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我在微頭條看文物故事,分分鐘漲知識

——微頭條之星(第6期)

提到“文物”這個詞, 相信不少人的第一反應跟小編一樣, 認為文物是具有“距離感”“神秘感”以及基本“看不懂”的存在。 其實, 每一件文物背後都透露著過去歲月裡的歷史文化積澱與祖輩的生活智慧。

隨著2016年《我在故宮修文物》系列紀錄片的熱播, 文物及文物背後的故事被更多人知曉關注, 文物與現代人之間的距離也得以拉近。

除了觀看與文物相關的紀錄片或者歷史古裝劇, 我們還有什麼管道可以比較輕鬆地瞭解文物知識呢?小編今天要給大家安利福建省文物局的官方頭條號“福建文物”,

“福建文物”通過發佈微頭條, 以簡短文字配合圖片的方式給大家講訴文物背後的歷史, 讓讀者可以非常愉悅輕鬆的漲知識!

4月2日, “福建文物”發佈鎖陽城遺址相關微頭條資訊, 獲得9萬閱讀和111個贊。 說到這座遺址, 或許許多人並不知悉。 鎖陽城遺址地處中國西北戈壁荒灘上,

作為一座土夯漢唐古城, 它已走過千年, 最終以現在的面貌展示在人們眼前, 並於2014年6月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除了古城, 古裝也常被人們所關注。 我們通常會在歷史古裝劇中看到形色各異的服飾裝扮:有時寬袖長袍, 有時束腰緊身;或是華麗精美, 亦或簡單樸素。 那古代人的禮服究竟長什麼樣?在1975年, 一件南宋皇室宗族貴婦的廣袖袍出土于福州市浮倉山, 廣袖袍是一種禮服, “福建文物”為它發佈了一條微頭條, 向網友介紹了它的詳細資訊。 該條微頭條獲得6.3萬的閱讀和43個贊。

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孕育了它獨特的燦爛文化, 在浩瀚的歷史長河中, 朝代迭換、民族大融合,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 古人已去, 卻給後人留下了寶貴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 古跡、遺址以及文物, 通過它們, 我們得以還原千年前的社會面貌, 追尋歷史的真相。

微頭條中的#透過文物講歷史#這一話題, 便是通過文物這一“凝固的歷史”來給大家講述歷史的故事。

“福建文物”積極參與該話題, 通過微頭條發佈了多個文物背後的故事, 並得到了較高的閱讀量和點贊量, 讓文物知識得到了有效傳播。 比如下面這條關於古代婚床“拔步床”的微頭條, 獲得了14.1萬的閱讀和76個贊。

除了古城、古裝、以及古代習俗, “福建文物”還積極參與#博物館裡的生僻字#等微頭條話題討論,

通過發佈微頭條來介紹古字資訊, 內容多樣且具有趣味性。 通過微頭條, “福建文物”讓博物館中的歷史文化資訊得到了較好的傳播, 為文化類政務頭條號提供了一個參考。

—[ THE END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