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正文

索尼千元耳機新王誕生 器樂女聲有毒!MDR

MDR-1A限量版包裝盒一角

2016年冬, 索尼推出全球1萬套的MDR-1A限量版, 行貨價格1499元, 比普通版MDR-1A貴了也就一百左右的樣子。 與1A相比, 1A限量版比1A(黑色版)在細節上更講究了一些,

比如頭梁、耳墊、耳罩外殼這些都有改動, 看著更酷, 更尊貴, 但在音質方面, 同1A基本完全一樣。

在1000元出頭的頭戴耳機市場上, 1A和1A限量版因性價比非常出眾, 銷量也是巨大的, 具體品質怎樣, 不再展開說了。

步入2018年, 在全球無線藍牙耳機井噴的大背景下, 索尼不忘廣大發燒友的期盼, 毅然決定推出比1A/1A限量版明顯高階的有線HIFI頭戴耳機MDR-1AM2, 官方售價1899元, 比1A和1A限量版貴了好幾百。 它到底有哪些改進, 或是說變化呢?下面我們來看看:

先看下性能參數(資料來源自索尼官網)

MDR-1A(參數同限量版):最大輸入功率1500mW, 阻抗:24Ω@1kHz, 靈敏度:105dB/mW, 頻寬:3-100000Hz, 重量:225g(不含線)

MDR-1AM2:最大輸入功率1500mW , 阻抗:16Ω@1kHz , 靈敏度:98 dB/mW, 頻寬:3-100000Hz, 重量:187g(不含線)

對比可見, 新品1AM2在阻抗, 靈敏度和重量方面的數值都是下降的。

整體顯得更易推更輕便。 只是靈敏度數值的下降, 有些沒想到, 起初以為1AM2會顯得響度更低, 可實際對比(ZX300A)為前端時, 卻發現新舊兩代型號在同樣音量下聲壓感受還是很接近, 以音量“滿足感”來看, 新型號依舊令人滿意。 我手邊的不少音訊設備, 驅動1AM2都很合適。

觀察索尼官方給出的1A和1AM2的內部結構爆炸視圖, 直觀上看只有耳罩內側的保護器(殼)形狀不同, 1A是普通的放射狀格柵, 1AM2則是和索尼旗艦款MDR-Z1R相同的“斐波那契圖案”格柵。 實際上, 新品在耳罩內部還是優化的挺多的, 像是振膜形狀和某些部位的結構都有精密調整。

左:1AM2,右:1A限量版

輪廓的大線條, 兩者粗看是一致的。

PS:1AM2也有黑色款。 按說對比的話, 都是同色系可能更好一些。

左1A限量版, 右1AM2

1A限量版

1AM2

稍微近距離一看, 其實就能發現兩者的區別了, 最明顯的一處改動, 在於去掉了初代型號伸縮軸底部的一個固定裝置, 該裝置上的型號名標識因此上移到了頭梁末端, 如下

MDR-1AM2的頭梁末端

兩者堆疊,都將伸縮軸拉抻到最大

伸縮軸側面對比

因頭梁側面少了這個模組,視覺上倒顯得更簡約了,這部分做“減法”的同時,伸縮軸的厚度卻做了“加法”,從上圖也是可以看出來的。

左1AM2,右1A限量版

側面

話說1A限量版伸縮軸用的拉絲金屬還是很騷氣的。新品這個部分倒顯得內斂很多。

索尼這幾年一直在追求“壓縮”、“負空間”設計理念,如此得以降低成本,同時還能把更多的精力用在聲音上,于消費者,于企業而言都是“正道”。不過,說真的,第一眼看到1AM2,我感覺它是有些“光禿禿”的,而早前的型號倒是顯得更“完整”,如上圖。但不論怎樣,新舊兩款型號都挺美型。

1AM2的耳墊

1A限量版耳墊

1AM2耳墊的材質也和1A/1A限量版不同,1AM2是新開發的低彈性聚氨基甲酸酯泡沫耳墊,手感略乾燥,壓下去回彈速度緩慢,貼合皮膚時,不會有太過綿密引發的悶堵感,官方描述為“吸濕散熱的合成皮革”,佩戴體驗,個人認為仍舊是極其舒適的,且耳機整體重量比1A更輕的緣故,使得小編這種“眼鏡黨”也能佩戴數個小時而無明顯壓力感。而“散熱”效果的提升,更是明顯比1A/1A限量版更好的地方。另外,或許是為了視覺上更自然更簡練,1AM2的耳墊做出了類似一體成型的效果,即正面(如上兩張圖的角度)看去,外側邊沿沒有車線,因此顯得很圓滑飽滿,對比之下,舊版型號這一圈車線,視覺上倒顯得累贅了,且在於皮膚的接觸時,這一圈線可能還會引起某些摩擦不適。

事實上,1A限量版的耳墊在舒適度上也是極佳的,觸感非常厚實,戴上它,兩個耳朵就像是倚在了皮沙發上,觸感綿密有濕潤感,密封性和1AM2基本相當。可惜戴久了,耳朵附近就會出汗。而新品1AM2的的耳墊厚度變小,觸感雖說不再有“皮沙發”的瞬間高舒適性,但卻可以佩戴數小時以上,可謂是明顯進步。

另外,如果非要在春夏季選一款較高級的頭戴耳機做日常主力聽音設備,那MDR-1AM2也是我個人認為非常值得推薦的那個。

PS:25°室溫,戴眼鏡,3小時左右的佩戴時長,全程基本保持了高度的輕鬆和舒適性。

支架一側,接耳機線的那個彎曲部位也是不同的,1A限量版是先扁平再圓管狀,新品是完全管狀

耳罩外殼磨砂黑(中間一圈銀色反光環作為裝飾)耳罩外殼與1AM2黑款幾乎一樣,但不同於1A紅環裝飾

1A限量版耳罩外殼外側一周沒有皮革包覆

耳罩外殼磨砂銀(中間一圈銀色反光環作為裝飾)

1AM2耳罩外殼邊緣有皮革包覆。

1A限量版和1A一樣的是都有兩條音訊線,分別是普通1.2米音訊線和帶單鍵線控的1.2米音訊線,兩類線都是有豎紋防纏繞的紋理,且插頭手柄處也都有豎紋紋理設計;1AM2的包裝盒裡也有兩條音訊線,其中一條(如上圖)1.2米普通3.5mm音訊線,從線身到插柄都是無紋理的光滑表面,另一條Φ4.4平衡線纜,和1A/1A限量版的線一樣從線身到插柄都有細膩的凹槽紋理。當然,Φ4.4平衡線纜,也是1AM2的主要賣點之一!

此外,線材方面,新舊兩代型號都配備的OFC鍍銀,地線分離式耳機線(減少信號傳輸損耗和聲音衰退,可傳遞流暢的高頻信號。提供左右聲道聲音,帶來強大聲場和緊實低音。)

頭梁內側:1A限量版摸著有濕潤感,1AM2觸感偏乾燥。厚度軟度接近,都很舒服

頭梁的寬度,1AM2比1A/1A限量版要窄3mm左右,與耳墊厚度一樣都有幾毫米的降低,加之前文所說的側面一個模組的消失,讓1AM2在佩戴觀感上更顯輕盈,這麼設計最大的好處就是你戴著它出門,不會有人那麼訝異的“瞅你”,而先前的1A就顯得視覺上相對“笨重”了些,幾年前論壇裡也時不時有人提及此事,女燒友的話對此反應就更明顯。

事實上,于亞洲人而言,戴頭戴耳機出街歷來是略尷尬的事,如何讓這類耳機變得與頭型非常貼合,看著非常自然隨意,則成了很多品牌一直努力的方向之一。而索尼在包耳式耳機MDR-1AM2上,僅從外出佩戴的角度來說,做的已經是非常好了。

耳墊內的一層網,1AM2是平整緊繃的,右邊1A限量版是松垮的

好了,外面方面綜合一句話,MDR-1AM2是一款比前代型號更輕薄的頭戴耳機,所帶來的舒適感也讓人愛不釋手。

最後,談談音質對比。

同樣用ZX300A做前端輸出,同一首歌,同樣的3.5mm耳機線下,1AM2的聲音更“高清”,細節明顯多很多,尤其高頻細節,一耳朵的事,泛音也是一坨坨的飛,很過癮。另外,低頻量感和質感明顯比我曾聽過的天龍MM400好.

兩者都使用3.5mm耳機線:

一些常聽的特別老的歌,沒想到背景音樂還能有那麼多有趣的層次感,像是在聽新歌一樣。那明亮、純澈的高頻也讓人心情愉悅,這種高頻和XBA-Z5不同,Z5還是整體稍悶一些,1AM2是明亮的高頻,像小提琴在響起時,你似乎都能“抓到”它一樣,極富“生命力”,低頻不再像1A或1A限量版那樣濃厚,而是適度,低頻的瞬態,解析力獲得了較大幅度的提升,清瘦而有內力支撐的感覺,也因此對中頻毫無“污染”,全頻解析力的大幅提升,讓它的聲音“背景”顯得明顯更黑,速度感出色,明快、動態也好,而前代型號真的是全方位的相形見絀,以前覺得很清晰的MDR-1A,對比之下,音色較昏暗,低頻速度慢;在人聲表現上,聲音飽滿,距離近,有真實和唯美的感覺,男聲更自然,更有力。1AM2的男聲力度好,厚度不如1A,但不對比的話,也是正常的音色表達,並不會有明顯的人聲染色。個人覺得1AM2人聲相對1A略遠,空間感出色,人聲結像點也因此顯得小。這也有些像MDR-Z1R。女聲、器樂的表現在大多數情況下都很撩人,ACG黨可能會對此非常享受。對錄音品質很好的音原始檔案,毒性也是不得了的,韻味極佳。

兩者都使用1AM2的Φ4.4平衡線纜:

1A(限量版)聲音更有力了,厚度依舊大,高頻延伸,細節稍微多了一些,但動態欠缺,解析相比1AM2不夠到位,泛音也較為微弱。好的地方是低頻量感較大,比較震撼,適合一些某些不強調低頻速度感的音樂。但它的低頻素質距離HIFI標準還是差點意思。此時,摘下1A,戴上1AM2。Φ4.4平衡線纜下的1AM2,一耳朵,就把1A甩開了,幾乎是全方位的素質提升。無情碾壓的感覺。我記得2014年左右剛聽1A時,覺得它已經很“高清”了。如今……真是一代更比一代強,索尼又要給“索尼弟子”們普及“解析”課了。

補充:因MDR-1AM2解析力明顯提升,聲音線條感明顯,使得其對音源瑕疵的“揭示力”也變得比前代型號1A更強,這導致它偶爾的會在聆聽一些品質不夠高的音樂時,發出“惡聲”。例如,評測期間搭配一款檔次不是太高的耳放時,明顯體會到這一點,或是在用D100(索尼錄音筆)做前端時,如果聽的是MP3格式檔,也會有些許刺耳嘈雜感,論包容性,此時倒顯得不如MDR-1A好了,1A全頻更厚,解析略遜,前端/音源再差,不至於有“薄刺”感,相對更柔和。

MDR-1AM2是索尼放棄很多“修飾”,並著力強調聲音“素質”的耳機,為避免其放大音源瑕疵導致的不耐聽,建議在搭配HIFI級器材時,儘量挑選聲音控制力強,且樂感柔美的產品。若前端聲音偏幹,聲底較薄,搭配1AM2在某些歌曲下可能會不悅耳。

此外,若用手機搭配,我手裡的索尼手機和錘子手機倒是都能推出比較好聽、耐聽的聲音。對了,ZX300A也是極好的搭配方案之一。官方推薦的這套組合也是很值得考慮的。

總結:,如果說MDR-1A和更早的MDR-1R系列還停留在流行味和重低音的維度上,那新品MDR-1AM2則是站在“音樂本真”的維度,調音格局、境界都明顯更高,就像混合了如MDR-Z1000一般監聽氣質的嚴謹型耳機。調教你的聽音觀,享受更廣闊音樂種類,SONY在MDR-1AM2身上實現了不小的素質跨越。鑒於1500到2000元之間高素質,高舒適感,高逼格的HIFI有線頭戴耳機還比較稀缺,我也預感MDR-1AM2將成為該價格區間內極其火熱的超經典型號。

Sony/索尼 MDR-1AM2 頭戴式耳機HIFI 重低音電腦手機帶麥高解析 ¥1899 領50元券

____________________

MDR-1AM2的頭梁末端

兩者堆疊,都將伸縮軸拉抻到最大

伸縮軸側面對比

因頭梁側面少了這個模組,視覺上倒顯得更簡約了,這部分做“減法”的同時,伸縮軸的厚度卻做了“加法”,從上圖也是可以看出來的。

左1AM2,右1A限量版

側面

話說1A限量版伸縮軸用的拉絲金屬還是很騷氣的。新品這個部分倒顯得內斂很多。

索尼這幾年一直在追求“壓縮”、“負空間”設計理念,如此得以降低成本,同時還能把更多的精力用在聲音上,于消費者,于企業而言都是“正道”。不過,說真的,第一眼看到1AM2,我感覺它是有些“光禿禿”的,而早前的型號倒是顯得更“完整”,如上圖。但不論怎樣,新舊兩款型號都挺美型。

1AM2的耳墊

1A限量版耳墊

1AM2耳墊的材質也和1A/1A限量版不同,1AM2是新開發的低彈性聚氨基甲酸酯泡沫耳墊,手感略乾燥,壓下去回彈速度緩慢,貼合皮膚時,不會有太過綿密引發的悶堵感,官方描述為“吸濕散熱的合成皮革”,佩戴體驗,個人認為仍舊是極其舒適的,且耳機整體重量比1A更輕的緣故,使得小編這種“眼鏡黨”也能佩戴數個小時而無明顯壓力感。而“散熱”效果的提升,更是明顯比1A/1A限量版更好的地方。另外,或許是為了視覺上更自然更簡練,1AM2的耳墊做出了類似一體成型的效果,即正面(如上兩張圖的角度)看去,外側邊沿沒有車線,因此顯得很圓滑飽滿,對比之下,舊版型號這一圈車線,視覺上倒顯得累贅了,且在於皮膚的接觸時,這一圈線可能還會引起某些摩擦不適。

事實上,1A限量版的耳墊在舒適度上也是極佳的,觸感非常厚實,戴上它,兩個耳朵就像是倚在了皮沙發上,觸感綿密有濕潤感,密封性和1AM2基本相當。可惜戴久了,耳朵附近就會出汗。而新品1AM2的的耳墊厚度變小,觸感雖說不再有“皮沙發”的瞬間高舒適性,但卻可以佩戴數小時以上,可謂是明顯進步。

另外,如果非要在春夏季選一款較高級的頭戴耳機做日常主力聽音設備,那MDR-1AM2也是我個人認為非常值得推薦的那個。

PS:25°室溫,戴眼鏡,3小時左右的佩戴時長,全程基本保持了高度的輕鬆和舒適性。

支架一側,接耳機線的那個彎曲部位也是不同的,1A限量版是先扁平再圓管狀,新品是完全管狀

耳罩外殼磨砂黑(中間一圈銀色反光環作為裝飾)耳罩外殼與1AM2黑款幾乎一樣,但不同於1A紅環裝飾

1A限量版耳罩外殼外側一周沒有皮革包覆

耳罩外殼磨砂銀(中間一圈銀色反光環作為裝飾)

1AM2耳罩外殼邊緣有皮革包覆。

1A限量版和1A一樣的是都有兩條音訊線,分別是普通1.2米音訊線和帶單鍵線控的1.2米音訊線,兩類線都是有豎紋防纏繞的紋理,且插頭手柄處也都有豎紋紋理設計;1AM2的包裝盒裡也有兩條音訊線,其中一條(如上圖)1.2米普通3.5mm音訊線,從線身到插柄都是無紋理的光滑表面,另一條Φ4.4平衡線纜,和1A/1A限量版的線一樣從線身到插柄都有細膩的凹槽紋理。當然,Φ4.4平衡線纜,也是1AM2的主要賣點之一!

此外,線材方面,新舊兩代型號都配備的OFC鍍銀,地線分離式耳機線(減少信號傳輸損耗和聲音衰退,可傳遞流暢的高頻信號。提供左右聲道聲音,帶來強大聲場和緊實低音。)

頭梁內側:1A限量版摸著有濕潤感,1AM2觸感偏乾燥。厚度軟度接近,都很舒服

頭梁的寬度,1AM2比1A/1A限量版要窄3mm左右,與耳墊厚度一樣都有幾毫米的降低,加之前文所說的側面一個模組的消失,讓1AM2在佩戴觀感上更顯輕盈,這麼設計最大的好處就是你戴著它出門,不會有人那麼訝異的“瞅你”,而先前的1A就顯得視覺上相對“笨重”了些,幾年前論壇裡也時不時有人提及此事,女燒友的話對此反應就更明顯。

事實上,于亞洲人而言,戴頭戴耳機出街歷來是略尷尬的事,如何讓這類耳機變得與頭型非常貼合,看著非常自然隨意,則成了很多品牌一直努力的方向之一。而索尼在包耳式耳機MDR-1AM2上,僅從外出佩戴的角度來說,做的已經是非常好了。

耳墊內的一層網,1AM2是平整緊繃的,右邊1A限量版是松垮的

好了,外面方面綜合一句話,MDR-1AM2是一款比前代型號更輕薄的頭戴耳機,所帶來的舒適感也讓人愛不釋手。

最後,談談音質對比。

同樣用ZX300A做前端輸出,同一首歌,同樣的3.5mm耳機線下,1AM2的聲音更“高清”,細節明顯多很多,尤其高頻細節,一耳朵的事,泛音也是一坨坨的飛,很過癮。另外,低頻量感和質感明顯比我曾聽過的天龍MM400好.

兩者都使用3.5mm耳機線:

一些常聽的特別老的歌,沒想到背景音樂還能有那麼多有趣的層次感,像是在聽新歌一樣。那明亮、純澈的高頻也讓人心情愉悅,這種高頻和XBA-Z5不同,Z5還是整體稍悶一些,1AM2是明亮的高頻,像小提琴在響起時,你似乎都能“抓到”它一樣,極富“生命力”,低頻不再像1A或1A限量版那樣濃厚,而是適度,低頻的瞬態,解析力獲得了較大幅度的提升,清瘦而有內力支撐的感覺,也因此對中頻毫無“污染”,全頻解析力的大幅提升,讓它的聲音“背景”顯得明顯更黑,速度感出色,明快、動態也好,而前代型號真的是全方位的相形見絀,以前覺得很清晰的MDR-1A,對比之下,音色較昏暗,低頻速度慢;在人聲表現上,聲音飽滿,距離近,有真實和唯美的感覺,男聲更自然,更有力。1AM2的男聲力度好,厚度不如1A,但不對比的話,也是正常的音色表達,並不會有明顯的人聲染色。個人覺得1AM2人聲相對1A略遠,空間感出色,人聲結像點也因此顯得小。這也有些像MDR-Z1R。女聲、器樂的表現在大多數情況下都很撩人,ACG黨可能會對此非常享受。對錄音品質很好的音原始檔案,毒性也是不得了的,韻味極佳。

兩者都使用1AM2的Φ4.4平衡線纜:

1A(限量版)聲音更有力了,厚度依舊大,高頻延伸,細節稍微多了一些,但動態欠缺,解析相比1AM2不夠到位,泛音也較為微弱。好的地方是低頻量感較大,比較震撼,適合一些某些不強調低頻速度感的音樂。但它的低頻素質距離HIFI標準還是差點意思。此時,摘下1A,戴上1AM2。Φ4.4平衡線纜下的1AM2,一耳朵,就把1A甩開了,幾乎是全方位的素質提升。無情碾壓的感覺。我記得2014年左右剛聽1A時,覺得它已經很“高清”了。如今……真是一代更比一代強,索尼又要給“索尼弟子”們普及“解析”課了。

補充:因MDR-1AM2解析力明顯提升,聲音線條感明顯,使得其對音源瑕疵的“揭示力”也變得比前代型號1A更強,這導致它偶爾的會在聆聽一些品質不夠高的音樂時,發出“惡聲”。例如,評測期間搭配一款檔次不是太高的耳放時,明顯體會到這一點,或是在用D100(索尼錄音筆)做前端時,如果聽的是MP3格式檔,也會有些許刺耳嘈雜感,論包容性,此時倒顯得不如MDR-1A好了,1A全頻更厚,解析略遜,前端/音源再差,不至於有“薄刺”感,相對更柔和。

MDR-1AM2是索尼放棄很多“修飾”,並著力強調聲音“素質”的耳機,為避免其放大音源瑕疵導致的不耐聽,建議在搭配HIFI級器材時,儘量挑選聲音控制力強,且樂感柔美的產品。若前端聲音偏幹,聲底較薄,搭配1AM2在某些歌曲下可能會不悅耳。

此外,若用手機搭配,我手裡的索尼手機和錘子手機倒是都能推出比較好聽、耐聽的聲音。對了,ZX300A也是極好的搭配方案之一。官方推薦的這套組合也是很值得考慮的。

總結:,如果說MDR-1A和更早的MDR-1R系列還停留在流行味和重低音的維度上,那新品MDR-1AM2則是站在“音樂本真”的維度,調音格局、境界都明顯更高,就像混合了如MDR-Z1000一般監聽氣質的嚴謹型耳機。調教你的聽音觀,享受更廣闊音樂種類,SONY在MDR-1AM2身上實現了不小的素質跨越。鑒於1500到2000元之間高素質,高舒適感,高逼格的HIFI有線頭戴耳機還比較稀缺,我也預感MDR-1AM2將成為該價格區間內極其火熱的超經典型號。

Sony/索尼 MDR-1AM2 頭戴式耳機HIFI 重低音電腦手機帶麥高解析 ¥1899 領50元券

____________________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