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為什麼電影裡的反派都是皮膚病患者

有時, 我們可以通過外表分辨出電影裡的反派, 他們會有黑眼圈或者很多傷疤。 不過, 對於好萊塢用這些特徵來表現反派角色的手法,

一些皮膚科醫生提出了反對意見。 他們認為這會導致公眾對於皮膚病人產生偏見。

在一項研究中, 研究人員分析了10部經典電影裡反派的皮膚特徵, 使之與電影裡的英雄相對比。 他們發現, 60%的反派皮膚有很明顯的特點, 而英雄們則沒有。

電影製作者們從無聲電影那時起就開始用獨特的皮膚來表現反派。 近些年來, NOAH(美國國家白化症及色素缺乏症全國組織)抗議使用白化病人物作為電影中的反派, 包括《達芬奇密碼》中的塞拉斯(一個邪惡的白化病人)

研究人員從美國電影學會公佈的百大英雄和反派名單中各抽取了10位進行研究。 這些臭名昭著的反派包括:漢尼拔·萊克特(《沉默的羔羊》, 1991)、達斯·維達(《星球大戰V:帝國反擊戰》, 1980)、邪惡皇后(《白雪公主與七個小矮人》, 1937)、蕾根·邁克爾尼爾(《驅魔人》, 1973)、西國魔女(《綠野仙蹤》, 1939)

英雄們包括:阿提克斯·芬奇(《殺死一隻知更鳥》, 1962)、印第安那·鐘斯(《奪寶奇兵》, 1981)、詹姆斯·邦德(《007:諾博士》, 1962)、洛基·巴爾博亞(《洛基》, 1976)

對於是黑白電影裡的角色, 研究人員使用有色版本或者電影海報進行研究。

研究人員發現反派們有以下幾點特徵

· 脫髮(3名)

· 黑眼圈(3名)

· 很深的皺紋(2名)

· 面部有疣(2名)

· 肥大的鼻子(1名)

而在10名英雄中, 只有2名臉上有細微的疤痕, 除此之外沒有任何皮膚病的症狀。 反派中沒有患白化病的, 但是已有的研究發現1960到2006年間的68部電影都描繪了邪惡的白化病角色。

研究人員說:“研究結果證明了好萊塢常用皮膚病來表現邪惡, 這會誤導人們對皮膚病患者的看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