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瑪尼石的意義

瑪尼石, 是藏族的傳統民間藝術, 大都刻有六字真言、慧眼、神像造像、各種吉祥圖案, 以期祛邪求福。 “瑪尼”來自梵文佛經《六字真言經》“唵嘛呢叭咪哞”的簡稱,

因在石頭上刻有“瑪尼”而稱“瑪尼石”。

藏族人形容牢固不變之心為“如同石上刻的圖紋”。 藏族認為在石頭上留下的痕跡保存久遠, 如格薩爾的足印、栓馬石印、馬蹄印以及某歷史名人的腳印等。

於是人們刀筆不停, 艱苦勞作, 在一塊塊普通的石頭上刻寫上經文、刻上各種佛像和吉祥圖案, 並飾以色彩, 使平凡的石頭變成了瑪尼石。

虔誠的藏族信徒相信, 只要持之以恆地把日夜默念的六字真言紋刻在石頭上, 這些石頭就會有一種超自然的靈性, 給他們帶來吉祥如意。

藏族先民靠山吃山, 磨石斧以狩獵, 鑿石鍋以煮食, 壘石屋以避寒, 佩石墜以驅邪, 如此維繫著長久不衰的巨石崇拜與靈石崇拜。

瑪尼石刻圖紋除了“六字真言”和藏文經文及“卐”符號以外,

還雕刻有各種佛像(護法、金剛等)、以及龍、蛙、魚、鳥、獅、象、佛塔、花草等圖紋。 同時, 比較注意裝飾, 並把豐富的世俗生活融進了雕刻之中。

瑪尼石可組成為瑪尼堆或瑪尼牆, 在藏地的山間、路口、湖邊、江畔, 幾乎都可以看到一座座瑪尼堆。 瑪尼堆也被稱為“神堆”, 藏語稱“朵幫”, 就是“壘起來的石頭”之意。

此外, 還有一種是在石塊或卵石上刻寫文字、圖像, 以藏傳佛教的色彩和內容為其最大特徵, 有佛尊、動物保護神和永遠念不完的六字真言, 然後堆積起來成為一道長長的牆垣, 這種瑪尼牆藏語稱“綿當”。

無論瑪尼石組成瑪尼堆、石經牆還是摩崖造像, 都是作為一種“路標”或“地標”而存在,

被設置在旅行和轉經的山口、路口和拐彎處。 從實用的意義來講, 它們可以為行人指示前進的方向, 標明行走的路線。

這在人煙稀少、地域遼闊的高原, 就顯得尤其重要。

所以, 凡是走到看不見路的地帶, 就會出現一簇簇的石堆, 一個接著一個, 伸向山頂, 伸向天際。 而這些石堆, 正是由無數的行路者經過積年累月, 一塊塊堆集而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