場將繼續保持供不應求;公司電力、新能源業務成長健康,海洋業務訂單頻收業績突出。長期看好公司受益於5G前傳中傳回傳對光纖光纜的旺盛需求。

8、烽火通信公司作為全球第五大光通信設備商,產品線齊全,背靠武漢郵電科學院,研發實力強勁,公司在傳輸網設備、光纖光纜領域深耕多年,2017年公司18億定增過會加碼雲計算全面轉型ICT,形成光通信設備、光纖光纜、資料網路三大主營業務。烽火是華為、中興之後國內第三大光設備提供商。據OVUM統計,烽火通信以7%市占率排名全球第五。2017年運營商下調4G資本開支,強化傳輸網投資,中移動2017年傳輸網投資同比上升4.8%。公司本次定增專案融合性高速網路系統設備產業化,總投資5.16億元,包括POTN、IP RAN、10G PON三大類。未來,隨5G大規模商用,傳輸網必先擴容升級,“寬頻中國”接入速率升級,公司傳輸網業務將明顯受益,實現穩定增長。公司與日本藤倉合作生產光棒,2016年光棒產能600噸,受合作方戰略限制,光棒擴產相對謹慎,規劃產能將滿足自給自足(4000萬芯公里),預計新增產能將於2018年年中逐步釋放,隨行業景氣,公司光纖光纜業務將穩定增長。公司光纖光纜業務是合資公司,通過分紅確認投資收益,因此業績確認有滯後,17年報表將體現16年光纖光纜業績的高速增長。此外,公司承接多項特種光纖國家專案,募投資金2.47億元,強化公司特種光纖優勢地位,加快商用化進度,將成為公司業務新亮點。公司通過烽火星空佈局資訊安全業務;楚天雲佈局政務雲業務,入圍中央政府採購協議供貨名單,範圍覆蓋國務院及其直屬和相關單位;在南京建成第一個資料中心:烽火祥雲資料中心;與全球最大伺服器廠商超微公司合資設立烽火超**息,並發佈了FitServer V5 伺服器。公司迅速切入雲計算及安全大資料,促進雲網融合。本次定增雲計算和大資料項目目計畫總投資4.13億元。公司結合自身網路設備的優勢,向ICT 轉型,看好公司未來在網路安全、政務雲、IDC、伺服器等領域的表現。短期內,看好公司受益於電信組網結構向智慧化、DC網元化演進,節點下沉所帶來的設備集采量的增加。中長期,看好公司ICT產品線全面鋪開,提供垂直一體化整合的解決方案,提升公司市場競爭力及其盈利能力。

9、通鼎互聯公司作為傳統的通信光纜優秀製造商,基於通信+互聯網雙向發展的機會,通過子公司百卓網路、瑞翼資訊完成通信製造+互聯網雙向佈局,從單一的光纖光纜製造商拓展到包含資訊安全、互聯網流量運營及行銷業務的通信服務商。

傳統主營業務光通信業務:包括光纖光纜和光通信ODN設備。

1)光纖光纜受制於自有光棒擴產進度較慢,光纖產能無法釋放,近幾年進行持續的資本投入,201年光棒技術和良率達到了行業水準,預計明年公司光棒將有較大突破,光纖產能有望迎來大幅釋放。行業供需緊張持續,2018年的光纜行業價格有望迎來繼續上漲,公司明年的光纖光纜業務將迎來量價齊升,盈利將顯著增強,光纖光纜業績有望迎來底部反轉。

2)子公司通鼎寬頻ODN業務有望保持穩定。2017年受價格戰加劇、運營商集採集中影響,利潤較2016年有較大幅度下滑,2018年受“寬頻中國”等政策影響運營商加大固網競爭,紅絲相關業績有望保持穩定。

互聯網業務:

1)公司收購百卓網路2017年3月並表,佈局資訊安全及SDN領域。創始團隊在資訊安全類產品具備差異化競爭優勢,多子領域行業領先。百卓近期中標中國電信上海公司10GEPON閘道招標採購項目,作為第一中標人分配比例為50%,金額1.08億元。展望全年,預計仍有望維持高增長。

2)子公司瑞翼資訊電信運營商共同搭建技術服務平臺,主要開發流量產品,公司15-16年均超額實現業績承諾,分別實現淨利潤0.58億元和0.73億元。2016年受益於流量業務的快速增長,實現收入2.74億元,同比增速接近100%。我們預計在流量高增長的行業背景下,瑞翼資訊的業績2017年有望維持可持續增長。短期看好公司光棒領域突破、光纖產能大幅釋放有望帶來業績底部反轉;中長期看,公司的通信製造+互聯網應用的佈局不斷深化,業績可持續可看更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