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喜歡你就對你好,討厭你就把你吃掉?” | 影評

北京電影節昨天隆重開幕了, 記得去年開幕紅毯給娛小妹(baoyu_18)最大的驚喜就是見到了是枝裕和導演, 這種近距離接觸偶像的激動, 某種程度上滿足了我的虛榮。

再看看如今只能在家裡寫稿子的憋屈, 突然覺得自己都不需要同齡人的拋棄, 我都快攆不上曾經的自己了。

雖說北影節期間佳片無數, 但最近上映的爆米花大片《狂暴巨獸》似乎更對吃瓜群眾們的胃口, 今天我們還是先來聊聊這個“外來和尚”吧。

近幾年, 好萊塢大片輪番轟炸著中國電影市場, 導致一些眼緣極好的歐美明星在國內刷臉賺票房也成為了好萊塢日常, 而今天的主角巨石強森恰巧就是其中一員。

健碩的身材、俊逸的面孔配合上搶戲的眉毛, 這位摔角出身的動作演員真的算是中國票房保駕護航的一員福將。

《速7》、《速8》這種自帶流量輕鬆幾十億票房的大製作不必多說, 就連他主演的《末日崩塌》、《勇敢者的遊戲:決戰叢林》等多部3D大片也都輕輕鬆松的攬走幾億。

而這一次的《狂暴巨獸》也是靠著4天累計3億5千萬的票房和41%的排片占比成功拉下了佔據10多天票房寶座的《頭號玩家》。

道恩·強森每一次的角色總是帶著點討喜, 身材維度誇張的壯漢搞笑起來真是男女通吃的反差萌, 這種路數多少和我們的《終結者》州長大人有些雷同, 但不得不承認良好的票房回報率證明了這就是市場的剛需。

這位出身在摔角世家的魁梧漢子, 健碩的體魄似乎是這個家族的標配, 起初沒有子承父業的強森在大學選擇加入了橄欖球隊。

接近2米的身材在斬獲了數個冠軍之後, 又投身到了WWE的事業中, 甚至還為此取了個悶騷的花名ROCK, 這也是後來大家昵稱他為巨石強森的由來。

WWE算是強森的主場, 如魚得水的天賦使得金腰帶都拿到手軟, 嘗盡甜頭的強森又通過《蠍子王》中的螢幕首秀完成了向影視行業過渡的華麗轉型,

那時候的強森不光是意氣風發還順風順水。

WWE摔跤手轉型到好萊塢的並不少見, 《銀河護衛隊》中的毀滅者就是娛小妹專注于WWE賽場時很喜歡的巴蒂斯塔。

但是論成就而言, 還是無法與強森這種開掛的人生相提並論, 畢竟後者可是2016年被《福克斯》評為最吸金的男星。

強森不僅扮演的角色類似州長施瓦辛格,就連對仕途的嚮往都如出一轍,只是人家目標並不拘泥於一州的得失,而是定在了美國總統這個萬人之上的位置。

想像一下健碩如熊的強森總統在外交訪談時,只要眉毛不出戲,身材上造成的壓迫力是何等的強勢。

不過,強森雖然炙手可熱,同時也在複刻州長的星途坦蕩,卻也有點自己畫地為牢的局限,就是角色單一,他出演的角色都十分雷同,正能量爆棚的肌肉男+搞笑的路數設定就是強森眾多角色的交集特徵。

州長還有著《真實的謊言》和《劫數》這一類走心的作品來突破固化的銀幕形象,而強森只是在重複,除了《超級杯奶爸》中的形象略有不同,但也和同為老司機的范迪塞爾早年嘗試過的反差套路大同小異。

雖然角色突破大多是演員自身對於重複自我的厭煩,但是高頻次的雷同也會使得觀眾在觀影上的審美疲勞。

好在,強森有著極具親和力的天生好人緣,像那位坐在娛小妹旁邊的女孩,就在強森出場那一刻開始笑靨如花,這純粹就是老天爺賞飯吃的個人魅力啊。

說回電影,這部改編自同名街機遊戲的電影,從直白的片名就可以大體推斷出劇情類型,而海報上猩猩和強森的站位也多少能理清楚人物關係,這就是海報即劇透的典型。

不過,大家去影院看這種影片圖的就是一個爽快,也不會要求什麼寓教於樂的深刻,就像大家去買爆米花都不會想著靠這個能吃出什麼好身材,期待的只是個個焦糖均勻顆粒飽滿。

以這個標準來看,《狂暴巨獸》算得上可圈可點,不吹不捧6.5分。

加上有著《金剛》和《猩球崛起》打底的特效公司維塔數碼操刀視效,白金剛喬治的戲份說是逼著至極也不過分。

只是大猩猩的武力招式經過前輩們的苦心鑽營真的是開發到了極致,捶胸怒吼雙手錘,從金剛延續到現在也無外乎這三板斧,所以導演這次把眼光放在了猩猩性格的刻畫上。

搞笑逗比還會“開火車”的金剛你肯定沒見過,至於可以和人類交流這一點,似乎從《猩球崛起》之後,手語就已經是猩猩的官方語言了。

無論視效技術還是刻畫套路上,猩猩這種形象對於導演和編劇來講都是駕輕就熟,所以在基因變異融合時,只有喬治還保留著原有的外貌,而其他兩位同級別怪獸,就只能在設計師隨心所欲的創作上與同類背道而馳。

猩猩的開發到了極致,和哥斯拉類似的鱷魚光看身上嶙峋的骨板也幾乎是原樣照搬,唯一留有創作餘地的就只剩下狼了,所以導演給它裝上了鼯鼠一樣的肉翅,會飛的狼想想就覺得厲害對吧。

其實,《狂暴巨獸》的套路就是滿足了人們的意淫心態。

人類天生的佔有欲就是總想把好的東西占為己有,這在男女身上的體驗不太一致卻殊途同歸。

男性更多喜歡力量層面的,類似娛小妹童年時看過的動畫片《佈雷斯塔警長》,豹子的速度,狼的耳朵,鷹的眼睛,熊的力量這種天賦異稟的意淫。

而女性可能更多是想要誰誰誰的眼睛和某某某的長腿,其實就是對於基因擇優的嚮往。

只是這些到了本片導演這裡就成了更加變本加厲的拼湊,覺得厲害的相似物種,就把它們的零件都往那兩隻可憐的怪獸身上懟。

狼背上長滿了豪豬的刺,鱷魚嘴裡吐出了兩根象牙,反正相對於毛茸茸的猩猩和狼,爬行動物天生猙獰的外表就是天生當大反派的胚子,在這個講究顏值的世界就連動物都不能倖免,鱷魚臉醜個大,索性百無禁忌的往上安就是了。

只是這些所謂的基因融合先不說是否合理,至少你裝了就得用吧,結果除了狼射過一根刺外,剩下的“武器裝備”都淪為了虛張聲勢的擺設。

除此之外,整部電影全程都在努力詮釋著什麼是“喜歡你就對你好,討厭你就把你吃掉”這種如同小朋友般的思維套路。

其實,這種打怪獸的片子路數都差不多,從不想著用技術造福人類的高層總是執著於毀滅地球,還有打不死的主角和總當炮灰的部隊,就連《狂暴巨獸》中的反派姐弟都像極了《寵物小精靈》中的武藏和小次郎。

雖說,這類影片我們不該去深究劇情,但是高潮的設計實在不太走心,當男主拿解藥被姐弟射傷之後,反派明明沒有帶走全部解藥,可是強森跑出來時仍就沒有帶出任何一支。

再就是牛仔警官撞見蠢弟弟時說的那些耍帥擺酷的狠話,不要攜帶更加方便證據更全的背包,就喜歡單手拖著電腦跑路,這種想要避開包裹裡的解藥的設計也太明顯了。

最無腦的就是姐弟倆費勁巴力的引來了三隻怪獸,本打算不著痕跡的毀屍滅跡來遮掩自己的犯罪動機,可是當怪獸們長途跋涉跑到他們房頂打飛機時,這二位卻只是打算坐飛機逃跑而沒有任何作為。

其實這一切的不合理都是為了讓三隻怪獸順理成章打起來而做的誘導,這種刻意為之的推進就落了下乘。

強森出演的電影就沒有不是闔家歡結局的,這算是個人風格也可以說成是固步自封,《狂暴巨獸》也一樣不例外。

其實影片最早設計的是喬治身死的結局,可是強森覺得觀眾看了不開心,不符合自己的價值觀,所以這次導演的小細腿真就沒能擰過巨石的胳膊,好端端的悲劇硬生生給掰成了大團圓。

不過,娛小妹的內心比較陰暗,在看到幻影轟炸機出動的時候就在想,如果是在猩猩幹死了鱷魚之後,導彈也同時落下,不僅體現了靈長類可以使用武器的優勢,也使得這部片子的主旨會深刻的多。

當然這種結尾,沒多少觀眾會願意看,但是我總覺得,既然影片中途把主調牽扯到了人類喪心病狂的獵殺外加蔑視生命的殘暴無度上,為什麼後半程就成了淺嘗輒止的避而不談呢?

雖然壞蛋組合的姐弟都死狀慘烈,但罪惡的源頭也禍水東流的引向了毀天滅地的怪獸,其實它們又何嘗不是被人類打破平靜生活的受害者。

好吧,還是不能對這部爆米花電影要求太多,最後說下觀影建議,如果你喜歡升級打怪獸的影片,那《狂暴巨獸》絕對值回票價。

如果你不喜歡怪力亂神的打打殺殺,還是好好關注一下北影節佳片和本周院線,因為娛小妹年度期待的《犬之島》就要上映了,想想就很開心!

強森不僅扮演的角色類似州長施瓦辛格,就連對仕途的嚮往都如出一轍,只是人家目標並不拘泥於一州的得失,而是定在了美國總統這個萬人之上的位置。

想像一下健碩如熊的強森總統在外交訪談時,只要眉毛不出戲,身材上造成的壓迫力是何等的強勢。

不過,強森雖然炙手可熱,同時也在複刻州長的星途坦蕩,卻也有點自己畫地為牢的局限,就是角色單一,他出演的角色都十分雷同,正能量爆棚的肌肉男+搞笑的路數設定就是強森眾多角色的交集特徵。

州長還有著《真實的謊言》和《劫數》這一類走心的作品來突破固化的銀幕形象,而強森只是在重複,除了《超級杯奶爸》中的形象略有不同,但也和同為老司機的范迪塞爾早年嘗試過的反差套路大同小異。

雖然角色突破大多是演員自身對於重複自我的厭煩,但是高頻次的雷同也會使得觀眾在觀影上的審美疲勞。

好在,強森有著極具親和力的天生好人緣,像那位坐在娛小妹旁邊的女孩,就在強森出場那一刻開始笑靨如花,這純粹就是老天爺賞飯吃的個人魅力啊。

說回電影,這部改編自同名街機遊戲的電影,從直白的片名就可以大體推斷出劇情類型,而海報上猩猩和強森的站位也多少能理清楚人物關係,這就是海報即劇透的典型。

不過,大家去影院看這種影片圖的就是一個爽快,也不會要求什麼寓教於樂的深刻,就像大家去買爆米花都不會想著靠這個能吃出什麼好身材,期待的只是個個焦糖均勻顆粒飽滿。

以這個標準來看,《狂暴巨獸》算得上可圈可點,不吹不捧6.5分。

加上有著《金剛》和《猩球崛起》打底的特效公司維塔數碼操刀視效,白金剛喬治的戲份說是逼著至極也不過分。

只是大猩猩的武力招式經過前輩們的苦心鑽營真的是開發到了極致,捶胸怒吼雙手錘,從金剛延續到現在也無外乎這三板斧,所以導演這次把眼光放在了猩猩性格的刻畫上。

搞笑逗比還會“開火車”的金剛你肯定沒見過,至於可以和人類交流這一點,似乎從《猩球崛起》之後,手語就已經是猩猩的官方語言了。

無論視效技術還是刻畫套路上,猩猩這種形象對於導演和編劇來講都是駕輕就熟,所以在基因變異融合時,只有喬治還保留著原有的外貌,而其他兩位同級別怪獸,就只能在設計師隨心所欲的創作上與同類背道而馳。

猩猩的開發到了極致,和哥斯拉類似的鱷魚光看身上嶙峋的骨板也幾乎是原樣照搬,唯一留有創作餘地的就只剩下狼了,所以導演給它裝上了鼯鼠一樣的肉翅,會飛的狼想想就覺得厲害對吧。

其實,《狂暴巨獸》的套路就是滿足了人們的意淫心態。

人類天生的佔有欲就是總想把好的東西占為己有,這在男女身上的體驗不太一致卻殊途同歸。

男性更多喜歡力量層面的,類似娛小妹童年時看過的動畫片《佈雷斯塔警長》,豹子的速度,狼的耳朵,鷹的眼睛,熊的力量這種天賦異稟的意淫。

而女性可能更多是想要誰誰誰的眼睛和某某某的長腿,其實就是對於基因擇優的嚮往。

只是這些到了本片導演這裡就成了更加變本加厲的拼湊,覺得厲害的相似物種,就把它們的零件都往那兩隻可憐的怪獸身上懟。

狼背上長滿了豪豬的刺,鱷魚嘴裡吐出了兩根象牙,反正相對於毛茸茸的猩猩和狼,爬行動物天生猙獰的外表就是天生當大反派的胚子,在這個講究顏值的世界就連動物都不能倖免,鱷魚臉醜個大,索性百無禁忌的往上安就是了。

只是這些所謂的基因融合先不說是否合理,至少你裝了就得用吧,結果除了狼射過一根刺外,剩下的“武器裝備”都淪為了虛張聲勢的擺設。

除此之外,整部電影全程都在努力詮釋著什麼是“喜歡你就對你好,討厭你就把你吃掉”這種如同小朋友般的思維套路。

其實,這種打怪獸的片子路數都差不多,從不想著用技術造福人類的高層總是執著於毀滅地球,還有打不死的主角和總當炮灰的部隊,就連《狂暴巨獸》中的反派姐弟都像極了《寵物小精靈》中的武藏和小次郎。

雖說,這類影片我們不該去深究劇情,但是高潮的設計實在不太走心,當男主拿解藥被姐弟射傷之後,反派明明沒有帶走全部解藥,可是強森跑出來時仍就沒有帶出任何一支。

再就是牛仔警官撞見蠢弟弟時說的那些耍帥擺酷的狠話,不要攜帶更加方便證據更全的背包,就喜歡單手拖著電腦跑路,這種想要避開包裹裡的解藥的設計也太明顯了。

最無腦的就是姐弟倆費勁巴力的引來了三隻怪獸,本打算不著痕跡的毀屍滅跡來遮掩自己的犯罪動機,可是當怪獸們長途跋涉跑到他們房頂打飛機時,這二位卻只是打算坐飛機逃跑而沒有任何作為。

其實這一切的不合理都是為了讓三隻怪獸順理成章打起來而做的誘導,這種刻意為之的推進就落了下乘。

強森出演的電影就沒有不是闔家歡結局的,這算是個人風格也可以說成是固步自封,《狂暴巨獸》也一樣不例外。

其實影片最早設計的是喬治身死的結局,可是強森覺得觀眾看了不開心,不符合自己的價值觀,所以這次導演的小細腿真就沒能擰過巨石的胳膊,好端端的悲劇硬生生給掰成了大團圓。

不過,娛小妹的內心比較陰暗,在看到幻影轟炸機出動的時候就在想,如果是在猩猩幹死了鱷魚之後,導彈也同時落下,不僅體現了靈長類可以使用武器的優勢,也使得這部片子的主旨會深刻的多。

當然這種結尾,沒多少觀眾會願意看,但是我總覺得,既然影片中途把主調牽扯到了人類喪心病狂的獵殺外加蔑視生命的殘暴無度上,為什麼後半程就成了淺嘗輒止的避而不談呢?

雖然壞蛋組合的姐弟都死狀慘烈,但罪惡的源頭也禍水東流的引向了毀天滅地的怪獸,其實它們又何嘗不是被人類打破平靜生活的受害者。

好吧,還是不能對這部爆米花電影要求太多,最後說下觀影建議,如果你喜歡升級打怪獸的影片,那《狂暴巨獸》絕對值回票價。

如果你不喜歡怪力亂神的打打殺殺,還是好好關注一下北影節佳片和本周院線,因為娛小妹年度期待的《犬之島》就要上映了,想想就很開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