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本次央行的定向降准政策將會帶來哪些影響?

首先我們想說的是, 這次降准對中長期的股市影響並不大。

說有利於風險情緒修復的, 是沒搞清楚目前股市的主線邏輯。

高頻資料顯示經濟增長動力減弱, 疊加不斷升級的貿易摩擦, 這才是讓投資者風險偏好降低, 股市跌跌不休的根本原因。 佐證就是業績公佈出來十分優秀的公司依然會遭遇“見光死”, 市場目前處於殺估值階段。

在這種情形下, 單憑邊際放鬆的流動性利好很難扭轉投資者情緒。

還有新聞在分析歷次降准後股市的走勢, 這更是統計學上的data mining。

某個事件後的股市走勢會受所在週期的影響,

機械的去拿歷史上貨幣寬鬆時期的降准後股市表現來套目前的情況並不合適。

那麼問題來了, 這次降准會不會是一個貨幣寬鬆週期的起點呢?

大概率不會, 因為外部和內部的形勢都不允許。

全球經濟擴張加速, 歐美各國紛紛進入加息週期, 這時候要是中國開始逆勢寬鬆, 最可能的結果就是吹起更大的資產泡沫, 這絕不是這屆政府現在想看到的, 而另一個可能的結果就是惡性通脹——貿易摩擦本來就會加大通脹壓力, 這時候最不需要的就是火上澆油。

所以有些賣方認為可能會出現“加息+降准”的組合, 倒也不是不可能。

那這次降准到底是為了什麼呢?

雖然很多人說央媽是“嘴上說不要, 身體很誠實”, 但其實在央行官網的“溝通交流”欄目很明確的講了這次降准的目的——對沖。

具體來看, 我們認為有三大對沖需求。

第一, “資管新規”需要對沖。 最近年報季, 去看銀行的年報, 會發現銀行, 特別是中小銀行的攬儲壓力特別大。 從負債端來看, 去年中小銀行的存款增長率遠低於國有大行, 而同業負債直接轉為負增長。

前幾年中小銀行依靠同業業務還能續命, 但加強監管之後, 只能眼看著資金鏈繃的越來越緊。 這樣一來, 現有的企業貸款續貸都成了問題, 還談什麼支援小微企業發展呢?

所以這次降准最重要的目的是向這些小銀行定向釋放流動性, 央媽在溝通交流裡說的第一段話就是:

“此次對部分金融機構降准以及置換中期借貸便利(MLF)的操作, 主要涉及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非縣域農村商業銀行、外資銀行, 這幾類銀行目前存款準備金率的基準檔次為相對較高的17%或15%, 借用MLF的機構也都在這幾類銀行之中。 其他存款準備金率已經處在較低水準的金融機構不在此次操作範圍……以2018年一季度末資料估算,
操作當日償還MLF約9000億元, 同時釋放增量資金約4000億元, 大部分增量資金釋放給了城商行和非縣域農商行。 ”

對沖這些中小銀行的攬儲壓力和同業續作壓力, 這是降准的第一目的。

第二, 金融市場改革和對外開放的影響需要對沖。 博鼇論壇之後, 金融改革和開放的進程都有所加速。 根據證券時報報導, 4 月12 日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機構成員召開會議, 討論關於放開商業銀行存款利率自律上限的事宜(目前國有銀行上限為1.3 倍, 股份制銀行上限為1.5 倍)。

目前存款利率和貨幣市場利率spread非常明顯(說人話就是大家都去買年化4.x的貨幣基金了, 誰會去銀行存1.x的一年期定存呢?),

一旦放開存款利率上限, 大概率是存款利率向貨幣市場利率靠攏。 這樣一來, 銀行的資金成本又會提升, 顯然不利於實體經濟的融資。 所以降准是想引導貨幣市場利率向下走一些, 這樣放開存款利率上限後的壓力就會小一些。

而對於開放來說, 目前中國央行規定的存款準備金率在全球是最高的, 美國雖然存款準備金率也比較高, 但主要是超額存款準備金率——也就是銀行自願放在美聯儲那裡的錢, 而中國主要是法定存款準備金——是銀行必須放在央媽這裡的錢, 一個自願一個必須, 這裡的差異很大。 如果按照博鼇論壇上監管層宣佈的對外開放既定進程, 之後外資銀行的業務範圍會大大增加。 因此現在也需要給中國的銀行再松鬆綁, 才能讓兩者更公平的競爭。

第三,對沖貿易戰的影響。現在雖然還是“戰備”階段,但作為監管層必須未雨綢繆。如果由於貿易戰導致市場風險偏好持續走低,股市和債市再次失去融資和造血功能,那麼至少銀行體系必須要能頂上來,繼續發揮支撐起實體經濟的重要任務。所以央行強調的是:

“人民銀行將要求相關金融機構把新增資金主要用於小微企業貸款投放,並適當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成本,改善對小微企業的金融服務,上述要求將納入宏觀審慎評估(MPA)考核。”

最後一個問題,既然主要是為了對沖,那對資產價格還會有什麼影響呢?

目前能看得清的,就是降准對國內的債券市場應該是利好。畢竟如果央行要引導的是資金市場利率下行,那對於熊了兩年的債市來說,就是久旱逢甘霖。

此外,近期一些高頻的經濟資料顯示國內增長動力已經在下行,如果疊加央行在流動性上的邊際寬鬆,相信會讓債券市場有一個喘息的機會。

至於股市,還是讓我們一起來期望貿易摩擦最終得到妥善的解決吧。

才能讓兩者更公平的競爭。

第三,對沖貿易戰的影響。現在雖然還是“戰備”階段,但作為監管層必須未雨綢繆。如果由於貿易戰導致市場風險偏好持續走低,股市和債市再次失去融資和造血功能,那麼至少銀行體系必須要能頂上來,繼續發揮支撐起實體經濟的重要任務。所以央行強調的是:

“人民銀行將要求相關金融機構把新增資金主要用於小微企業貸款投放,並適當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成本,改善對小微企業的金融服務,上述要求將納入宏觀審慎評估(MPA)考核。”

最後一個問題,既然主要是為了對沖,那對資產價格還會有什麼影響呢?

目前能看得清的,就是降准對國內的債券市場應該是利好。畢竟如果央行要引導的是資金市場利率下行,那對於熊了兩年的債市來說,就是久旱逢甘霖。

此外,近期一些高頻的經濟資料顯示國內增長動力已經在下行,如果疊加央行在流動性上的邊際寬鬆,相信會讓債券市場有一個喘息的機會。

至於股市,還是讓我們一起來期望貿易摩擦最終得到妥善的解決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