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河南這座千年古城竟然有14個名字 你知道幾個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 有著“上下五千年”的悠久歷史, 從古至今, 絢爛多彩的中華文化源遠流長, 留下了不少千年古城, 在歷經滄桑後, 它們依然綻放著自己獨特的魅力。

這座位于黃河南岸, 地處河南省中東部的歷史古城, 有著兩千七百多年的歷史, 是中國八大古都之一, 是首批中國歷史文化名城, 它就是開封, 朝代的更迭歷史的變換賦予了開封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澱, 還給予了開封很多稱謂和雅號。

據說, 這座千年古城開封竟然有14個名字。

老丘

在今河南省開封市祥符區東約45裡黃河大堤南岸的國都裡村附近 , 稱“老丘”, 為夏朝中後期都城。

儀邑

儀邑是現在開封城區位置上最早出現的名字, 春秋時期為衛國南部邊境上的一座小城市。

大樑

西元前361年, 戰國時期的魏惠王遷都大樑, 這是開封有明確歷史記載的第一次建都, 當時中國最大都市之一。

魏國在大樑建都, 曆六世136年。 在這136年裡, 曾發生了孟子游梁、竊符救趙, 以及孫臏、龐涓等諸多故事, 也給開封遺留下不少古跡, 不愧被人稱為開封古城第一都。

夷門

夷門, 典故名, 典出《史記》卷七十七〈魏公子列傳〉。 夷門是戰國魏都城的東門, 後泛指城門, 亦成為大樑 ( 開封 )的別稱。

啟封

西元前8世紀, 春秋時期的鄭莊公在今開封城南朱仙鎮附近修築儲糧倉城, 取“啟拓封疆”之意, 定名啟封。

浚儀

念為jùn yi, 是古縣名, 治所在今河南開封市。 秦統一六國後, 實行郡縣制, 開封作為敗亡國的國都被降為浚儀縣, 屬三川郡。 “浚儀”作為開封的名稱, 一直沿用了八百年左右。 現在的開封是在浚儀城基礎上發展過來的。

開封

西漢, 為避景帝劉啟之諱“以開代啟”, 改名“開封”, 仍是“啟拓封疆”之意。

梁州

西元534年東魏孝靜帝時, 設立梁州轄陳留、開封、陽夏三郡。

汴州

讀作bianzhou, 北周武帝建德五年, 改梁州為汴州, 這是開封稱汴之始, 由縣治改為州治, 失落了數百年的開封重又慢慢的恢復了元氣, 開封也成為北魏對南部各朝作戰的水運線上的八個重要倉庫之一。

陳留郡

進入唐代後, 因為運河的開鑿, 開封水陸交通都很方便, 逐漸變成了大都市。 唐玄宗天寶元年(742年), 汴州被改為陳留郡。

“東都”、“東京”

五代及北宋時期, 後樑、後晉、後漢、後周, 北宋先後定都於開封, 稱之為“東都”或“東京”。

汴京

靖康二年(1127年)金國滅北宋後, 金人稱開封為“汴京”。

汴梁

汴梁這個名稱始於元代。 元軍佔領開封後, 設立了河南江北中書省, 省治開封, 世祖又設了汴梁路, 從此汴和梁也開始作為開封的名稱。

開封自古便是兵家必爭之地, 經常受到戰亂, 政權也經常更迭。 歷經滄桑和朝代的更迭,開封依然有著它獨特的魅力,開封有眾多的文物古跡、包括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13處,省級38處,市級26處,縣級136處。聞名遐邇的鐵塔、相國寺、包公祠、延慶觀、禹王台、繁塔等,具有較高的歷史文化價值。

歷經滄桑和朝代的更迭,開封依然有著它獨特的魅力,開封有眾多的文物古跡、包括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13處,省級38處,市級26處,縣級136處。聞名遐邇的鐵塔、相國寺、包公祠、延慶觀、禹王台、繁塔等,具有較高的歷史文化價值。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