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華星創業折價25%轉讓子公司止損

長江商報消息受子公司拖累業績“變臉”, 3.98億元巨額商譽懸頂

□見習記者 徐佳

華星創業。

根據協定, 華星創業及其他兩位互聯港灣股東任志遠、北京亞信眾合投資中心(有限合夥)擬向衢州複樸(或者其指定的子公司)轉讓分別持有的互聯港灣51%、44%、5%股權, 轉讓後衢州複樸持有互聯港灣100%股權。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 此次股權轉讓中, 互聯港灣的估值相較收購時已縮水60%, 華興創業是折價25%徹底放棄對互聯港灣的控股權。

按照2016年華星創業對互聯港灣收購草案, 彼時互聯港灣100%股權的評估值為7.8億元。 華星創業實際支付2.7億元,

另外1.278億元將根據互聯港灣的業績實現情況再確定是否需要支付。 由於互聯港灣2017年度實際利潤較業績承諾相差較大及目前經營現狀, 公司無需支付剩餘股權款。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 華星創業收購互聯港灣51%股權時產生了3.98億商譽。 隨著互聯港灣股權的轉讓, 商譽減值這顆“定時炸彈”或隨時引爆。

華星創業在業績快報中也表示, 本次轉讓中, 公司以股權轉讓價格低於享有互聯港灣可辨認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部分, 計提商譽減值準備10315萬元。

重組失敗董事長取消增持計畫遭責改

值得一提的是, 去年5月華星創業還在籌畫對互聯港灣剩餘49%股權的收購, 但五個月後宣佈失敗。

長江商報記者查詢發現, 當時互聯港灣100%股權的評估值已逾11億元,

增值率為871.6%, 49%股權對應的交易價格為5.39億元。

去年10月, 華星創業宣佈本次重大資產重組失敗, 給出的原因是交易雙方就本次重組的換股價格、支付方式等核心條款無法達成一致意見。

有意思的是, 去年6月12日, 華星創業實控人程小彥的一致行動人、公司董事長季曉蓉拋出增持計畫, 為了促成重組, 基於對公司未來發展前景的信心、公司價值的認可, 以及對當時公司股票價值的合理判斷, 季曉蓉擬在半年內增持不超過公司1%股份。

但在增持期滿之際, 季曉蓉以公司與互聯港灣的資產重組事項終止而取消本次增持計畫。

此舉很快引起監管層關注。 今年3月份, 華星創業收到浙江監管局對於季曉蓉採取責令改正措施的決定。

監管局指出, 季曉蓉作為華星創業控股股東之一致行動人、董事長, 上述行為構成了超期未履行承諾。 根據相關規定, 監管局責令季曉蓉改正, 履行承諾完成增持計畫, 並於2018年6月30日前向監管局提交有關整改情況的書面報告。

責編:ZB

本文源自長江商報

更多精彩資訊, 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