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IMF總裁談加密資產優勢:實現了中心化與去中心化的平衡

編者按:本文作者Christine Lagarde是IMF的總裁, 她曾多次公開發表關於加密貨幣的觀點。 在本篇文章中, 她肯定了加密貨幣的優勢, 同時呼籲制定一個公正客觀的監管框架。

比特幣等加密資產的大幅波動不禁讓人聯想到17世紀橫掃整個荷蘭的鬱金香泡沫以及近現代的互聯網泡沫。 目前流通中的加密資產多達1600種, 似乎不可避免的是, 其中的大多數都無法在“創造性破壞”(creative destruction)[1]過程中存活下來。

在我上個月發佈的一篇文章中, 我談到了加密資產的黑暗面, 包括其在洗錢和恐怖主義融資活動中的潛在應用。 而現在, 我將分析其做出的承諾。 正確地看待加密資產意味著我們既不能是加密貨幣批評者也不會是狂熱者。

從互聯網泡沫時期湧現的幾項技術徹底改變了我們的生活, 能夠順利存活下來的加密資產也將為我們的資產存儲、投資以及帳單支付模式帶來重大影響。

因此, 決策者應該保持一個開放的態度, 制定公平的監管框架——在實現風險最小化的同時允許創造性過程產出豐富的“果實”。 這一點我在去年的一次演講中也強調過。

加密貨幣的潛在優勢是什麼呢?答案已經逐漸浮出水面了。

速度快且成本低

加密資產能夠創建快速且低成本的金融交易, 同時還具備與現金相同的便利性。 部分支付服務已經能在數小時內完成跨境轉帳, 而不是好幾天。 如果私人發行的加密資產風險始終很高且不穩定, 央行就需要提供數位形式的貨幣——我們將在即將發佈的全球金融穩定性報告中談到這個概念。

加密資產的底層技術——分散式帳本技術(DLT)能夠幫助金融市場實現高效運轉。

自動執行條款的智慧合約將減少對部分仲介的依賴。 澳大利亞證券交易所已經宣佈其計畫通過DLT管理股票交易的清算與結算流程。

安全存儲重要記錄是DLT的另一項重要應用。 醫療公司正在研究如何使用這項技術來維護絕密的醫療資料, 同時保證保險公司和其它授權使用者的資料訪問權。

在發展中經濟體下, 這類優勢能夠保障財產權, 增強市場信心且促進投資。 在迦納, 財產所有權始終都是一個爭議點, 好在已經有Bitland這個DLT平臺能夠安全記錄土地銷售資訊, 有效解決了大部分問題。

絕佳的平衡

在我看來, 金融科技改革不會徹底消除對可信仲介的需求, 比如經紀商和銀行。 不過, 由加密資產驅動的去中心化應用將實現金融多樣化,

在中心化和去中心化服務供應商之間尋求絕佳的平衡, 從而創造一個更加高效且穩健的金融生態。

加密資產給金融穩定性帶來什麼樣的影響?經過初步評估, 我們認為其影響力有限, 也尚未與金融系統建立較強的聯繫, 因此加密資產尚未構成威脅。 儘管如此, 監管部門也應該保持警惕:加密資產可能提高杠杆交易的風險, 一旦其成為主流金融產品的一部分, 很可能增強經濟衝擊性。

除此之外, 一旦出現從政府貨幣向加密資產大規模轉移的現象, 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的業務模式將面臨挑戰。 監管部門會發現保證一個分散化且去中心化的金融系統的穩定性更加困難。 如果出現危機,

央行也很難充當緊急貸款人的角色。

公正的方式

在加密資產足以徹底改革金融活動之前, 它們必須贏得消費者和有關部門的支持和信任。 第一步就是, 全球監管社區應該就加密資產的角色達成共識。 因為加密資產是無國界的, 所以國際合作是關鍵。

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作為一個擁有189個成員國的組織, 能夠在制定監管框架時提出建議且提供一個合作和討論的平臺。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 我們必須即時瞭解市場和技術的快速發展。 我們必須儘快填補知識漏洞, 確保對加密資產的有效監管。 我們必須完成系統性風險評估, 且及時做出政策回應, 同時確保相關措施能夠保護消費者、投資者以及市場誠信。

要想區分切實威脅和無謂的恐懼, 瞭解加密資產給金融穩定性構成的風險是至關重要的。這也是我們需要採取公正的監管措施的原因,這樣才能在應對風險的同時促進創新。

一個清晰且合理的監管模式能夠説明我們實現優勢的最大化,避免出現加密資產的新型陷阱。

注釋 (↵ returns to text)

創造性破壞理論是偉大的經濟學家熊彼特最有名的觀點,其所指的創造和破壞主要不是通過價格競爭而是依靠創新的競爭實現的。每一次大規模的創新都淘汰舊的技術和生產體系,並建立起新的生產體系。↵

發文時比特幣價格 ¥49738.26

原文:https://blogs.imf.org/2018/04/16/an-even-handed-approach-to-crypto-assets/ 作者:Christine Lagarde

編譯:Wendy

稿源(譯):巴比特資訊(http://www.8btc.com/even-handed-crypto-assets) 版權聲明:

作者保留權利。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巴比特立場。

瞭解加密資產給金融穩定性構成的風險是至關重要的。這也是我們需要採取公正的監管措施的原因,這樣才能在應對風險的同時促進創新。

一個清晰且合理的監管模式能夠説明我們實現優勢的最大化,避免出現加密資產的新型陷阱。

注釋 (↵ returns to text)

創造性破壞理論是偉大的經濟學家熊彼特最有名的觀點,其所指的創造和破壞主要不是通過價格競爭而是依靠創新的競爭實現的。每一次大規模的創新都淘汰舊的技術和生產體系,並建立起新的生產體系。↵

發文時比特幣價格 ¥49738.26

原文:https://blogs.imf.org/2018/04/16/an-even-handed-approach-to-crypto-assets/ 作者:Christine Lagarde

編譯:Wendy

稿源(譯):巴比特資訊(http://www.8btc.com/even-handed-crypto-assets) 版權聲明:

作者保留權利。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巴比特立場。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