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班章大白菜”其實只是布朗料?

作為一個普洱茶愛好者, 如果說不知道大白菜, 那簡直不好意思出門。 作為一個合格的滇粉, 我們必須瞭解這些常識。 大白菜系列,

由福今茶廠在2000年-2004年間, 在猛海茶廠定制。

為何叫做大白菜?因為這個標誌形狀象大白菜。 猛海茶廠在1999年通過了綠色食品和有機(天然)食品雙認證。 因此有權使用這樣的標誌。 大白菜系列茶在普洱茶歷史上非常重要, 標誌著以下幾點:

第一、班章茶的崛起

不管怎樣, 在2000年前, 班章茶不是一個出名的茶, 而且即便在2005年前, 班章茶也並不那麼出名。 曾聽中茶一個前輩說了一件足以後悔終生的事, 2003年春天, 班章村委會主任三爬勸他收2噸老班章的茶, 單價30元一公斤, 總額6萬元, 當時一般的茶也就8-10元左右一公斤, 所以他覺得貴, 沒收, 而且茶較苦擔心沒法銷售。 大白菜這個系列, 2000-2004年期間, 銷售情況應該也不樂觀。

直到2004年猛海茶廠倒閉重組,

福今另外去尋找加工廠加工, 大白菜隨著猛海茶廠的改制消失了。 又過了幾年, 隨著老班章山頭茶被普遍認可, 以及猛海茶廠品牌的重新恢復, 大白菜系列重回人間, 並作為最早的純料老班章代表逐步走上了神壇。

第二、純料茶的再度輝煌

如果僅有易武茶, 那麼純料的魅力是不夠的。 毫無疑問, 大白菜系列都是純料茶。 班章崛起, 易武持續發力, 使得茶界公認:班章為王, 易武為後。

班章至剛, 易武至柔, 充分體現了普洱茶兩種極端風格。 評鑒純料茶, 體驗普洱茶千變萬化的風格, 這跟其他茶類完全不同。 純料茶也開啟了尊重消費者知情權的時代。 消費者終於有機會知道, 自己喝的茶到底產自何方。 大白菜系列接過了純料茶的大旗, 並把純料普洱帶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第三、廣東茶商成為普洱茶的主角

毫無疑問, 在90年代, 臺灣茶商是主角。 他們帶來了很多先進的理念, 哪怕是99易昌號, 以及99綠大樹, 其中主要的部分, 都流入了臺灣。 臺灣茶商對現代普洱茶, 從理論到行銷貢獻極大,

但銷售方式更多局限在一個小的圈子範圍。

而以福今、陳升為代表的廣東茶商, 正是通過班章為旗幟, 成為後起的主力。 目前, 高端毛茶收購的主要力量, 基本都是來自廣東, 臺灣茶商收購量遠小於廣東茶商且多數局限在易武地區, 廣東茶商則遍及了整個普洱茶茶區。

第四、有機茶概念的緣起

在90年代目前, 最悲慘的事就是出口歐洲的滇紅茶因農殘問題導致出口受阻, 而普洱茶熟茶也因為衛生問題, 銷售受阻。 98年全省茶葉銷售跌到低谷, 幾大茶廠面臨崩潰。 我們後期看到很多98原料的茶, 其根源就是來自這裡。 98年原料, 源於當時銷售不利, 只好存留下來。

這種情況下, 猛海茶廠算是相當有遠見, 把布朗山基地和巴達基地通過了有機認證,

從而獲得了使用大白菜標誌, 算是應對危局的一種方式。 大家可以尋找當時的猛庫戎氏, 也在這個時期推出過有機茶。 所以, 關於茶葉的食品安全問題, 其實已經出現過一次危機。 只是我們比較健忘, 過幾年就忘記了。

第五、猛海茶廠悲慘地位的見證

從1999年綠大樹, 到2000-2004年班章大白菜, 經銷商的強勢, 見證了廠家的弱勢。 英雄末路, 窘態已顯。 現在我們看起來高不可攀的猛海茶廠, 實際上當時主要做的就是按訂單加工或者代加工這樣的業務。 並沒用什麼品牌附加值, 只是簡單靠體力賺取加工費。

【班章大白菜迷局】

班章大白菜, 無疑在普洱茶歷史上相當輝煌。 但同時, 也帶有若干迷局。

第一、班章大白菜到底是哪一年的呢?

有說法是2000-2003年都生產過,又有說法是2003版才是真正的班章料。還有說法,只有2003版才有大白菜。真實的年份大滇就不去考證了。畢竟,這些需要品牌擁有者去做說明。

第二、大白菜到底是否用的班章料?

我相信很多茶友更關心這個。班章、新班章、老班章或者班章村委會的其他原料大不相同。然後,若說到布朗山的料,範圍就更大了。在若干做茶人之間,其實不斷有人提出疑問,到底白菜是不是班章料,大滇不發表意見,僅僅如實描述這些質疑的合理性。就我曾喝過的大白菜而言,我感覺出了濃濃的布朗味,但若說班章,我也還是有些遲疑的。

這些,僅僅是個人主觀感受,不足為憑。真正有力量的是:事實和邏輯。

我們首先假定白菜是在2000-2004年間生產,這個範圍極大了,然後,猛海茶廠在這個時間基本處於頹勢。這是時代背景。直到2004年被博聞科技收購,2005年改制重新恢復生產。大家可以注意到,當時的茶廠主要骨幹出走,廠長阮殿蓉創建了雲南六大茶山茶業有限公司;骨幹之一張建麗創立了興海茶廠;骨幹之一王霞創立了思茅王霞茶業有限公司;骨幹之一董國豔創立了國豔茶廠……還有若干,猛海茶廠的員工創立了各種茶廠,以及各種品牌。

大白菜在此背景下出現,應該說,成本不是很高的。我們注意到,大白菜這個標誌,是有機食品標誌,而這個有機標誌的獲得,則必須針對有機茶園。而有機茶園,猛海茶廠就兩個地方,一個是巴達基地,一個是布朗山基地。如果猛海茶廠不是亂來的話,那麼大白菜的茶應該來自猛海茶廠布朗山基地。

布朗山基地和巴達基地類似,都是這樣的結構。大面積萬畝茶園,臺地茶。所以,要說清楚大白菜,就得來瞭解猛海茶廠布朗山基地的緣起。

有著“綠海明珠”之稱的布朗山茶場建於猛海最大的用材林場——布朗山林場內,西鄰著名旅遊景區打洛。茶園周圍數十公里均為材林以及闊葉林區,屬典型的生態茶園。場內林茶交錯,溪流競語,可與桃源相媲美。

現有豐產茶園萬餘畝,所產之茶毫多體壯且無污染,是“大益”普洱茶品質的強力保證。布朗山茶葉特點:回甘快、生津強,湯色桔黃透亮,香氣奇特,有梅子香、花蜜香、蘭香,是很多中外客商以及普洱茶喜好者求之不得的收藏佳品。

以上描述來做猛海茶廠官方網站。然後看歷史,2008年的資料:猛海茶廠於1988年投資600多萬元開始建設布朗山茶葉基地,計畫種植茶樹一萬畝,實種3502畝,其前身是解放軍某部的放牛場。現基地茶農有165戶647人,大都從瀾滄、墨江及昭通大關等地遷移而來。

猛海茶廠在布朗山基地建有一分廠,年可產名優成品茶45噸,普通成品茶40噸,06年曾出過有機班章餅,也是來自這一茶園。所以,由此推斷,老班章寨子的茶迄今為主也沒有通過有機認證。因為沒有人去認證。而大益布朗山基地,曾通過綠色食品認證和有機認證,因此,有資格掛上有機茶,即大白菜標誌的茶,應該是來自布朗山基地。

【考證結論】大白菜只是布朗料

根據以上推斷,大白菜不屬於老班章,不屬於新班章,嚴格來說,不屬於班章茶。準確地說,是屬於布朗山純料茶。茶樹歷史有多久?1988到2003,最多15年左右的茶樹。大益布朗山基地靠近班章村委會,準確來說是相鄰,我屢次穿過大益布朗山基地,進入新班章,然後,由新班章去老班章。確實,基地茶樹長勢喜人。以我的眼光來看,這些茶有著不遜于章家三隊的口感,而外觀更漂亮,口感也很出色。我也曾高價求得一部分基地毛茶試喝,其口感不遜於若干大樹茶。

但這裡,畢竟還不是班章。有機認證——布朗山基地——大白菜的產生,很自然的邏輯。

如果非要往班章身上靠,那麼,第一點,布朗山基地靠近班章村委會,這一點沒有問題,距離新班章大約七八公里;第二點,茶是去班章地區收了,但是用了有機標誌。但我個人覺得在改制前,國企似乎不會這樣做。自己基地的茶都賣不完,還去其他地方收。

如果有機認證即大白菜是真的,那麼,茶必須是來自布朗山基地;如果茶不是來自布朗山基地,那麼,就不應該打大白菜標誌。

從邏輯的角度來看,打了大白菜標誌後的結果,必須肯定來自布朗山基地。當時布朗山其他地方並沒有有機認證。大家會看到大白菜上甚至都有認證編號,大益對於有機認證的標誌使用還是很嚴肅的。

我記得09年901的巴達有機茶,給過我一個意外。大益官方迄今為止,也沒有用廠家名義做過班章有機茶。只做過巴達有機茶,這也說明了目前茶廠經營日趨規範化,有機茶標誌不敢隨意使用。

最新的認證結果:布朗山基地2263畝,毛茶產量158.4噸。

大家可以計算下:畝產70公斤左右,春茶:夏茶:秋茶各占4:2:4,畝產春茶30公斤左右。

考證這些無聊的歷史,只是多些茶餘飯後聊天的話題而已。關鍵是茶好喝,好喝就行。(文章來源於:普洱茶新聞)

關於普洱茶沖泡,保存等知識,請加南茗佳人高級評茶員微號:6480348(長按複製)交流學習。

有說法是2000-2003年都生產過,又有說法是2003版才是真正的班章料。還有說法,只有2003版才有大白菜。真實的年份大滇就不去考證了。畢竟,這些需要品牌擁有者去做說明。

第二、大白菜到底是否用的班章料?

我相信很多茶友更關心這個。班章、新班章、老班章或者班章村委會的其他原料大不相同。然後,若說到布朗山的料,範圍就更大了。在若干做茶人之間,其實不斷有人提出疑問,到底白菜是不是班章料,大滇不發表意見,僅僅如實描述這些質疑的合理性。就我曾喝過的大白菜而言,我感覺出了濃濃的布朗味,但若說班章,我也還是有些遲疑的。

這些,僅僅是個人主觀感受,不足為憑。真正有力量的是:事實和邏輯。

我們首先假定白菜是在2000-2004年間生產,這個範圍極大了,然後,猛海茶廠在這個時間基本處於頹勢。這是時代背景。直到2004年被博聞科技收購,2005年改制重新恢復生產。大家可以注意到,當時的茶廠主要骨幹出走,廠長阮殿蓉創建了雲南六大茶山茶業有限公司;骨幹之一張建麗創立了興海茶廠;骨幹之一王霞創立了思茅王霞茶業有限公司;骨幹之一董國豔創立了國豔茶廠……還有若干,猛海茶廠的員工創立了各種茶廠,以及各種品牌。

大白菜在此背景下出現,應該說,成本不是很高的。我們注意到,大白菜這個標誌,是有機食品標誌,而這個有機標誌的獲得,則必須針對有機茶園。而有機茶園,猛海茶廠就兩個地方,一個是巴達基地,一個是布朗山基地。如果猛海茶廠不是亂來的話,那麼大白菜的茶應該來自猛海茶廠布朗山基地。

布朗山基地和巴達基地類似,都是這樣的結構。大面積萬畝茶園,臺地茶。所以,要說清楚大白菜,就得來瞭解猛海茶廠布朗山基地的緣起。

有著“綠海明珠”之稱的布朗山茶場建於猛海最大的用材林場——布朗山林場內,西鄰著名旅遊景區打洛。茶園周圍數十公里均為材林以及闊葉林區,屬典型的生態茶園。場內林茶交錯,溪流競語,可與桃源相媲美。

現有豐產茶園萬餘畝,所產之茶毫多體壯且無污染,是“大益”普洱茶品質的強力保證。布朗山茶葉特點:回甘快、生津強,湯色桔黃透亮,香氣奇特,有梅子香、花蜜香、蘭香,是很多中外客商以及普洱茶喜好者求之不得的收藏佳品。

以上描述來做猛海茶廠官方網站。然後看歷史,2008年的資料:猛海茶廠於1988年投資600多萬元開始建設布朗山茶葉基地,計畫種植茶樹一萬畝,實種3502畝,其前身是解放軍某部的放牛場。現基地茶農有165戶647人,大都從瀾滄、墨江及昭通大關等地遷移而來。

猛海茶廠在布朗山基地建有一分廠,年可產名優成品茶45噸,普通成品茶40噸,06年曾出過有機班章餅,也是來自這一茶園。所以,由此推斷,老班章寨子的茶迄今為主也沒有通過有機認證。因為沒有人去認證。而大益布朗山基地,曾通過綠色食品認證和有機認證,因此,有資格掛上有機茶,即大白菜標誌的茶,應該是來自布朗山基地。

【考證結論】大白菜只是布朗料

根據以上推斷,大白菜不屬於老班章,不屬於新班章,嚴格來說,不屬於班章茶。準確地說,是屬於布朗山純料茶。茶樹歷史有多久?1988到2003,最多15年左右的茶樹。大益布朗山基地靠近班章村委會,準確來說是相鄰,我屢次穿過大益布朗山基地,進入新班章,然後,由新班章去老班章。確實,基地茶樹長勢喜人。以我的眼光來看,這些茶有著不遜于章家三隊的口感,而外觀更漂亮,口感也很出色。我也曾高價求得一部分基地毛茶試喝,其口感不遜於若干大樹茶。

但這裡,畢竟還不是班章。有機認證——布朗山基地——大白菜的產生,很自然的邏輯。

如果非要往班章身上靠,那麼,第一點,布朗山基地靠近班章村委會,這一點沒有問題,距離新班章大約七八公里;第二點,茶是去班章地區收了,但是用了有機標誌。但我個人覺得在改制前,國企似乎不會這樣做。自己基地的茶都賣不完,還去其他地方收。

如果有機認證即大白菜是真的,那麼,茶必須是來自布朗山基地;如果茶不是來自布朗山基地,那麼,就不應該打大白菜標誌。

從邏輯的角度來看,打了大白菜標誌後的結果,必須肯定來自布朗山基地。當時布朗山其他地方並沒有有機認證。大家會看到大白菜上甚至都有認證編號,大益對於有機認證的標誌使用還是很嚴肅的。

我記得09年901的巴達有機茶,給過我一個意外。大益官方迄今為止,也沒有用廠家名義做過班章有機茶。只做過巴達有機茶,這也說明了目前茶廠經營日趨規範化,有機茶標誌不敢隨意使用。

最新的認證結果:布朗山基地2263畝,毛茶產量158.4噸。

大家可以計算下:畝產70公斤左右,春茶:夏茶:秋茶各占4:2:4,畝產春茶30公斤左右。

考證這些無聊的歷史,只是多些茶餘飯後聊天的話題而已。關鍵是茶好喝,好喝就行。(文章來源於:普洱茶新聞)

關於普洱茶沖泡,保存等知識,請加南茗佳人高級評茶員微號:6480348(長按複製)交流學習。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