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房產>正文

澳洲年輕人買不起房已成常態,被父輩批評:享樂消費花太多

根據滙豐銀行2017年的一項調查顯示, 澳洲的千禧一代人(大體指80、90後一代)的房屋擁有比例僅為28%, 在9個國家中位列倒數第二。 參加調查的國家有中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法國、馬來西亞、墨西哥、阿聯酋、英國和美國。

澳洲房價對於年輕人可以說是遙不可及了。

有人統計, 澳洲的單身首次購房者需要累積近10年的時間, 才能為一套普通的墨爾本物業存下10%的首付, 更別說20%了。

澳洲一半的年輕人, 從公司的普通白領到Uber計程車司機, 或麥當勞員工, 淨收入可能一個月只有3000-5000澳元。 在跟別人合租的情況下, 單間一個月也要600-800澳元。 其他吃喝玩樂、泡夜店的費用差不多就要讓他們月光。 讓他們省錢真的超級難, 他們腦海裡不存在這種意識。

澳洲官方公佈的最新資料顯示, 澳洲人均家庭儲蓄為2.4萬澳元。

這點錢別說付首付, 遇到突發事情能夠獨立承擔都成了問題。

澳大利亞近些年房價以驚人速度攀升, 全國的房價在過去5年中上漲了40%。

Swinburne大學住房研究教授Terry Burke 表示,

越來越多的澳洲年輕人不得不依靠父母的贊助買房, 當起“澳洲版啃老族”。 2015年, Future Leaders Index調查了全澳的本地家庭, 發現41%的年輕人和父母一起住, 72%的年輕人買房需要父母的贊助。

很多人乾脆放棄了買房這件事, 租房過一輩子。 甚至有人選擇在大篷車裡居住生活, 因為這樣比租房或者買房更便宜, 生活壓力也更小。

其實, 上一代的澳洲人並不是這樣的。

因為工作關係, 我認識的一位元45歲的旅行社女老闆, 她22歲結婚生娃,

3年後在雙方父母的幫助下按揭了第一套房子, 總價10萬澳幣(好心塞, 25年澳洲一套大別墅只要10萬)。

5年前她購置了自己的退休房產。 現在她在攢錢幫孩子付一部分首付。 存下了5萬澳元, 她笑說, “當然這筆錢現在還不能給孩子, 因為他只知道到處旅遊”。

所以, 他們那個年代的人, 對於房產, 還是有些敏感的。 只是沒有中國人搞得那麼誇張。 相比新房公寓, 他們也更喜歡實用廉價的二手房, 所以二手房市場在當地人中比較火。

而為什麼年輕人買房的積極性沒那麼高了呢?

一是買不起, 二是不想買。

光存首付都要花費長達十年的漫長時間了。 澳洲兩大主要城市, 墨爾本的購房首付平均為18萬澳幣, 悉尼為23.5萬澳幣。

而這也只是戰鬥的一部分而已, 他們還必須在拍賣市場上廝殺, “你去了一次次拍賣, 就會發現價格上升的速度, 遠高於你能儲蓄的能力”。

所以就算有買房計畫, 看到高昂的房價, 不少年輕人也望而卻步了。

不過說實話, 如果按照咱們中國人存錢的節奏來, 少消費、多做幾份工、過幾年苦日子, 其實也能做到貸款買房。中國房價更高,中國的年輕人的住房自有率卻高達70%!

但在澳洲真正能做到過苦日子也要買房的年輕人並不多。

更多的人還是選擇租房,不管是結婚的,還是生了孩子,甚至男女朋友同居N年了,他們都在租房生活,多餘的錢怎麼花?花在各種自己喜歡的事情上,比如旅遊。

更多澳洲年輕人覺得,跟動輒20多萬的房子首付款比起來,1300塊就能往返倫敦的機票顯然更能撫慰人心,也更加實際。

一名華裔小學教師表示,雖然買房子是自己的夢想,但是看看自己的工資再看看悉尼日漸飆升的房價,他明白房子只能變成一個夢想。

於是他計畫了各種國際旅行,甚至一年出國4次。最近一次去了歐洲,幾乎玩遍了所有的國家。

看到年輕人放飛自我的表現,澳洲一些富商表示出不解——他們的觀念跟中國人是一致的:早買房是一種最好的投資方式。甚至他們會批評年輕人說,戒掉喝咖啡的習慣、少吃些沒有營養的速食,就足以買得起房子,年輕人買不起房的主要原因是享樂消費花了太多。

而澳洲青年即使很有錢還是會選擇不買房子,因為很多人買了房子就會影響到原本的生活品質。

我酒店老闆的兒子Finn,富二代一個,按說是比較衣食無憂的,可是他一直都在租房,而且租房很小氣,一定要跟女朋友和另外幾個同學分租,AA制。

去他家的時候,感覺他的室友們一點都意識不到他的老爸擁有塔州最賺錢的酒店。有一次我跟Finn一起討論到了買房子的事情,結果被嘲笑了。

他非常不理解買房子的人,也建議我們不要這麼做。他會把所有多餘的錢投資到更有用、更靈活的事物上,比如去開發自己的網站,給自己買一張去紐約的機票,在美國住好的酒店。他完全不能理解我為什麼一直在想辦法要在二十幾歲的時候買到房子“就此終結自己的人生”。

可以說,澳洲80、90後年輕人的三觀跟上一代完全不同,他們非常信任未來,認為現在的生活必須保持最高品質才是最好的個人發展出路,認為將來的科技變化會讓房產的價值化為零。

這背後深究起來,離不開政府的福利保障,解決了他們的後顧之憂,就算哪天你真的徹底沒錢了,也有政府會照顧著你。

育兒有補貼,小孩上幼稚園有補貼,全民免費醫療,看病動手術住院基本都不用花錢,25歲以上的全職學生也有津貼,找不到工作還可以領失業金,傷殘、喪偶都有津貼可以拿,連首次買房都有現金補助。

可以說,在這種國家生活,生存的壓力已經被降到很低了,不存在太多必須要用錢解決的生存難題,整體的社會氛圍,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那就是輕鬆。

也不是說錢不重要,只是他們並不把婚姻、家庭、社會地位和金錢多少直接劃等號,錢當然也很重要,只是他們更願意用錢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而相較國內,炒房現象的火爆也是無奈。國內房產投資的回報率超過了過去中國所有的投資方式,尤其教育文化資源都集中在一線城市,於是就產生了巨大的生存、就業、購房壓力,畢竟資源有限,需求無限。

國內的年輕人也不想為了一套房子背上90%的負債率,這接近發達國家中產階級負債率的2倍。可是這個國家有13億人要吃飯,如果你停下了,很快就會有人取代你。

如果我們可以像澳洲一樣擁有穩定的保障和較為平均的資源配置,誰也不想背井離鄉去為一套房子而掙扎不是麼?

所以我在想,我們終究還是在經歷那些發達國家曾經走過的路。這是我們這一代人必須經歷的一切。

曾經澳洲人對房產的執念,正和當下這個時代我們的執念一樣。

也許等我們可以為自己和子女確認保障生存需求以後,我們會像澳洲人一樣,更多地去想想詩和遠方。

本文來源海外眼,更多海外資訊請及時關注海外眼

其實也能做到貸款買房。中國房價更高,中國的年輕人的住房自有率卻高達70%!

但在澳洲真正能做到過苦日子也要買房的年輕人並不多。

更多的人還是選擇租房,不管是結婚的,還是生了孩子,甚至男女朋友同居N年了,他們都在租房生活,多餘的錢怎麼花?花在各種自己喜歡的事情上,比如旅遊。

更多澳洲年輕人覺得,跟動輒20多萬的房子首付款比起來,1300塊就能往返倫敦的機票顯然更能撫慰人心,也更加實際。

一名華裔小學教師表示,雖然買房子是自己的夢想,但是看看自己的工資再看看悉尼日漸飆升的房價,他明白房子只能變成一個夢想。

於是他計畫了各種國際旅行,甚至一年出國4次。最近一次去了歐洲,幾乎玩遍了所有的國家。

看到年輕人放飛自我的表現,澳洲一些富商表示出不解——他們的觀念跟中國人是一致的:早買房是一種最好的投資方式。甚至他們會批評年輕人說,戒掉喝咖啡的習慣、少吃些沒有營養的速食,就足以買得起房子,年輕人買不起房的主要原因是享樂消費花了太多。

而澳洲青年即使很有錢還是會選擇不買房子,因為很多人買了房子就會影響到原本的生活品質。

我酒店老闆的兒子Finn,富二代一個,按說是比較衣食無憂的,可是他一直都在租房,而且租房很小氣,一定要跟女朋友和另外幾個同學分租,AA制。

去他家的時候,感覺他的室友們一點都意識不到他的老爸擁有塔州最賺錢的酒店。有一次我跟Finn一起討論到了買房子的事情,結果被嘲笑了。

他非常不理解買房子的人,也建議我們不要這麼做。他會把所有多餘的錢投資到更有用、更靈活的事物上,比如去開發自己的網站,給自己買一張去紐約的機票,在美國住好的酒店。他完全不能理解我為什麼一直在想辦法要在二十幾歲的時候買到房子“就此終結自己的人生”。

可以說,澳洲80、90後年輕人的三觀跟上一代完全不同,他們非常信任未來,認為現在的生活必須保持最高品質才是最好的個人發展出路,認為將來的科技變化會讓房產的價值化為零。

這背後深究起來,離不開政府的福利保障,解決了他們的後顧之憂,就算哪天你真的徹底沒錢了,也有政府會照顧著你。

育兒有補貼,小孩上幼稚園有補貼,全民免費醫療,看病動手術住院基本都不用花錢,25歲以上的全職學生也有津貼,找不到工作還可以領失業金,傷殘、喪偶都有津貼可以拿,連首次買房都有現金補助。

可以說,在這種國家生活,生存的壓力已經被降到很低了,不存在太多必須要用錢解決的生存難題,整體的社會氛圍,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那就是輕鬆。

也不是說錢不重要,只是他們並不把婚姻、家庭、社會地位和金錢多少直接劃等號,錢當然也很重要,只是他們更願意用錢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而相較國內,炒房現象的火爆也是無奈。國內房產投資的回報率超過了過去中國所有的投資方式,尤其教育文化資源都集中在一線城市,於是就產生了巨大的生存、就業、購房壓力,畢竟資源有限,需求無限。

國內的年輕人也不想為了一套房子背上90%的負債率,這接近發達國家中產階級負債率的2倍。可是這個國家有13億人要吃飯,如果你停下了,很快就會有人取代你。

如果我們可以像澳洲一樣擁有穩定的保障和較為平均的資源配置,誰也不想背井離鄉去為一套房子而掙扎不是麼?

所以我在想,我們終究還是在經歷那些發達國家曾經走過的路。這是我們這一代人必須經歷的一切。

曾經澳洲人對房產的執念,正和當下這個時代我們的執念一樣。

也許等我們可以為自己和子女確認保障生存需求以後,我們會像澳洲人一樣,更多地去想想詩和遠方。

本文來源海外眼,更多海外資訊請及時關注海外眼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