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醫藥股整體殺跌,哪些飛刀不可亂接?

4月13日(上週五), 一個癌症藥零關稅的消息使得A股和港股市場的醫藥股都遭到打壓, 連被稱為是長期大白馬的恒瑞醫藥(600276.SH)、石藥集團(1093.HK)、中國生物製藥(1177.HK)也受到驚嚇, 立馬暴跌。

不過, 要是你把以上創新藥的股票跟主打醫藥流通的國藥控股(1099.HK, 以下簡稱“國藥”)比較一下, 你就能明白創新藥股價最多只是掉了點皮毛, 而國藥的情況就不同了, 股價摔出了個滑鐵盧, 直接被打回了原形。

國藥這輪股價巨幅滑坡的起點, 還得追溯到4月10日(上週二)。 當天晚上, 公司突然發出業績預警, 18Q1淨利潤將下降30%左右。 相較於仍能維持增長的2017年報, 突然反轉的Q1財報, 把整個醫藥流通板塊都嚇出一身的冷汗。

緊接著, 次日市場馬上就反應給你看。 國藥暴跌17%, 上海醫藥(2607.HK, 以下簡稱“上藥”)和華潤醫藥(3320.HK, 以下簡稱“華潤”)也緊隨其後, 分別下跌4.9%、4.5%。

國藥業績下滑, 公司給出的解釋是這樣的:

我們來回憶一下, 在4月11日國藥開始表演高空跳水前的場景。

幾個醫藥流通公司相繼發佈年報, 成績表現不俗, 在政策調控的影響下, 收入都能保持5%以上的增長。

加上醫藥行業近期被炒得火熱, 大多數幾十倍PE的創新醫藥股都持續走高, 而這些同屬醫藥行業, PE長期又在15倍以下的公司, 股價自然也受到部分投資者的青睞。

下圖是國藥、上藥和華潤醫藥2017年淨利潤增長率對比圖和PE對比圖:

三大巨頭股價表現給力, 上藥最高漲21%, 華潤最多漲16%, 國藥最高漲18%。 大家紛紛把兩票制帶來的不確定性拋在腦後, 反過來卻認為兩票制短空長多, 未來對行業龍頭是確定性利好。 回想那段發佈完業績的日子裡, 仿佛到處都飄著幸福的泡泡。 然而好景不長, 國藥的股價就被當頭一棒打趴下了。

醜婦終需見家翁,股價回歸起點,我們冷靜過後,要問的是醫藥流通長期邏輯真的是好到能完全不理會短期利好?還是屁股決定腦袋?

長期邏輯存在疑點

我們認為醫藥流通股的長期邏輯存在疑點,先給大家介紹一下“兩票制”。

1、“兩票制”的意義

2017年1月9日,國家衛計委印發《關於在公立醫療機構藥品採購中推行“兩票制”的實施意見(試行)》,宣告全國“兩票制”的開始。

兩票制是指藥品從藥廠到流通企業開一次發票,流通企業到醫院再開一次發票,以“兩票”替代目前常見的七票、八票,減少流通環節的層層盤剝,並且每個品種的一級經銷商不得超過2個。

其意義在於規範藥品流通秩序、壓縮流通環節、降低虛高藥價、淨化流通環境、打擊“過票洗錢”、強化醫藥市場監督管理。

因此,兩票制等於是醫藥流通中的供給則改革,改革背後會把大部分沒實力的流通企業踢走,走直線思維就是行業集中度會大幅提升。

這也是投資者看好醫藥流通龍頭最主要的一個長期邏輯,但想像往往很性感,現實卻很骨感。

2、賬期拉長是代價

按“利潤=量×價”的關係,醫藥流通龍頭企業在市場變小的過程中,會利用自身規模優勢不斷進行並購,來擴大行業佔有率,業務量會顯著上升。所以,大家認為未來流通企業龍頭的利潤也會上漲。

但這個邏輯沒有考慮價的影響。量的提升雖然直接擴大了公司的收入規模,但產生的負面影響是價也會跟隨下跌。因為環節的減少,提升了公司墊資能力的要求,會導致資金周轉能力下降,直觀點說就是承擔更多的財務費用,導致盈利能力下降。

目前,國內現有的醫藥流通企業的經營模式,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面向二級及以上醫療機構為主”,另一種是“以市場分銷為主”。

根據資料,2016年,二級以上醫療機構,是醫藥流通的主戰場,占藥品終端的比重約70%,醫院客戶是話語權高的下游,因此即使能形成規模化效應的大型醫藥流通企業,例如:國藥、華潤等,其實在整個醫藥產業鏈地位不高。

通常,中游醫藥流通企業向上游醫藥製造廠商採購,形成應付帳款,但這個賬期很短;而下游醫院話語權極強,應收賬款的賬期很長。當企業的對外付款(應付帳款)大於已收款或者應收款,資金入不敷出,就會形成資金的墊付壓力。這個墊資壓力,本質上是上中下游話語權博弈。

過往在傳統醫藥流通模式中,資金的墊付由大包(走自身管道外包銷售)及省代來承擔更多。“兩票制”實施後,大量大包及省代等中間環節退出,醫藥配送商為醫藥生產企業墊資的職能將會加重,不能避免的是應收賬款和企業周轉能力的下降(下圖所示),相應的財務費用也要提升(下圖所示)。

三大巨頭應收周轉天數都在兩票制實行後繼續上行。

今年在利率上行的背景下,大量的有息負債自然就是隱患,即使作為全國最大的醫藥流通企業,有著得天獨厚的國企背景,享受著較低的資金成本,但在這種情況下也無能為力,國藥業績下降就是最好的證明,其財務費用增長較快,說的就是這個邏輯。

在去杠杆大趨勢下,資金成本易升難跌,未來一段時間醫藥流通公司財務費用將增加盈利的不確定性,若要想減緩資金壓力,唯有向上游施壓,這也涉及到話語權的提升。

那麼,什麼時候才能加強對上游的話語權?這就是要等到醫藥流通集中度非常高時才能體現出來。

3、行業集中度遠未到有話語權

行業整合集中度提高是解決資金壓力的邏輯關鍵,目前我國醫藥流通企業的前三家集中度為33.5%,前百家企業集中度為70%多。而美國流通行業三家寡頭占了96%,基本佔據市場,而從我國行業整合過程來看,並不樂觀。

從兩票制開始試點的這幾年以來,整合進度不理想,有的省份流通企業壓根就沒減少幾家。而且,目前商業流通行業發生大宗並購數目也較少,且省份保護主義嚴重,更不要奢望未來我國的醫藥流通市場集中度能達到美國的水準。

另外,即使行業內大宗並購加速,有一個細節也是需要留意的,就是這會造成商譽高企。

根據美國三家寡頭的財務資料,其商譽占歸屬于母公司權益的比例很高,甚至超過了美股製藥領域的強生(JNJ.US)、輝瑞(PFE.US)等。這也是未來我國醫藥流通企業龍頭會面對的風險。

從經典的週期理論來看,要進行行業整合,集中度提高,可能要做的是加劇行業虧損,進行優勝劣汰,就如我們的供給側改革那樣,當行業普遍虧損,只有龍頭公司通過規模優勢盈利時,往往才是重組兼併的高發期。從這個角度看,在兌現長期邏輯前要經歷短期利空,這個邏輯還有那麼準確嗎?

對比美國流通行業的啟發

我們不妨參考一下美國醫藥流通行業的發展歷史,來探索我國醫藥流通企業未來的發展。

目前,我們醫藥行業的發展的首要學習物件肯定是美國,美國的醫藥行業世界第一,說得上的全球大藥廠大多是美國的,美國整個醫藥市場規模4,300億 美元,占世界規模的40%多,是歐盟市場的3倍、中國市場的4倍。

美國最大的三家McKesson,Amerisource,Cardinal 占了共96%的市場份額,三家大概都是30%左右份額,目前市值大概都在200-300億美元水準,Mck市值290億美元,對應扣非12倍多PE,Cardinal市值200億美元,對應11倍PE,Amerisource190億美元,對應19倍PE。而國藥的市值目前是120億美元左右,PE為15。

A、麥克森藥物批發

1853年成立,其發展歷史跨越二戰,是北美第一大醫藥批發商。並在2013年,收購德國同業公司Celesio AG,成為一家全球性的醫藥批發零售商。

主要從事治療藥物和化學藥物的進口和批發,在2017年《財富》美國500強排行榜中排名第5位。

B、美源伯根

2011年,由美源健康和伯根布魯斯威格合併而成,前者是藥品公司,後者是醫療手術材料批發商。其分銷的藥品品種廣泛,涵蓋了商標名藥、仿製藥、非處方醫療保健產品、保健用品等。

在2017年《財富》美國500強排行榜中排名第11位。

C、卡迪納醫藥

1971年成立,成立之初是食品行業,而後通過並購藥品銷售公司,轉型進入藥品流通行業,並不斷並購擴張。是全球最大的營養保健品製造商和銷售商。

在2017年《財富》美國500強排行榜中,排名第15位。

再對比他們的營收水準,MCK大約在2,000億美元/年左右,CAH大概在1,300億美元左右,ABC大概在1,600億美元左右,總體在1,000億到2,000億美元/年的區間。不過,這其中還包括了他們的其他業務。

以靜態眼光看,未來中國流通企業行業規模應在美國的1/4左右較為合理,也就是龍頭企業在行業占比達到20-30%時,維持在200億美元~500億美元區間的年收入,而如今的國藥達到的年收入大概在350億美元左右,市占率將近20%,剛好在這個區間。

從這個角度看,當下的國藥收入已趨於合理,以後收入提升的空間對應市占率提升的空間。

但在PE差不多的情況下,中美流通企業市值差距僅差1倍左右,其核心原因是中美流通企業利潤率的不同,國藥的利潤率更高。如果說在整合過後,利潤率將下滑的話,那即使保持這個收入水準,市值也免不了要跟隨利潤率下降。

而從美國的歷史看,形成寡頭後這三家的利潤率依然低下。而國藥,很可能隨著整合也會被降低利潤率。

處方外流:大勢所趨,但模式未定

除了兩票制,控制藥占比的另一個對策是處方外流,這個措施會帶來醫藥零售業務增量,也是市場認為對國藥的一個長期利好邏輯。

未來藥品的主要銷售管道將從醫院轉移到零售藥房,實現醫藥分離。在迎接處方外流的過程中,出現了諸多有益嘗試,包括DTP藥房、藥房託管、零售藥店院邊店、互聯網+醫藥新零售模式、藥店+診所、院外處方流轉平臺等。

由於線下藥房具有便捷性、專業性,未來承接處方更多的是零售藥房,而上圖這幾個模式中,藥房託管是過渡模式,未來發展的潛力不大。

所以,院邊店、DTP藥房以及藥診店三個發展模式會是未來藥房分化的方向,而醫藥電商也會成為承接部分處方的攪局者,不過在醫藥分離的政策仍未完全到位時,未來發展的路徑還不能下定論。

從醫院角度講處方外流,現在還面臨醫院不願意放開處方權的核心問題。而以前做OTC的各大藥房,也才剛開啟轉型之路,很多藥房的藥品儲備不全,承接不了患者的處方,所以,目前處方外流對藥房的業績影響速度比預期的要慢。

以國藥為例,目前公司也是國內零售業務最大的公司,擁有市占率第一的國藥控股大藥房。處方外流確實對醫藥零售起到較大的正面作用,未來該業務有望持續增長。

公司在業務下降的原因中也提到目前正在加大力度下沉管道。公司在建設一體化的DTP藥房業務中開銷太大,奈何當下零售業務的體量與醫藥分銷業務比依然過小,且零售增速也不會短期提升太快。

另外,在跟我國國情比較相近的日本,當地藥店分為藥妝店和調劑藥局,前者銷售非處方藥、化妝品、日用雜貨等,後者主要銷售處方藥,約20%的調劑藥局開設在藥妝店內,可同時提供藥妝產品和進行處方調劑。

日本的處方外流方案是讓從醫院流出的處方主要流向調劑藥局,經過30多年的持續推進,日本醫藥分業率才達70%,調劑藥局的配藥金額比1998年翻了4倍,複合增速接近9%。這個過程比較緩慢。

因此,無論從日本的經驗或是我國現在的發展情況看,雖然處方流出是一個能夠持續的利好大趨勢,但短期內,發展路徑的不確定及缺乏爆發力都對公司的業績提升意義不大。

結語

從更宏觀的角度看,目前醫藥流通行業亂象叢生,仍需整頓,未來幾年內行業整合將是常態,這個市場長期看,肯定會增長,用藥需求增多,藥品價格提升,都會傳遞到流通行業。

但目前我們醫藥行業比較大的問題仍然是:底層醫療模式的架構不合理,緊張的醫患關係,醫療系統利潤分配不均,藥品研發創新能力弱,老百姓無法負擔價格昂貴的救命藥等。因此,未來醫藥行業的增長點應該著眼於上述問題的解決方案。

對醫藥流通行業來說,它的發展方向無疑在於更便捷的配送物流系統,更具效率的分銷、推廣管道,這些技術目前相對於其他醫藥領域都較為成熟,基本能滿足大家的需求,並非掣肘醫藥行業發展的關鍵因素。因此,未來整個醫藥流通行業的增長速率,大概率會低於整個行業的增長速率。

現在就開始買醫藥流通行業的投資者,我認為可以分兩種:一種是踏空了最近創新藥概念的追落後資金,另一種就是沒想明白兩票制影響的人。集中度提高的邏輯是對的,但對商業模式殘缺,導致成本上升的負面影響卻考慮不周,況且這種情況要持續多久,壓根就沒估算好。

在短期利空還未完全消退的情況下,對長期的正面邏輯進行投資,一旦長線邏輯出錯,還不達預期,那麼帶給投資者的將是漫長的悲劇。投資要儘量把自己置於有利的位置,不要高估自己忍耐的限度。 國藥的股價就被當頭一棒打趴下了。

醜婦終需見家翁,股價回歸起點,我們冷靜過後,要問的是醫藥流通長期邏輯真的是好到能完全不理會短期利好?還是屁股決定腦袋?

長期邏輯存在疑點

我們認為醫藥流通股的長期邏輯存在疑點,先給大家介紹一下“兩票制”。

1、“兩票制”的意義

2017年1月9日,國家衛計委印發《關於在公立醫療機構藥品採購中推行“兩票制”的實施意見(試行)》,宣告全國“兩票制”的開始。

兩票制是指藥品從藥廠到流通企業開一次發票,流通企業到醫院再開一次發票,以“兩票”替代目前常見的七票、八票,減少流通環節的層層盤剝,並且每個品種的一級經銷商不得超過2個。

其意義在於規範藥品流通秩序、壓縮流通環節、降低虛高藥價、淨化流通環境、打擊“過票洗錢”、強化醫藥市場監督管理。

因此,兩票制等於是醫藥流通中的供給則改革,改革背後會把大部分沒實力的流通企業踢走,走直線思維就是行業集中度會大幅提升。

這也是投資者看好醫藥流通龍頭最主要的一個長期邏輯,但想像往往很性感,現實卻很骨感。

2、賬期拉長是代價

按“利潤=量×價”的關係,醫藥流通龍頭企業在市場變小的過程中,會利用自身規模優勢不斷進行並購,來擴大行業佔有率,業務量會顯著上升。所以,大家認為未來流通企業龍頭的利潤也會上漲。

但這個邏輯沒有考慮價的影響。量的提升雖然直接擴大了公司的收入規模,但產生的負面影響是價也會跟隨下跌。因為環節的減少,提升了公司墊資能力的要求,會導致資金周轉能力下降,直觀點說就是承擔更多的財務費用,導致盈利能力下降。

目前,國內現有的醫藥流通企業的經營模式,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面向二級及以上醫療機構為主”,另一種是“以市場分銷為主”。

根據資料,2016年,二級以上醫療機構,是醫藥流通的主戰場,占藥品終端的比重約70%,醫院客戶是話語權高的下游,因此即使能形成規模化效應的大型醫藥流通企業,例如:國藥、華潤等,其實在整個醫藥產業鏈地位不高。

通常,中游醫藥流通企業向上游醫藥製造廠商採購,形成應付帳款,但這個賬期很短;而下游醫院話語權極強,應收賬款的賬期很長。當企業的對外付款(應付帳款)大於已收款或者應收款,資金入不敷出,就會形成資金的墊付壓力。這個墊資壓力,本質上是上中下游話語權博弈。

過往在傳統醫藥流通模式中,資金的墊付由大包(走自身管道外包銷售)及省代來承擔更多。“兩票制”實施後,大量大包及省代等中間環節退出,醫藥配送商為醫藥生產企業墊資的職能將會加重,不能避免的是應收賬款和企業周轉能力的下降(下圖所示),相應的財務費用也要提升(下圖所示)。

三大巨頭應收周轉天數都在兩票制實行後繼續上行。

今年在利率上行的背景下,大量的有息負債自然就是隱患,即使作為全國最大的醫藥流通企業,有著得天獨厚的國企背景,享受著較低的資金成本,但在這種情況下也無能為力,國藥業績下降就是最好的證明,其財務費用增長較快,說的就是這個邏輯。

在去杠杆大趨勢下,資金成本易升難跌,未來一段時間醫藥流通公司財務費用將增加盈利的不確定性,若要想減緩資金壓力,唯有向上游施壓,這也涉及到話語權的提升。

那麼,什麼時候才能加強對上游的話語權?這就是要等到醫藥流通集中度非常高時才能體現出來。

3、行業集中度遠未到有話語權

行業整合集中度提高是解決資金壓力的邏輯關鍵,目前我國醫藥流通企業的前三家集中度為33.5%,前百家企業集中度為70%多。而美國流通行業三家寡頭占了96%,基本佔據市場,而從我國行業整合過程來看,並不樂觀。

從兩票制開始試點的這幾年以來,整合進度不理想,有的省份流通企業壓根就沒減少幾家。而且,目前商業流通行業發生大宗並購數目也較少,且省份保護主義嚴重,更不要奢望未來我國的醫藥流通市場集中度能達到美國的水準。

另外,即使行業內大宗並購加速,有一個細節也是需要留意的,就是這會造成商譽高企。

根據美國三家寡頭的財務資料,其商譽占歸屬于母公司權益的比例很高,甚至超過了美股製藥領域的強生(JNJ.US)、輝瑞(PFE.US)等。這也是未來我國醫藥流通企業龍頭會面對的風險。

從經典的週期理論來看,要進行行業整合,集中度提高,可能要做的是加劇行業虧損,進行優勝劣汰,就如我們的供給側改革那樣,當行業普遍虧損,只有龍頭公司通過規模優勢盈利時,往往才是重組兼併的高發期。從這個角度看,在兌現長期邏輯前要經歷短期利空,這個邏輯還有那麼準確嗎?

對比美國流通行業的啟發

我們不妨參考一下美國醫藥流通行業的發展歷史,來探索我國醫藥流通企業未來的發展。

目前,我們醫藥行業的發展的首要學習物件肯定是美國,美國的醫藥行業世界第一,說得上的全球大藥廠大多是美國的,美國整個醫藥市場規模4,300億 美元,占世界規模的40%多,是歐盟市場的3倍、中國市場的4倍。

美國最大的三家McKesson,Amerisource,Cardinal 占了共96%的市場份額,三家大概都是30%左右份額,目前市值大概都在200-300億美元水準,Mck市值290億美元,對應扣非12倍多PE,Cardinal市值200億美元,對應11倍PE,Amerisource190億美元,對應19倍PE。而國藥的市值目前是120億美元左右,PE為15。

A、麥克森藥物批發

1853年成立,其發展歷史跨越二戰,是北美第一大醫藥批發商。並在2013年,收購德國同業公司Celesio AG,成為一家全球性的醫藥批發零售商。

主要從事治療藥物和化學藥物的進口和批發,在2017年《財富》美國500強排行榜中排名第5位。

B、美源伯根

2011年,由美源健康和伯根布魯斯威格合併而成,前者是藥品公司,後者是醫療手術材料批發商。其分銷的藥品品種廣泛,涵蓋了商標名藥、仿製藥、非處方醫療保健產品、保健用品等。

在2017年《財富》美國500強排行榜中排名第11位。

C、卡迪納醫藥

1971年成立,成立之初是食品行業,而後通過並購藥品銷售公司,轉型進入藥品流通行業,並不斷並購擴張。是全球最大的營養保健品製造商和銷售商。

在2017年《財富》美國500強排行榜中,排名第15位。

再對比他們的營收水準,MCK大約在2,000億美元/年左右,CAH大概在1,300億美元左右,ABC大概在1,600億美元左右,總體在1,000億到2,000億美元/年的區間。不過,這其中還包括了他們的其他業務。

以靜態眼光看,未來中國流通企業行業規模應在美國的1/4左右較為合理,也就是龍頭企業在行業占比達到20-30%時,維持在200億美元~500億美元區間的年收入,而如今的國藥達到的年收入大概在350億美元左右,市占率將近20%,剛好在這個區間。

從這個角度看,當下的國藥收入已趨於合理,以後收入提升的空間對應市占率提升的空間。

但在PE差不多的情況下,中美流通企業市值差距僅差1倍左右,其核心原因是中美流通企業利潤率的不同,國藥的利潤率更高。如果說在整合過後,利潤率將下滑的話,那即使保持這個收入水準,市值也免不了要跟隨利潤率下降。

而從美國的歷史看,形成寡頭後這三家的利潤率依然低下。而國藥,很可能隨著整合也會被降低利潤率。

處方外流:大勢所趨,但模式未定

除了兩票制,控制藥占比的另一個對策是處方外流,這個措施會帶來醫藥零售業務增量,也是市場認為對國藥的一個長期利好邏輯。

未來藥品的主要銷售管道將從醫院轉移到零售藥房,實現醫藥分離。在迎接處方外流的過程中,出現了諸多有益嘗試,包括DTP藥房、藥房託管、零售藥店院邊店、互聯網+醫藥新零售模式、藥店+診所、院外處方流轉平臺等。

由於線下藥房具有便捷性、專業性,未來承接處方更多的是零售藥房,而上圖這幾個模式中,藥房託管是過渡模式,未來發展的潛力不大。

所以,院邊店、DTP藥房以及藥診店三個發展模式會是未來藥房分化的方向,而醫藥電商也會成為承接部分處方的攪局者,不過在醫藥分離的政策仍未完全到位時,未來發展的路徑還不能下定論。

從醫院角度講處方外流,現在還面臨醫院不願意放開處方權的核心問題。而以前做OTC的各大藥房,也才剛開啟轉型之路,很多藥房的藥品儲備不全,承接不了患者的處方,所以,目前處方外流對藥房的業績影響速度比預期的要慢。

以國藥為例,目前公司也是國內零售業務最大的公司,擁有市占率第一的國藥控股大藥房。處方外流確實對醫藥零售起到較大的正面作用,未來該業務有望持續增長。

公司在業務下降的原因中也提到目前正在加大力度下沉管道。公司在建設一體化的DTP藥房業務中開銷太大,奈何當下零售業務的體量與醫藥分銷業務比依然過小,且零售增速也不會短期提升太快。

另外,在跟我國國情比較相近的日本,當地藥店分為藥妝店和調劑藥局,前者銷售非處方藥、化妝品、日用雜貨等,後者主要銷售處方藥,約20%的調劑藥局開設在藥妝店內,可同時提供藥妝產品和進行處方調劑。

日本的處方外流方案是讓從醫院流出的處方主要流向調劑藥局,經過30多年的持續推進,日本醫藥分業率才達70%,調劑藥局的配藥金額比1998年翻了4倍,複合增速接近9%。這個過程比較緩慢。

因此,無論從日本的經驗或是我國現在的發展情況看,雖然處方流出是一個能夠持續的利好大趨勢,但短期內,發展路徑的不確定及缺乏爆發力都對公司的業績提升意義不大。

結語

從更宏觀的角度看,目前醫藥流通行業亂象叢生,仍需整頓,未來幾年內行業整合將是常態,這個市場長期看,肯定會增長,用藥需求增多,藥品價格提升,都會傳遞到流通行業。

但目前我們醫藥行業比較大的問題仍然是:底層醫療模式的架構不合理,緊張的醫患關係,醫療系統利潤分配不均,藥品研發創新能力弱,老百姓無法負擔價格昂貴的救命藥等。因此,未來醫藥行業的增長點應該著眼於上述問題的解決方案。

對醫藥流通行業來說,它的發展方向無疑在於更便捷的配送物流系統,更具效率的分銷、推廣管道,這些技術目前相對於其他醫藥領域都較為成熟,基本能滿足大家的需求,並非掣肘醫藥行業發展的關鍵因素。因此,未來整個醫藥流通行業的增長速率,大概率會低於整個行業的增長速率。

現在就開始買醫藥流通行業的投資者,我認為可以分兩種:一種是踏空了最近創新藥概念的追落後資金,另一種就是沒想明白兩票制影響的人。集中度提高的邏輯是對的,但對商業模式殘缺,導致成本上升的負面影響卻考慮不周,況且這種情況要持續多久,壓根就沒估算好。

在短期利空還未完全消退的情況下,對長期的正面邏輯進行投資,一旦長線邏輯出錯,還不達預期,那麼帶給投資者的將是漫長的悲劇。投資要儘量把自己置於有利的位置,不要高估自己忍耐的限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