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古樹茶篇之冷暖山頭茶

帕沙也是一個哈尼族人聚居的村十寨, 距猛海縣城30多公里, 平均海拔在1700多米從地理位置上看, 帕沙位於猛海縣格朗和鄉、助混鎮與景洪市小街鄉三地交界的大山上,

群山環圍, 山高路遠, 過去無論是去景洪還是到猛海都不容易, 所以一直沒有得到外界的太多關注, 甚至茶界人土一度還將帕沙有些委屈地歸屬在南糯山名下。

由於地處格朗和鄉最高峰南山支脈, 帕沙所在的茶山終年雲霧繚繞, 雨水充足, 古茶樹基本生長在海拔1500-180米的區域內。 目前保存下來的古茶園面積在2900畝左右, 其中老賽的一棵被雲南省茶科所命名為帕沙1號的古茶樹, 樹圍達2.1米, 至今仍枝繁葉茂, 長勢較交好。

這裡的古茶樹與其他各種茂盛的古樹混合生長, 構建起了完整的生態系統, 土壤腐質層豐厚。 因而帕沙的茶樹生長茂盛, 萌芽期早, 採摘期長, 葉長肥碩, 白毫顯著,

品質優良, 茶性有如麗人一般的高雅, 茶氣有如清風一樣的柔綿, 韻味有如秀水一般的甘甜。

納卡的節奏

說茶或者茶山, 或多或少地要擺擺古, 而納卡就是一個有古可以擺的拉祜族村蔡納卡拉祜人做的竹筒茶, 早在清代就聞名遐邇, 每年都要上貢“車裡宣慰府”, 有史料記載緬甸國王也指定“納卡竹筒茶”為貢茶。 所以在猛海人的心目中, 納卡是一個至今名氣仍能與老班章、南糯山相比肩的地方。 不過與帕沙一樣, 在眾多普洱茶名山頭中納卡也只能算是二線茶山, 雖然近兩年也有雄風重振的趨勢。

帶我們去納卡的楊麗, 是南糯山上的女強人, 做事精練果敢的她也, 抓住普洱茶市大發展的機遇, 靠一已之力闖出一方天地。

路上, 近兩年搶盡風頭的某古茶坊四輛皮卡車在後面狂按著喇叭, 在狹窄的山路上呼嘯著超車而過, 同行的一位廣西茶商搖搖頭說, 某某古茶坊還真有點狂躁。

納卡是猛宋鄉大曼品村委會的一個拉祜族寨子, 地處滑竹梁子山的東面。 海拔最高達2429米的滑竹梁子是猛末茶區的核心區域, 諸如納卡、滑龍、受西良、南本老察、大受呂等古樹茶園, 基本都分佈在其周圍, 納卡的面積為9.96平方公里, 海拔1662米, 年平均氣溫16.0C, 整個察子有118戶人家828口人。 納卡古樹茶是猛宋茶區最具代表性的茶, 有古茶園約60畝, 樹齡大多在300-500年之間, 但相對而言較為分散, 比較集中的一片古茶園位於子後面的半山坡上。 現在納卡也在荒坡臺地上種了不少臺地茶。

本內容來自《茶山紀錄片》

關於普洱茶沖泡,保存等知識,請加南茗佳人高級評茶員微號:6480348(長按複製)交流學習。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