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一縣令覲見慈禧 因時間太長被上司責問:聊什麼能聊這麼久?

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 慈禧太后因不滿光緒在戊戌變法中損害舊貴族利益的行為, 宣佈廢除光緒的親政大權, 由自己重新“訓政”, 開啟了人生中第三次垂簾聽政生涯。

慈禧“訓政”後, 光緒雖然還是名義上的皇帝, 但實際上卻形同傀儡。 像每日召見臣工這些皇帝專屬的權力, 都由慈禧太后代理, 光緒只能坐在一旁俯首默坐。 這種情況, 一直持續到了兩人去世那一天。

慈禧每日召見的臣工, 包括軍機大臣、王公貴族、各部長官、地方督撫等等, 一般都是品級較高的官員。 而像地方知縣這些七品地方小官, 一般是很少有機會能被召見的。

不過, 凡事也有例外。 在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 八國聯軍入侵, 慈禧帶著光緒往西安逃跑。 在這一路上, 處處都要仰賴沿途地方州縣的接濟供應, 所以在此次“西狩”的路上, 有些平日裡難得見太后皇帝一次的地方官員, 突然成了每日都要“上朝”面聖的“大官”了。

八國聯軍入侵導致慈禧西逃, 雖是國家的災難, 卻也給了一些人升遷的機遇。 比如後來一路升遷的岑春煊、瞿鴻禨等人, 便是在保護慈禧逃難途中表現出色, 得到了慈禧的賞識和提拔。

跟隨慈禧一同前往西安的, 還有當時河北懷來縣的縣令吳永。 吳永是晚清名臣曾國藩的孫女婿, 在慈禧西逃路經懷來時, 因為接待工作做得比較好, 被慈禧看中, 一時間也隨侍慈禧左右, 成了一名紅人, 經常得到慈禧召見。

根據吳永口述當年的經歷, 慈禧在西安行宮時, 由於規矩不如在皇宮嚴格, 加上也沒有其他娛樂活動, 所以召見外臣時, 在稟報公事完畢後, 喜歡和大家聊聊家常, “令(大家)隨意說話。 ”

而這個吳永自認是一個勤政愛民的官員,

所以每逢慈禧召見, 就向太后“陳述地方利弊、民間疾苦。 ”慈禧也剛好愛聽這些話題, 所以經常一聊起來, 就要刨根問底, 吳永也是知無不言, 言無不盡。 導致每次召見, 吳永都要和慈禧聊一兩個小時, 方能跪安告退。

吳永可能覺得,

自己和慈禧這麼聊得來, 日後可能也會被提拔重用, 但卻沒想到, 他的做法, 觸犯了一些人的大忌。

有一天, 慈禧的寵宦李蓮英突然跑來, 跟吳永說:“爾已鬧大亂子矣!”吳永一聽, 連忙問是何事。 原來, 朝廷裡的大臣, 向來是報喜不報憂, 對於吳永講的這些民間疾苦, 既不是大事, 也不是好事, 一般是不會稟報給慈禧知道的。

而聽了吳永的話之後, 慈禧正好抓住一個名目, 第二天對一幫軍機大臣大發脾氣, 說:“外間種種情形, 爾等平時何無一語奏聞, 直是朦蔽我母子耳目!”嚇得這幫大臣瑟瑟發抖, 無言以對。 探聽之下, 原來是前一日吳永曾覲見慈禧, 談了兩個多小時, 導致今日老佛爺發此雷霆之怒。

當天, 吳永的浙江老鄉, 軍機大臣王文韶把吳永找去, 責問他說:“爾今日召對, 乃至二點一刻之久, 致我等久候, 究竟所說何詞?以後在本等範圍, 自可簡單明瞭, 扼要陳奏;切勿東牽西曳, 橫生枝節。 天澤之分, 奏事有體, 非兒戲也!”

言下之意, 是讓吳永在老佛爺面前閉嘴, 遇到問題簡單應答即可, 不要亂說話,以免被慈禧抓住由頭,又把他們幾個大臣叫過去大罵一頓。

吳永聽後,唯唯而退,看其他幾位軍機大臣的臉色,似乎都對他非常不滿。後來慈禧回鑾後,跟隨她身邊的許多人都飛黃騰達,而吳永卻一直在縣令的位置上打轉。

後來吳永總結自己不能升遷的原因,便是在此時不懂官場規矩,在慈禧面前多說了話,以致得罪了這幾位上司的緣故。

不要亂說話,以免被慈禧抓住由頭,又把他們幾個大臣叫過去大罵一頓。

吳永聽後,唯唯而退,看其他幾位軍機大臣的臉色,似乎都對他非常不滿。後來慈禧回鑾後,跟隨她身邊的許多人都飛黃騰達,而吳永卻一直在縣令的位置上打轉。

後來吳永總結自己不能升遷的原因,便是在此時不懂官場規矩,在慈禧面前多說了話,以致得罪了這幾位上司的緣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