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剷除滋生“虐待式培訓”的土壤

連日來, 媒體關注了一家名為“新長征藝術培訓學校”的民辦培訓機構, 它被指在教學期間, 存在虐待學生的現象, 引發社會關注。 《北京青年報》記者日前從武漢市委宣傳部瞭解到, 事發後該校已停止招生, 學生全部離校, 江夏區公安、教育等部門和五裡界街道辦正在開展調查處置工作。

新聞報導中, 諸如“扒掉衣服”“喝花露水”“鼻子出血、嘴巴腫”等字眼令人觸目驚心。 更有該校前學生對記者稱, 每每回憶起在學校的經歷, 都會做噩夢哭濕枕頭。 據武漢市江夏區教育局介紹, 新長征藝術學校因存在對學生辦學不規範現象已被停辦。

不過, 事件的反思不能就此停止。

近年來, 從江西豫章書院, 到陝西眉縣陽虎教育學校, 再到武漢新長征學校, “虐待式”培訓方式在一些地方悄然蔓延開來。 培訓的物件大都是沉迷於網路、不服從管教的所謂問題學生, 培訓機構往往採取近乎苛刻的軍事化管理。 學生不允許和外界接觸, 每天進行高強度的體能訓練, 完不成規定任務就要接受體罰, 稍有反抗更會換來拳打腳踢。 每當媒體曝光後, 有關部門就會迅速叫停這種違規辦學行為, 但很快就會有新的問題培訓機構冒出來。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皮鞭不只會降低孩子的尊嚴, 也會毀損孩子的心靈, 會在心靈中投入最陰鬱、最卑鄙的陰影:畏縮、怯懦、仇視人類和虛偽。

”虐待式培訓嚴重背離了教育的本質, 不僅侵犯了學生的身體健康權和人格尊嚴權, 影響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嚴重者更會給學生留下終身陰影, 把學生推向家庭和社會的對立面。 對於類似事件頻頻出現, 不能止於“曝光一起, 查處一起”, 更要從深層次根源加以反思, 剷除滋生虐待式培訓的土壤。

首先, 教育主管部門要加強監管。 相關培訓機構在被曝光前, 往往是榮譽等身。 比如學生談之色變的武漢新長征學校, 就先後被有關部門授予“武漢大學心理諮詢培訓中心教學研究基地”“武漢市教科院十二五重點課題教研基地”等諸多頭銜。 在媒體曝光後, 江夏區教育部門表示, 此前未發現體罰打罵學生現象,

也未收到家長和學生的投訴。 為什麼有關部門對於培訓機構的種種劣行渾然不覺, 體罰虐待學生的學校又是如何通過相關教學基地評估的, 值得追問。 虐待式培訓機構暴露出教育監管漏洞, 對此必須完善事前、事中、事後的監管鏈條, 暢通民意回饋管道, 及時發現和查處侵害學生權益的違規辦學行為, 並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手段引導教育培訓機構規範有序發展。

其次, 廣大家長要摒棄思維誤區。 有家長對記者坦言, 送孩子過去時, 就對學校體罰學生這方面“有心理準備”。 不少家長正是覺得正常的學校管教不了孩子, 才想劍走偏鋒, 讓培訓機構“治治”孩子, 讓孩子“脫胎換骨”。 殊不知, “孩子不打不成器”“棍棒底下出孝子”是錯誤的教育觀念。

從某種意義上講, 一些問題學生的出現不是學校教育出了問題, 而是家庭。 有學生在豫章書院待了9個月後, 表示自己性格更加偏激、孤僻, 不愛說話, “如果當時我的母親是選擇多陪我關心我, 而不是把我送去這麼一個籠子裡, 我的人生可能會是另一種景致”。 這一內心獨白, 家長們都應好好聽一聽, 多一些躬身自省。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