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藝伎?歌舞伎?是時候學會區分了!

更多有趣有料的日語資訊、學習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新世界日語

歌舞伎和藝伎有所區別, 也有所相似:

藝伎歷史比歌舞伎長, 歌舞伎只是做歌舞方面的工作, 而藝伎工作內容除為客人服侍餐飲外, 也有很大一部份是在宴席上以舞蹈、樂曲、樂器等表演助興。 所以說藝伎工作範圍廣些。

日本的歌舞伎就像中國的京劇一樣, 是著名的傳統藝術, 現代的日本歌舞伎角色仍然全部由男子擔任。

扮演旦角的男演員叫做“女形”。 由於歌舞伎像中國京劇那樣, 臉上要飾以很重的彩妝, 且有假髮、戲服。

和中國京劇不同的是日本歌舞伎的劇碼都是取自歷史故事,

傳說極少有現代題材。

歌舞伎的“大腕兒”都是有世襲藝名, 如“五代目”“七代目”等。 此外, 演員還分別有自己的“屋號”, 相當於所在劇團的名稱。

當名角出場或戲演到高潮時, 觀眾就大喊演員的“屋號”, 表示敬意和祝賀。

歌舞伎舞臺造景華麗, 道具、隈取(臉譜)、服裝之繁雜炫美往往令觀眾們眼花繚亂、歎為觀止。

舞臺的主要構成部分包括定式幕、黑禦簾、花道/假花道等組成;

道具中僅小道具便有著乘物、氣候專用物、發聲物、出道具、持道具、本物、偽造物、可消除物、破壞物、構造物等之分;

隈取(臉譜)以人物性格區分, 按照顏色則主要為赤、藍、茶三大類;音樂按照演出位置的不同主要分為所作音樂(位於舞臺上觀眾可見)與下座音樂(在黑禦簾中演奏), 常用樂器有小鼓、大太鼓、三味線、能管等;

衣裳則主要以不同紋樣表示不同含義, 如麻之葉紋樣、龜甲紋樣、役者紋樣等。 藝伎產生於17世紀的東京和大阪。 最初的藝伎全部是男性, 遊走在京町界外,

俗稱町伎, 主要在妓院和娛樂場所以表演舞蹈和樂器為生。

在現在, 擔任藝妓的條件非常苛刻, 學易費用高昂且學藝歷程艱辛。

包括文化禮儀、詩書琴瑟、語言著裝, 直到一舉一動、一樣一行都有嚴格的要求, 處處體現高貴和穩重。 藝妓在出師之後,

基本上可以獨當一面去承接各種演出的生意, 靠個人的打拼來積攢人氣。

在藝伎業從藝的女伎大多美豔, 服飾華麗, 尤擅歌舞, 主業是陪客飲酒作樂。 藝伎業是表演藝術, 不是賣弄色情, 更不賣身。 行業規定, 藝伎在從業期內不得結婚, 否則, 必須先引退, 以保持藝伎“純潔”的形象。

但是藝妓之美已漸漸不能為日本國內年輕一代所接受, 藝妓行業也從全盛時期走向沒落, 京都目前估計也只有200人左右。 所以倘若有幸見到藝妓的身影, 也算是運氣不錯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