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李嘉誠為何選擇李澤钜,作為商業帝國的主要繼承人?

文/華商韜略

今年3月, 李嘉誠正式宣佈將於5月份的股東會後退休, 轉任公司資深顧問, 長子李澤钜將接任長和系主席。

在此之前, 作為李家大少的李澤钜長期守在“長江帝國”、隱身在父親身後, 很少出現在公眾話題中, 以致很多人對其印象十分模糊......

而此次, 李澤钜直接以“准接班人”身份亮相, 更讓不少人疑惑:李嘉誠為什麼選擇了如此“默默無聞”的他?

【更適合守業的人】

古言道創業難, 守業更難, 何況如今的長和商業帝國早已過了大規模開疆擴土的創業期, 在守業的簡短, 相比於特立獨行、被媒體稱作“小超人”的弟弟李澤楷, 沉穩理性的李澤钜顯然更適合。

早在1979年, 李嘉誠就明瞭這一點。 彼時, 已經將事業版圖拓展到多個領域的李嘉誠, 對集團未來發展產生了憂慮和困惑。 為此他想邀請英國經濟管理專家麥理思出任長實集團總裁, 不料對方一口回絕。

雖然拒絕了這個職位邀請, 但麥理思一番話卻點醒了李嘉誠一個疑惑, 他直言不諱告訴李嘉誠, 在創業時代, 李嘉誠是一位傑出的企業家, 但當他以資本為紐帶擁有了這些企業, 就已經成為一個資本家。 而資本家需要掌握的是公司治理, 不是之前的管理。 所以長實需要職業化董事比職業經理人更加迫切, 決策專業化比執行專業化更重要。

正因如此, 李嘉誠選擇成熟沉穩、職業理性的李澤钜守業, 而不是叛逆張揚、個人色彩濃厚的李澤楷來接班。 此後, 這位大拿被李嘉誠力邀進長實的董事會, 並成為了李澤钜的“太傅”。

【精心培養的長子】

除了性格的優勢, 李澤钜身為長子的身份, 或許也是被選為接班人的原因之一。

眾所周知, 李嘉誠的家鄉潮汕, 對於傳宗接代有著近乎於宗教信仰般的執著。 長子作為家族的第一繼承人, 從出生的那刻起, 就註定將來要擔當起一家之主的責任。

李嘉誠對這個長子也是從一開始就寄予厚望。 曾有人表示, 李澤钜的履歷、名譽與聲望皆源于父親的精心培養和規劃,

“我從他小時候起便以身作則, 教導他如何成為一個領袖。 ”

而李澤钜也一直有身為長子的覺悟, 比如他從沒有像弟弟那樣反抗過, 對父親嚴苛的教導也甘之如飴, 按部就班地成長。

李澤钜從8歲就開始在集團會議室旁聽, 讀中學時被父親安排到美國讀書。 當時父親給的錢只能滿足日常開銷, 於是他選擇假期在麥當勞打工。 這段辛苦的兼職經歷, 讓這位世界級富豪的公子深切體會到父親過去在茶樓做跑堂的艱辛。

考入斯坦福大學後, 李澤钜依舊遵照父親的意願, 選擇了土木工程系, 後來又讀了結構工程碩士學位, 與家族的發展方向保持一致。 而與他同在斯坦福讀書的弟弟李澤楷,

則按照自己喜好, 讀了電腦工程。

畢業後, 李澤钜加入長江實業, 再次按父親的安排入了加拿大籍。 他的這一身份, 是李嘉誠後來得以收購加拿大赫斯基石油公司52%股權的關鍵。 因為按照加拿大的法律規定, 外國人不能收購“經營健全”的能源公司。

此次被李嘉誠稱作“一生中最偉大的投資之一”的生意, 被記在了初出茅廬的李澤钜的功勞簿上。 而李澤钜也因此被商界名流所認識。

【低調的實力派】

從1985年進入長實,李澤钜與父親李嘉誠並肩作戰長達33年,但此前,在父親的光芒之下,人們很少注意到這位李家大少的優秀。

據說,剛進入長即時,就有董事提議讓李澤钜直接進入董事局,遭到李嘉誠反對。但很快李澤钜就挖掘到一個大放異彩的機會,證明了自己的實力。

這塊試金石是加拿大世界博覽會舊址的龐大開發項目——萬博豪園,它相當於香港整個灣仔區外加銅鑼灣,是加拿大有史以來最龐大的建設計畫。

李澤钜一早就看出了這塊靠海的狹長地皮的商機,極力向父親推薦。李澤钜的判斷得到了李嘉誠認可,他拉來李兆基、鄭裕彤加盟,並與加拿大商業銀行旗下的太平協和公司共同開發,李澤钜負責實施操作。

此後因當地居民排外的問題,專案曾被禁止在香港發行,為此李澤钜幾番周旋,說服省政府,並兩年間出席了200多次公聽會,爭取民心......終於1990年,萬博豪園在香港和溫哥華兩地同時發售,兩小時內一棟大樓銷售一空。

經此一役後,25歲的李澤钜帶著絕對的能力和成績進入董事局,踏進長江帝國的核心圈,此後,經他手的大動作更是頻頻出現。

1996年,李澤钜負責分拆長江基建上市,獲得超額認購25倍的功績,使家族資產增加千億港元。此後,他帶領長江基建不斷地向海外公共基礎設施業務拓展,近20年內斥資數千億港元收購了11個基建專案,其中包括利用歐債危機抄底歐洲。

2000年,李澤钜還創造的另一個奇跡:僅用兩個半月時間便將Tom從無到有運作上市,獲得高達200倍的超額認購,刷新了香港上市公司的招股成績。

2003年,李澤钜以私人名義投資38億港元,取得加拿大航空公司31%的股權,帶領李家涉足航空業。

也是在這一年,這位一直很低調的李家大少被《時代》週刊評為“全球最具影響力企業家”之一。

——END——

圖片均來自網路

歡迎關注【華商韜略】,識風雲人物,讀韜略傳奇。

版權所有,禁止私自轉載!

【低調的實力派】

從1985年進入長實,李澤钜與父親李嘉誠並肩作戰長達33年,但此前,在父親的光芒之下,人們很少注意到這位李家大少的優秀。

據說,剛進入長即時,就有董事提議讓李澤钜直接進入董事局,遭到李嘉誠反對。但很快李澤钜就挖掘到一個大放異彩的機會,證明了自己的實力。

這塊試金石是加拿大世界博覽會舊址的龐大開發項目——萬博豪園,它相當於香港整個灣仔區外加銅鑼灣,是加拿大有史以來最龐大的建設計畫。

李澤钜一早就看出了這塊靠海的狹長地皮的商機,極力向父親推薦。李澤钜的判斷得到了李嘉誠認可,他拉來李兆基、鄭裕彤加盟,並與加拿大商業銀行旗下的太平協和公司共同開發,李澤钜負責實施操作。

此後因當地居民排外的問題,專案曾被禁止在香港發行,為此李澤钜幾番周旋,說服省政府,並兩年間出席了200多次公聽會,爭取民心......終於1990年,萬博豪園在香港和溫哥華兩地同時發售,兩小時內一棟大樓銷售一空。

經此一役後,25歲的李澤钜帶著絕對的能力和成績進入董事局,踏進長江帝國的核心圈,此後,經他手的大動作更是頻頻出現。

1996年,李澤钜負責分拆長江基建上市,獲得超額認購25倍的功績,使家族資產增加千億港元。此後,他帶領長江基建不斷地向海外公共基礎設施業務拓展,近20年內斥資數千億港元收購了11個基建專案,其中包括利用歐債危機抄底歐洲。

2000年,李澤钜還創造的另一個奇跡:僅用兩個半月時間便將Tom從無到有運作上市,獲得高達200倍的超額認購,刷新了香港上市公司的招股成績。

2003年,李澤钜以私人名義投資38億港元,取得加拿大航空公司31%的股權,帶領李家涉足航空業。

也是在這一年,這位一直很低調的李家大少被《時代》週刊評為“全球最具影響力企業家”之一。

——END——

圖片均來自網路

歡迎關注【華商韜略】,識風雲人物,讀韜略傳奇。

版權所有,禁止私自轉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