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中電科技園入園企業京華派克完美詮釋——走出北京 海闊天空

“走出北京, 海闊天空。 ”原位于北京市大興區的北京京華派克聚合機械設備有限公司, 用一條外遷升級的道路完美詮釋了這句話的內涵——面積增加了數倍、產值躍升一個數量級、作為首批入駐中電科技園的企業, 成為河北邯鄲冀南新區承接京津冀產業轉移重點打造的標杆項目, 完成了一場華麗的蛻變。

在京發展空間受限 京華派克尋“新出路”

近年來, 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大幕拉開, 不少北京製造企業開始轉型或外遷。 京華派克聚合機械設備有限公司, 簡稱京華派克, 總部位於北京市, 是專業的聚氨酯設備、原料的設計、研發、製造和服務的提供商,

雙高新技術企業。 “京華派克”品牌在國內聚氨酯小型噴塗機市場佔有率超過75%, 幾十項自主智慧財產權與極具競爭力的品質和價格鑄就了其優質的口碑。 但近一兩年來, 在京製造企業日益受限以及北京非首都功能政策的加速, 使京華派克有了向外走的這個打算和考慮。

2017年1月京華派克正式計畫將工廠遷出北京, 但遷往何處, 著實令管理人員犯了難。 京華派克總經理宋激揚講述說:“其實, 即使沒有政策推動, 日益高漲的運營成本, 也在逼迫著我們這些製造企業做出選擇——北京, 已經不太適合生存。 而搬廠這事兒真是不容易, 我跟我們的董事長幾乎跑遍了離北京150公里的距離,

省級以上的開發區。 西到易縣, 東呢我們到玉田, 唐山。 找地兒這件事我們不怕辛苦, 最重要的是找一個靠譜的地兒。 ”

良好營商環境與政府誠信 讓尋廠之路塵埃落定

相比於大多數企業, 京華派克還算幸運, 在尋廠3個月後, 於2017年4月份成功入駐邯鄲中國電子科技園, 尋廠之路塵埃落定, 但其中過程的艱辛, 也只有企業自己才能全面體會。

宋激揚感慨的說:“在找新地的時候, 會有很多具體的顧慮。 比如土地證是否能準時到位, 主導產業的配套是否能夠到位, 面臨的隱形成本, 補助落實資金不到位種種問題。 相信這也是每一個搬遷企業都要考慮的現實問題, 因此, 我們對於考察廠地十分謹慎全面, 對於冀南新區的態度也是如此。

之所以將目標瞄準冀南新區, 一是看好冀南新區的發展潛力, 作為京津冀一體化的重要陣地, 邯鄲冀南新區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人文、政策發展優勢。 再就是充分感受到了當地政府的誠意與支持。 我們剛開始和邯鄲冀南新區接觸的時候也有擔心, 雖然給了我們靠譜務實的承諾, 但是也還有疑慮, 要落實了才覺得踏實。 在這個溝通過程裡, 中電科技園的招商人員做了不少工作, 那種積極的狀態, 其實我們挺有感觸。 中電科技園這種央企背景的專業三方園區平臺, 讓我覺得更有保障。 ”

北京之外的新天地 京華派克贏得新空間

簽約冀南新區的京華派克, 在2017年5月底就已經開始動工, 工程進展有條不紊的順利進行。

直到現在, 宋激揚都經常會在眾人面前說起此次新廠選址的明智與幸運。 “5月17號簽約, 月底開始動工, 我們在11月, 應該說是在12月初的時候, 我們的土地證都拿到手了, 你放到其他的地方去, 可能都做不到。 其實我們從把稅交齊, 拿到土地證, 沒用三個月, 所以我們為什麼說這個務實, 是政府切切實實的值得信任。 ”

2018年1月, 邯鄲市市委書記及邯鄲市市長一行人再次考察了中電科技園邯鄲園區及園區內在建的京華派克新型材料裝備生產項目, 作為首批入駐中電科技園的專案, 京華派克成為冀南新區承接京津冀產業轉移的重點建設項目, 目前京華派克已經完成廠房主體建設並順利投產。 觀摩過程中, 高書記對中電科技園招商工作取得的成績給予了高度評價,

同時勉勵園區加快建設, 對接更多企業遷入, 助推冀南新區經濟發展。

京華派克的尋廠之路圓滿結束, 但在這條路上還有更多的企業正在探索著前行。 遷移新地的營商環境以及政府對企業的態度, 成為企業能否落地的重中之重。 “這都是一個相互的問題, 這裡邊就有一個政府的誠信和企業的誠信問題。 雙方在談判溝通的過程中, 有些個細節問題需要進一步細化。 另外的話增加我們要強化我們這種契約精神, 相應的條件, 相互的約束, 都要的話寫在合同上。 而且要增加這個合同的嚴肅性, 一方違約, 那你要賠償, 這樣的話就能夠減少我們企業在發展中或者社會發展中的這種成本。 ”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原所長牛鳳瑞談起政企關係時如是說。

京企外遷加速度 企業在新環境開創新未來

從北京市“兩會”上瞭解到,到2020年,北京將再退出1000家一般製造業企業,疏解提升市場和物流中心約300家。其中,2018年將調整退出一般性製造業500家,疏解提升市場和物流中心176家,疏解退出城六區二級及以下市屬國有企業40家以上。更多製造企業的尋廠之路才剛剛開始……

京華派克總經理宋激揚在採訪最後對記者說:“我覺得北京出來的企業不要抱著外溢,被趕走的心態,其實企業出來會有新的機會,更大的生產空間、更廣闊的市場、更低的人工成本。北京固然更加接近市場、人才條件更成熟,但是寸土寸金、政策調整等因素都限制了企業的發展,與其在北京‘死磕’,不如主動去北京以外的河北、天津等地尋找轉型發展的機會。”

北京之外的廣闊發展空間,越來越好的營商環境,使越來越多的北京企業選擇走出北京。以冀南新區為例,僅2017年一年,便有恆潤寶、喜利得、京華派克、北鵬建材、北方泊頭、大田感光、光達盛興、中建達誠、志辰管業等多家大型企業的入駐中電科技園邯鄲冀南新區園區,開啟了外遷後的嶄新征程。

在疏解轉移的大背景下,既然北京“留不得”,那就應該端正態度,不是落寞地離開故地,而應該像京華派克一樣積極地奔赴前程,努力適應、盡力爭取,以開放、合作的態度不斷完善自己,在新的環境裡、新的政策下,開創新的未來。

”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原所長牛鳳瑞談起政企關係時如是說。

京企外遷加速度 企業在新環境開創新未來

從北京市“兩會”上瞭解到,到2020年,北京將再退出1000家一般製造業企業,疏解提升市場和物流中心約300家。其中,2018年將調整退出一般性製造業500家,疏解提升市場和物流中心176家,疏解退出城六區二級及以下市屬國有企業40家以上。更多製造企業的尋廠之路才剛剛開始……

京華派克總經理宋激揚在採訪最後對記者說:“我覺得北京出來的企業不要抱著外溢,被趕走的心態,其實企業出來會有新的機會,更大的生產空間、更廣闊的市場、更低的人工成本。北京固然更加接近市場、人才條件更成熟,但是寸土寸金、政策調整等因素都限制了企業的發展,與其在北京‘死磕’,不如主動去北京以外的河北、天津等地尋找轉型發展的機會。”

北京之外的廣闊發展空間,越來越好的營商環境,使越來越多的北京企業選擇走出北京。以冀南新區為例,僅2017年一年,便有恆潤寶、喜利得、京華派克、北鵬建材、北方泊頭、大田感光、光達盛興、中建達誠、志辰管業等多家大型企業的入駐中電科技園邯鄲冀南新區園區,開啟了外遷後的嶄新征程。

在疏解轉移的大背景下,既然北京“留不得”,那就應該端正態度,不是落寞地離開故地,而應該像京華派克一樣積極地奔赴前程,努力適應、盡力爭取,以開放、合作的態度不斷完善自己,在新的環境裡、新的政策下,開創新的未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