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如何一夜暴富?!?!和區塊鏈扯上點關係就對了

2018.04.14

30來平的悶熱屋子, 60來個創業者擠在原本為40人準備的位置上, 整整一下午。 這場活動, 遠比我們的預期, 來得火爆。

01

這一切, 都發生在杭州

“無論是正道路子, 還是千億美金願景;無論是宏觀經濟革命史, 還是投資方法論, 都被裝在了這個又偏又小的屋子裡, 碰撞了5個小時……”

第一期行業交流沙龍“中國區塊鏈產業的機會與博弈”結束後, 創始人潘越飛在朋友圈發佈了這樣一條動態。

我猜, 他想表達的遠不止這些。

至少, 曾被反復強調的, 後悔一年前拿了中國第一台比特幣礦機發明團隊、世界第二大比特幣礦機生產商, 嘉麗楠耘智聯席董事長孔劍平的天使輪投資, 而不是換取等額“阿瓦隆”的故事, 沒被提及。

同樣沒被提及的, 是在比特幣價格剛突破1萬人民幣的去年5月, 他就被曾經的快的創始人、現在的區塊鏈第一男神陳偉星拉著深聊了幾個通宵。

“那時候, 星星只是強調最近在看經濟學的書, 覺得和區塊鏈能扯上關係, 完全沒有像現在這樣, 邏輯自洽, 能自圓其說。 ”他將此歸結為作為自身媒體人的敏銳洞察, 帶點運氣的成分。

快的創始人、區塊鏈第一男神陳偉星

再後來, 是身邊越來越多的朋友, 不管是做科技的, 還是做金融的, 做零售的, 還是做媒體的, 多多少少和區塊鏈扯上了關係。 就連實體業, 也開始看到行業發生的鮮明變化。

一個簡單的例子, 是去年年底協助余杭商會辦一場線下活動, 當時的對話大概可以還原為:

“區塊鏈最近挺熱的, 要不找幾個熱門人物來聊聊什麼是區塊鏈,

會給現有的商業體系帶來樣的變革?”

“我們是搞實體的, 絕不放棄不改變。 ”

在那幫著迷於生產製造的傳統生意人眼裡, 倒飭虛擬經濟、天天喊著手裡握著百倍幣的小年輕, 是十足的投機者、假先知, 是把命懸在褲腰帶上的傻子。

但最後, 一位不知名的區塊鏈從業者, 還是成了座上賓。

而這一切, 都發生在杭州。

02

這逐鹿新技術, 交流碰撞不斷上演

單區塊鏈這一領域, 北京側重交易所、錢包、礦機生產;深圳成為礦機生產、銷售的集散地;上海專注數位身份、智慧合約等技術在金融領域的應用……

城市的概念, 不只是地理區位的劃分, 更是新興技術的逐鹿。

潘越飛說, 相比以上城市, 在底層技術研發上已有領先趨勢、聚集了一幫不吹不講, 悶聲發財的從業者的杭州, 才是隱形冠軍。

據鋅財經統計,杭州有超過30家的區塊鏈企業,包括中鈔區塊鏈研究院這樣的“國家隊”,秘猿這樣的底層平臺、嘉楠耘智這樣的礦機巨頭、巴比特這樣的資訊社區,涉及產業鏈各個環節,形成了頗為完整的生態佈局。

而在一份總計100名的“2017全球區塊鏈企業專利排行榜”中,杭州有5家企業上榜,且都躋身前50。

2017全球區塊鏈企業專利排行榜

從2016年區塊鏈的價值開始背關注和挖掘,到2017年資本追逐、峰會不斷,2018年整體氛圍從狂熱到冷靜,杭州都參與其中,並以政策傾斜力度大、資本多企業多人才多等優勢,成為行業一大高地。

4月初,中國杭州區塊鏈產業園在杭州未來科技城揭牌成立,潘越飛說,杭州就是這樣,默默無聞,但又走在最前列。

而5天后,距離未來科技城不到400米的鋅財經會議室內,一場圍繞區塊鏈展開的線下沙龍讓新老兩代、不同領域從業者的交流碰撞不斷上演。

考拉行情、易特創始人 | 汪若飛

區塊鏈的信仰與黎明

先講個故事:

我2003年開始從事互聯網,那個時候有人說要花一億塊錢打造一個購物網站,我覺得那是一個天方夜譚。這個網站是淘寶網,現在看來,當年投一個億人民幣並不多。

像這樣的網站還有很多:

騰訊、百度、網易……他們開始茁壯成長都是在所謂的互聯網移動元年2003年後,而這之前,整個行業經歷了一次泡沫的破裂,一次從1990年就開始醞釀的泡沫。此後15年,納斯達克指數如下圖:

1975年-2017年納斯達克指數趨勢圖

反觀比特幣,從2009年誕生到被現在,歷經了10年風雨,7次大幅度漲跌。2018年1月5日,全球數位貨幣交易量達到了800億美元,1月8日全球數字貨幣總市值到了8100億美元,隨後下跌。到4月9日,全球數位貨幣交易量僅為91億美元,總市值為2600億美元。

將這一變化用圖像的形式呈現,我們會發現:2013年-2018年全球數字貨幣總值趨勢,與1975年-2017年納斯達克指數趨勢極度相似。

2013年-2018年全球數位貨幣總值趨勢圖

基於此,我判斷:

區塊鏈尚處於史前時期,底層作業系統和產業鏈尚未完善。

區塊鏈的整體進化趨勢和互聯網進化趨勢非常相似

區塊鏈的整體進化速度會遠遠快於互聯網的週期,會加速走完互聯網的變革歷程

區塊鏈創業者無須急躁,看清方向比搶風口更為重要

找到能結合自身能力的風口

標準鏈創始人 | 金海龍

區塊鏈底層之戰,中國的機會在哪裡

我認為,任何一個行業的發展其實都會有一個相似的過程和階段,我們可以回顧整個IT發展史,對照映射地來回答底層之戰的問題。

按照慣例,講三個案例:

第一、通訊。現在我們的通訊,大量是基於有線網和無線網混合組裝方式。但回顧這一行的發展,我們會發現,站在頂端的是高通,而不是美國的百年老牌AT&T。如果我們回到90年代初,這一定會是件不可思議的事。

第二、互聯網。現在留存的互聯網巨頭基本都是在1998年、1999年創辦的,在那個時間點,這些公司真的是很出彩嗎?未必,那個時候出彩的是海明威、8848,還有各個省份的資訊港。

第三,手機作業系統。我們把今天切換到2006年、2007年,我相信絕大多數做互聯網的人開發手機端的第一優選物件是塞班,但現在,我們看到的是當年不起眼的安卓、IOS。

這三個例子都在證明一件事:並不是歷史悠久,就一定能主導未來。在某一個拐點出現的時候,能不能抓住機會,是最重要的一點。

從這個角度去看區塊鏈也是一樣的。

區塊鏈項目,可以分為三類:底層基礎公鏈、行業公鏈、應用。如果對應手機來看,底層公鏈相當於是手機作業系統,行業鏈類似安卓市場、APP store,應用同樣對應應用。其中,底層公鏈式基礎。

做基礎公鏈,考驗的是三點:技術、社群、生態建設。未來,公鏈的競爭我個人認為最終是生態之爭,在這之前要做的就是抓住拐點。

共創物聯網創始人 | 林恒毅

區塊鏈會與新零售擦出什麼火花

我之前做的是傳統企業轉型升級的顧問,後來做的也是偏古典互聯網對時尚產業的改造,所以和區塊鏈創業者比,在區塊鏈應用的切入角度上會有所差異。

我先來講講來自湖畔的兩個價值千億美元的問題,希望通過這兩個問題,分享我將區塊鏈應用於新零售領域的邏輯。

第一個,誰會是下一家千億美元公司?

曾鳴老師給出的答案是,下一家千億美元的公司一定會具備兩種能力,即智慧商業雙螺旋:資料智慧+網路協同。

第二個,世界經濟為什麼會發展和放緩?

陳龍老師給出的答案是,世界經濟發展主要是幾次工業革命帶來的增長,世界經濟放緩取決於全要素生產率的增長放緩。

綜上,下一個千億美元的企業,一定是會運用資料智慧和網路協同,並且對提高人類全要素生產率有貢獻的企業。

那這和區塊鏈有什麼關係?這裡有一個前提,全要素生產率取決於生產效率和生產關係。如果說人工智慧可能是人類歷史上最強大的生產效率的革命,那麼區塊鏈可能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生產關係的革命。

而新零售不能和新製造、新金融、新技術、新能源拆開來看。資料是新能源,人工智慧、區塊鏈是新技術,基於此能實現全流程線上,滿足個性化需求。

具體而言,在C2B這樣的場景中,區塊鏈是基石,能通過智慧合約為數位資產進行確權、通過Token對資料資產的創造、椽筆、交換做激勵,通過Token的流通結算,持續優化供應鏈流程。

但這有個前提:技術的普惠性。如果技術還沒有普惠,那它對實體經歷,對整個商業社會的影響,對全要素生產率的提高,還很有限的。

也就是說,人工智慧作為第二次資訊革命的核心技術,就像第二次工業革命中電力與電網的關係一樣,如果沒有區塊鏈基於共識和激勵機制所建立的價值網路,則只會為少數人所控制,無法實現真正的普惠價值。

展勝金服CEO | 王鋒

區塊鏈VS金融,融合與博弈

支付是金融科技第一大產業,P2P是金融科技第二大產業,消費金融是金融科技大三大產業。金融科技這波大浪,很可能超出所有人的想像。

舉個例子,螞蟻金服,2018年的估值已經達1500億美金,是傳統老牌金融巨頭——高盛的2倍。這背後有幾個原因在推動:新金融改變了競爭格局、移動支付成為主流、區塊鏈成為新一輪的變革動力。

區塊鏈離錢最近,天生和金融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但目前由於技術、行業等各種限制,區塊鏈的重點仍在基礎性研究和試探性使用上,比如:數位貨幣、支付清算、數位票據、供應鏈金融、銀行征信、貸款業務、資產證券化……

而參與其中,要走正道: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找到適合自己的賽道,有特定參與方、場景、應用。

比如,展勝金服所在的創金聚乾公司先做了合法合規的資產端,再做清晰透明的出藉端,並且已經納入合規備案的後備名單,這就是找准自己的賽道,走正道。

所謂人間正道是滄桑,區塊鏈也是一個道理。

中斷點創投合夥人、天使投資人 | 鄭洪光

說說區塊鏈領域的投資

我們從2016年就開始關注並且投資區塊鏈項目。關注的理由可以被概括為三點:

區塊鏈和Token代表更直接的經濟體系

去中心化,有大規模操作的可能性

是一種個體利益最大化的組織形式

往前幾年,我們做的是傳統VC,從成立到退出,週期有7-10年。

但ICO提供了史上最快速的退出/套現機制,將週期縮短到幾個月。競爭對手也從區域性的幾家機構擴展到了全球投資機構,甚至個人。

專案與VC的平衡狀態也被瞬間打破,具體表現為:

溫和一點的天使投資,會占到10%的比例,北京激進一點,會占到10%-15%。但目前,一個比較好的區塊鏈項目,沒有一個機構能占到比較高的比例,通常只是給一點點份額,愛投不投。區塊鏈項目的盡調時間非常之短,或者根本沒有時間。

目前,行業原未達到規範規則階段、技術發展尚屬早期,玩家結構也不完整。基於底層設施——解決方案——商業應用的趨勢,未來幾年,區塊鏈的發展主題將會圍繞兩點:

第一,公有鏈:共識、分片、跨鏈、分散式存儲、易用智慧合約語言、安全……

第二,生態建設相關:錢包、礦機、礦池……

而我們的投資理念是資金與項目等量齊觀,股權投資,長期陪伴。有一個貨幣通貨估值模型可供參考:MV=PQ 。

區塊鏈行業早期從業者 | 楊再興

DAG及其可能的技術改進方向

當前區塊鏈發展面臨的最大的瓶頸是可擴展性,比如BTC的TPS是7,ETH的TPS是20-30,Rchain在測試階段,名字空間已能達到40000TPS。

至於為什麼可擴展性那麼重要,我們可以通過一個公式:V=K*P*(N^2/R^2)去理解,V和K、P、N成正比,和R成反比。

N:網路裡的使用者數 R:兩個用戶之間建立的連接成本

P:代表市場份額 K:每個節點的所擁有的商業價值

擴展性、去中心化與安全性同樣構成了區塊鏈行業的不可能三角,針對於此,行業中有不同的解決方案。

而DAG更具潛力:

DAG與鏈式結構的本質區別在於非同步與同步通訊,通過非同步機制以大規模提升輸送量

DAG可以看成具備自我調整能力和動態的程式設計能力的側鏈/分片技術——Trustnote創始人

DAG網路中,交易和記帳是邏輯一致的,記帳和校驗是併發進行的

但它也存在一定的問題:

無法預測交易被確認的時間與週期,導致很難用在對一致性要求較高的領域中

各節點世界狀態存在弱一致問題,導致很難加入智慧合約的技術框架

交易圖譜溯源非常複雜且存在資料膨脹問題

對此,可能的解決方案是:提升DAG網路的交易穩定性、實現DAG智慧合約的狀態一致性、設計分層架構以約人交易優先順序、設計分片機制增加可擴展性、設計多練跨鏈的混合架構……

在鋅財經發佈的第一篇區塊鏈深度報導《10年內全球經濟可能會崩盤,佈局區塊鏈就是解藥》發佈後,受訪人陳偉星說:感覺10年的預估還是保守了,應該是5年。

作為全球商業爭論不休的話題,區塊鏈引發的蝴蝶效應定會給全球經濟帶來重大的變局,遠超想像。而各行各業生怕錯過良機,無一不都悄悄開始了自己的佈局……

文章∣詩琦

編輯∣惠敏

攝影∣黃碩

手繪∣精衛

本文版權歸“鋅財經”所有

部分圖片來自網路

據鋅財經統計,杭州有超過30家的區塊鏈企業,包括中鈔區塊鏈研究院這樣的“國家隊”,秘猿這樣的底層平臺、嘉楠耘智這樣的礦機巨頭、巴比特這樣的資訊社區,涉及產業鏈各個環節,形成了頗為完整的生態佈局。

而在一份總計100名的“2017全球區塊鏈企業專利排行榜”中,杭州有5家企業上榜,且都躋身前50。

2017全球區塊鏈企業專利排行榜

從2016年區塊鏈的價值開始背關注和挖掘,到2017年資本追逐、峰會不斷,2018年整體氛圍從狂熱到冷靜,杭州都參與其中,並以政策傾斜力度大、資本多企業多人才多等優勢,成為行業一大高地。

4月初,中國杭州區塊鏈產業園在杭州未來科技城揭牌成立,潘越飛說,杭州就是這樣,默默無聞,但又走在最前列。

而5天后,距離未來科技城不到400米的鋅財經會議室內,一場圍繞區塊鏈展開的線下沙龍讓新老兩代、不同領域從業者的交流碰撞不斷上演。

考拉行情、易特創始人 | 汪若飛

區塊鏈的信仰與黎明

先講個故事:

我2003年開始從事互聯網,那個時候有人說要花一億塊錢打造一個購物網站,我覺得那是一個天方夜譚。這個網站是淘寶網,現在看來,當年投一個億人民幣並不多。

像這樣的網站還有很多:

騰訊、百度、網易……他們開始茁壯成長都是在所謂的互聯網移動元年2003年後,而這之前,整個行業經歷了一次泡沫的破裂,一次從1990年就開始醞釀的泡沫。此後15年,納斯達克指數如下圖:

1975年-2017年納斯達克指數趨勢圖

反觀比特幣,從2009年誕生到被現在,歷經了10年風雨,7次大幅度漲跌。2018年1月5日,全球數位貨幣交易量達到了800億美元,1月8日全球數字貨幣總市值到了8100億美元,隨後下跌。到4月9日,全球數位貨幣交易量僅為91億美元,總市值為2600億美元。

將這一變化用圖像的形式呈現,我們會發現:2013年-2018年全球數字貨幣總值趨勢,與1975年-2017年納斯達克指數趨勢極度相似。

2013年-2018年全球數位貨幣總值趨勢圖

基於此,我判斷:

區塊鏈尚處於史前時期,底層作業系統和產業鏈尚未完善。

區塊鏈的整體進化趨勢和互聯網進化趨勢非常相似

區塊鏈的整體進化速度會遠遠快於互聯網的週期,會加速走完互聯網的變革歷程

區塊鏈創業者無須急躁,看清方向比搶風口更為重要

找到能結合自身能力的風口

標準鏈創始人 | 金海龍

區塊鏈底層之戰,中國的機會在哪裡

我認為,任何一個行業的發展其實都會有一個相似的過程和階段,我們可以回顧整個IT發展史,對照映射地來回答底層之戰的問題。

按照慣例,講三個案例:

第一、通訊。現在我們的通訊,大量是基於有線網和無線網混合組裝方式。但回顧這一行的發展,我們會發現,站在頂端的是高通,而不是美國的百年老牌AT&T。如果我們回到90年代初,這一定會是件不可思議的事。

第二、互聯網。現在留存的互聯網巨頭基本都是在1998年、1999年創辦的,在那個時間點,這些公司真的是很出彩嗎?未必,那個時候出彩的是海明威、8848,還有各個省份的資訊港。

第三,手機作業系統。我們把今天切換到2006年、2007年,我相信絕大多數做互聯網的人開發手機端的第一優選物件是塞班,但現在,我們看到的是當年不起眼的安卓、IOS。

這三個例子都在證明一件事:並不是歷史悠久,就一定能主導未來。在某一個拐點出現的時候,能不能抓住機會,是最重要的一點。

從這個角度去看區塊鏈也是一樣的。

區塊鏈項目,可以分為三類:底層基礎公鏈、行業公鏈、應用。如果對應手機來看,底層公鏈相當於是手機作業系統,行業鏈類似安卓市場、APP store,應用同樣對應應用。其中,底層公鏈式基礎。

做基礎公鏈,考驗的是三點:技術、社群、生態建設。未來,公鏈的競爭我個人認為最終是生態之爭,在這之前要做的就是抓住拐點。

共創物聯網創始人 | 林恒毅

區塊鏈會與新零售擦出什麼火花

我之前做的是傳統企業轉型升級的顧問,後來做的也是偏古典互聯網對時尚產業的改造,所以和區塊鏈創業者比,在區塊鏈應用的切入角度上會有所差異。

我先來講講來自湖畔的兩個價值千億美元的問題,希望通過這兩個問題,分享我將區塊鏈應用於新零售領域的邏輯。

第一個,誰會是下一家千億美元公司?

曾鳴老師給出的答案是,下一家千億美元的公司一定會具備兩種能力,即智慧商業雙螺旋:資料智慧+網路協同。

第二個,世界經濟為什麼會發展和放緩?

陳龍老師給出的答案是,世界經濟發展主要是幾次工業革命帶來的增長,世界經濟放緩取決於全要素生產率的增長放緩。

綜上,下一個千億美元的企業,一定是會運用資料智慧和網路協同,並且對提高人類全要素生產率有貢獻的企業。

那這和區塊鏈有什麼關係?這裡有一個前提,全要素生產率取決於生產效率和生產關係。如果說人工智慧可能是人類歷史上最強大的生產效率的革命,那麼區塊鏈可能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生產關係的革命。

而新零售不能和新製造、新金融、新技術、新能源拆開來看。資料是新能源,人工智慧、區塊鏈是新技術,基於此能實現全流程線上,滿足個性化需求。

具體而言,在C2B這樣的場景中,區塊鏈是基石,能通過智慧合約為數位資產進行確權、通過Token對資料資產的創造、椽筆、交換做激勵,通過Token的流通結算,持續優化供應鏈流程。

但這有個前提:技術的普惠性。如果技術還沒有普惠,那它對實體經歷,對整個商業社會的影響,對全要素生產率的提高,還很有限的。

也就是說,人工智慧作為第二次資訊革命的核心技術,就像第二次工業革命中電力與電網的關係一樣,如果沒有區塊鏈基於共識和激勵機制所建立的價值網路,則只會為少數人所控制,無法實現真正的普惠價值。

展勝金服CEO | 王鋒

區塊鏈VS金融,融合與博弈

支付是金融科技第一大產業,P2P是金融科技第二大產業,消費金融是金融科技大三大產業。金融科技這波大浪,很可能超出所有人的想像。

舉個例子,螞蟻金服,2018年的估值已經達1500億美金,是傳統老牌金融巨頭——高盛的2倍。這背後有幾個原因在推動:新金融改變了競爭格局、移動支付成為主流、區塊鏈成為新一輪的變革動力。

區塊鏈離錢最近,天生和金融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但目前由於技術、行業等各種限制,區塊鏈的重點仍在基礎性研究和試探性使用上,比如:數位貨幣、支付清算、數位票據、供應鏈金融、銀行征信、貸款業務、資產證券化……

而參與其中,要走正道: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找到適合自己的賽道,有特定參與方、場景、應用。

比如,展勝金服所在的創金聚乾公司先做了合法合規的資產端,再做清晰透明的出藉端,並且已經納入合規備案的後備名單,這就是找准自己的賽道,走正道。

所謂人間正道是滄桑,區塊鏈也是一個道理。

中斷點創投合夥人、天使投資人 | 鄭洪光

說說區塊鏈領域的投資

我們從2016年就開始關注並且投資區塊鏈項目。關注的理由可以被概括為三點:

區塊鏈和Token代表更直接的經濟體系

去中心化,有大規模操作的可能性

是一種個體利益最大化的組織形式

往前幾年,我們做的是傳統VC,從成立到退出,週期有7-10年。

但ICO提供了史上最快速的退出/套現機制,將週期縮短到幾個月。競爭對手也從區域性的幾家機構擴展到了全球投資機構,甚至個人。

專案與VC的平衡狀態也被瞬間打破,具體表現為:

溫和一點的天使投資,會占到10%的比例,北京激進一點,會占到10%-15%。但目前,一個比較好的區塊鏈項目,沒有一個機構能占到比較高的比例,通常只是給一點點份額,愛投不投。區塊鏈項目的盡調時間非常之短,或者根本沒有時間。

目前,行業原未達到規範規則階段、技術發展尚屬早期,玩家結構也不完整。基於底層設施——解決方案——商業應用的趨勢,未來幾年,區塊鏈的發展主題將會圍繞兩點:

第一,公有鏈:共識、分片、跨鏈、分散式存儲、易用智慧合約語言、安全……

第二,生態建設相關:錢包、礦機、礦池……

而我們的投資理念是資金與項目等量齊觀,股權投資,長期陪伴。有一個貨幣通貨估值模型可供參考:MV=PQ 。

區塊鏈行業早期從業者 | 楊再興

DAG及其可能的技術改進方向

當前區塊鏈發展面臨的最大的瓶頸是可擴展性,比如BTC的TPS是7,ETH的TPS是20-30,Rchain在測試階段,名字空間已能達到40000TPS。

至於為什麼可擴展性那麼重要,我們可以通過一個公式:V=K*P*(N^2/R^2)去理解,V和K、P、N成正比,和R成反比。

N:網路裡的使用者數 R:兩個用戶之間建立的連接成本

P:代表市場份額 K:每個節點的所擁有的商業價值

擴展性、去中心化與安全性同樣構成了區塊鏈行業的不可能三角,針對於此,行業中有不同的解決方案。

而DAG更具潛力:

DAG與鏈式結構的本質區別在於非同步與同步通訊,通過非同步機制以大規模提升輸送量

DAG可以看成具備自我調整能力和動態的程式設計能力的側鏈/分片技術——Trustnote創始人

DAG網路中,交易和記帳是邏輯一致的,記帳和校驗是併發進行的

但它也存在一定的問題:

無法預測交易被確認的時間與週期,導致很難用在對一致性要求較高的領域中

各節點世界狀態存在弱一致問題,導致很難加入智慧合約的技術框架

交易圖譜溯源非常複雜且存在資料膨脹問題

對此,可能的解決方案是:提升DAG網路的交易穩定性、實現DAG智慧合約的狀態一致性、設計分層架構以約人交易優先順序、設計分片機制增加可擴展性、設計多練跨鏈的混合架構……

在鋅財經發佈的第一篇區塊鏈深度報導《10年內全球經濟可能會崩盤,佈局區塊鏈就是解藥》發佈後,受訪人陳偉星說:感覺10年的預估還是保守了,應該是5年。

作為全球商業爭論不休的話題,區塊鏈引發的蝴蝶效應定會給全球經濟帶來重大的變局,遠超想像。而各行各業生怕錯過良機,無一不都悄悄開始了自己的佈局……

文章∣詩琦

編輯∣惠敏

攝影∣黃碩

手繪∣精衛

本文版權歸“鋅財經”所有

部分圖片來自網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