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溫兆安榮獲歐洲科學院“名譽院士”稱號

(華人街報記者 安娜·ANNA ) 4月15日, 中國知名企業家、慈善家溫兆安在巴黎榮獲歐洲科學藝術文學院“名譽院士”稱號, 法國華僑華人會主席任俐敏、法國吳建民之友協會主席徐波、法中協會主席雅克·溫明登、法中協會秘書長、AFC法中文化交流協會會長蔡景瑞、世界針灸聯合會副主席高林等中法各界嘉賓百余人共同見證了授頒儀式。

在一場傳統的舞獅獻瑞點睛儀式後, 歐洲科學院院士、旅法華人藝術家畢征慶主持了當天的授頒儀式。

歐洲科學院副院長安特·格利博達親自為溫兆安頒授勳章和證書, 感謝其為促進中法文化交流所做出的傑出貢獻。

格力博達在頒授辭中介紹說, 香港兆安控股集團董事長溫兆安是一位中國成功的企業家、教育家和慈善家。 歐洲科學藝術文學院彙集了來自世界60多個國家的優秀科學家、藝術家和人文社會學家千餘人, 其中榮獲諾貝爾獎等國際大獎的獲獎者就有124位。 來自中國的陳竺副委員長、萬鋼部長、吳建民大使都是歐科院的院士。

格力博達表示, 歐洲科學藝術文學院成立於1980年5月, 總部設在法國巴黎, 旨在推動全球人文科學和藝術文化的交流與和發展。 溫兆安關注人文科學的發展, 積極促進東西方文化交流, 這完全符合歐洲科學院的宗旨。 他希望通過頒授名譽院士, 鼓勵溫兆安先生再接再厲作出新貢獻, 引導更多的企業家支持和捐助科學藝術文化活動, 讓更多的人積極參與文化互鑒的博愛行動。

法國華僑華人會主席任俐敏代表旅法僑界向溫兆安榮獲歐洲科學院“名譽院士”稱號表示祝賀, 希望溫兆安繼續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 對推動中法教育、文化和科技等方面做出新的貢獻。

任俐敏說,文化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一個社會世代傳承、演化延續的生命基因,是價值認同、思維習性、生活方式、精神愉悅的集中體現。“國之交在於民相親,民相親在於心相通。”文化的交流互鑒,將有助於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打開心扉、心心相通,從而進一步拉近民族與民族、國家與國家的距離。

任俐敏指出,科學技術是促使社會發展的關鍵力量。知識驅動財富創造,也促進人類發展。歐洲科學院擁有世界前沿先進的科研成果,希望這些科研成果能充分共用,發揮最大的價值。他希望,更多的科學家、藝術家和社會學家在科學的道路上取得更豐碩的研究成果,繼續造福人類。

溫兆安發表了熱情洋溢的感言。他認為自己獲頒歐洲科學院榮譽院士,既是對他過去所做的事業的肯定,也是為其未來更加積極投身於中法科學文化藝術交流的鞭策。

他表示,願意與創新創業的中法友人分享自己成功的經驗,也歡迎法國朋友到中國投資興業,他將竭盡所能地提供積極的幫助。他希望,中法友人攜手共同為促進中法藝術文化的交流與合作做出積極的貢獻。

隨後,世界針灸聯合會副主席、醫學博士高林向溫兆安表示祝賀,同時也代表世界針灸聯合會感謝溫兆安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11月15日舉辦的世界針灸日活動的大力支持,感謝他為弘揚中國文化,促進東西方文化交流與發展所做出的積極貢獻。

歐洲科學院院士畢征慶表示,中法兩國都是東西方文化底蘊深厚的國家,兩國之間的文化交流是值得挖掘的富礦。他為溫兆安這樣事業有成,仍關注文化慈善事業的企業家深表敬佩。他希望通過歐洲科學院的認可與鼓勵,能激發更多的人積極參與文化交流和慈善事業。

訪問過中國30餘次的法中協會主席溫明登向溫兆安表示祝賀。他向在場嘉賓介紹了自己的法文原著《我在中國的長征》,書中記載了他走訪中國的經歷及其親眼目睹中國翻天覆地的發展變化。目前,該書已由中國銀行駐巴黎分行副行長彭未先生翻譯成中文,並由畢征慶先生統籌和組織發行。

據瞭解,溫兆安出生在廣州興寧市永和鎮,大學畢業後在華南師範大學任教,1997年以訪問學者身份到世界各地遊學,後辭職經商,2002年至2007年創辦企業教育機構。隨後,溫兆安創辦一系列企業以及民間智庫基金會。

對推動中法教育、文化和科技等方面做出新的貢獻。

任俐敏說,文化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一個社會世代傳承、演化延續的生命基因,是價值認同、思維習性、生活方式、精神愉悅的集中體現。“國之交在於民相親,民相親在於心相通。”文化的交流互鑒,將有助於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打開心扉、心心相通,從而進一步拉近民族與民族、國家與國家的距離。

任俐敏指出,科學技術是促使社會發展的關鍵力量。知識驅動財富創造,也促進人類發展。歐洲科學院擁有世界前沿先進的科研成果,希望這些科研成果能充分共用,發揮最大的價值。他希望,更多的科學家、藝術家和社會學家在科學的道路上取得更豐碩的研究成果,繼續造福人類。

溫兆安發表了熱情洋溢的感言。他認為自己獲頒歐洲科學院榮譽院士,既是對他過去所做的事業的肯定,也是為其未來更加積極投身於中法科學文化藝術交流的鞭策。

他表示,願意與創新創業的中法友人分享自己成功的經驗,也歡迎法國朋友到中國投資興業,他將竭盡所能地提供積極的幫助。他希望,中法友人攜手共同為促進中法藝術文化的交流與合作做出積極的貢獻。

隨後,世界針灸聯合會副主席、醫學博士高林向溫兆安表示祝賀,同時也代表世界針灸聯合會感謝溫兆安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11月15日舉辦的世界針灸日活動的大力支持,感謝他為弘揚中國文化,促進東西方文化交流與發展所做出的積極貢獻。

歐洲科學院院士畢征慶表示,中法兩國都是東西方文化底蘊深厚的國家,兩國之間的文化交流是值得挖掘的富礦。他為溫兆安這樣事業有成,仍關注文化慈善事業的企業家深表敬佩。他希望通過歐洲科學院的認可與鼓勵,能激發更多的人積極參與文化交流和慈善事業。

訪問過中國30餘次的法中協會主席溫明登向溫兆安表示祝賀。他向在場嘉賓介紹了自己的法文原著《我在中國的長征》,書中記載了他走訪中國的經歷及其親眼目睹中國翻天覆地的發展變化。目前,該書已由中國銀行駐巴黎分行副行長彭未先生翻譯成中文,並由畢征慶先生統籌和組織發行。

據瞭解,溫兆安出生在廣州興寧市永和鎮,大學畢業後在華南師範大學任教,1997年以訪問學者身份到世界各地遊學,後辭職經商,2002年至2007年創辦企業教育機構。隨後,溫兆安創辦一系列企業以及民間智庫基金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