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央行突然降准釋放4000億元增量資金 歷次降准後股市走勢一覽(表)

為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 增加銀行體系資金的穩定性, 優化流動性結構, 中國人民銀行決定, 從2018年4月25日起, 下調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非縣域農村商業銀行、外資銀行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同日, 上述銀行將各自按照“先借先還”的順序, 使用降准釋放的資金償還其所借央行的中期借貸便利(MLF)。

中國人民銀行有關負責人表示, 中國人民銀行將繼續實施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 保持流動性合理穩定, 引導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平穩適度增長,

為高品質發展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營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 通過適當降低法定存款準備金率置換一部分央行借貸資金, 一是可以增加長期資金供應, 銀行資金成本將有所降低。 置換MLF使商業銀行付息成本有所減少, 有利於降低企業融資成本。 二是釋放4000億元增量資金, 增加了小微企業貸款的低成本資金來源。 人民銀行將要求相關金融機構把新增資金主要用於小微企業貸款投放, 並適當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成本, 改善對小微企業的金融服務, 上述要求將納入宏觀審慎評估(MPA)考核。

本文來自長江策略,

原文標題《歷史看, 定向降准後的市場走勢情況》, 下文為節選。

2017年9月30日, 中國人民銀行宣佈將當前對小微企業和“三農”領域實施的定向降准政策拓展和優化為統一對普惠金融領域貸款達到一定標準的金融機構實施定向降准政策, 從2018年起實施。

定向降准作為央行釋放流動性的一種方式, 會對市場帶來何種影響呢?本期流動性週報將對2014年以來的多次降准進行分析。

2014年以來, 央行共進行了8次降准, 其中3次為定向降准(2014年4月, 2014年6月和2015年6月), 5次為全面降准(2015年2月, 2015年4月, 2015年9月, 2015年10月和2016年3月)。 (部分全面降准的同時進行了定向降准, 這種情況我們將其歸類為全面降准)

我們分別統計了從2014年以來, 定向降准和全面降准之後5個交易日、30個交易日以及90個交易日, 上證綜指和創業板指數的表現:整體來看, 定向降准後市場並沒有表現出明顯的規律;而全面降准後, 市場在短期(5個交易日、30個交易日)大概率上漲, 但長期來看並無明顯的規律。

從過去幾次定向降准的背景來看, 一般是經濟面臨一定的下行壓力,

有通縮的風險以及外匯占款下滑等問題出現時, 主要屬於政策微調, 其影響力度和範圍小於全面降准。

此次央行通過定向降准一方面可以對沖目前市場的流動性壓力, 但同時由於並非全面降准, 因此不會給市場傳達較為寬鬆的流動性預期, 而且存在三個月的緩衝期, 真正的實施將在2018年。

整體來看, 降准對於市場的影響並無絕對的統計規律, 更大程度上或影響風險偏好, 在目前的市場環境下, 降准短期形成提升風險偏好的可能。 但中期來看, 我們更需要關注中長期金融去杠杆政策的落地情況。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