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海康威視投資回報兩萬多倍!17年前只是“幫幫同學”,現身價百億

2017年11月, 國內安防產業龍頭“海康威視”正式發佈品牌理念:“見遠, 行更遠”。 因見遠而得遠見, 善見致知, 同行致遠。

假如將“見遠, 行更遠”口號,

放在海康創始“三劍客”之一、海康威視副董事長龔虹嘉身上, 恐怕再合適不過了!這位被IDG稱為“中國最優秀的天使投資人”, 17年前只因“幫幫老同學”, 拿出245萬投資海康威視, 如今累積投資回報竟然高達2萬多倍!

海康創始“三劍客”, 合夥只因同學情

海康威視董事長、創始人之一陳宗年

2018博鼇亞洲論壇上, 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猛誇華為、美的, 但格力董明珠卻不屑回應:“空調領域格力是世界老大, 美的他算老幾?”其實, 在上市公司裡面, “中國製造2025”有三巨頭, 分別是格力、美的、海康, 均是龍頭企業, 且都開始佈局全球化。

相比與格力、美的, 海康威視的歷史要晚了, 這家全球最大的監控產品供應商、全球安防“智造”的領導者, 創辦于2001年, 最初創始團隊僅28人, 從一家普通的音視訊壓縮板卡公司起步。 如今, 海康威視市值已超過美的、格力;其在“AI+行業”人工智慧領域的安防、警務、刑偵、交通場景等“關鍵性應用”方面, 令BAT巨頭望其項背。

早在多年前, 海康威視就躋身國內安防領域第一品牌, 在國際市場的監控領域,

也是處於“第一方陣”, 目前正朝著世界級優秀企業千億規模邁進。 從28人小公司起步, 十餘年間, 憑什麼市值超美的格力?這還得先從“海康三劍客”說起。

海康創始人之一、杭州海康威視數位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宗年, 同時還擔任著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第五十二研究所所長。 陳宗年, 生於1965年, 老家在無錫江陰北。 1982年, 17歲的陳宗年考進了武漢華中工學院

在創業者、投資者、被投資者“三重角色”中不住地轉換, 身為嘉道私人資本董事長的龔虹嘉, 給人一種初步印象, 就是投資章法很亂, 可結果卻是:他參與創辦的企業, 均稱為行業龍頭, 進行的投資, 又多是超千倍、萬倍的巨額回報。

作為天使投資人、創業者, 龔虹嘉有個著名的“三不原則”貫徹始終,

即“別人不想做、不願做、不敢做的東西, 才可以去做。 ”其實, 龔虹嘉在“三重角色”中轉動, 並不是瞎轉, 以不同角色專注於某個“三不原則”領域, 可以獲得更多學習及市場經驗, 也會更透徹、深入到這一領域, 同時, 也獲得更多的關鍵資源, 比如資本、人資、技術及市場。

海康威視於2010年上市, 7年來已累計分紅107.24億元, 屬於A股市場上為數不多的“良心企業”, 它同時也是A股市場為數不多的“少拿多給”的上市公司之一, 未曾通過增發股份來融資。

理論上講, 一個重視股東及投資者回報、分紅率較高、且股息率跑贏定存的上市公司, 說明其公司治理及經營表現是穩健、成熟, 是值得長期投資的標的。

至今為止, 海康威視的企業性質仍為國有, 系軍工央企——中國電科集團旗下上市公司;不過, 它更似一家混合制類型企業, 從一開始, 民營資本在其股本結構中就佔有很大的比例, 從創辦至今17年來, 龔虹嘉始終佔據第二股東位置。 當然, “大樹底下好乘涼”, 央企、國企名號, 一直是“香餑餑”。

2013年,A股市場高管持股市值前三名中,海康威視副董事長龔虹嘉列為榜首,彼時手上持股的市值高達137.5億元,另外兩位分別是蘇甯電器董事長張近東、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今年1月22日,海康威視一則高管減持資訊令龔虹嘉再入公眾輿論視野。龔虹嘉于該段時間減持海康1.14億股,套現近43億元,這是其在海康威視上市後的最大一筆減持套現。

加上這次套現,龔虹嘉與他太太陳春梅二人,已累計套現金額超140億元,而其2001年初始投資才245萬,若以此計算,加上現有持股市值,回報可高達2.7萬倍。

海康威視2017年財報

有意思的是,自上市以來,雖然龔虹嘉不停地揮動“收割機”減持,可伴隨海康年年高增長、高分紅送股,加上股價不斷上漲,龔虹嘉的持股數卻越來越多,市值也越來越大。

那麼,龔虹嘉是如何與海康威視“見遠,行更遠”呢?

龔虹嘉在海康股權主要來自二個部分:一是初始出資29.8萬美元(折合人民幣約245萬元),這一部分在股改中所占的股權比例。第二,其財富增長,也來自海康歷年的高分紅送股所帶來的巨大收益。

他的太太陳春梅,今年53歲,主要是間接持股。康普投資,是海康威視十大股東之一,持有部分股權。在海康上市前,陳春梅以2520.28萬元出資額,持有康普投資80%股權,另外20%比例,則由海康高管胡揚忠、鄔偉琪持有。順便一提,海康威視管理層主要成員如胡揚忠、鄔偉琪、蔣海青、周治平等,還通過股權激勵方式,持有“海威投資”部分股權,間接持有海康股份。

此外,海康上市時,股東發起人還有浙江“東方集團”等。

海康金融“慧眼”一體機

股權架構,是公司治理的基石,我們多次在文章提及;值得一提的是,海康威視上市之前,有二次極為重要的股權轉讓,這也是十餘年來公司保持高成長的成功因素。

一次是發生於2008年,當時海康威視的控股股東“海康資訊”,將股權轉讓予“五十二所”,進一步提升了海康威視國企、央企地位。從某種方面來看,海康威視能走到今天,並步入發展“快車道”,與其國有性質的重要影響力分不開的。

我們知道,海康威視安防視頻監控領域產品的許多大型客戶,既有政府機關、國企、銀行,也有不少涉及公共安全等運用領域,國企央企身份,則意味著權威、保密、公信度強。多年來,海康威視已多次登上“全球安防50強”榜首。

另一次重要的股權轉讓,是2007年,這也是海康威視成長的一個重要轉捩點。龔虹嘉自動轉讓股份給海康威視的核心管理層和技術團隊。

該年,龔虹嘉以75萬元價格,轉讓其持有公司15%股權,轉讓給創始團體的合夥人公司,即上述提及的“康普投資”、“ 海威投資”。海康威視IPO後,其五大發起人分別是五十二所、龔虹嘉、海威投資、康普投資,另外就是東方集團;持股比例分別為42.61%、24.80%、12.83%、4.28%、4.50%。

海康威視數位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宗年

“捨得,捨得,有舍才有得!”放得下,才能走得遠,懂得放棄是人生一種心靈學問,也可以是一種商業智慧和藝術,所謂“小舍小得、大舍大得、不捨不得”。個人拿出股權,用以激勵經營層,是一種很寬廣的投資胸懷,也正因為龔虹嘉敢於“舍”,自創辦以來,海康威視的經營層一直保持著相對穩定狀態,也更有創業創新的激情。

海康是合夥創業,阿裡巴巴、騰訊也是,均都保持高成長,其成功要素,來自於較強的經營獨立性、靈活性,也包括股權激勵等方式。要取得在經營上獨立,靈活適應市場環境變化,有一點很重要,那就是先從股權架構的頂層設計入手。

比如馬雲、馬化騰的分層股權設計,阿裡內部創業人才資本股權化等。反觀海康,第一大股東雖是國有性質,但並不絕對控股,加上龔虹嘉的股權轉讓,管理層一定程度上獲得了更大自主性,也能更多地從企業成長中得到一定收益,也更能兼顧長遠利益、全體股東的整體利益和公司的持續發展。

一波說 •傳承在中國(21)

一直是“香餑餑”。

2013年,A股市場高管持股市值前三名中,海康威視副董事長龔虹嘉列為榜首,彼時手上持股的市值高達137.5億元,另外兩位分別是蘇甯電器董事長張近東、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今年1月22日,海康威視一則高管減持資訊令龔虹嘉再入公眾輿論視野。龔虹嘉于該段時間減持海康1.14億股,套現近43億元,這是其在海康威視上市後的最大一筆減持套現。

加上這次套現,龔虹嘉與他太太陳春梅二人,已累計套現金額超140億元,而其2001年初始投資才245萬,若以此計算,加上現有持股市值,回報可高達2.7萬倍。

海康威視2017年財報

有意思的是,自上市以來,雖然龔虹嘉不停地揮動“收割機”減持,可伴隨海康年年高增長、高分紅送股,加上股價不斷上漲,龔虹嘉的持股數卻越來越多,市值也越來越大。

那麼,龔虹嘉是如何與海康威視“見遠,行更遠”呢?

龔虹嘉在海康股權主要來自二個部分:一是初始出資29.8萬美元(折合人民幣約245萬元),這一部分在股改中所占的股權比例。第二,其財富增長,也來自海康歷年的高分紅送股所帶來的巨大收益。

他的太太陳春梅,今年53歲,主要是間接持股。康普投資,是海康威視十大股東之一,持有部分股權。在海康上市前,陳春梅以2520.28萬元出資額,持有康普投資80%股權,另外20%比例,則由海康高管胡揚忠、鄔偉琪持有。順便一提,海康威視管理層主要成員如胡揚忠、鄔偉琪、蔣海青、周治平等,還通過股權激勵方式,持有“海威投資”部分股權,間接持有海康股份。

此外,海康上市時,股東發起人還有浙江“東方集團”等。

海康金融“慧眼”一體機

股權架構,是公司治理的基石,我們多次在文章提及;值得一提的是,海康威視上市之前,有二次極為重要的股權轉讓,這也是十餘年來公司保持高成長的成功因素。

一次是發生於2008年,當時海康威視的控股股東“海康資訊”,將股權轉讓予“五十二所”,進一步提升了海康威視國企、央企地位。從某種方面來看,海康威視能走到今天,並步入發展“快車道”,與其國有性質的重要影響力分不開的。

我們知道,海康威視安防視頻監控領域產品的許多大型客戶,既有政府機關、國企、銀行,也有不少涉及公共安全等運用領域,國企央企身份,則意味著權威、保密、公信度強。多年來,海康威視已多次登上“全球安防50強”榜首。

另一次重要的股權轉讓,是2007年,這也是海康威視成長的一個重要轉捩點。龔虹嘉自動轉讓股份給海康威視的核心管理層和技術團隊。

該年,龔虹嘉以75萬元價格,轉讓其持有公司15%股權,轉讓給創始團體的合夥人公司,即上述提及的“康普投資”、“ 海威投資”。海康威視IPO後,其五大發起人分別是五十二所、龔虹嘉、海威投資、康普投資,另外就是東方集團;持股比例分別為42.61%、24.80%、12.83%、4.28%、4.50%。

海康威視數位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宗年

“捨得,捨得,有舍才有得!”放得下,才能走得遠,懂得放棄是人生一種心靈學問,也可以是一種商業智慧和藝術,所謂“小舍小得、大舍大得、不捨不得”。個人拿出股權,用以激勵經營層,是一種很寬廣的投資胸懷,也正因為龔虹嘉敢於“舍”,自創辦以來,海康威視的經營層一直保持著相對穩定狀態,也更有創業創新的激情。

海康是合夥創業,阿裡巴巴、騰訊也是,均都保持高成長,其成功要素,來自於較強的經營獨立性、靈活性,也包括股權激勵等方式。要取得在經營上獨立,靈活適應市場環境變化,有一點很重要,那就是先從股權架構的頂層設計入手。

比如馬雲、馬化騰的分層股權設計,阿裡內部創業人才資本股權化等。反觀海康,第一大股東雖是國有性質,但並不絕對控股,加上龔虹嘉的股權轉讓,管理層一定程度上獲得了更大自主性,也能更多地從企業成長中得到一定收益,也更能兼顧長遠利益、全體股東的整體利益和公司的持續發展。

一波說 •傳承在中國(21)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