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重磅!四川省楊慎研究會在新都區成立

“滾滾長江東逝水, 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 青山依舊在, 幾度夕陽紅。

白髮漁樵江渚上, 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談中。 ”

相信新都的小夥伴, 都知道這首《臨江仙》。 這不僅是《三國演義》的開篇詞, 還成為同名電視劇主題曲的詞。

這首詞大氣磅礴, 被古今傳頌, 它是由咱們新都的大名人楊慎所寫。 楊升庵(楊慎)雖被貶雲南蟄居三十餘載, 卻致世經學, 甚至成就中國文化南移的局面, 也成就了他成為大明第一學者的殊榮。

新都的“西蜀第一湖”升庵桂湖是楊慎的家;新都現在到處種桂花,

也是因為他喜歡種桂花;新都的“學士堰”“娃娃堰”等地名, 也都與他有關係……

4月18日上午, 四川省楊慎研究會第一次會員大會召開, 宣佈四川省楊慎研究會在成都市新都區成立。 在此前四川省啟動的歷史名人文化傳承創新工程中, 楊慎位元列首批四川十大歷史名人。

四川省楊慎研究會

四川省楊慎研究會是由專家學者和從事楊慎文化研究的工作者所組成的非營利性群眾學術組織。

主要任務

開展楊慎研究工作以及協助舉辦楊慎學術研究和編輯出版活動, 對於推進四川歷史名人文化傳承創新工程、加強天府文化建設、提高新都文化軟實力具有重要的意義。

四川省委宣傳部副部長陳華, 四川省人民政府參事室(文史研究館)黨組書記、參事室主任蔡競, 四川省社科聯黨組書記姜怡, 成都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母濤, 新都區政協主席方正行, 新都區委常委、宣傳部長鄭自強, 新都區人大副主任胡元義, 新都區人民政府副區長張文豪, 新都區政協副主席鄧學能, 以及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四川省民政廳、四川省社科聯、成都市委宣傳部相關處室領導, 新都區升庵文化研究傳承領導小組成員單位的負責同志參加成立大會。

四川省楊慎研究會第一次會員代表大會通過了《四川省楊慎研究會章程》,

首屆理事會由24名理事組成。 推選倪宗新為會長(倪宗新, 四川省楊慎研究中心副主任、省文史館特約館員), 王炎、舒大剛、譚平、朱力為副會長, 朱力為秘書長。 56名會員中涵蓋了哲學、文學、歷史、經濟、管理、教育、新聞、書法、美術、歷史等領域。

會長倪宗新表示, 將充分發揮研究會的平臺作用, 系統挖掘楊慎的思想內涵、生平著述、人生歷程和家風家規等, 提煉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當代價值, 為全國和世界各地喜愛楊慎的人士搭建溝通交流的平臺和共同的精神家園, 為傳承巴蜀文明, 發展天府文化, 建設世界文化名城貢獻力量。

新都是一座擁有2800多年歷史的文化古城, 與成都、廣都並稱為古蜀國三都。 在歷史的歲月長河中, 有楊升庵、費密、吳虞、梅摯、艾蕪等文化名人, 其中最為璀璨奪目的就是明代四川唯一狀元、百科全書式的文化名人——楊升庵。

楊慎(1488-1559),字用修,號升庵,新都人,明代著名學者、文學家、經學家、思想家、書法家,其記誦之博,著作之富,古今罕匹。作為一代學術巨擘、蜀學翹楚,楊慎在儒學、史學、哲學、政治學、考據學、音韻學、書學等諸多領域,成就斐然,開風氣之先,對中國古代社會、中華文化、巴蜀文明產生了重要影響。

2018年,時值楊慎誕辰530周年,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全面繼承發揚楊慎治學精神,凝聚巴蜀文化學術內涵,深入貫徹落實四川省歷史名人工程戰略部署,全面提升新都區的文化核心競爭力,在此背景下成立四川省楊慎研究會,凝聚了楊慎研究者和文化界人士的力量,為傳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提供了堅實的平臺。

為推進升庵文化的深度研究與傳承工作,新都區大力實施文化根脈浸潤工程。

以升庵文化“三中心一工程” (打造升庵文化研究中心、升庵文化體驗中心、升庵文化傳承中心,實施楊升庵歷史名人文化傳承創新工程)為主線,以修復一處文化古跡(楊氏宗祠),創建一個升庵文化傳習基地,策劃一組文化品牌活動,創作一批文藝精品力作,打造一條主題旅遊線路,提檔一處國家廉政文化教育基地為抓手,促進升庵文化研究傳承工程繁榮發展。

楊慎(1488-1559),字用修,號升庵,新都人,明代著名學者、文學家、經學家、思想家、書法家,其記誦之博,著作之富,古今罕匹。作為一代學術巨擘、蜀學翹楚,楊慎在儒學、史學、哲學、政治學、考據學、音韻學、書學等諸多領域,成就斐然,開風氣之先,對中國古代社會、中華文化、巴蜀文明產生了重要影響。

2018年,時值楊慎誕辰530周年,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全面繼承發揚楊慎治學精神,凝聚巴蜀文化學術內涵,深入貫徹落實四川省歷史名人工程戰略部署,全面提升新都區的文化核心競爭力,在此背景下成立四川省楊慎研究會,凝聚了楊慎研究者和文化界人士的力量,為傳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提供了堅實的平臺。

為推進升庵文化的深度研究與傳承工作,新都區大力實施文化根脈浸潤工程。

以升庵文化“三中心一工程” (打造升庵文化研究中心、升庵文化體驗中心、升庵文化傳承中心,實施楊升庵歷史名人文化傳承創新工程)為主線,以修復一處文化古跡(楊氏宗祠),創建一個升庵文化傳習基地,策劃一組文化品牌活動,創作一批文藝精品力作,打造一條主題旅遊線路,提檔一處國家廉政文化教育基地為抓手,促進升庵文化研究傳承工程繁榮發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