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秘傳暗器鐵蟾蜍

 一、鐵蟾蜍之構造

鐵蟾蜍一物, 為暗器中最可玩賞者。 若常人以置之案頭, 則人必視為鎮紙或水盂之類, 而不疑其為暗器也。

鐵蟾蜍形狀完全與蛙無異, 頭部削而後部豐, 頭如三角形, 嘴尖而利, 前面兩足, 環貼兩頜之旁;爪與頭平, 爪端亦銳利;其尾部極闊, 後面之一足則卷貼股際;腹部平滑置之案上, 宛如一伏地之蛙, 亦有眼有口, 背部略有凹凸, 像其斑紋。 自頭至尾, 長約三寸, 尾部闊一寸有奇, 口部闊約四分, 前兩爪相距處約二寸, 每一枚重約六兩有奇。 此為平常通用者。

更有毒藥蟾蜍, 則腹部空其中, 以貯毒藥粉末,

近喉處則設一鐵片為門, 門上則設一針, 通於口外, 約半寸長, 但將針向內一抵, 則鐵片上抬, 喉啟而腹中之藥末即從口中滲出。 此物擊人之部, 本在口及前出之兩爪, 故口著人, 必觸其門上之針, 使鐵片上抬, 毒藥即於此傳至人身矣。

唯此種毒藥, 必須在皮肉裂開出血處滲入, 始克奏效。 若鐵蟾蜍著人皮肉未破, 即不能有效。 蓋此種藥粉, 必須血液混合, 始可傳其毒於人體之內也。 其藥大概為水銀、蛇銜草等各種毒烈之物所配。 其最毒者傳入人體, 立刻封喉而死;其次亦足使人潰爛。 唯以其太毒辣, 有乖仁道, 故江湖上皆相戒不用。 然間亦有乖戾好殺之徒, 竟恃此以傷人, 但甚少耳。

而此鐵蟾蜍之攜帶, 亦以皮囊。 每囊大約十二枚,

至多十六枚。 蟾蜍本善於跳躍之物, 今肖其形而制為暗器, 用以擊遠方之敵, 甚為奇趣。 想發明此物者, 亦以其善於跳躍之故, 始利用之耶。 練習此物, 似較別種暗器為樂也。

二、鐵蟾蜍之練法

練習鐵蟾蜍之法, 略與脫手鏢同, 唯握稍異耳。 握法:將鐵蟾蜍平置掌中, 其頭部約居中指之第一節處, 頭貼中指, 兩腳則貼於食指、無名指之上, 而以大拇指緊按其背。

發時則完全用甩勁, 亦分陰手、陽手, 大約用陰手處較多于陽手。 且亦有接蟾還蟾之法, 與鏢法固極相似也。

凡執蟾在手, 手掌向上從下面泛起向前沖出以取的者為陽手。 此陽手所發出之暗器, 可打正面中平之的, 或正面較高之的。

執蟾在手, 手掌下覆, 從上下壓, 向前甩出以取的為陰手。

此陰手所發之暗器, 可以打正面中平之的, 或正面較低之的。 凡衝擊、平擊等法, 則皆屬於陽手。 而側擊、翻擊等, 皆屬於陰手。

其靶子則亦以土垣為佳。 練法則與鏢無異, 先練平擊衝擊, 然後側擊翻擊, 其距離亦由近而遠, 自十步起以至百步為止。 其靶子亦由大而小, 自一尺對徑起, 至二寸對徑為止。 如此由漸而入, 大約不消三年, 即可成功。

成功之後, 用以襲人, 便利無比, 其功能則較脫手鏢為大。 蓋鏢只一頭可以傷人, 此鐵蟾蜍則除嘴部以外, 猶有出之二爪, 亦同時可以傷人也。

三、鐵蟾蜍之源流

考鐵蟾蜍之發明, 其間實有一段極有趣之故事。 事極偶然, 固非有心發明之物。 且發明此物之人, 又非武士, 而為一書生, 更可異也。

昔有胡生仲仁者,

入都應試, 未得售, 歸途又遙, 資金亦竭, 乃寓蕭寺攻苦, 以待下科, 然食用所需亦甚巨, 則書聯求售, 藉以自給。 寺有老僧, 甚不俗, 且與士紳相交, 憐其窮, 語生曰:“以相公刻苦自勵, 青雲直上會當有時。 唯坐困蕭寺, 鬻書自給, 終難持久。 俞紳鶴耆, 家有二孫, 欲覓一良師, 苦未得其人。 相公如有意者, 老納當為介於俞紳也。 ”胡際茲窮無所歸之時, 聞語大喜過望, 謝僧關切。

翌日, 俞致聘甚豐, 於是潦倒之胡生竟為俞氏座上師矣。 每日除授書二生外, 則自研課藝, 恒暮夜忘寢。 一夕方夜讀, 漏將之下, 忽庭樹澀澀作聲, 俄一人閃身入, 知為穿窬者流, 心甚畏懼, 自念無能抗, 若呼僕從, 又懾于其白刃。 正遑急間, 忽睹案上一鎮紙之古銅三足蟾,

潛取袖之, 待賊稍近, 猛力擲蟾擊其首。 賊以彼為一文弱書生, 不虞有他, 故未戒備, 蟾竟中其左目破睛陷入, 賊又疑生擅武技, 不敢留, 負創而去。

生乃故作鎮靜, 冷笑謂之曰:“若不足當一擊, 亦思為盜耶?”賊恐其相逐, 急遁數裡外, 始從眶中拔蟾蜍出, 而裹其創, 審視久之曰:“此物耶。 ”於暗器中從未一見, 竟狎烈如此, 信可異也。 於是, 懷蟾而歸, 乃以打鏢之法打之, 練年餘, 已百發百中, 覓巧匠依其式而易為鋼制, 且將其嘴部及前出之兩爪使成鋒利之銳端, 取其著人時易於深入也。 從此江湖上有鐵蟾蜍一種暗器矣。

在胡生僅於倉皇失措之中, 始存僥倖退賊之心, 乃一擊而中, 賊竟疑其能武, 而視此鎮紙三足蟾為暗器, 從而練習之, 而竟成為一種有用之暗器, 實皆偶然之事也。

昔先父教諭淮陰,餘亦隨往。學中有門鬥,名徐貴者,北鄙之黃營人,年約四十餘。其人好談江湖任俠之事,且亦知武事,蓋其鄉習俗,凡為男子必習拳技用以自衛,而女子亦有習之者。徐有小竹箱一具,封鎖甚密,禁人啟視,不知其中所貯何物也。余乃以語歸叟甘壽,亦奇之,相約伺其出而潛發之,則箱中所貯盤龍短匕二,軟鞭一,又革囊一具。余時猶幼,見而樂之,傾其囊,則鐵蟾蜍十二枚也,潛取其一,以為玩具。歸叟仍封鎖其篋,且戒餘勿聲。

徐歸,見餘持其蟾蜍戲庭中,急問所自來。具以告,且詢所用。徐乃取置掌中,時適一鴿飛至,徐揚手發蟾,鴿應手而墜,乃知其用。歸叟亦能武,見之撟舌曰:“技至如此,非人所能及矣。” 余於鐵蟾蜍,僅此一見耳。

實皆偶然之事也。

昔先父教諭淮陰,餘亦隨往。學中有門鬥,名徐貴者,北鄙之黃營人,年約四十餘。其人好談江湖任俠之事,且亦知武事,蓋其鄉習俗,凡為男子必習拳技用以自衛,而女子亦有習之者。徐有小竹箱一具,封鎖甚密,禁人啟視,不知其中所貯何物也。余乃以語歸叟甘壽,亦奇之,相約伺其出而潛發之,則箱中所貯盤龍短匕二,軟鞭一,又革囊一具。余時猶幼,見而樂之,傾其囊,則鐵蟾蜍十二枚也,潛取其一,以為玩具。歸叟仍封鎖其篋,且戒餘勿聲。

徐歸,見餘持其蟾蜍戲庭中,急問所自來。具以告,且詢所用。徐乃取置掌中,時適一鴿飛至,徐揚手發蟾,鴿應手而墜,乃知其用。歸叟亦能武,見之撟舌曰:“技至如此,非人所能及矣。” 余於鐵蟾蜍,僅此一見耳。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