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古人早期穿的褲子沒有褲襠,你知道嗎

最初的褲子叫絝(ku), 也稱褲, 沒有褲襠, 只有兩個分開的褲筒, 分別套在左右兩腿上, 側面有繩子系在腰間。 到了漢代, 人們發明了“窮絝”,

就和現在的褲子差不多了, 是有襠的。 我們或許會好奇, 夏天炎熱, 古人可以穿短褲嗎?答案是肯定的。 在古代, 短褲被稱作“犢鼻褌(kun)”, 褌也是褲子的一種, 由於穿著時方便勞作, 所以貧苦的勞動人民經常用它。 貴族如果穿這種衣服, 是要被人嘲笑的。 《史記》記載了漢代文學家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的愛情故事, 傳說司馬相如以一首《鳳求凰》深深打動了卓文君的芳心, 於是卓文君和司馬相如私奔。 卓文君的父親卓王孫, 是四川當地有名的富家翁, 講究門當戶對, 司馬相如當時只是沒錢沒地位的書生, 所以卓文君堅決反對這門親事, 也不給女兒一分錢, 希望女兒可以回心轉意。 不料司馬相如和卓文君故意在卓王孫居住的附近開了家酒鋪,
卓文君抛頭露面當街賣酒, 司馬相如就穿著“犢鼻褌”這種大褲衩洗酒器, 這可讓素來愛面子的卓王孫盡了臉面, 為了保留面子, 卓王孫只好給司馬相如這個女婿一大筆錢, 不讓他們再辛苦賣酒了。

到了唐宋時期, 沒有襠只有兩個褲筒的褲子又流行了起來, 唐代男子服飾以袍衫為主, 袍衫裡面就穿著沒有襠的褲子。 婦女在外層的裙子裡也穿褲子, 只是褲筒有明顯的收斂, 與魏晉南北朝流行的大口褲完全不同, 通常做的比較緊窄。

宋代以後流行膝褲, 之所以叫“膝褲”, 是因為穿著時外面的袍子垂至膝蓋附近, 正好露出裡面的褲子。 這種膝褲也是一種只有兩個褲筒的褲子。 南宋奸臣秦檜權傾朝野, 高宗皇帝雖然重用他,

但也時刻防備著他。 等到秦檜死後, 高宗才松了一口氣, 對手下說:“朕今日 始免膝胯中置匕首矣!”意思是我從今天開始才可以不用再膝褲裡面藏匕首來防備秦檜了!由此可見, 連皇帝平常也穿膝褲。

到了清朝, 男士又崇尚起一種寬鬆式的套褲, 褲筒粗大。 有一首詩就曾說道這種褲子:“英雄蓋世古來稀, 那像如今套褲肥?巨鼎拔山河祖倫, 居然粗腿有三圍。 ”嘲笑當時的褲管肥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