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最是人間留不住》

《最是人間留不住》

作者/寓言語遲遲

陽春三月, 又到了桐花盛開的時節。

晚上踩著雨聲回去的路上, 隱隱聞到一縷淡淡的甜香,

好像記憶裡的桐花香。

我打開手機上的電筒, 四處打探。 居然真讓我看到一棟老房子旁邊斜斜倚著一棵泡桐樹, 枝葉稀疏, 卻花朵簇簇, 在如絲的細雨裡默默吐香。 在這個鋼筋水泥重重包裹的城市裡, 在這個有著半個多世紀年齡的蒼老社區裡, 我看到了童年的記憶, 真是令人驚喜。

桐花的花色絳紫, 中間漸白, 桐花是開心的花, 花型就像小喇叭, 蕊是清甜的, 它是北方喬木泡桐的花。

泡桐生長週期短, 一般6—7年就能成材, 而且樹冠闊大疏朗, 沒有病蟲的侵害, 不像榆樹那樣周身都是害蟲的盜洞, 樹幹很乾淨。 因為實用, 所以是中原農村普遍栽種的樹種。

小時候, 一到天氣轉暖, 桐花盛開, 空氣中彌漫著香甜的味道, 最喜歡吃桐花的蜜。 那時候物資匱乏, 連白糖都是尋常日子少見的, 春節看親戚串門才能拿來用的貴重禮品。

小孩子對甜味有著最原始的熱愛, 在甜味或缺的年代, 桐花的花蜜緩解了他們的口腹之欲, 所以孩子們對農村隨處可見的桐花蜜有著炙熱的癡迷。

年齡稍大的小孩子用長長的木棍做了個簡易的工具,

在棍子一頭釘上釘子, 或者用鐵絲纏一個彎勾, 一個打桐花的工具這就做成了。

選擇一簇桐花, 把長棍搭上去, 就著棍子頂頭的釘子或鐵鉤, 纏著桐花簇擁的小枝轉一個圈, 然後用力一擰, 香甜可口的花就一簇簇跌下來。 一群更小的孩子歡呼雀躍, 在樹下爭相撿拾。 用小嘴對著桐花的喇叭口用力一吸, 美滋滋的咂著舌頭發出陶醉的響聲, 一股清甜芳香的液體在喉間纏繞, 還有微沙的感覺, 那是花粉的味道。 陽光下閉著眼睛, 小心啜著每一個小喇叭, 如同享受舉世無雙的盛宴一樣滿足。

孩子的春天, 清芬, 入脾。 幼時的歲月, 簡單, 喜樂。

小時候特別渴望長大, 以為長大了就能像用長棍扣取桐花一樣, 隨手一擰, 就能把許多少時力所不能及的事情像擰桐花一樣輕鬆攢在手裡。

等待成長的日子好像劃了刻度, 時光在刻度的另一邊, 那麼漫長。 懷著期待走了許久, 依然看不到成人的世界。

歲月很長, 也很短。

一晃眼, 幾十個春秋,

人已屆中年。

當年村裡的黃土路都鋪上了柏油, 在灼熱的陽光下, 閃著黑黝黝的光, 再也不擔心一下雨兩腳就會濘在泥淖裡用力拔不出來了。

村裡隨處可見的泡桐早就被砍伐一空, 或者成了每家每戶的門窗, 或者填了灶坑, 但更多的是做了老人的棺材, 埋到了黃土下。

很多東西一如河流, 從起源到終點, 終將脫手而去, 所有的挽留都蒼白無力, 正如王國維那句“最是人間留不住, 紅顏辭鏡花辭樹”。

幼時爭相撿拾桐花, 對著陽光吮吸花蜜的情景在越來越模糊的記憶裡栩栩如生, 好像從來都沒有走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